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会乖乖听从?”
“他若是不听从,陛下大军进发,必让诸部惊恐难安。”
完颜乌古乃立即说道:“何况臣在女直当中还是略有声望,若臣再在其中施以离间,则大事可定。”
“好。”
耶律宗真听后觉得没什么问题,便说道:“若是真如此,能够不费吹灰之力便擒拿石显,朕便赐你为女直节度使!”
“多谢陛下!”
完颜乌古乃心花怒放。
生女真部落各自为政,他父亲的部落也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
由于完颜乌古乃的父亲完颜石鲁一直信奉亲辽政策,所以被辽国封为大惕隐,以此成为女真各部落名义上的酋长。
然而女真各部落向来都是“无书契、无约束、无规章可循、居处绝远、不相统属、自相残杀、各争雄长”,因而对完颜石鲁根本不服从,甚至还差点把完颜石鲁坑杀。
之后完颜石鲁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四处征战,讨伐各方不臣的部落,导致很多女真部落对他愈发不满。
其中完颜石显就跟完颜石鲁有仇,在完颜石鲁死后尸体就被完颜石显派人夺走,为此完颜乌古乃恨他入骨,但因为完颜石显势大而一直不敢有所动作。
如今辽国愿意支持他,完颜乌古乃一可以背靠辽国势力为父报仇,二则是借助辽国强大而壮大自身势力,一旦吞并了完颜石显的乌林答部,那么他的部落将一跃成为女真最强部落。
如此他的部落自此强盛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事实上也是如此。
历史中完颜乌古乃设计让石显被辽国流放,吞并了石显的部落。
这导致虽然他背叛女真的事情让各女真部落更加厌恶,可由于他吞并了完颜石显的乌林答部,实力强盛起来。
再加上女真各部落各自为战,根本不团结在一起,导致完颜乌古乃以及他的继承者完颜劾里钵两代不断吞并其余女真部落,等到完颜阿骨打时期,女真基本完成了统一。
自此这才让完颜阿骨打拥有了消灭辽国,最终建立强盛一时的金朝的底蕴。
当下耶律宗真按照完颜乌古乃的计策,派人立即去勒令石显来东京,而完颜乌古乃回去之后,石显以及女真各部落首领果然在开会商议这件事情。
女真各部主要有亲辽和叛辽两个阵营,完颜乌古乃就是亲辽阵营首领,石显则是叛辽阵营老大。
叛辽阵营很强大,因为女真各部落都无拘无束,也不想被辽国奴役,所以面对辽国多年的勒索,一直都是反抗不断,各种起义频繁。
但辽国最近几年军事力量得到了增强,除了女真以外,很多其余民族,像蒙兀、渤海、室韦等部落叛乱,都迅速被辽人平定,因而女真内部还是对强盛的辽国充满敬畏。
此次耶律宗真亲至,再加上完颜乌古乃在里面挑拨离间,诸多女真部落都以为,只要石显过去解释一番,随便找个理由搪塞一下,应该就可以蒙混过关。
于是大家都纷纷同意让石显前往沈阳府亲自觐见耶律宗真,毕竟去辽国的人不是各部落酋长,跟他们没关系,肯定是死道友不死贫道。
石显虽然不想答应,可碍于大家都赞同,自己独木难支,最终也只能勉为其难应下。在他想来,反正自己只是断绝鹰路,又没有公然叛乱,辽国那边应该也不会拿他怎么样。
但让石显万万没想到的是,一到沈阳府之后,他就立即被拿下,然后被流放到了辽国西北的蒙古去了,自此消失得杳无音讯。
他一不见,乌林答部群龙无首,辽国又册封完颜乌古乃为女直部落节度使,职务还在大惕隐之上,即便在辽国都属于位高权重的封疆大吏,完颜乌古乃顺势吞并乌林答部。
这下女真各部落就立即意识到石显是遭到了完颜乌古乃的算计,对于他赤裸裸地背叛女真部落,背叛自己的民族,各部落一时间群情激愤,对他充满鄙夷。
