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摘回来不少,晒了桂花干,腌了糖桂花,做点心时放一点,香得很。
送走男人,她收拾干净灶房,坐下来继续编躺椅。
旁边的小几子上,放着一壶菊花茶、一碟晒干的野果片和桂花糕。
渴了喝口茶,饿了吃块糕,嘴巴没味了含片野果干,惬意啊!就差来首舒缓的轻音乐了。
就在这时,里正领着身着官服的县令登门了。
徐茵:“……”
忍不住给了里正一个控诉的小眼神:下次能不能先给个提示再上门?每次都这么突兀。
里正却激动得很。
他当了这么多年里正,还是头一次接待县官,激动得心都快飞出嗓子眼了,根本没接收到徐茵怨艾的小眼神。
周志海在县令这把交椅上已经坐了七八年了。
和他同年从仕的同僚,早的四五年前就升迁去做京官了,晚的也在近几年一一受上峰赏识、提拔。
唯独他换了两任地方,依然还是个小小的七品县令,平调的几个县,一个比一个穷。
他是真渴望干出一番事业、青云直上啊!
可窝在这小小清河县,能干出什么政绩?
前几天听师爷说下边有个叫大洼村的小山村,有村民发明了一种能让庄稼作物产量提升的肥料。
据说,发明这个肥料的村民家,今夏收割的水稻,亩产至少增了一石。
高粱、粟米、大豆虽然还不到收割的时候,但从目前看来,增产也已是板上钉钉的事!
这让周县令大喜过望,如果是真的,这简直就是送到他眼前的政绩啊!
只要消息查证属实,他就写奏折上报朝廷,升职加官指日可待!
第1032章 农门福女的懒馋坏大嫂(28)
于是,让师爷留守县衙,他亲自来大洼村求证此则传闻真假。
既要上报朝廷,可容不得一丝虚假,否则就不是给自己升官加码,而是招祸了。
“孟瑾家的,周大人乃我清河县县令。”里正热络地介绍,“他清廉爱民,得知我们村庄稼今年有望大丰收,特地前来巡视。这一路过来,数你家田里的庄稼长势最好,我与周大人说了实话,新式肥正是你想出来的。周大人便想详细问你几句,你不用怕,如实回话就是了。”
徐茵:“……”
这咋如实回话啊?
她为了提高产量,光明正大吃上干饭、吃得饱饭,除了新式沤肥法,浸泡种子的水还掺了一丢丢灵湖水。
实话肯定不能百分百说。
徐茵总结前几个小世界种田的心得和经验,除了新式沤肥法以外,斟酌着又说了几点提高产量的方法:
“回大人,高粱和大豆种下去之前,民妇特地挑的最饱满的种子,底子好,长出来的芽苗也尤为茁壮。”
“追肥时不能太靠近根部,也别一次施太多,好比人吃饭,一顿吃太多容易撑着,倒不如少吃多餐,肥也一样,宁可薄肥勤施,反而有利于庄稼吸收。”
“大人既然去过民妇家的田,想必也看到了田里的鸡鸭。鸡鸭以草籽、虫子为生,把它们放养在田里,不仅能除草,还能除虫害。另外,民妇当家的还从山上抓了几只灰喜鹊,给它们脚上拴一条长长的细藤,藤的另一端绑在田边树枝上,它们饿了会飞入田里吃叶子上的成虫、虫卵,饱了就在树上栖息。虫害少了,庄稼可不就长得好了?”
“妙哉!妙哉!”
周县令边听边抚着胡子迭声称赞。
方才听里正说,想出新式肥的居然是个村妇,心里不禁嘀咕:一个妇道人家,怎么可能想得出提高作物产量的方法,这不是瞎胡闹么!
此时此刻,他倒是一扫原先的轻视慢待。
哪怕她说的这些,让从小不碰农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周志海听得不是太懂,但就凭她家田里的庄稼长势最好,且今夏的水稻亩产确实增加了一石半,就觉得她说得有道理极了!
写下来!
她说的一二三点统统写下来!
本季度的奏折终于不用绞尽脑汁、挖空心思想内容了,现成内容不就在此?
周县令按捺着内心的狂喜,让随行书吏赶紧拿出文房四宝,把徐茵说的这些一五一十记载下来。
当然,他不会说是要作为政绩写入奏折呈给陛下,而是说其他地方的百姓,还不知道这些方法,得告诉他们,并派人去教他们,让他们也能种出增产的粮食、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
里正顺着县令的话,拍了好大一通马屁。
这时,崔孟瑾回来了。
他给大豆地施完肥,就山上去了,砍了一捆柴、打了一篓猪草,发现了一丛躲在荆棘灌木里的山茱萸。
想起狗蛋几个送来的山茱萸媳妇儿很喜欢,说要是多的话,还能泡药酒,他这次就费了点工夫,拿柴刀把荆棘灌丛拨开,把整一丛山茱萸都摘了回来。
见家里有客人,他就把柴火、猪草卸到柴房,先陪媳妇儿招呼客人。
县令了却一桩心事,心情大好,喝着山野菊花茶,品尝着野果片、桂花糕,饶富兴致地和徐茵两口子拉起了家常。
得知她家养的猪,不是寻常的家猪,竟然是山里捉的野猪,震惊了。
“野猪?那物不是凶猛得很吗?竟然还能家养?”
