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耽搁了大事,苏定方作为此战的总负责人,必定要给他们记个大过。
周道务是绝不希望看到刘仁轨走到这一步的。
如果说早先他和刘仁轨走得近,是因为临川公主与武皇后母女之间的关系,那么现在的往来,就是因为对刘仁轨的人品多有钦佩了。
可有些时候,有些事情,真不是他能固执己见的啊。
“我当然知道不能失期。”刘仁轨答道,“若熊津都督府因我晚到而发生变故,落入百济叛军手中,到时候影响的是全军推进,涉及的人命可就不只是眼前这一条。孰轻孰重我心中有数。”
说归这样说,他并没有改口的意思:“但这封送往朝廷的奏报,我也得写。”
周道务:“你何必……”
刘仁轨摆手,打断了对方原本想继续说下去的话,“征发遴选府兵的这几个月间,府兵制的运作是何现状你我应该都很明白。”
周道务垂眸不语。
他曾为一州刺史,又因看守的是秦岭关隘,与当地的折冲府多有往来,比起刘仁轨,他可能还要知道得更深。
打从贞观末年到如今,能严格按照府兵制规定,在参与作战后领取到份额之中奖励的,已变得越来越少。
关中地界上因为人口的压力渐长,是少分田地,不过这还算是可控的。
他却怎么也没想到,到了河南道这样的地方,就是克扣勋爵嘉奖。
再加上,若是征讨高丽以及百济这些地方,参战的士卒能在战后分到的战利品有限,还极有可能面临客死异乡的结果,那么府兵厌战,就成为了必然。
可有人利益受损,也就有人从中牟利,这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周道务父亲早亡,乃是被先帝接入宫中抚养的,在明哲保身上远比其他人熟练得多。
他也就自然很清楚,刘仁轨的这道奏报递上去会是个什么情况。
刘仁轨却已继续说了下去,“我原本是打算等此番出征高丽得胜归来后再递交这份奏表的,可如今这件事让我觉得,我总得先将这封信写出去,才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再说了,此事由谁去做,也不如由我来做合适吧。毕竟,在担任这个折冲都尉之前,我的官职叫做谏议大夫。”
他还因为某些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在这个位置上停留了数年之久。
那么,他若是还保留着一点早年间做谏官时候的习惯,就一点也不奇怪了对吧?
周道务根本拦不住他,就已见他借用了此地的纸笔,写下了第一句。
【曩者府兵征发之余,犹有投名义征者,不用官物,请自办衣粮。然今日单论府兵之中,便见手脚沉重者多,勇健奋发者少,兼有老弱,衣服单寒,无心展效……】*
……
但事实证明,周道务的担心是对的。
刘仁轨这封信还没送出,有逃兵生事、还得到刘仁轨的怜悯这出意外,就已被青州州府获知。
几乎就是在第二日,青州刺史就找上了门来。
以至于当李清月抵达青州地界,行到屯兵之地附近的时候,惊觉此地的气氛有些不对。
数日的车马行船路程,让她和被她带出来的这些人都已能娴熟地混迹在人群之中,不至于因为对她这位安定公主的特殊保护,而变得过于显眼。
就如同此刻,她们混在送行出征将士的队伍中,怎么看都与那些翘首远望的人没有什么区别。
“我们来的时间还挺巧的。”李清月听着周遭的这些声音判断出,那正是北上辽东作战的士卒出发的时候。
要按这么算的话,另一头渡海百济的将士也即将出发了,相差的时间不会超过两天。
这就很妙了。
到时候,从洛阳追出来寻她的人还没抵达此地,她就可以踏上跨海的航船了。离岸而去后,别想着还有人能将她拦截回去!
可还没等她为此事欣喜多久,李清月就在这批北上的士卒中看到了周道务的身影。
她盯着那个方向若有所思,“澄心,你觉不觉得周将军的表情有些奇怪?”
若让卓云来看的话或许看不出,可让澄心这种善于琢磨心思的去看,还真在李清月指示了方向后瞧出了点端倪。
她问:“他是不是有点不高兴,像是在担忧着什么。”
按说这不应该是一个即将出行征战的将军给出的表现。
当这是周将军头一次领兵在外作战的时候,更不该如此。以他当日从洛阳启程的神情来看,分明是对前路充满期待的。
如今征发府兵圆满完成,正要去那高丽边境一展身手,就算是为了激励士气也该当拿出点高兴的表现。
更奇怪的是,别看刘仁轨只领着个折冲都尉的官职,实际上的地位却要比周道务还要高一些,那么在这个将河南道府兵分兵的行动中,他本是应该出席的。
可在李清月的视线之中,看到的只是周道务回头朝着某个方向看去,脸上的担忧之色不改,又像是觉得自己不该拿出这番表现,重新端正了面色。
而从头到尾,都不曾见到刘仁轨现身。
李清月目光一凛,“我觉得此地可能出事了。”
此地的州官应该没那么大的胆子,直接对一个手中有兵的朝廷命官动手。
但李清月想想刘仁轨的脾气,再想想她在前来此地的船上听见的风闻,觉得他极有可能要上奏一封对此地不利的奏报。
对方不想跟他撕破脸皮,但也不希望他在此时送出这封检举,那就只能先将人给看管个严实了。
这事也好办,等到发兵时限到了赶紧将人打包出海就是!
