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在后世一亩千斤稻,都已经无人在意。
而姜青禾还在计较到底能出一石还是一石半,多五斗省着能吃好几个月。
眼下要紧的是割稻,禾镰要贴着稻子底割,宋大花说:“别割那么老高,扎脚。”
她跟头牛犊似的,哪怕雾气蒙蒙,在田里都能自如穿行,姜青禾才刚起个头,人家割到了底。
宋大花正在那用草根捆稻子,交叉拧转,绾在一块稻子就不会散架。
拎着捆稻子跟拎棉花似的,走过来半点不喘,跟虎妞是一个道上的人。
宋大花拉开羊皮水囊上的塞,怼着嘴灌了几口,她听着四周禾镰割过稻子的声说:“等稻子晒完,粮客就来了。”
“你咋晓得的,”姜青禾纳了闷了,她也没比别人多长张嘴啊。
“这不唠唠大伙说的,嫩咋混滴,”宋大花手起刀落割稻子,边割边说:“都给支湾边缘头了,不去活络,啥好事都轮不上。”
“还能有啥好事,”姜青禾这一排稻子终于割到了头,坐在田垄上呼哧呼哧喘气。
宋大花哼一声,问她,“那官田收红花你去了没?”
姜青禾都不知道有这事,宋大花把镰刀一别腰上,两手拍的直响,“喏俺就知道,你等着。”
“我等着啥?”
“等着入冬烟叶撕筋的活阿,俺可得把这个活给俺们俩撕下来,一天挣十来个钱,俺都给攒着。”
“那土房俺迟早给它换成青砖大瓦房,盖上好的炕,磊一屋的柴。等晚些俺还要去拉沙改土,那一大片地都得种上,来年俺要种出两石多的稻子,”宋大花整个人活络得不行,冲着钱奔着粮食,她特别有兴头,浑身的劲压根使不完。
姜青禾楞楞点头,割稻子的手速慢了下来,她内心萦绕着说不出来的滋味。
其实说实话,姜青禾自从穿越到这里后,虽然看似忙里忙外,手拿把掐,试图让自己的生活变好。
但她压根没融入湾里的生活,哪怕说着方言,她也从来不说俺,不愿意总是裹着头巾。也不太愿意跟湾里人打交道,跟谁都挺热情挺来劲,但交情也就这样,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她无比怀念现代的生活,嘴上不说,心里总是忍不住做点对比,她习惯不了旱厕,她不喜欢用粗砺的草纸,更不愿意总是睡土炕,她习惯了睡床。
她怀念柔软的被子,怀念只要拧开就会流出来的水,而不是用点水都特省,洗澡成了奢侈。
更不喜欢总是吃馍馍,吃粗粮,和顿顿少油少盐少糖的饭,她喜欢吃米饭,□□细粮,也不想娃吃一顿肉都觉得像是过年。
她没那么热爱土地,什么开荒种田,其实她只喜欢便利的生活下,那片别人耕种着,充满生机的农田。
到了这里,天干风吹日晒,她已经都有很久没从镜子里看过自己的脸,皮肤一天黑似一天,手指更是充满大大小小的伤口,粗糙得像树皮。
说白了,到这里的半年,她压根没振作起来过,有种面向太阳内里腐烂的感觉。
做什么都像赶鸭子上架,被荒地赶着,要上肥要深耕要上种,被时令赶着,这个节气种什么,那个节气种什么。
连挣钱也是啊,草帽不适合就不再做,别人说请她去当歇家,她下意识地想先拒绝。
姜青禾觉得自己只是把这里当做落脚地,而不是家乡,她更像背井离乡打工的人,每天做着数不完的活,可深夜里想回到魂牵梦萦的故乡。
可是,回不去了。
她垂下头,用故作轻松的语气问,“那姐,你们在关中住了那么久,想想也有啥割舍不下的,咋就回到这了呢?”
