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长说:“打住,人来了你们再夸,这笔买卖别给搅黄了,不然今年这粮按往年的换。”
几个大爷姨婆相互递眼色,把嘴给闭紧。
粮商来得挺早,几个人骑马来的,姜青禾有点心疼那匹马。
无他,这粮商头厚脸肉多,那肚子圆鼓鼓的,姜青禾都以为他下不来马,没想到人家下马挺利落,是个灵活的胖子。
也不客套寒暄,“粮呢,带俺去瞧瞧,俺这两个兄弟找俺夸口,说昨天吃了你们这粮,真不孬。”
“粮在这,俺们这里有七十几户人家,只拿了十来袋,”土长笑得不自然,话语倒是殷勤给他引见。
领头的落后几步悄悄跟姜青禾说:“他好吃,你瞅瞅那身板,有啥好菜就上点。”
这点土长早就安排上,用木甑蒸了一锅白米饭,那小火炖的,一掀锅全是米饭的香气,叫人直咽口水。
又请了做过伙夫的炒了几个菜,做了好些油花,青稞面裹了清油和香豆,一个个贼暄乎,一按立马回弹,伙夫把看家本领都拿出来了。
一大锅烩羊杂碎,还做了几只烧羊蹄,一半骨头另一半包着肉,一脱骨头就滋溜出来,红汪汪火辣辣的。
当然这些不是买的现成的,都是临时忙慌从各家借的,才能做做体面。
姜青禾从灶房回到里屋时,那粮商十来个袋子都已经挨个打开看过,手伸进粮袋中间抓了一把稻子,捏一捏,剥开皮看了又看。
才收回手说:“今年这稻子属实还不错,精米谈不上,但这稻长得实,每袋俺随便挑了点,都没有秕谷。”
他想背着手,摆出一副架势来,可是肚子太大,手一背到后头,肚子挺得更大了。
叫湾里人想笑又不敢笑,只能低垂着头一耸一耸的。
粮商只能抱住自己胳膊,他咳了声说:“俺兄弟也说你们这湾里头不错,买卖先不谈,带俺在湾里走走,各家的粮食再看看。”
其实换粮的怕粮商奸诈,用的升斗都是做过手脚的,新粮夹陈粮,有的还生虫。
可粮商也怕他们乡人变着法子要把粮食加重,掺沙掺石头,或是把那些泡过水的卖给他们。
吃亏吃多了,哪怕熟人介绍,他也不会轻易点头。
土长有交代大伙别乱说话,可也说不准,心里忐忑,面上就越发没有表情。
这也是姜青禾头一次完整地看春山湾的结构,院子和院子并排挨着,院子里栽着大大小小的树。少有砖瓦房,大多都是黄泥屋子,间隔着低矮的板屋。
黄土路上嵌着大小不一的石头,还有牛羊粪残留的痕迹,路上大多种的沙枣,沙枣已经快到熟透的时候。
有不少小娃在树下蹦高高,想要拉下一簇,摘一点来尝尝,到底好吃了没。
四拐八拐的道也有不少,都是宽街大道,不少人家院子用绳子牵着,倒挂干菜,新收的黄豆放在木盆里晒,屋檐底下挂着红艳艳的干辣椒,干大蒜一左一右用绳子缠成串,挂起来。
娃会在院子里跑,又或是三五个聚在一起,玩官兵抓贼的游戏,高低不齐的声音喊:“官兵抓贼,猫头两捶,过金桥,过银桥,问你大老爷好不好?”
一喊完就抓签,长短签红黑签都不相同,男娃女娃撒丫子跑,抱着头,撅着屁股,生怕自己头挨两锤,脚被踢几脚,嘎嘎直乐。
还有要是有匠人住的地方,门口插块铁的就是铁匠,粘着一团毛的是毡匠,立根木头的就是木匠,大伙也好找些。
粮商甚至还去社学里头也转了圈,其实说是学房,不过是低矮的木屋连排,做了很高的院子。
现在秋收,先生也要管自家地里的事,就早早放大伙归家。
“这地方不错,”粮商看完粮食,在湾里走了一圈,走到土长那座高房子瞭望台上去。
姜青禾跟在后面心惊胆战,毕竟这楼梯年纪久了,吱呀吱呀格外会响,绝对不是粮商太重压的。
站在高处就能俯瞰整个春山湾,连绵不绝的屋子,一大块一大块的农田,川行其间的河流,茂绿高耸的山脉。
下来后粮商又吃了顿合他口味的饭,连最后一根烧羊蹄,都进了他的肚子里。
“一斗稻子换不了三斗半麦子,”粮商打了个烧羊蹄味的嗝,喝了半杯水顺顺气又说:“你们也是实诚人,刚才各家的粮俺都看了,跟先头看的也差不多。”
“这样吧,三斗新麦,糜子俺就不跟你们争了,五斗给你们,俺叫人运粮去了,晌午后能到。”
大伙都没来得及惊喜,姜青禾问,“那明年恁还来收吗?我们湾里的稻子恁刚才也见了,一点都不孬。”
“要是恁年年都来收,换价都好商量,没必要定死了,粮价也会跌,年成好和年成不好的粮价不一样咱们都明白。”
“只是瞧恁瞅着实诚,为人又和气好说话,做的买卖也良心,都想跟恁做长期买卖。”
粮商这才认真看了眼旁边长得秀气的姜青禾一眼,骑马先生说:“哥你也老是在村里收粮,这湾里都是老实人,大伙就想稳一点。”
“先收三年,”粮商拍板,“三年后要是还成,以后都来收也可以。”
“那恁给我们签个红契呗,”姜青禾直接顺藤爬。
其实不管是湾里人,又或者是其他地方的乡民,私底下交易的时候,签的都是白契,就是没有官府盖印的私契。
而红契是有官府戳印的,又叫官契,衙门有卖但是贵,可有印记的就代表有效力,土长手里有几张。
“成,”签个红契而已,粮商答应,反倒更高看姜青禾一分。
还偷偷问她,是不是从镇里来这做私活的?
