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_分节阅读_第728节
小说作者:三秋空城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1 MB   上传时间:2024-09-10 11:55:34

  1938年武汉会战结束,国民政府下令撤往川渝。当时的宜昌可供运输的船只几乎只剩民生公司的二十多条船。

  卢作孚亲自指导了这次史诗级的大撤退,他的民生公司在短短四十天里向四川运送了150万人,上百万吨货物,以及十多家工厂,其中包括很多至关重要的军工厂、后勤工厂,让川渝有能力成为抗战的大后方。

  对这种英雄,必须能帮就帮。

  李谕说:“这三条小船送给你的民生吧。”

  这句轻描淡写的话对卢作孚来说简直太炸裂了,“送,送给我?!”

  李谕笑道:“其实吧,我也看不惯洋人做派,尤其长江和华中地区还有日本人的公司,只要能干掉他们,再送你三条船也没问题。”

  卢作孚还没有反应过来:“李,李大学士,这可是三条船!就算是旧船,也价值几十万元!”

  “是啊,不过几十万而已。”李谕轻松道。

  “不过几十万!”卢作孚惊愕道,“李大学士,您不会是给我开玩笑吧?”

  “对了,还真忘了点事情,”李谕说,“我再追加三万投资,你帮着在重庆和成都营建几座粮仓和学校,将来划归红十字会管辖。这些年堂堂天府之国竟然都面临饥荒,实在让人心痛。”

  民国时期四川还会有一次大饥荒,异常惨烈,算是未雨绸缪。

  “这……”卢作孚感觉头皮发麻,“李大学士,您是不是应该学学工商管理?”

  “有钱,任性,我不需要学!”李谕笑道。自己好歹是个穿越者,要是连挣钱都不会,不如撞南墙去,这可是穿越者最基本的技能。

  卢作孚无话可说了:“李大学士真乃圣人!我给您留出一半的民生股份!”

  “没那个必要,”李谕摆了摆手,“只要把随船带回来的这批华工留在船上做事就好,他们不少都是老船员。”

  “这件事太简单了!”卢作孚说。

  在民国时期,民生公司对技术人员是出了名的重视。

  “另外,你也加入上海实业协会吧。”李谕又说。

  “求之不得!”卢作孚说。

  李谕是实业协会的会长,谁不愿意和他多接触,卢作孚还想着让民生早点做大做强哪。

第六百九十九章 随便喝要中毒

  李谕手里的古董属实不少,所以专门在盐业银行里辟出了一座楼当做个人博物馆,其中不少是小皇帝溥仪还未出宫前想卖给或者送给日本人,被李谕拿钱截下来的。

  很多还用大箱子装着,贴着封条。如今小朝廷被逐出紫禁城,再也不可能拿钱去赎回。

  至于比较贵重的,比如陈容的《六龙图》、赵孟頫《洗马图》等,专门放在了一间密室,里面还有一些梵高的画、朱耷的画等。

  现在的李谕早已明白为什么有钱人喜欢花钱买艺术品,一方面这东西升值空间大;另一方面,是真的有钱没处花!顺便还能用这种最简单的方式提升提升艺术品位,一举多得。

  这次在美国,李谕抽空参加了几次拍卖会,买回了一批流落海外的文物。为了“解恨”顺手还买了一批欧洲名画,比如印象派宗师莫奈的《干草堆》。

  这幅画2019年时,在纽约苏富比拍卖行以破纪录的1.107亿美元高价拍出。是莫奈作品拍卖价格最高纪录,也是印象派画作拍卖最高纪录。

  就算不懂美术的人,看到印象派的画作也会感觉很唯美很舒服。对于李谕这种艺术细菌缺乏的人来说,只能粗鄙地认为它“更好看”,后来的超现实主义完全不知道是啥。

  李谕带着这些东西来到个人博物馆,看到张伯驹正在第一层欣赏几件清宫古董。

  “院士先生!”张伯驹见到李谕后尊敬道。

  “在盐业银行做事怎么样?”李谕随口问。

  “挺轻松的。”张伯驹说。

  李谕是盐业银行的大股东,但不会过问太多经营上的事情,平素都是张伯驹的老爹张镇芳管理。

  张伯驹能当超级收藏家,与其家境以及他的交友关系都很大。

  “父亲说,院士先生的密室中有很多绝世珍藏,能不能欣赏一下?”张伯驹试探着问。

  “好说,随我来。”

  李谕掏出钥匙打开密室,走进去后,里面的一众名作让张伯驹看得心旌神摇。

  “院士先生的收藏,几乎抵得上一座亲王府!”

  李谕笑道:“逊清朝廷败落这么多年,他们手里还有不少好东西。”

  “这些都太贵重了,只是看看就聊慰平生,”张伯驹欣赏了大半天后说,“刚才我在外面见到了一方砚,放在不起眼的角落,可不可以从先生手中购得?本人实在喜欢。”

  “什么砚?”李谕问。

  张伯驹带他来到一楼,一个箱子里有一个小紫檀盒子,张伯驹拿起来,打开说:“我无意间看到的,仔细端详,它竟然是钱谦益当年所藏。本人手中还有一方柳如是的“如是砚”,有心将二者合在一处,望先生成全。”

  “没有问题。”李谕爽快道。

  张伯驹大为兴奋:“今晚我就把钱送到府上。”

  李谕好奇道:“我记得袁家二公子袁克文很喜欢收藏当年金陵八艳的遗物,原来你也有这个爱好。”

  张伯驹说:“寒云(袁克文)在这方面的藏品比我多,也更精通,我收藏金陵八艳遗物,正是受寒云影响。”

  李谕心想,袁克文果然是彻头彻尾的风流人士……

  他又突然想到:“伯驹你对古董更有研究,这里面有没有什么可以送给新人的礼物?”