但不管怎么样,这都已经成为既定事实。各部落也不敢与辽国为敌,就只能捏着鼻子认下。
便在这纷扰当中,辽国整顿好了兵马,在八月份,又征召了完颜各部落一部分士兵,由完颜乌古乃统领,正式南下,开始向高丽逼近。
第343章 后装枪炮,王曾病逝
庆历六年对于大宋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
不仅仅在于西夏忽然对青塘动手,导致大宋被迫参战,调兵遣将前往西北,与西夏敌对。
还在于从今年开始,大宋的工业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全国性地开始铺设。
最先开工的是南阳钢铁厂,建于邓州南阳县,也就是后世南阳市,早在庆历四年就开始筹备,于庆历五年投入生产。
接着在庆历六年,各路钢铁厂如雨后春笋般开始冒,基本上都是去年年初政制院文件下发之后,各路转运使就开始响应国家号召,于本路正式建设钢铁生产线。
为此武安钢铁厂停止了军工建造,转而开始大量制造钢铁生产炉,并且不断培养各种熟练工人,先为南阳钢铁厂输送人才,随后向全国派遣指导。
如果说后世东北是共和国长子,是我国的重工业生产基地的话,那么如今武安钢铁成为了大宋的长子,开始帮助弟弟妹妹们茁壮成长。
也是怪西夏和辽国倒霉,如果他们早两年动手的话,全国各地的钢铁厂还没有铺设。光靠一个武安钢铁厂,还不足以供应全国那么多军队的火器,使得当时的火器建造还没那么充分完善。
但如今大宋六十多万军队,已经彻底实现了全面火器迭代。冷兵器除了腰间还会佩带一把环首刀以外,就只剩下物理学院研发的步枪前端可用于装卸的刺刀了。
此刻七月初,汴梁北郊的禁军校场,赵骏跟范仲淹站在台上,正看着远处的校场中轰鸣声音作响,“砰砰砰”的爆炸声音就没有停过。
在一片尘烟当中,一座大概四五米高的土质小山坡轰然倒塌,溅起无数尘土。
赵骏前面的炮兵阵地里,十多个炮手正在从大炮的后方装填弹药,清理掉弹药匣里的残存火药,然后将炮弹塞入炮膛内,再次点火发射,仅仅一分钟的时间,就发射了三枚。
这其实就是古代前装炮弹的极限装填速度,一个经验丰富的炮组成员,可以在发射之后迅速完成清理、装填、发射的任务,从而达到每分钟2-3发的程度。
但之前也说过,这样做会极限消耗大炮的寿命。
所以在拿破仑时期,除非特别紧急的情况下,否则一般都会再增加一个冷却的项目,既每分钟一发或者两分钟一发的射速来完成炮击任务。
而后装炮弹虽然也有炸膛方面的担忧,不过在装填速度上就比前装炮弹快得多,步骤虽然一样,也是清理和装填,可装填部分不需要用搋子把炮弹往里捅,大大增加了射速。
不计较炸膛和寿命的极限情况下,他们甚至能达到每分钟七八发的程度,如果有个几百门炮,那就能彻底完成炮火覆盖式轰炸,可以说是无比强横了。
看完了后装大炮实验,赵骏与范仲淹又去视察了后装火枪的试射情况。
相比于原来用尼米弹与定装弹药,现在后装火枪的射速又上一层楼,基本上已经可以宣告达到了火药时代的最强技术和战斗力。
“不错,倒是没想到物理学院这么厉害,前年告诉他们怎么设计,怎么制造,去年就已经把设计搞好,今年三月份差不多就完工,又经过几个月的改良,效果喜人呀。”
范仲淹看完了试射,满意地点点头。
他三月份的时候就去物理学院那边看过,物理学院已经完工,到现在已经改良了好几个月,基本已经达到可以量产的程度了。
赵骏笑道:“能有这么快的效率离不开两个条件,一是钢铁厂出现,工业诞生让钢铁产量大增。二是培养出科学土壤,有一大群志同道合的人从事科研探索,自然就能蕴育出奇迹。”
“这一点你都做到了。”
范仲淹说道。
“是啊,这十一年的功夫没有白费。”
