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柱刚刚回府,大理寺卿刘瞰就来登门拜访了。
在投靠玉柱之前,刘瞰仅为正六品的钦天监监副而已。
如今的刘瞰,能够荣登正三品小九卿的高位,此皆玉柱提拔之功也。
“门下拜见柱公。”刘瞰进门后,目不斜视的长揖到地。
这年头,一般的官员,都称呼玉柱为:相国。
只有,多年的老部下,才有资格唤他为:柱公。
总而言之,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场合,称呼也迥然不同也!
“博闻兄,你太过客气了,坐吧。来人,上茶。”玉柱对自己人,一向都很温和,从不轻易发脾气。
刘瞰经常往来于玉柱这里,他也知道玉柱秉性随和大度,不拘俗礼,便主动凑到玉柱的跟前,斜签着屁股,打横坐了。
“不瞒柱公,门下此来,是有要事相禀。”刘瞰是玉党小集团的一员,他也不怕说直话得罪人了。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玉柱的亲舅舅李五,又惹事了!
因为有李四儿的持续贴补,李五在乡下过的日子,也异常之滋润。
结果,引水修渠的时候,和邻居家因为地盘问题,起了纷争。
众所周知,在乡下引水灌溉,邻里关系至关重要。
实际上,只要多说几句好话,多赔几个小心,也没啥大事。
但是,李五却把引水渠,修进了别人的田里。
若是一般人,被欺负了,也不敢吱声。
偏偏,李五的邻居,有个堂哥是都察院的人。
在那位堂哥的指点下,李五的邻居,越过了顺天府,径直到大理寺递交了状子。
众所周知,大理寺接的状子,必然会惊动老皇帝。
玉柱听了前因后果,不由微微一笑,说:“无妨,由着他们去闹,闹得越大越好。嘿嘿,反正我的名声已经臭透了大街。”
刘瞰也是明白人,他一听就秒懂了。
玉柱的裙带们,若是完全不做恶了,皇上就该起疑心了呀!
事情就是这么的荒唐!
玉柱如果是正人君子,老皇帝绝对不可能提拔重用他到如此的程度!
正因为,玉柱的小辫子,一抓一大把,老皇帝才敢放心大胆的重用他。
这就属于是典型的皇权至上的悲哀了!
别说玉柱了,难道说,老皇帝不知道隆科多肆无忌惮的大捞黑钱么?
送走了跑来通风报信的刘瞰,玉柱摸着下巴,心里大为感慨。
有人暗中举报李五,却怎料,接状纸的刘瞰,在私下里,已经把消息完整的透给了玉柱。
玉柱若是心狠手毒一些,只需要使个眼色,告黑状的人,立时就要家破人亡了呀。
刘瞰走后不久,门上来报,庄王府的二郡主登门求见。
“不见。就说我去了军营里。”火候还没到,玉柱丝毫也不着急。
现在,即使见了二郡主,谈判的条件,不外乎是金银珠宝,田契铺子一类的身外之物罢了。
因老皇帝临时回宫祭祖,天不亮,玉柱就坐轿出了府门,去宫里当值。
玉柱心里明白得很,畅春园虽是老皇帝的行宫所在,毕竟只是皇家园林,他骑马进出,倒也勉强说得过去。
皇宫大内里,多少年过七旬的老臣,依旧苦苦挣扎于上朝的步行路上?
若是玉柱堂而皇之的骑马进宫,天知道,会被多少口水喷死?
照规矩,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外,各立有一块“下马碑”,上面刻有“官员人等至此下马”的字样。
不过,赏朝马的满洲重臣,或是王公贵族,却可以骑马,从西华门进宫,至英武殿北侧的内务府门前,再下马步行。
唉,世风不古,不患寡,只患不均!
“请相国安!”
“拜见相国。”
从西华门开始,一直到乾清宫门前,沿途之上,给玉柱请安问好的官员们,络绎不绝。
老皇帝在畅春园里昏迷不醒之后,最终是召了玉柱带兵进园子,才算是平定了骚动。
除了少数几个书呆子清流之外,绝大部分的官员,心里都很清楚,玉柱已是老皇帝最宠信的重臣,没有之一。
进了乾清宫后,玉柱先去拜见老皇帝。
老皇帝昨晚睡得尚可,便笑吟吟的问玉柱:“我听说,庄王府那位脾气古怪的二格格,对你穷追猛打?”
玉柱陪着笑脸,解释说:“庄王犯了国法,自有大清律例严惩之,臣儿安敢徇私?”
