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口子负责揉面团,徐茵负责调馅料。
咸口的肉烧饼馅料马春芳已经调好了,但不确定咸口烧饼好不好吃、有没有人买,心里很是没底。
徐茵说:“好不好吃也不是我们说了算的,看顾客口味。横竖肉馅剩的不多,像葱花椒盐一样擀面的时候撒进层层酥皮里,不是做成红糖、花生酱那样的流心馅儿,最多也就做十几张烧饼,实在没人买,送几个给左邻右舍当人情。刚搬下来,正好借这机会熟悉熟悉。对了,我还答应小何给他送两个烧饼尝尝,小黑板还是他给我找的呢。”
马春芳一听难免肉痛,这可是肉馅的,以前她连自己吃都舍不得,现在却用来走人情。
但厂办小何那边确实要拍拍马屁,还等着搬去朝南阳台房呢。
“那一会儿烤出来了你给他送去。”
“好。”
日落西山,各厂也到了下班的点。
平城是个典型的重工业城市,尤其是铁矿厂所在的城北片区,几乎全是重工业厂,什么钢厂、煤厂、机械厂、五金厂……
可以说,,马路两边的建筑物,除了厂就是职工楼、职工生活区。
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随便逮一个,就是上述这些厂的职工,双职工家庭更是数不胜数。
夫妻俩都是职工,下班的点又差不多,买菜做饭接孩子,赶得手忙脚乱,所以有时候懒得做饭,就带点包子、馒头啥的回去,凑合凑合也是一顿。
这天一出厂,机械厂的职工就闻到了喷香的烤饼味。
“嚯!什么这么香!”
“烤红薯吗?”
“不像烤红薯。”
“我知道,是烧饼!早上来就有一家三口在前边路口卖烧饼,现做现烤,口味还不少,不过我当时怕迟到,没走近去看。”
“我去买了,味道真不错!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烧饼,晚上也有?那我带两个回去当晚饭。”
徐家卖的烧饼个头不小,酥皮层层叠叠好几层,两个能顶一顿饱饭了。
听他这么说,其他职工也起了意:
“那我也带个回去哄孩子。”
“真那么好吃吗?”
“真的好吃!不骗你!我早上买了一个红糖的、一个花生酱的,那味道绝了!”
“走走走!我也买一个去!”
呼啦——
徐氏饼摊前很快围满了一群下班的机械工人。
“老板,红糖烧饼啥时候好?”
“老板,我要一个花生酱、一个芝麻白糖的。”
“老板,……”
有人看了眼小黑板:“哟!还有葱油肉烧饼?五毛一个?这个好!我要两个肉的。”
马春芳一听精神更足了:“肉的是吧?好的好的。老徐,烤一个肉的!”
“肉烧饼和花生酱一个价?那我也尝个肉的。”
“我一个肉的、一个红糖的。”
两口子手上活不停,嘴角咧到了耳朵跟——这生意能做!
第1202章 九零年代对照组(12)
收摊回到家,天已经黑了。
但两口子顾不上做饭吃,坐在桌前目不转睛地看闺女盘账。
徐茵数完毛票数块票,数完纸钞数钢镚,数完所有的钱币,她拿出一个巴掌大、原身用来抄电视剧主题曲歌词的小本本,翻到空白页,记下第一天出摊的收获:
6月26日(徐氏饼摊开张):
营业收入:65.80元营业成本:30.00元毛利润:35.80元虽然成本占了一半让两口子心痛又肉痛,但一看毛利有三十多,瞬间又高兴起来。
“三十五块!这才一天!那一个月有的话……”
马春芳捂着胸口表示有点刺激,上千了喂!两口子的月收入爬上千元了!
“老徐,这生意能做!比你我在厂里上班赚的多多了!”
徐伍一也点头如捣蒜:“能做能做!这下放心了!”
徐茵数钱数出一身汗,才发现两口子担心旁人看到她家在屋里数钱,愣是把门窗都关紧了,窗帘也拉上了,而且因为太专注,忘了开风扇。
她抽抽嘴角,把窗户打开,拧开风扇给两口子降温:“爸妈,出摊做生意和厂里上班不一样,今天是因为天气好,换成下雨天试试,减半都该偷笑了。”
两口子一听,也是,下雨天怎么出摊啊?
马春芳的嘴角瞬间耷拉下来。
“看来,做生意确实比厂里上班难。”
“也不是说难,而是各有各的利弊。厂里上班稳定,但收入一眼看得到头;摆摊做生意冒一定风险,但利润高。”
“那究竟哪个好啊?”马春芳越听越糊涂,“这烧饼生意究竟能不能做?”