在熊津都督府的种种前线纷争面前,刘仁轨再有什么事情要计较,那都得往后推。
“那我们怎么办?”卓云将公主和澄心的对话听得清楚,当即发问。
她们原本的计划是先一步潜入航船的货舱之中,但卓云听着公主的语气都觉得,她不像是打算按部就班办事的样子。
“去打听打听军营中的情况,尤其是问出来我老师在哪儿。”李清月低声吩咐。
倘若情况真的和她想的差不多,那她就确实要变更一下计划了。
当大半日后她和侍从重新碰面的时候,就听到了那些收集到的消息。
“也就是说,青州刺史近来多有到军营中走动的情况,”李清月沉思,“在外人看来,这是青州刺史和老师的关系不差,近来多有往来,可实际上的情况如何,那就不好说了。”
对刘仁轨来说最大的限制是,他还不能贸然凭借着征发汇聚起来的府兵,跟青州刺史直接撕破脸。毕竟出兵在即,府兵不能内乱。
李清月觉得,自己能猜到几分刘仁轨的困境了。
可惜,老师还身在军营之中,而府兵军营若要闯入还是有些不容易,那就——
换个法子吧!
------
“你说,有人请求拜谒于我?”刘仁轨自案前抬头,朝着报信的士卒看去。
李清月猜的一点没错,他如今确实处在被监视的情况下。
他近来的访客也当真不少。
不过若是青州当地的官员要来,说的就不应该是拜谒,而应该直接说明官职位份。
可这一次的情况好像有些不同。
那报信士卒不知他这位上官此刻面对的麻烦事,只如实禀报道:“他说,您还在河南道安抚大使任公麾下任职的时候,他父亲和您乃是同僚,近来再度途经河南道,恰逢您在此地征发府兵,便想拜谒求见,向您问好。”
这话一出,刘仁轨都露出了几分讶然。
他在河南道安抚大使手底下任职,得到对方的赏识,都已经是武德年间的旧事了,距离如今有三十多年。
这么久了,谁还会因为这个理由找上门来?
可既然左思右想都想不出个可能的人选,倒不如让人上门来见见。
就是不知道,那会不会是青州刺史再换出来的一张感情牌了。
想到这里,刘仁轨握笔的手忽然收紧,对于这个意外来客也多出了几分提防戒备之心。
但当对方被领进营帐的时候他又有点不确定了。
那人的外貌看起来没什么特殊之处,至多就是有些武夫模样,甚至还真像是来走亲访友的一般,在身边带着个头顶胡帽、盖住了点面容的少年人。
刘仁轨没仔细去看,只觉按照对方的身高来看应该年纪不大。
他的目光已转回到了那男人的身上,疑惑发问:“你是……?”
他可以确定,在自己认识的人中,并没有哪个和他长得相似。
哪怕彼时同僚的面貌在他的记忆里已有些模糊,也并不妨碍刘仁轨做出这个判断。
可就在他这句发问丢出来的同时,年长的那位没什么动静,他身边的少年人却忽然摘下了头顶的胡帽,朝着他咧嘴一笑,“老师,是我啊!”
刘仁轨:“……!”
骤然见到这张熟悉的面容,他一惊之下,差点将手中的那支笔给直接丢出去。
见鬼了,安定公主怎么会在这里!
这比刚才他的猜测还要可怕得多!
第90章
刘仁轨可不相信, 这是陛下和皇后出行河南道,将小公主也给一并带来了此地,若是如此的话, 她大可不必以这样的理由造访。
她在洛阳能如何横冲直撞,在青州等地也就更是如此。
哪需要抬出任公这个理由。
若刘仁轨没记错的话,这个名字还是他在此前授课的时候告知于公主的, 现在竟也能算是个活学活用。
那么她只有可能,是偷偷溜出来的。
就如同她在三年前偷偷前往蜀中, 是一个样子!
可相比之下,前往蜀中还比前来青州安全得多, 毕竟——
刘仁轨怎么想都不会觉得, 这是小公主不舍得他这个老师,需要在此时再来上一次相送。
更大的可能,是想要干一点更加出格的事情。
一想到这样一种危险的可能, 因青州当地官员对他做出限制而生出的烦闷情绪,都在此时变成了对眼前大事的担忧。
他当即离席而起, 疾步行到了李清月的面前,开口问道:“公主为何会身在此地?”
李清月没立刻答话, 而是朝着刘仁轨行动之间还有点不太灵活的脚看了过去,一脸痛心疾首,“原来老师不仅在行动上受到了限制,还受了伤,这青州长官当真不是个东西, 我这一趟可真是来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