“咋没割舍不下的,哭都哭过,争都争过,人这命不就这样。
当初俺在镇上支了个铺子,真是老赚钱了,街坊邻里哪哪都好,俺还能给虎子和妞子三天吃一顿肉,喝一碗奶。”
宋大花语气释然,“可老天爷的事俺们哪晓得,发了场大水,那淹的,俺的铺子房子,钱全都没了。”
“妹子也不怕你笑话,当时恨不得一头扎进水里,叫老天爷把俺的东西都还给俺。”
“可后头也想明白了,俺还有条命,岁数又轻,咬着牙肯干,到哪不能再把日子把体面给挣回来。”
人呐,有时就缺乏从头再来的勇气。
此时日头穿破了雾气,姜青禾背着光,她看了眼面朝日头的宋大花,那样横生皱纹的脸上,有着年轻蓬勃的朝气。
“人到哪不是过日子,俺刚到关中的时候,啥话也听不懂,别人也不搭理你。没地方住,就窝那墙根底下。”
“怕包袱被别人抢了,整夜整夜不睡觉,俺跟俺男人真是吃足了苦头,可到这里还能听得懂话,还有田地分给你,水田能种稻,就算是荒地咋了,只要肯上肥,俺啥不能种。”
宋大花说话干活两不误,一大片稻田割完,扭头一看三个娃蹲在那里玩癞呱子,她掐着腰喊:“虎子,妞子,领着妹娃子来拾稻粒子,也不怕自个儿变成癞呱子。”
姜青禾抹了把脸,强打起精神,“姐,他们拾的稻粒你全给拿回去,到时候再给你拿一斗的稻子,你觉得成不?”
“这可不兴说玩话,俺当着了,”宋大花傻的才会把粮食往外推,但她也说:“给五升吧,一斗太多了,地里的俺是真捡阿,保证给捡的一点不掉。”
“捡吧捡吧。”
宋大花喊:“你俩捡仔细着点,捡满一袋就有你们一口饭吃,捡不完还吃灰面馍馍。”
虎子:“不想吃。”
妞子说:“啥灰面馍馍,干死噎活的。”
蔓蔓跪在地上,麦粒子太小了,她趴着捡的,脸都快贴到地面了,她扭头问:“啥是干死噎活?”
妞子没说话,给她做了个砰砰拍自己胸脯,往上翻白眼的表情,然后说:“懂了不?”
“噢,”蔓蔓点头,还是没懂。
她捡着捡着,就不想捡了,跑过去趴在别人家的田垄边,看别人割稻子,突然问:“伯伯,你家咋没有娃来捡嘞?”
“还没收完哩,等收完就有娃来捡了,”大伯擦着汗笑眯眯回她。
“我们能捡不?”
“你捡了,那俺孙娃来,没得捡能去你家捡不?”
蔓蔓摇头,“我家有人捡了。”
她拍拍胸脯,跑回去跟二妞子说:“好险。”
“好险啥?”二妞子捡的正起劲。
“忘了,”蔓蔓说的理直气壮。
二妞子跟虎子悄悄说:“娘让俺们多让着点妹妹,是该多让着点。”
“她是只小糊涂虫。”
虎子嘎嘎乐,稻粒子都抖了好几颗。
蔓蔓闲不住,又跑去看徐祯拎着把稻谷,对着拌桶左一下,右一下打谷,飞扬出的谷粒大半进了桶里,还有不少溅了出去。
麦子得拉到专门的打谷场去,可稻子一是水田沟多,高高低低不平坦,车拉不进来,不好运。
二是耗损多,路上运的时候,太熟的稻粒子落进草里,想拾都拾不起来。
各家基本是把拌桶拎进来,在自家田场打完谷,毛口袋一袋袋背出去,运到戈壁滩那的晒场晒谷。
水田少,每家每户也只有一亩,不像荒地只要愿意开荒,哪里都能种。
全家齐上阵,一天也就收完了,剩下的稻粒明天再来拾个半天。
等日头渐渐西斜,姜青禾牵着毛口袋,徐祯拿着三角斜面的畚箕往里倒稻子,扬起一层灰。
这时虎妮从另一片田拎着镰刀过来,两颊通红,离得老远就喊:“割完了不?俺家收利索了,俺娘催着让俺过来瞧瞧。”
“收完了,”姜青禾喊,“晚上我这吃饭。”
她又跟宋大花说:“姐你也来吃。”
宋大花跟虎妮异口同声地问,“吃啥?”