直到姜青禾再三表示,自己就是湾里人,他才感慨着后生可畏。
签了契后,土长深吸了口气,面容还算平静,姜青禾更平静,只是会想应该让徐祯和蔓蔓过来的,她现在也有点积极向上的样子了嘛。
这时湾里也静悄悄的。
可等到骆驼拉的大轱辘车进湾里,每一辆车板压着沉甸甸的粮食,那关乎着湾里人过冬的储粮,是一家老小能不能吃饱的口粮。
“换粮嘞——”
“快,抄家伙,树根你背粮食,老头子你快些!”
“你跑得快,抢个头的。”
有个老婆婆背着粮走得趔趄,跟一旁的老头子说:“比往年多一斗的糜子,留几斤稻子,其他全给换了。”
“今年可以吃得饱点了,不用只吃夜里这一顿。别老吃黑面馍馍了,俺们也换点麦子,吃一碗面条。”
“可不是,多一斗的换价,俺家今年出了二石的稻子,那就多了老些,总算能松缓些了。”
大家晒得黝黑,天天在地里劳作的脸上,此时都是舒展的笑容,哪怕没吃上一口稻子,顿顿吃着咯嗓子的糜子,缺油少盐,他们也从来没怨过生养他们的这片土地。
反而时时感恩,土地养育了他们。
姜青禾坐在一旁记账,她心里到此时真的明白,粮食为啥是农家人的命根子。
多点粮,哪怕是粗粮,也能在冬日不挨饿,不求一日三餐,只想能过上一天吃两顿的生活。
换粮的人里徐祯用板车拖着自己和四婆家的粮食来,蔓蔓站在板车上,有人说:“前头记账的娃子厉害的,粮商就是她谈来的。”
“那个是前半年来湾里的,住东头那家,都不出来走动的,叫啥名俺给忘了。”
“南边来的可真有本事阿,俺真不知道咋谢她哩,今年俺媳妇刚生了崽,正愁粮呢,”一个汉子眼里有泪花,粮食是农家永恒的根。
“那是我娘,”蔓蔓大声地说,她可骄傲了,小胸脯挺得高高的。
徐祯忙把她抱下来,冲四周笑笑,蔓蔓摇着脑袋咧嘴笑,“爹,娘可真厉害。”
她不知道发生了啥,可她就是晓得她娘老厉害了。
“对,你娘天底下第一棒,”徐祯说。
他有点说不出来话,听着那些由衷的赞扬,他与有荣焉。
换粮的时候,苗阿婆也来了,在车队还没来前,姜青禾跑了一趟山里告诉她。
其实两个人除了后来,姜青禾进山给她送桶送簸箕外,也没有太多的交集,可她还是跑了这一趟。
也许还记挂着苗阿婆曾经说要给她做酸汤面吧。
“闺女,山里的高菊花开了,到时候你来,婆给你做酸汤面。”
苗阿婆搬完粮食后又折返说。
“哎,婆你等我,”姜青禾扬起个笑容,两颊鼓起。
换粮现场闹哄哄的,可笑声却没停过,搬粮食的汗大颗砸在地上,但心里太踏实了。
账记完了,粮食也换的差不多了,宋大花还到姜青禾借了四升的稻子,拼拼凑凑换了五斗硬糜子,而姜青禾那六斗稻子,全换了麦子,她太讨厌吃糜子。
换完粮晚霞铺满整片天,姜青禾看着众人喜气洋洋的脸,想着等会儿要挑头特别健壮的马骡子。
没想到,有好些大娘围过来,手里提着篮子,很热情地握她的手,那样粗糙的指腹,姜青禾却没伸回手。
把装在袋子里的黄豆,自家腌的酱,好几串干辣椒,一个又黄又大的南瓜,大蒜干姜全都塞到她怀里。
那种具象化成实物的热情洋溢到满出来。
“给你补补,瞧你瘦的。”
“俺真承你的情阿,你是俺们湾里的好娃子。”
“婶没啥能给你的,这些干菜你收着。”
……
太多太多难以承载的热情。
姜青禾觉得自己做得是微不足道的事情,可她们不觉得,得叫娃知道,她为湾里做了多大的好事。
姜她一直都认为自己的心肠很硬,她几乎从来不哭,可怎么感觉眼里下雨花了。
最后还是土长出来说:“换了新粮,一家出一斤粮食,明天全湾吃顿饭,放人家回去吧。”
她摇头叹气,“你们这群婆姨呦。”
最后属于姜家的又高又壮的马骡子,套在了板车上,拉着满车的东西驶向夕阳落下的地方。
姜青禾看着逐渐远去的人们,她忽然觉得,自己好像棵种子,受到热情的照料,就想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上。
她恍然间有了极大的归属感。
第29章 浆水面
那头马骡子进了后院的新棚, 姜青禾挑了两根尾部分叉的胡萝卜怼到它嘴边,又在槽里倒了剁碎的苜蓿干草。
蔓蔓蹲在一边瞧了又瞧,她说:“像马,又不像。”
姜青禾怎么告诉她, 马骡子本来就不是马, 公驴和母马生的叫马骡子, 它力大无穷,而母驴和公马生的是驴骡子,擅长奔跑运输。
索性蔓蔓也没在上面纠结,她要去看板车上有什么东西,湾里人送的都是自家地里种的, 也没有什么贵重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