赵骏淡淡地道。
以前看历史小说,别的穿越者刚过来,就手搓蒸汽机,很快就能开启工业革命。
唯有他知道这一路有多艰辛。
工业革命绝不是会造个蒸汽机就能完成,而是要有一整套体系。
不然的话可能光里面一个螺丝,一个杠杆,甚至一个密封性的问题就能难倒一片。
这十一年的时间,前几年赵骏最多也就是在大宋本身拥有火器的基础上,完善了火药配方,让大宋能造手榴弹和火炮。
其它的时候都是在培养各种人才,推广基础的初中数理化教育,并且给像苏颂、张载、贾宪、万直臣、燕肃等这些对科学感兴趣的人才提供一个研究的平台。
如此双管齐下,才能做到今天这个地步。
“现在正好西夏和辽国要对我们图谋,正式让军工厂那边开始生产的话,应该能送往前线投入战斗了吧。”
范仲淹说道。
“嗯,下午让兵部拟个劄子,先造一批让汴梁的禁军换上新装备。”
赵骏说道:“如今大宋已经全部装上了遂发火枪,全部换后装火枪的话成本太大,冗军问题才刚刚解决,总不能马上就又开始提高那么多军费吧。”
“这倒也是,看来武器装备升级的更新换代速度快也不是件好事,也许前脚刚把新装备换上,后脚又研发了更好的,成本骤升。”
“现在大宋发展速度还是快了许多,也许应该放慢一下脚步,先沉淀一下蒸汽工业时代,三五十年之后再慢慢更迭到电气化时代,那个时候会更好。”
“嗯,走一步先看一步。对了,昨天化学院的万院长上报,说是化学院在研究硝与硫时又发生了一起爆炸事故,造成了一死三伤。”
范仲淹挠挠头道:“这化学有这么危险吗?”
“有。”
赵骏叹了一口气,看向远方道:“不止是化学,生物学也一样。一旦防护没有做到位,擅自研究某些危险的细菌,说不好就会出现大面积瘟疫感染。”
“看来化学和生物都要是慎重啊。”
范仲淹一时惊愕。
“是要慎重,但有的时候也很无奈,像诺贝尔死里逃生多少次,被炸得体无完肤才发明了硝化甘油,要想进步,需要有人做出牺牲。”
赵骏亦是无奈,虽然炸药给人类带来很大灾难,可大宋要想制霸,就必须要走这一条路。
不然大宋不研究炸药,别的人会研究。也许大宋化学就停滞在火药,几百年后西方研究出了炸药,那么又是一轮殖民也说不定。
为此他只能让大宋在发展的道路上一直向前,不可能有任何停下脚步的时候。
回到宫中之后,下午他们向赵祯禀报了上午视察的结果,于是政制院打算先量产大概一两万把后装式步枪,给汴梁禁军用着。
这种枪的优点很明显,装弹速度奇快。而且由于是通过撞针点燃子弹里的火药达到推进作用,也不需要像燧发枪那样,每次扣动扳机都有大概30%的几率无法引燃。
但既然子弹的发射推动是靠黑火药而不是雷汞或者其它无烟火药,那么势必就会继承黑火药的缺点。
比如每次射击,枪械里面会有火药残留,需要时时刻刻清理。而且后膛的气密性很差,泻出的火药烟尘和气体会干扰射手瞄准,严重的甚至会灼伤皮肤。
虽然气密性的问题物理学院通过橡胶垫勉强解决,但火药残留就没办法了。
毕竟历史上在雷汞以及其它无烟火药发明之前,无论是后装枪械还是大炮,都有这样的困扰,比如历史上第一款后装步枪——德莱赛步枪就有这样的缺陷。
这是历史进程问题,除非大宋弯道超车,化工技术突飞猛进,提前发明雷汞与无烟火药,否则他们也必须经历,没有什么办法。
下午崇政殿向赵祯报告了这一情况,赵祯非常高兴,开完会基本上就到了下班的时候。
但此时王守忠却过来传给众人一个噩耗——王曾已经到了弥留之际。
“什么?”
赵祯愣在原地,久久不愿相信。
众人亦是面露悲伤。
王随、盛度,如今又是王曾,最初的三相三参,加上晏殊和范仲淹,已经走了快三人了。
“唉,我们去看看吧。”
赵骏站起身,叹息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