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满唐华彩_分节阅读_第653节
小说作者:怪诞的表哥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36 MB   上传时间:2024-11-14 19:43:03

  “郑先生来了,快,赐座。”阁罗凤很热情,道:“先生等待一会,等我议完军务。”

  “那我先回避……”

  “不必,不必,又不是机密,安心坐下。”

  阁罗凤安抚着郑回,继续向诸人道:“方才说到哪了?鲜于仲通已率唐军大军到了石城。”

  郑回默默听着,心中思量,他猜测圣人被拂了天威,很可能出兵南诏。但在他看来,如今吐蕃大相已带兵到浪穹作壁上观,打的就是蚌鹬相争、渔翁得利的主意,大唐最理智的办法还是与南诏和谈,以打仗之外的手段解决,。

  巧的是,阁罗凤也是般想法,叹道:“郑先生代我写的书信已经送到了石城,字字诚恳,我也同意大唐在云南复置姚州、安宁城,可是鲜于仲通不肯招降,如何是好?”

  这一番话文绉绉的,显然是准备好了的,打着拉拢郑回的主意。

  郑回心知这一点,奈何心中希望南诏能重归于大唐,遂道:“云南王有何差遣?”

  “请先生再替我写降书一封,我递呈给鲜于仲通,请他休兵罢战,如何?”

  郑回先是疑惑,暗道鲜于仲通既发兵到了石城,绝不可能轻易折返,那再三递降书又是何意?

  下一刻他便明白了,自己写的这降书,文辞优美,绝非南诏人可以写出来的。鲜于仲通一定会问是何人为阁罗凤代笔,如此一来,自己万不可能再回大唐了。

  他不由心中迷茫,再一抬手,却见阁罗凤正以饱含期许的目光看向自己。

  于是,他心里有些想法,不由松动了。

  ***

  石城。

  鲜于仲通穿过了五尺道一路南下之后,不得不在石城休整,等待后续兵力。

  在石城,他收到了阁罗凤的降书。

  那降书看似语气谦卑,诚意满满,其实却暗藏威胁之意。

  一会说吐蕃“观衅浪穹”“以利相导”,一会警告唐军“居存见亡,在得思失”,哪怕说的事情是真的,看在鲜于仲通眼里,也是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脸。

  他原本还好,看罢降书,恨不得将阁罗凤大卸八块,遂果断拒绝了南诏的请降,率兵继续前进。

  南诏面临唐军大军压境,已坚壁清野,集中兵力,因此,鲜于仲通在这一段路推进得颇为顺利。

  待到临近重阳,他已抵达滇池。

  在滇池,他收到了阁罗凤的第二封降书。

  依旧是那谦卑的语气,但到最后,阁罗凤竟是质问了鲜于仲通一句话。

  “自古及今,为汉不侵不叛之臣,今鲜于节度贪功背好,欲致无上无君之讨,敢昭告于皇天后土耶?”

  鲜于仲通不由勃然大怒。

  都说南蛮心思简单,在他看来,阁罗凤却是狡诈异常。

  明明是阁罗凤早有异心、攻下姚州、杀张虔陀、占大小三十二州,还勾结吐蕃,到了其嘴里,却成了“不叛之臣”了?!

  反而是他鲜于仲通奉旨讨贼,变成了“贪功背好”,愧对皇天后土?

  更可气者,他甚至都不能与阁罗凤辩一辩,没来由失了大唐节度使的气度,还要被御史指责。

  正气到头昏脑胀,鲜于仲通忽然眼睛一眯,留意到了一件小事。

  这两封降书虽盖着云南王的大印,但只看文采、字迹也知不是阁罗凤写的,必是其身旁有人为他代笔。却不知是哪个龌龊小人。

  “去问问南诏派来的使者,一直送这污人眼的信来是何意,又是谁写的?”

  “喏。”

  这事不难打听,唐军干脆把南诏使节扣下,严刑拷打了一番,能问的问题都问了一遍。

  “回节帅,信是投降于南诏的西泸县令郑回所写。郑回如今已任南诏王师,官任南诏要职。”

  “郑回?”

  鲜于仲通对此人有些印象,知道其人在任上政绩不错,对此反而更恼火起来。

  他遂在自己呈递给朝廷的奏报上添了一笔,告之朝廷西泸县令并非只是被俘虏,而是彻底背叛了大唐。

第349章 灵关道

  孟获城。

  此城据说是三国时孟获率部修建的隘口,如今是彝部的地盘。

  说是城,其实只有一道石门,不高,旁边的山包上建了一座烽火台,已废弃了多年。过了石门,南面又是一片高原大草甸,在高耸的雪山之下绿草茵茵,形成独特的风景。

  这日,一个彝部孩童正在放羊,登高望远,见北面有十人策马赶来。

  “小娃儿。”一个彝部大汉披着鸟羽制成的衣裳,上前用彝语问道:“让你们的首领来迎接,吐蕃公主来了。”

  放羊的孩童于是偏过头,以一脸疑惑的表情看着他。

  彝部大汉从怀里拿出一块青稞馕丢了过去,又道:“没听到吗?把你们的首领喊来。”

  孩童捡起青稞馕拍了拍塞进怀里,赶着羊群过了孟获城的城门,在前领着路。他时不时回过头,好奇地看向队伍中那个身形娇小的女子,似乎对这吐蕃公主十分好奇。

  原来他就是给彝部首领放羊的,一路回到草甸中的毡布大帐,与首领阿布都禀报道:“又有吐蕃公主来了。”

  “又来?”