老皇帝点点头,说:“庄王老糊涂了。别看他比朕年长了四岁,都一大把年纪了,却活到了狗肚子里去了。”
玉柱知道,老皇帝只想倾泻对庄亲王的不满情绪而已,便闭紧了嘴巴,等老皇帝骂完再说。
实际上,若是老皇帝年轻十岁,庄亲王这事,顶多也就是一笑而过了,不可能真当一回事儿。
问题是,老皇帝的年纪越大,疑心越重,心理上的承受力,也跟着脆弱了不少。
等老皇帝骂够了之后,玉柱这才小声问道:“汗阿玛,臣儿以为,不若把博果铎圈入宗人府?”
玉柱这是典型的以退为进之策。
老皇帝若是答应了,玉柱再见二郡主的时候,就可以双手一摊,推得一干二净了。
只是,老皇帝摇了摇头,说:“不急,再等等看。朕倒要看看,谁敢替他说话?”
几乎在一瞬间,玉柱秒懂了。
敢情,老皇帝在下一盘很大的大棋。
老十四快回来了,朝里的局面若是不稳,老皇帝还睡得着觉么?
作为妥妥的帝党,不须老皇帝发话,玉柱马上知趣的禀报说:“臣儿已经命人,秘密监视着京里的各大王府和旗主们。”
老皇帝满意的直点头,他就是这个意思,还真没有白疼玉柱这孩子呀!
(PS:三更送上。四更,凌晨再更,我的腰吃不消了,先躺会。)
第821章 首辅?
老皇帝回到乾清宫之后,玉柱的值房,就在南书房里了。
众所周知,南书房就在乾清门的左侧,距离老皇帝的内书房,咫尺之遥。
玉柱从乾清宫出来之后,迎面就见,配备给他的八个笔贴式,并肩站在了南书房的门外。
嗯,和畅春园不同,宫里的南书房也就是三间屋子而已。
八个笔贴式,如果都坐了进去,南书房大臣们只怕是连站的位置都没有了。
玉柱刚一露面,张廷玉便快步走了过来。
“禀相国,卑职思虑不周,没有提前请旨。现在,他们八个没地儿安置了。南书房又是朝廷重地,不能擅入。唉,卑职无奈之下,只得让他们暂时等在外头了。”张廷玉一如既往的会说话。
早在玉柱中状元之前,张廷玉已经是南书房学习行走了。
等玉柱点了状元,立了新功,进入南书房的时候,正好是张廷玉的顶头上司。
然而,毕竟十余年过去了,如今的张廷玉,已经算是南书房里的资深大臣了。
但是,玉柱这个领班南书房大臣,一直把张廷玉当作办公室主任一般,让他无所不管。
没办法,谁叫张衡臣办差,从来不出差错呢?
不出差错,说起来很简单,实则难于上青天。
但是,张衡臣办事,真的做到了滴水不漏。
请旨安排八个笔贴式,原本是玉柱的本职工作,张廷玉却主动把责任揽了过去。
嗨,替领导背黑锅的老部下,谁不喜欢?
玉柱夸奖了张廷玉两句,转身又进了乾清宫。
等玉柱再次出来的时候,手里已经拿了黄澄澄的旨意。
“上谕,著玉柱所属南书房官弁,移值懋勤殿,钦此。”玉柱当众颁旨之后,张廷玉不由心下大骇,情不自禁的倒吸了好几口凉气。
老皇帝的旨意,翻译成白话,也就是,玉柱带着他的人,改到懋勤殿办公。
官员们,改办公地点,其实是家常便饭,不足为奇。
可问题是,懋勤殿就在乾清门内,紧挨着老皇帝的正式寝宫:乾清宫。
南书房在乾清门的外墙边,玉柱这个领班南书房大臣,却带着他的人,挪到了老皇帝的身边。
把南书房一分为二,一里一外,距离还很近,其中的象征意义极其重大。
说白了,就等于说是,玉柱率领的小班底,成了南书房里最显赫,也是最耀眼的存在。
张廷玉的脑海里,第一时间就蹦出了几个字:内廷中的内廷!
在大内禁区的乾清门里单独办公,距离老皇帝还最近,这不是前明的首辅,又是什么?
汉朝的尚书台,就是皇帝想侵夺丞相之权,故意安排的内廷机构。
玉柱带着他的人,大摇大摆的进了乾清门。
张廷玉的心里除了震撼之外,倒也没有太过复杂的情绪。
毕竟,玉柱提兵畅春园之后,老皇帝才敢下旨清场,这其中的信任,勿须多言也!
张廷玉忙完了手头的综合事务,捧着折匣子,出门去找玉柱。
也许是走得快了点,也许是精神有些恍惚,张廷玉下台阶的时候,一不留神,脚下一崴,竟然一屁股跌到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