“回大人,是野猪崽,不是成年野猪。”徐茵说道,“好比鸡鸭崽从小丢失,长在深山,生活习性也会向山鸡、野鸭靠拢。野猪崽从小养在家里,慢慢的就能适应家养的生活了。”
县令恍然大悟,忙示意书吏把这个也记下来。
而后,他好奇地跟着崔孟瑾到后院参观野猪生活的环境。
别说,除了长得不太像,别的还真跟家猪没两样。
环顾崔家后院一圈,他发现了好几处与寻常人家不一样的地方:譬如茅厕里没有臭味的马桶、譬如盖着石板、用杜鹃花美观的化粪池,再譬如取用方便的堆肥池……
“记下来!都给本官记下来!”
每看到一处,周县令就让书吏记下来。
这一条条的全是政绩呀!
这趟乡下之行来得太值了!
简直就是送他上青云的阶梯啊!
周县令赶着回去润笔,没有留下吃饭。
再说,他不认为乡下能拿得出什么好酒好菜招待他。
不过临走前,他当着里正的面,赏了崔孟瑾两夫妻五十两银子。
他没打算把想出新式沤肥法的农妇报上去,而是根据崔孟瑾两口子说的这些种地技巧、养殖方法,假装是通过走访辖内百姓总结出的心得体会,好让陛下看到他勤政爱民、不辞辛苦的一面。
他自诩还算个清正廉明的好官,可就是没人赏识他。
这次,他要靠自己的努力,获得陛下青睐。
在他看来,拿五十两问一对乡下穷夫妻买下这份奏折内容,属实宽宏大量了。
换其他县官,不问百姓乱收苛捐杂税就不错了,问几个问题还赏赐?
周志海觉得自己实在是一个清廉爱民的好官。
徐茵:“……”
算了算了,跟个一心想往上爬的官员计较什么!
能借他的手完成系统任务也不错。
至于这笔过了明路的赏银,正好把家门前的野湖塘买下来。
崔孟瑾对此没有任何意见,反倒是里正啰嗦了几句:
“你家前边那个湖看着大,其实边缘浅的很,真正能养鱼的只有湖中心,花这么多银子买个没啥大用的湖,真不晓得你们两口子怎么想的,难道就图离家近?”
徐茵笑着说:“养不了鱼,可以养点别的嘛。”
“养啥?鸭子?鸭子赶去河里不是更好?河里的杂鱼杂虾还比那个湖多些。”里正咕哝。
徐茵但笑不语,她打算种莲藕,浅水莲藕就适合种在比较浅的湖里。
回头把湖塘四周的茅草清理干净,只留下艾草、芦苇、菖蒲、美人蕉这些能当观赏植物的野生花草,靠近岸边的浅水区域种莲藕、茨菇、菱角,稍深一些的区域养殖鱼虾蟹。
等家里的母鸭孵小鸭了,在湖畔建一排鸭舍,待春暖花开时,让老鸭带着嘎嘎会走的小鸭们到湖里啄食、戏水,想想就美好。
第1033章 农门福女的懒馋坏大嫂(29)
崔氏听村里人说大儿媳妇因为那劳什子沤肥法,入了县令大人的法眼,还得了一笔五十两的赏赐,第一次生出后悔分家的心思。
小女儿那时候死活要把老大一家分出去,说只有把老大媳妇分出去,自家的日子才会好起来。
可现在看来,自家日子依然不温不火。
别看小女儿救了贵人,收了贵人一张百两银票,可贵人养伤期间的开销,都是从这一百两里出的。
那段期间,老崔家的伙食是跟着好了不少,可银子也哗哗流出去了呀。
早知剩下的也是打赏自家的,那会儿就省着点花了。
每每想到这里,崔氏就后悔得不行。
小女儿倒是跟着贵人去京城吃香的喝辣的去了,自己家依旧粗茶淡饭。
反而是老大家,自从分家以后,日子一天比一天滋润。
盖起了新屋、养起了鸡鸭,如今还花一大笔银子买了一个在她看来毫无用处的野湖塘。
真不晓得老大两口子怎么想的,家里没个长辈坐镇果然不行。
要是她来管这笔银子,先给老二娶个镇上的媳妇,再给老三买个童养媳,家里干活的人越来越少,如今就剩她和老三,既要忙家务又要下地,实在是有些吃力。
于是,崔氏最近有意无意在村尾出没,借着上山捡柴、挖野菜,屡次经过老大家门前。
如果家里只有大儿媳妇在,她头一别,假装只是路过。
若是逮着崔孟瑾在院子里劈柴,她就走进去,理由都是现成的:“老大,你二弟打算说亲了,你哪天有空帮他去掌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