  阿布都十分疑惑,亲自赶到帐外,见了那十几人簇拥着一个少女,愈发怀疑,当即下令调集部民,把这一队人包围了起来。

  “这是做什么?”

  “我看你们是假的吐蕃公主。”阿布都道:“因为真的公主两天前已经从这里过去了。”

  娜兰贞策马上前,道:“我才是公主,吐蕃赞普的长女。”

  她在大渡河随着船被冲到了下游的滩涂,遇到了小堡部的彝民,又收拢了一些溃兵,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是赶到了此处。

  阿布却道:“公主可不会只有这几个护卫,我前两天见到的那位,才有赞普长女的气派。那些护卫骑兵,个个彪悍……”

  娜兰贞忽然打断道:“他们往何处去了?”

  阿布都道:“当然是护送公主到南诏联姻。”

  “那是唐军假扮的。”

  娜兰贞一直以来的怀疑终于在此时得到了确定,那支唐军竟真的如此大胆,她加大了声音,道:“他们要沿着灵关道南下去奇袭南诏。”

  阿布都愣了愣,想说些什么,张了张嘴又无话可说,只用一副“反正我不信”的眼神看着她。

  娜兰贞遂拿出一个卷轴,展开,道:“这是赞普的诏书,可以证明我的身份。”

  不等阿布都反应,她已接连下了各道命令。

  “唐军正假扮成吐蕃人南下,我必须在他们之前赶到大凉山,给我安排马匹与向导……”

  ***

  安宁河在汉代叫孙水,如今名叫长江水,从北向南汇入金沙江。

  这一条河谷,大概就是南丝绸之路这灵关道一段的走向了。

  唐军正走在河谷之中,抬头看去,可以看到两侧的雪山,该是极冷的。但时间都到九月了,河谷里却还是极为闷热,且还潮湿。

  过了大渡河之后,军中士卒生病的也越来越多了。

  薛白如今才体会到瘴气的可怕之处。

  瘴气说白了就是一种气体,在这种原始山林中,天气炎热,死掉的动植物很快腐烂,滋生出病菌与气体,蕴含在空气和水流中。且环境潮湿,温热气候让有害气体升腾,凝聚不散,形成了如同雾气一般的存在。

  安宁河谷这边其实还算好的,远不如渡过了金沙江之后炎热。但士卒们在这冷热交替中伤寒、中暑,或中毒、生疮、疟疾,减员极为严重。

  薛白在长安时,就做了大量的准备,军中携带了大量的药材,行军以来也一直严令士卒们只喝煮熟的水,且人人脸上都蒙着细密的纱布充当口罩。

  但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原本有些小瞧瘴气,他上辈子也曾去过云南,并不觉得气候不适,那其实是因为改土归流以后,大量的山地被开垦出来,破坏了瘴气形成的环境。

  至于如今,瘴气依旧是让人谈虎色变的存在。

  这日,歇息之时,薛白打开行囊,里面有几个他从孟获城带来的青稞馕。

  然而,短短两三天的时间,那馕已经发了绿色的霉,微风吹过,那霉菌轻轻摆动,显出强大的生命力。

  薛白看得头皮发麻,连忙把它丢到一边。

  他身后便有一名士卒要去捡。

  “别捡,不能吃了。”

  “好饿。”

  薛白踩住那馕,摇头道:“饿也不能吃发霉的东西,我请节帅今日再宰杀些羊。”

  他其实也有些不舒服,头晕,闷热,脖子上沁出了细细的汗,有可能是冷热交替之下有些伤寒了。更让他担心的是,万一是疟疾,只怕就很难扛过去了。

  “薛郎可是不舒服?”

  却是高适过来问了一句,毕竟是文人,心思细腻一些。

  薛白点点头,道:“该是有些病了,一会找军大夫看看。”

  “我带伱过去,如今病的人多。”高适抬手一引,与薛白边走边谈,道:“再往前,到了大凉山一带,人烟多了,气候会好些,薛郎可在那歇养到病愈。”

  大凉山一带,算是大唐、吐蕃、南诏三方的交界。

  在此生活的都是彝人,属于六诏之一,南诏臣服于大唐时,唐在此设了建昌府,府治在西泸县。如今阁罗凤一叛,攻克了大小夷州三十二,其中就包括了建昌府、西泸县。

  说白了,终究还是羁縻之地,控制力不足。

  “无人烟处有瘴气,到了有人烟之处,又怕被南诏警觉。”薛白道,“建昌府失守,鲜于仲通走五尺道南下,若要横穿大半个南诏,不知还有多少士卒得了瘴疫。”

  高适转头一看,见薛白脸色苍白,有气无力的模样,有心激励他,指了指前方荒芜不是道路的河谷,问道:“薛郎能想到走灵关道入南诏,该知这条路的来历?”

  “汉武帝修的。”

  “是啊,汉武帝当时想要再打通一条由成都往云南的路,朝臣皆劝他就此罢手。但司马相如以一篇《难蜀父老》坚定了汉武帝的决心,‘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司马相如遂以两千士卒修路,历时二十三年,通灵关道,桥孙水,以通邛都。由此,蜀地的货物可沿此路远销西南诸国,奠定了大汉在云南的疆域。”

  这大概是高适一路走来的感慨,诗人总是容易感慨。

  他说的“邛都”也就是建昌府、西泸县,如今已经又丢了。

  “置身于此,方能感受到祖先栉风沐雨、开疆拓土的不易,我们泱泱大唐,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今南诏叛唐,四夷生乱,维护疆域一统的重担,落在我们这代人身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26页  当前第65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53/122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满唐华彩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