  张伯驹扫了一眼:“那对手工精雕的琴瑟摆件就不错,估计是当年江浙地区上贡给前清皇帝的贡品,虽然称不上古董,但工艺精美,也属上品。”

  李谕拿起来:“就它们了。”

  ——

  之所以挑出一件礼物,是因为徐志摩和陆小曼专门给李谕、吕碧城发了请帖,几天后他们会在东交民巷六国饭店举行婚礼。

  其实主要请的是吕碧城,因为他们此前并不知道李谕刚刚回国。

  徐陆两人的婚事办得挺隆重,而且牵扯到所谓“恋爱自由”上,在民国的文化圈已经形成一股很强的风气,所以惊动了不少京城的名流。

  只是陆小曼和徐志摩两人在这方面有点不太好评价。

  当时陆小曼还和前夫王赓没离婚,就和徐志摩好上了,很像当年徐志摩没离婚去追林徽因。

  自然有人觉得两人不忠于感情,但民国这几年力挺“自由恋爱”,所以支持徐志摩和陆小曼的人不算少。

  可怜王赓好歹一个堂堂清华+西点的才子,竟然被戴了绿帽子也不能叫苦,只能选择离婚放手。

  李谕与吕碧城开车来到东交民巷的六国饭店,下车后看到正在门口迎接宾客的徐志摩。

  “院士先生,夫人,欢迎两位!”徐志摩高兴道。

  李谕说:“恭喜恭喜。”

  吕碧城微微一笑:“能参加京城名媛的婚礼,荣幸之至。”

  徐志摩说:“小曼常说,夫人才是真正的女中英杰。”

  他们走进饭店,把礼物登记给了账房。

  有意思的是,这里面有一份陆小曼前夫王赓送来的天价贺礼,还有王赓亲笔写的七个字:“苦尽甘来方知味”。这句话本身就相当有味道了。

  李谕看到了一脸铁青的徐志摩老爹徐申如正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他的旁边则是同样面色不悦的梁启超。

  徐申如肯定是不喜欢陆小曼的,他到现在都只认张幼仪这个儿媳。

  梁启超则是觉得自己没有管教好徐志摩,十分失望,很早以前他就问过徐志摩:“为什么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

  感性的大诗人徐志摩说:“我努力过,但做不到。”

  这句话要是在一百年后说出来,估计要被人说成是渣男吧0.0

  胡适作为“介绍人”倒是心情不错。当初徐志摩向父母提出要娶陆小曼,徐父提了几项要求:一是必须按老规矩办,必须请梁启超证婚,请胡适做介绍人才行;二是他们结婚和婚后的一切费用自理。

  说得蛮决绝的。

  本来以为徐志摩会知难而退,但人家非娶不可,徐申如当然生气。

  不久,婚礼开始了。

  胡适先以介绍人的身份讲了几句,无非就是祝福的话,什么“愿你们像一对明月,皎洁圆满,永不衰退”等等。

  接下来就是梁启超精彩的发言。

  作为徐志摩的老师,他甚至没有带演讲词,走上台看了眼宾客们投过来的目光,朗声说:“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方面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致离婚再聚……你们两人都是过来人,离过婚又重新结婚,都是用情不专。以后要痛自悔悟,重新做人。愿你们这是最后一次结婚。”

  简直就是一段训词,全场宾客除了李谕,顿时目瞪口呆。

  陆小曼和徐志摩更是听得羞愧难当、花容失色。

  好半天,徐志摩才试图缓解尴尬道:“我多次聆听先生的演讲,唯这番教训最让我刻骨铭心。”

  梁启超面不改色,淡淡道:“天下从来没有圆满之宇宙。”

  入席后,李谕和梁启超、胡适坐在一桌,属于贵宾。

  胡适说:“任公,这个场合这么说是不是太严厉了?”

  梁启超其实很了解徐志摩,说:“不在这时候说,他永远记不住!”

  “原来任公是爱徒心切!”胡适恍然道,“不知道志摩和小曼能不能体会任公一片苦心。”

  梁启超喝了口茶:“难说!”

  胡适是个老好人,连忙岔开话题,对李谕说:“现在新的青年们对我们这些老一辈口诛笔伐,唯独对李谕院士还敬重有加。”

  李谕说:“日新月异,我觉得不是坏事。”

  其实胡适自“暴得大名”后不过数年,已经被许多人视为落伍。

  不少新文化运动的追随者责备胡适这一辈学者说:“这些老少年们没有做完他们前期的工作,还没有把一班人带上新时代的坦途上,他们便撒手不管了。”

  这与胡适当年责备梁启超未尽带路之责简直如出一辙。

  而新一代人也像胡适一样,没有人带仍要走自己的路。既然带路者已不再前进,新一代便明确宣布:“新时代的责任承担在我们青年人的肩膀上。”

  至于李谕,他的新东西可太多了,还带着汤飞凡、何育杰、李四光等人早早成为顶级学术名流,将来又有更多大棋,受尊敬的程度一直在上升。

  梁启超说:“如今不是青年追随我们,而是我们追随青年。”

  李谕笑道:“任公这句话有格局。”

  胡适说:“原本我还想做点事情,但现在似乎真的跟不上队伍了,好在院士先生几乎已经做成我曾经的梦想。当年我刚到美国,太希望今后国内能有比肩欧美的大学了,只不过理工上落后过多。最近几年,竟然在院士先生的相助下,拿了如此多大奖。将来在良性循环下,国内的学校一定可以越发优秀。”

  “留学本来就是以不留学为目的,”李谕说,“留学是缓急之计,振兴国内教育才是万世长久之图。”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44页  当前第72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28/74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