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力气大,拉着小爬犁跑了好几圈,直把这片雪都给削平了,一群娃哈哈大笑,连小草都忍不住放声笑出来。
白茫茫的雪地里落下了银铃般的笑声。
小爬犁玩够了,徐祯将大爬犁的皮绳套拴在马骡子上,马骡子的蹄子钉了木掌,又用厚布裹起来。
他才喊,“苗苗来坐啊。”
姜青禾在其他人笑声里抱着蔓蔓坐在大爬犁上,马骡子往前走,爬犁呼呼在雪地上滑,那种感觉比坐马车还稳当。
雪往脸上打,可心却在飞荡,姜青禾跟蔓蔓坐在爬犁上大笑,尤其车过了个坡时,那颠簸感让她姜青禾心砰砰直跳,脸通红。
玩过爬犁的宋大花和虎妮,下来时跟小孩子一样兴奋跳脚,浑身到脸都因激动发烫。
最后几个人坐着大爬犁一路滑雪到了湾里头,在各家拿着木锨铲雪的时候,突然见来了这么个新奇玩意。
连雪也不铲了,一堆人忙围上去。
“啥呀?”“嘛玩意啊这是?”“瞅着你们从那道上拉过来的,给俺也坐坐。”
才眨眼的功夫,爬犁在寂静的湾里引起了轩然大波。
他们跟看王盛那货车一样,看着爬犁眼里更是不可思议。
“是爬犁,飞得老快了,”蔓蔓好认真跟他们解释。
大伙却只想厚着脸皮上去坐会儿,那风呼呼过,耳旁啥也听不见的,人整个身子被带动,还不颠簸的感觉属实不要太好。
玩过爬犁后,徐祯在把式学堂教起了做爬犁。
各家汉子拿斧头的拿斧头,握锯子的握锯子,今天肯定要打一只爬犁出来,不能在媳妇和小娃面前丢丑。
一天结束,大伙拿着自己半点不板致,几块木板胡乱拼起来,瞅着就坑坑洼洼的爬犁在雪上滑了起来。
这玩意实在太好玩,尤其对于一个入冬除了躺炕上唠嗑、做点针线活,就再也没有娱乐的山洼子来说,一点小小的新奇事物都能让他们欢呼,热烈参与。
也就是有了爬犁,这个冬天从未有过的热闹。
出门能在各处平坦地界听见嘻嘻哈哈的大笑声,甚至能在结了冰的清水河上,看见几个大小伙子蹲在木板上,支着两根木头棒子往前滑。
姜青禾也滑,她穿得厚两腿交叉坐在板上,徐祯在后头推她,她完全不顾忌地哇哇大叫,彻底融入了氛围。
后面换她和蔓蔓推徐祯,推的底下木条在冰上滑出一条长长的线,推不动母女俩就摆烂一屁股坐在冰上。
蔓蔓还不小心踢了一脚别人打来的冰牛(陀螺),把它踢得老远,然后哈哈笑着跟别人一起去扑。
她还牵着黑达在冰上追木球,左绕右跑,摔倒就笑。姜青禾给她穿得很厚,棉裤子都是肥肥大大,里头还要穿毛裤子的,摔了压根不痛。
原本安静无声的清水河,充满了挥之不去的笑声,那回音都传得老远。
蔓蔓还坐爬犁抱着黑达到王盛那货车里,跟几个娃一起买糖块吃,冰的冻牙,还要塞满一兜子,最后喂了马骡子一块。
这个冬天没有被拘在屋里,蔓蔓每天都是笑着睡下的。
冬春虽然漫长,但有了聊以慰藉的快乐,大伙也不觉得那白呲呲的天瞅着难受了。
在春山湾盛行玩爬犁的时候,初六的下午,又落起小雪的天里,土长让驴拉着她自制的爬犁过来了。
“这玩意是耐用哈,该说不说东北那旮旯的人脑瓜子就是好使,”土长栓了驴子,掸掸身上的雪,满眼都是对这爬犁的稀罕,胜过了她那架快散架的破车。
姜青禾在捣罐罐茶,往里头搁红枣时说:“可不是咋的,坐那爬犁上,到外头走一趟,比在屋里头憋闷开阔多了。”
她说话的时候,院子里蔓蔓的笑声传来,小娃正跟她几个坐着爬犁过来的好朋友在打雪仗,徐祯当裁判。
姜青禾笑了声,端着熬好的罐罐茶递给土长,土长接过也忍不住笑道:“俺这个冬才觉得湾里活起来了。”
以前冬天就像大伙说的白刺拉瓜的天,躺在炕上过着昏三愣四的日子,不晓得到哪个时辰,吃饭上茅厕天黑就睡,没意思透了。
可这会儿,去冰上打滑,在雪里玩爬犁,坐在爬犁上去把式学堂,烧了火堆大伙一起坐那唠一唠。又或者是小娃揣着钱,自己撑着木板,抵着两根木棒,用脚时不时呲一下,凑钱去王盛那买地老鼠,塞雪上放。
土长捧着茶心下感慨,她贴着杯子抿了口说:“找个安静的地,俺有些事想跟你谈谈。”
姜青禾了然,提着炉子去后面她的书房,放下炉子,拉开窗帘,还跑去拿了一碟干果和酥饼放在圆桌上。
摆好过年待客的架势后,姜青禾才坐下来,双手捧着杯子道:“土长你说吧。”
土长被她搞得一愣,随后伸手拿了个核桃剥着,她想了想措辞,最后还是直接说:“俺这会儿过来,其实有个事情想问问你,你听听,再决定要不要应下。”
