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_分节阅读_第640节
小说作者:三秋空城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1 MB   上传时间:2024-09-10 11:55:34

  密立根说:“主要是研制能够远距离运载宣传品的气球,顺便做一些大气层上部的气象图,作为炮兵部队的辅助设备。”

  “这么说,你已经准备参与筹划战备?”李谕又问。

  “没错,不仅我,海耳先生也加入了,”密立根说,“除了气象方面的工作,我还会针对潜艇监测开展深入的研究,以阻止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

  李谕说:“你们是真的要和爱迪生正面竞争。”

  密立根说:“我们有我们的优势。”

  既然老美也参战了,现在各界的主要关注点肯定全都放在战备上,李谕在这边待着没啥意思,几天后,就告别了吕碧城,与胡适一同乘船返回国内。

  ……

  抵达上海后,胡适没有立即北上,他要先回家看望母亲。

  李谕表示很理解:“儿行千里母担忧,应该去看看。”

  胡适苦笑:“不仅见母亲,恐怕还要见十多年前就定了亲、却一直素未谋面的夫人。”

  李谕只能说:“希望一切顺利。”

  早在1905年,胡适的母亲就给他订了这门亲事,女方叫做江冬秀,即此后胡适的妻子。

  胡适抗议过,而且在美国留学时还与好几个女人有柏拉图式的感情纠葛,不过最终还是决定和这个女人结婚。

  一个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竟娶了个乡村小脚夫人。后来胡适名声大噪,很多人称呼“胡适的小脚女人”为“民国七大奇事之一”,甚至有人做了首诗,“胡适大名垂宇宙,夫人小脚亦随之”。

  不过胡适这次回老家,并没有见到江冬秀。他专门跑去江家,结果这个已经二十八岁的大姑娘躲在闺房里死活不出来,直到十二月份二人结婚……

  但这个女人总归比鲁迅的夫人朱安运气好太多。

  ……

  李谕自己先行北上,到了京城后,北大校长蔡元培邀请李谕去他家中参加文化沙龙,与会者有很多文化界名流,如梁启超、陈仲甫、鲁迅、钱玄同等;另外还有外交总长伍廷芳。

  后来李谕才知道,这场沙龙就是伍廷芳委托蔡元培组织的。

  李谕到时,众人正围着蔡元培的夫人黄仲玉作画。

  黄仲玉落下最后一笔,签章后对伍廷芳说:“希望总长不要嫌弃。”

  伍廷芳随手接过来说:“好,非常好!”

  蔡元培说:“伍总长,疏才到了,我们开始吧,您先讲两句。”

  伍廷芳站起身,向四周的人缓缓鞠了一躬,然后说:“有幸见到诸位,你们都是民国之英才。如今国际社会风云变幻,美国也加入了对德宣战的行列,仁人志士无不振奋。德国之败几乎已是必然,我们加入协约国,定能争取到前所未有之利益,这是难得的外交机会。但黎大总统却一直犹豫徘徊,我希望有强大社会影响力的诸位,能够加入支持对德宣战的队伍之中。”

  蔡元培越听越觉得不对,说好了是文化沙龙,结果他上来就带偏了。只不过自己不太好说他,只能任由如此。

  最近京城因为对德宣战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段祺瑞和黎元洪也因此爆发了府院之争,都在互相拉支援团。

  梁启超顿了顿第一个回道:“最初我看好德国,不过当我的一位好友张君劢从欧洲回来,并告诉我一些战局的走势后,我改变了看法。现在同盟国大势已去,如果想要获取更大的利益,对德宣战的确最为有利。”

  “任公所言极是!”伍廷芳高兴道,然后又问陈仲甫,“仲甫在《新青年》上旗帜鲜明地主张应该对德宣战,就很好地代表了民意。”

  陈仲甫却说:“我并不认为这是民意。”

  伍廷芳有些尴尬,问道:“不是民意是什么?”

  陈仲甫说:“我只是认为对德宣战对我们有利。但这肯定不是民意。此外,我不赞成以民意决定一些大政方针。我们要看清,共和、民主对于我们来说是新事物,很多人理解并不深刻。如果什么事都由多数的民意决定,您就看吧,留辫子、裹小脚、复科举、辟帝制难保不会有多数人赞成。”

  伍廷芳哈哈笑道:“果然是仲甫!你的这番话让我也如醍醐灌顶。”

  蔡元培听了陈仲甫的话,眉头有些展开,他总算让文化圈压倒了政治圈。

  李谕也是越发感觉陈仲甫不一般。

  这种话也就他能说。

  而且他提前一百多年看清了一些本质上的问题。一人一票选出来的,其实大部分时间不是最佳人选,首先舆论可以被控制,民意更是能够被左右;再者,大部分普通人“那么普通,又那么自信”。所以还是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才对。

  这种问题展开就有点复杂了。

  李谕胡思乱想的时候,伍廷芳对他说:“院士先生,您身为全国科学之领袖,在举国都谈民主与科学的当下,您的地位更是无上的,对这件事有什么要说的?”

  伍廷芳先给李谕上了个大帽子。

  李谕笑了笑:“我正在考虑如何全盘接收上海的拜耳药厂,那样我就能够以更高效的方式加快生产,造福社会。”

  伍廷芳听出了李谕话中意思,“先生不仅支持对德宣战,想得更多了一步,在下佩服。”

  蔡元培咳嗽了一声:“咱们还要不要聊点文化的话题?”