“吃面疙瘩。”
面糊姜青禾是回去后现搅的,她学过很多种方法,有直接和成面糊,烧一锅滚水,倒进锅里快速搅拌,面糊在滚水中分开又聚拢,凝结成块后大大小小都有。
大的跟枣似的,小的能缩到黄豆那样,放一把嫩菜,吃到肚子里囫囵一碗汤。
她不喜欢这种,太大的面疙瘩极有可能没熟,一嚼有股粉芯子感。
也有和成光滑的面团,一点点揪到面汤里,姜青禾就直接用勺子刮,一小团散在锅里,萝卜丝、肉沫子再加把菜,烫到面皮光滑就能捞起。
宋大花没喊她男人来,哪有拖家带口上人家吃白面的,从她口中剩下点匀给他就得了。
“白面,还是头茬面,哎呦,俺这嘴还能吃得上这口,”宋大花没吃就开夸。
四婆哈哈笑,“谁叫她亏啥都亏不了自个儿的嘴。”
虎妮吸溜着,“好吃不就得了,娘,你明儿也做一回。”
“吃吃吃,就知道吃,败家玩意,”四婆挤兑她。
小草偷偷跟蔓蔓说:“俺婆老是这样骂俺娘,憨货,败家玩意,个倒灶的东西。”
她也不知道啥意思,觉得好玩就学了。
蔓蔓歪头,二妞子和虎子听得一脸牙碜,她/他娘也这么骂他们。
秋收第一日,大家伙有凳坐凳,没凳蹲着,和和美美吃了顿面疙瘩。
散伙后姜青禾突然靠在徐祯肩头上,手环住他的腰,徐祯正在抹灶台,温声问:“累了?你先去睡。”
“不是,”姜青禾站直身子,环顾着这间小屋,之前觉得凑活着也能过去。
现在认真打量了一遍,黄土墙上有不少裂口,粉末掉在地板上总也扫不干净,就算徐祯天天扫,每天都有新的掉落下来。
袋子乱七八糟地挂在墙上,墙边堆叠着农用具,窗子糊的麻纸也被吹黄了,整间屋子一到日头落下就变得特别昏暗,低矮而又逼仄。
睡觉的那间屋子,大是挺大的,除了土炕外,连个窗户都没有。
在此之前,姜青禾也想过要换一种居住环境,但她想着也许哪一天能回去。
现在看,只有落地扎根,奔向更好的生活。
“等开春,我们重新起一座房子,没钱就攒嘛,青砖啥的就先缓缓。”
徐祯没有说话,眼神沉默而温柔,姜青禾继续说:“我们可以自己造一座木屋,你画个建筑图纸出来,要用的树我们俩一起去山里砍,一点点造。”
“感觉大花姐都比我有志气多了,她一开口就说要造个青砖大瓦房,”姜青禾说。
“木屋也很好,”徐祯一遍遍顺着她的脊背,后面两个人挨着坐在在一起。
徐祯不用问,他哪能读不懂她的眼神,他都知道。
其实不只姜青禾,徐祯也总有种每天行走在棉花上的不踏实感,好像突然失去了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
不再一辈子都朝着房子车子,孩子上学结婚那套流程,走完按部就班的人生后,也会迷茫。
姜青禾说:“还得养一群鸡,一群鸭,每天都有鸡鸭蛋吃,给蔓蔓蒸鸡蛋羹,做鸡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