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_分节阅读_第646节
小说作者:三秋空城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1 MB   上传时间:2024-09-10 11:55:34

  选址做好奠基后,李谕便登报招募人手,次日,有人来应聘。

  “李谕先生!真是您!”

  “宋子文?”

  李谕看到对方也一愣。

  宋子文说:“我刚从美国毕业归国,本来按照父亲安排,去了盛家的汉冶萍公司,但,但那边不合适……返回上海后,正好看到报上有新成立汽车工厂的消息,特地来看看。”

  宋子文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与胡适是校友。

  至于他为什么从汉冶萍辞职,其实是他爱上了盛宣怀之女盛谨如。为拆散这对恋人,汉冶萍公司将宋子文调到汉阳,宋子文一气之下宣布辞职。

  李谕说:“你在哥大读的是金融和经济学,怎么想到来汽车工厂?”

  “汽车不就是经济范畴?而且是个辉煌的产业。”宋子文说。

  “你家里没有给你安排银行的活儿?”李谕问。

  “安排了,我很快就要出任联华商业银行总经理,”宋子文说,“有这个背景,正好能帮汽车厂融资。”

  他还挺想掺和汽车工厂的。

  “这……”李谕有些犹豫。

  宋子文立刻说:“院士先生,我在美国时就很崇拜您,那里的报纸时常有您的报道,您是唯一做到这种程度的中国人。而且,您做的都是不得了的大事业,眼光和魄力犹如华尔街最顶级的财商!我不懂科学,只能在经济方面向您靠拢。如果能与您共事,是我莫大的荣誉!”

  我去,宋子文这几句彩虹屁吹得李谕都有点飘飘然。

  不过转念一想,让这家伙参与进来,虽然是把双刃剑,但说不定可以通过他避免很多麻烦。

  李谕对四大家族毫无好感,宋子文确实不贪,但他在民国工商业的名声却一点都不好,因为他的很多做法堪称巧取豪夺。

  譬如招商局还有刘鸿生多年后的产业,宋子文都曾想在他们危难时落井下石,然后占为己有。

  这家伙毕竟是个哥伦比亚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做事与四大家族其他人不太一样,他不喜欢贪污这种“低劣粗俗”“没技术含量”的方式,而要用经济手段扩大自己的利益。

  不过他的做法显然还是官僚资本主义那一套,因为如果没有官方背景,他不可能有资格去吞民族产业。

  “好吧,”李谕先答应下来,“不过一些事情需要和戴维斯先生以及刘鸿生先生商量。”

  宋子文立刻说:“重要的事情当然要向李谕先生直接汇报!”

  额,这小子确实很难掌控。

  好在他是个亲美派,戴维斯应该能稍微压住他。

  李谕对宋子文说:“你负责财政、会计以及公关方面的事务。”

  “都是我的专长,”宋子文说,“对了,先生要是还缺人,我的小妹美龄也能来帮忙,她与我一同从美国回来了。”

  李谕笑道:“现在人手够了。”

第六百二十六章 青帮

  汽车工厂的进展异乎寻常得顺利,但刘鸿生的加入,让他的弟弟刘吉生多少有些担忧。

  刘吉生不解地问:“哥哥,放着大好的煤炭生意不做,您搞那些高风险的干啥?完全不符合您的准则。”

  刘鸿生说:“你一直跟着我经商,每年至少在上海各个码头待上数月,应该知道,放眼整个黄浦江,从杨树浦到南码头,全是外国的码头。还有那一长串外国军舰飘着各种各样的国旗,几乎让人忘记了这是在中国的土地上。虽然我是个只顾挣钱的商人,但干的是码头产业,看多了心中不是滋味。现在好不容易有个让中国人长脸的机会在我面前,不能置之不顾。”

  刘吉生说:“就怕砸进去钱后见不着利。”

  “你太小瞧李谕先生了,”刘鸿生说,“上海滩那么多商界大佬全都对李谕敬上三分,这绝不是普通人都能做到的。”

  “服自然是服,”刘吉生说,“但哥哥千万不要放下咱们的老本行。”

  “我没有放下,而且李谕先生告诉了我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刘鸿生拿出一张纸递给刘吉生,“你看看。”

  纸上是个很奇怪的图形,画着一个圆柱形,上面有很多小圆圈,刘吉生问:“这是什么?”

  刘鸿生说:“李谕先生称之为蜂窝煤,据他说,此种形态可以大大提高煤炭的燃烧效率。”

  “蜂窝煤?”刘吉生头一次听说这个新名词,思忖片刻后说,“我记得一位圣约翰大学的同学宋子良告诉我,他在日本看到那边都是用机器制造出来的煤球,但也没有这么多孔。”

  宋子良是宋子文的弟弟。

  刘鸿生说:“李谕先生说,经过这种加工,可以很大地提升使用效率,远超煤球或者煤饼。他是在瑞士拿过诺贝尔奖的人,对热学的理解全国第一,听他的准没错。”

  “是瑞典,而非瑞士,”刘吉生纠正道,“哥哥的意思是,我们再投资建个蜂煤工厂?”

  “是蜂窝煤,”刘鸿生也纠正了他的口误,“我给李谕先生提起过,我入股了几家煤矿,他便说出了这个构想。而且他还很有把握地告诉我,只要推出,赚的钱肯定比倒腾煤炭还要多。”

  “这么厉害?!”刘吉生有些不可思议。

  刘鸿生点点头,继续说:“按李谕先生的说法,蜂窝煤属于改进型工艺,提升效率虽然会在短期内让用户减少买煤,但时间稍微放长,见到好处,购买蜂窝煤和蜂窝炉的人会越来越多,我们只会更赚钱。我仔细分析了分析,李谕先生说的完全切在要害上。”

  刘吉生再次打量起手里那张纸,“听起来是个不错的买卖。这个点子哥哥你是花多少钱买来的?”