姜青禾把盖在自己腿上的毛毯拉了拉,她知道应当是件大事,土长的脸色从未如此严肃,她便也正经起来。
“在说这件事情前,俺先说说旁的,”土长听着远处传来的声音,望着半开的窗外白茫茫的院子,她的声音听起来有些低沉,“俺爹在几十年前当土长时,那个时候叫里长。”
“里长管地管人,啥事都摊在他的头上,那会儿大伙又是逃难来的这里,啥也闹,争地争农具,一点小事就开打。”
“俺出生后十来年才好了些,相处了大半辈子,人也熟络后,俺爹才好管了些,那会俺们这算是荒滩,人穷得连衣裳都穿不起,衙门也懒得来。”
土长回忆着,“后来到了俺做土长,就没有里长的叫法了,衙门说要叫保长,十户为甲,十甲为保。”
“保长要管匪患,要管自己手底下庄户的安危,俺院子旁那座高房子你晓得吧,俺在那上头睡了十年。”
“不止这样,到了俺这时候,衙门要对春山湾收田税和银子,”土长呼出口气,她看着姜青禾说,“按照衙门的话来说,应当是征本色粮跟地丁,摊丁入亩了。”
姜青禾听着这几个熟悉却又有些陌生的词,抠了抠毛毯,她想现在这个朝代应该对应的是明清时期。
“啥是本色粮,就是俺们这里种最多的小麦,一亩地要交一石的粮,至于地丁,各家有多少亩地就要交多少亩地的钱,俺们拿不出来。”
土长叹口气,“所以俺们交了翻了一番的田税。”
“到了去年,不,应当算前两年了,也就是你们刚来到镇上,要下来开荒的那时,衙门说让俺领你们走,抵地丁的银子。”
“后来大花一家也是这么来的。”
土长把憋在心里很久的话说出口,“俺为啥没再接开荒的人下来,是因为前头衙门告诉俺,今年肯定要对春山湾征收田银,各家的田亩数都要备足,一亩地是十个钱,这笔钱俺们拖了十年,他们没办法再等下去了。”
“交不出银钱就做劳役。”
姜青禾还没来得及对前面那番话震惊,她此时才深刻意识到,她真的生活在一个王权朝代里。
土长看了眼外头越下越大的雪说:“这么多年,俺都是一个人撑着,可你来了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俺也有能商量的人了。”
“但俺总不能事事都问你,让你白干活当苦力,把你吊在这里,所以俺进门就想说的,这会儿也问问你,愿不愿意当湾里的理书?”
“理书?”姜青禾从震惊里过神,她疑惑,这个词并没有在她的耳边出现过。
“是啊理书,本来保长下头应当还有甲长,可俺们这里没有可用的人,只有俺能撑着,做了保甲长的活,还担了理书的活计。”
土长告诉她,“镇上来量田地的人是书吏,写田契的是房书,到俺们这叫理书,买卖田地要在场的人。”
“理书要识字、懂算账,要会量田地亩数,能写契书,俺晓得你后两样都不会,但是你想的话,俺和湾里的叔伯都能教你。”
她的意思很明确,“请你当这个理书,是会在衙门过明路,在湾里大伙面前告知,过了衙门,大伙就得叫你理书,得敬重你,你说的话就是有用的。
而且不会白做工,一年湾里会给你十石的粮食,镇上理书还会有月钱,俺们钱少,这都能折算成粮食给你。”
姜青禾的脑子飞快运转,消化着土长所说的话,她当然没有被所谓的敬重给诱惑。
“可是我很忙,开春后除了田里,铺子那要忙,牧民那头也得下功夫,再兼顾湾里的理书,丈量田地要花不少功夫,我也不是铁人,能办好一两件事就顶天了,怎么可能什么都能做好。”
她当然不是怕搞砸,而是真的有心无力,别人也许可以兼顾很多事情,但她没有那么厉害。
“不用急着拒绝,俺都晓得,俺也知道你铺子忙不过来,可这都是有法子的,在湾里找两个机灵劲足的,跟着周先生学了算账和写字的,叫他们给你打下手。”
土长喝了口温茶,她搁下杯子时很认真地说:“其实除了俺私心想叫你答应外,还有个事情,你得知道啊。”
“你头几个月来跟俺借田的时候,说是今年要给那边牧民弄地,上户籍的那种,”土长用手指扣了扣桌板,她微微摇头,“当时没有告诉你,现在你应当要知道,开荒地好办,上田地也好办。”
“不好办的是啥,是赋税。”
“牧民分很多部落,蒙人那的叫蒙番,藏民叫西番,东乡的叫土民,回回族叫缠头回子,他们不属于中原人,他们要是想种地,那叫番粮,番粮地收两斗粮食。”
土长歇了会儿继续说:“但是他们有了田地,他们的户籍也就挂在了平西草原,所以他们除了必要的牛羊毛,田税、地丁以外,还要交啥你晓得不?”