  伍廷芳已经达到目的,忙说:“应该,应该的!”

  李谕则先给蔡元培道了个歉:“蔡校长,我把何育杰丢在美国了。”

  蔡元培一愣:“丢在美国了?”

  李谕说:“哥伦比亚大学一定要留他做一年客座教授,美国科学院聘他为外籍院士后,也有至少十场讲座要开。”

  蔡元培无语道:“北大好不容易有这么出色一个物理教员,我当初还说你不要挖墙脚,没想到直接给送去了美国一年!”

  李谕说:“又不是不回来,而且……就现在的校风,缺他一年无妨。”

  蔡元培说:“我可告诉你,下不为例,以后必须提前给我打个招呼。”

  李谕赔笑道:“放心吧,以后我帮你再培养几个院士出来。”

  蔡元培满意道:“这还差不多!”

  其实现在北大的教员中,连博士都没有,马上来的胡适是头一个。

  ……

  沙龙结束后,李谕开车顺便送梁启超回家。

  路上,梁启超问道:“疏才,你刚才美国回来,那边什么情况?”

  李谕说:“还能怎样,都在报纸上登出来了。”

  梁启超说:“现在的人心很难猜测。前几天安徽督军倪嗣冲来京城,他是总理段祺瑞的亲家,一开始不知道段总理的意图,到处宣扬对德宣战一定会亡国,还说我是‘亡国文妖’。后来他知道总理也主张对德宣战后,态度立马大转弯,变成了一个坚定的主张派,还大声疾呼,‘对德宣战应该无条件同意,并且越快越好!’”

  李谕笑道:“哪是什么主战派,他分明是看脸派。”

  梁启超叹道:“他是段总理的亲家,都如此首鼠两端,很难想象其他督军团会有怎样的想法。”

  现在段祺瑞一直背靠各省督军组成的督军团的支持,隐隐有了军阀乱政的预兆。

  当然,李谕知道眼下最麻烦的还是徐州的张勋。

第六百二十一章 荒唐

  李谕知道早晚都会对德宣战,所以提前做点准备,此前拜耳药厂已经在京城、天津、武汉、广州等地开设了分销的西药点,主要售卖阿司匹林等药物,李谕过来给他们打好招呼,不管遇到什么事,都照常经营。

  售卖的阿司匹林等药,李谕不按常规出牌,竟然在广告上写明了可能引起的副作用,不过貌似还是没什么人在意……

  刚到药店,李谕遇见了一个熟人。

  “呦!这不是南海圣人嘛,差点没认出来。”李谕说。

  康有为歪头一看:“李谕?”

  李谕打量了打量康有为的行头:“南海先生,您怎么穿得像个农夫,而且胡子也没有了?”

  康有为嘴角一撇:“我穿什么你管的着嘛?”

  李谕忍着笑说:“南海先生肯定是偷偷摸摸来的吧?莫非有什么重要事情,给在下说说。”

  康有为甩甩袖子:“怎么,我不能来?”

  “我就是随便问问,”李谕说,“月初的时候,黎元洪大总统突然召长江巡阅使辫帅张勋入京,还带了几千辫子军。而且听说辫帅还从神武门进了紫禁城。”

  康有为大惊:“你怎么知道这么多?”

  李谕摊摊手:“和邻居聊天时知道的。”

  “邻居?”康有为问道,“你和谁是邻居?”

  李谕说:“黎大总统喽。”

  康有为说:“原来你也住东厂胡同?”

  李谕拱拱手:“没错。”

  康有为是被张勋请来京城的,他异常热衷复辟,现在难得遇见一个有点实力的军阀支持清室。

  但身为保皇党的领袖,大事未成之前,康有为并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到了京城,于是剃去胡须,化妆成农夫模样,搭乘三等车厢由津浦路北上,经天津转至京城。

  可没想到第二天黎元洪就知道了他进京的消息。

  康有为哼了一声:“民国过去了六年,运转得一塌糊涂,总统、总理不知换了多少个,这哪是稳定的国体?真是让天下人看了笑话。”

  李谕说:“您的意思,还得让紫禁城里的小皇帝重新登基?”

  康有为说:“不是我的意思,是天下人的意思。”

  他说话还挺缜密。

  李谕微笑着说:“我在京城住了多年,平时见了许多遗老遗少,他们的发型可比您更像前朝旧臣。”

  康有为摸了摸头顶:“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流亡海外多年,不得不剪发易服。辛亥后才回国,从那时起我便重新蓄发,只不过时间太短,总共也就五年多一点,所以头发只有这么长。”

  李谕装作吃惊的模样:“辛亥之后,全国都在剪发,南海先生怎么反而开始蓄发?”

  康有为得意道:“这就叫先见之明,我早料到大清不会亡,早晚都会复辟,所以才提前蓄发做忠臣。”

  然后他斜眼看向李谕:“不像你们这种心存二心之人!”

  康有为为了复辟不遗余力,张勋宣告复辟的第一道诏书便是他早在上海便开始起草的。

  李谕假惺惺地鼓掌道:“真是厉害。”

  “少恭维我,我不吃你这一套!”康有为冷冷道,“别耽误我买药。”

  “巧了,”李谕说,“这家西药店是区区在下的产业。”

  “你的?”康有为问。

  “是啊,”李谕说,“南海先生想要什么药?”

  康有为说:“生须发的药物。”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44页  当前第64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40/74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