  “分文未取,李谕先生随手给了我。”刘鸿生说。

  “大气!”刘吉生彻底折服,“我这几天就开始试制,先造个三五吨,小范围推广一下,要是效果不错,立马投厂!”

  刘吉生是刘鸿生庞大产业中第二重要的角色,他与国党中一些关键人物有不错的交情,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特务头子戴笠。

  几天后,李谕叫着刘鸿生一同前往刚刚营业不久的号称“远东第一俱乐部”的上海大世界。

  大世界由商人黄楚九兴建,他多年前就与李谕有过接触,那时日本人的仁丹刚刚开始在上海大肆宣传。黄楚九搞药材起家,看不惯日本人的倾销,于是也造了一款药对抗日本的仁丹。

  “李会长,”黄楚九穿着一身精致的西装走过来,“您的到来让我这里蓬荜生辉。”

  “已经够金碧辉煌了,”李谕笑道,然后拿出一个包裹,“里面是最近美国上映的一些影片的拷贝,大都出自美国本土炙手可热的卓别林,风格轻松幽默。”

  “会长太了解大世界想要什么了!”黄楚九高兴道,接着说,“你来得正好,今天有一出好戏登台。”

  “梅兰芳?”李谕问。

  “梅老板几天后才来,”黄楚九说,“是另一位梨园大咖,您一会看看就知道了。”

  “搞得还挺神秘。”李谕说。

  黄楚九带着李谕几人来到大世界中的戏院,里面已经坐了不少上海滩名流。

  等戏台上唱起来,李谕立马认了出来,——竟然是二爷袁克文。

  袁克文两三年前来上海时,就入了青帮,而且还是民国年间最高的“大”字辈。后来他老爹过世,袁克文分得十几万遗产。

  ——袁世凯的遗产真心相当少,相比李鸿章、盛宣怀等人,简直九牛一毛。袁世凯对钱财一直是这种心态,他从不缺钱,也一点都不贪财,行事果断利落,非常舍得花钱经营关系以及做各项改革。

  所以袁克文没有分到多少,但十多万银元在民国年间实话说真的也不是什么小数目,足够袁克文舒舒服服过一辈子。

  不过袁克文显然不是个老实人。

  他太能挥霍,从小长在那种环境里,没有赚钱的想法,更没有理财的认知,有时候随随便便就给出几十元的小费而不自知。

  袁克文又是个及时行乐的人,动辄往返青楼,那里可是销金窟,没多久就把遗产花个精光。

  没钱了,袁克文就随便卖点字画,好在上海滩卖他袁二爷面子的人不少,生活不至于过得拮据。

  至于登台唱戏,完全是他的个人喜好罢了。

  袁克文迈着标准的台步,唱起昆曲,台下不时有人大声叫好。

  李谕对身旁的黄楚九说:“上海滩青帮有头面的人是不是都来了?”

  黄楚九说:“那可不!整个上海滩的青帮几乎都卖他面子。”

  李谕笑道:“上海的花界更愿意卖他面子。”

  一旁的刘鸿生突然说:“能不能让他们稍微帮点小忙?”

  黄楚九心情很好,问道:“什么事?”

  刘鸿生说:“自从李谕先生的汽车工厂招募告示贴出,就来了不少江湖混混,如果不招他们,就赖着不走;要是给他们几个钱打发,第二天来得反而更多。”

  黄楚九说:“在上海滩做买卖免不了这样,要想一劳永逸,眼下正好有个能办事的,稍等。”

  等袁克文唱完昆曲,黄楚九起身来到一张桌子旁,向一旁指了指:“黄探长,这边讲两句?”

  黄金荣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了看:“原来是李大学士。”

  他随即来到李谕和刘鸿生的这一桌,说道:“李大学士也来这里逍遥。”

  李谕淡淡一笑:“没有黄探长逍遥。”

  黄金荣哈哈笑道:“人生得意须尽欢。”

  他身为法租界探长,作息相当随便,每天睡到自然醒,吃个午饭后就与赌友吆五喝六,晚上则在十里洋场过丰富的夜生活。

  至于办案?用他的话说,每时每刻都在办案。

  其实就是有事了下面的巡捕便来找他,黄金荣往往只是耳提面命几句,事情就可以摆平。——的确也算是个本事。

  主要是他手底下控制大量的混混,耳目众多,很容易找到各种案件线索。

  刘鸿生把汽车工厂的事情告诉了黄金荣。

  “我还以为是什么事,”黄金荣听后,侧过头往后面喊了一声,“月笙,过来一下。”

  杜月笙迅速闪身到黄金荣身旁,“您叫我。”

  他刚刚拜在黄金荣门下,凭借着头脑灵活、八面玲珑的本事迅速夺得了黄的赏识。

  黄金荣说:“这位是李大学士,你知道吗?”

  杜月笙恭敬道:“全天下哪还有不认识李大学士的人。”

  黄金荣说:“我听说就有。”

  “谁这么有眼不识泰山?”杜月笙问。

  黄金荣说:“李大学士在上海要开家工厂,造汽车。”

  杜月笙插嘴:“这是大买卖!”

  黄金荣接着说:“厂子在徐家汇一带,有一些不识好歹的去捣乱。我记得你以前和那个叫张啸林的在徐家汇一带做过事?”

  杜月笙回道:“是的。”

  黄金荣说:“你啊,得学会怎么教手底下的人,什么人该惹,什么人不该惹。”

  杜月笙很聪明:“李大学士就是不能惹的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44页  当前第64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46/74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