姜青禾摇摇头,她知道这完全走到了她未知的层面上。
“是草束,也就是干草,小的7斤一束,大束18斤一束,一亩地收五到十束,”土长真的老早就想跟她说了,但是早说了又能如何,只会在没有办法解决时徒增人的烦恼。
“但是你当歇家你就要知道,不管官歇家还是私歇家,跟衙门打交道,少不了田地这一块,无论是量地有多少亩、官契上如何写等等,你要是不知,那这田地就不要办。”
可是姜青禾知道,如果没有田地,光靠年复一年的借荒地来逃避田赋,广种薄收,那她曾经应下的安稳,全都是一场空话。
没有地意味着要到别人手里换粮,而青稞并不是这里的主粮,要去粮商手里倒腾粮食。
当粮食当饭碗拿捏在别人手上,那么就得接受粮食的起落,涨或跌都任由别人安排。
但是要有了地,地丁、草束和本色粮的问题,都需要解决,那过程并不是轻飘飘的一句。
“我得先想想,”姜青禾又跟土长聊了很久,详细问清楚后,送土长出门的时候,她告诉土长,她没有想好。
“那等你想好,俺希望你能想清楚,想清楚了,俺才能跟你一起商量,不管是种草还是湾里日后咋走,”土长拍了拍她的肩膀,走进了漫天飞舞的雪花里。
而姜青禾目送土长远去,回到了自己的书房里,坐在摇椅上,毯子胡乱地放在自己的腿上。
她支着脑袋看外头落下的雪,炉子里有干柴的崩裂声,她眼神没有焦距地望向远方。
她现在有点不知所措,当初她曾那么单纯的以为,田地只要开荒后,请衙门来丈量再上户籍,她也让牧民跟湾里一样办公田,缴纳一定的田税,再等待丰收就行。
可现在,对于牧民来说,有了田地真的好吗?
那需要缴纳的赋税,银钱、粮食以及草束,随意一样都是座无法逾越的大山,有了地,不会比四季转场轻松,寻求安稳,就一定要变成笼头和枷锁吗?
她第一次感受到了自己的天真,愚蠢的可笑。
姜青禾靠在椅子上,仰头双手捂住自己的脸,沉重地叹了口气。
这时她听见窗外有窸窸窣窣的声音,她放下手看过去,只见蔓蔓踮起脚,手里拿着一个矮小的雪人放在窗台上面。
蔓蔓放一个就说:“矮矮的是我,瘦瘦的是娘,高高的是爹,我们一家三口在一起。”
她的雪人是面朝里的,姜青禾看见了那雪人的红豆眼睛,树枝鼻子和用草拉出来大大的笑脸。
蔓蔓靠在窗台上,头抵着窗户,将脑袋从缝隙里伸进来,用手捧住自己的脸,嘻嘻笑着说:“娘,你看了没,好看不?”
“好看,”姜青禾勾起一点笑,被蔓蔓一打岔,她刚才那种低落的情绪消散了大半。
“我不止做了雪人,我刚才还帮着爹搓了好多汤圆,娘,我们吃汤圆去吧,”蔓蔓从窗户消失,又从门外跑进来,扒在摇椅的后背上,一晃一晃闹着。
“走吧,”姜青禾没有在想那些事情,她想不出来好的办法,而是一手提着炉子,拉着蔓蔓的手走出去。
灶房里徐祯在捏汤圆,锅里的水早就沸腾了,只等着一个个圆鼓鼓的汤圆下锅。
“就快好了,”徐祯搓着汤圆,转过来笑着说。
姜青禾点点头,她洗了手,准备一起搓,结果感觉浑身没劲,坐下来戳着旁边揉好的糯米团。
“怎么了?”徐祯温声问她,用没有沾面粉的手背贴了贴她额头,没有生病。
姜青禾声音有点低落,“想不好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