“能不能做不能光看今天一天的毛利,还没看到下雨天的出摊情况,所以没法估算。”徐茵把钱收进钱盒,上了锁,抬头对爹妈说,“干完一个月再看吧。到时候就知道烧饼生意究竟能不能做了。”
“闺女是让我们别高兴得太早。”徐伍一给媳妇解释,“晴天生意肯定最好,下毛毛雨也能用雨布挡一挡,万一是电闪雷鸣、风雨交织的坏天气呢?那肯定没法出摊了。”
“好吧。”马春芳理解了,“不管怎么说,下岗第一天就有三十五块进项着实很不错了!”
说到这里,她摸摸钱盒:“这么多钱,要不还是妈保管吧?你要不放心,钥匙你收着。”
徐茵似笑非笑地瞅了她娘一眼:“真要做什么,这小锁锁得住木盒子吗?”
“……”马春芳被闺女看得有点恼羞成怒,“我是你妈,我能做什么?我还不是为了这个家!”
“行了。”
徐茵不想在这个事情上跟她吵,想让马儿跑、总得让马儿吃点草。
于是说道:“这样吧,我给你俩开工资,如果这个月毛利达到一千,我就拿出四百,给你和我爸一人发两百工资,剩下的我要存起来,等攒够钱了盘个铺面,把烧饼摊升级成烧饼店。有了店面,就不用担心下雨天不能出摊了,每天都能开门做生意。”
“这个行!”徐伍一一口赞同。
马春芳想想每个月能有两百也不错,到时候哄哄男人,把他的两百也拿过来,就有四百了。家里的开支还不用自己管,谁让现在当家的是闺女。不用操心柴米油盐还有钱拿,和以前比不差什么,甚至更轻松,也欣然答应。
徐茵一眼看穿便宜娘的盘算,不过离月底发工资还早呢,就让她多做会白日梦。
她徐徐说道:“一个月有没有一千毛利现在还不好说,如果只有八百,那就只能给你们开一百块工资。总之毛利越高,工资越高。今天妈想出了肉馅烧饼,积极主动地剁肉馅、拌肉馅,并全部卖出,所以,马春芳同志这个月额外多十块奖金。”
“还有奖金?”马春芳瞬间两眼放光,连闺女的称呼都不计较了,“那我要是明天、后天再想出个新口味烧饼,还能有奖励吗?”
“当然!只要是咱摊上没卖过的烧饼口味,大胆提出来尝试,只要卖得好就有奖金,卖不动那当然没有。葱肉烧饼目前看来卖的不错,明天可以多做点。”
“好好好!明天我早点起来去买肉。”马春芳喜不自胜,“再想想还能做什么馅……”
洗脑成功,徐茵去洗菜煮面了。
今天太晚了,一家人忙到现在都没吃东西,早就饿了,简单煮碗阳春面。
好在大家心情很好,哪怕只是不沾荤腥的清汤面也吃得很香,吃完各自洗漱休息。
徐茵回到三楼,打算去水房接盆水擦个澡,看到周娇妈站在自家门口左看右看,她挑挑眉走过去:“婶子,这么晚了还没睡啊?”
焦冬梅吓了一跳:“……是你啊?我是看这么晚了你家还没亮灯,小阳台也没放炉子,寻思是不是出啥事了……你回来了,你爸妈呢?不会还没收摊吧?”
“不啊,早就收摊了,我爸妈搬去一楼住了,出入方便点。”
“啊?搬去一楼了?”焦冬梅转念意识到,哦,徐家花两万块买了两间房,先前还感到幸灾乐祸,这会儿却有些羡慕嫉妒,“一楼还有空房间啊?”
“正好有人搬走,腾出了一间。”
“那你家现在住得空敞了。”
焦冬梅心生一计:
“茵茵,那你一个人住这里会不会害怕啊?要不让我家娇娇过来陪你?”
她家一间房四口人,实在有些住不开,要是能让女儿搬过来,再带几件不常用的家具过来,家里也能宽敞点。
“不麻烦了,我胆子大。”
焦冬梅还想说什么,徐茵拿钥匙开了门,一进屋就把门关上了。
门板差点贴上焦冬梅的鼻子。
她愤愤哼了一声:“不用就不用,摔门干什么!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徐茵进屋就去了里间,别说没听到焦冬梅的嘀咕,就算听到又怎样?两家人最好井水别犯河水。她带着爹妈辛辛苦苦创业卖烧饼,可不是来给女主一家做对照组的。
现在这间房就她一个人,徐茵总算可以享受一把独处的快乐了。
她放出清洁机器人,上上下下爬了一遍,除掉天花板的蛛网、灰尘,又把墙面、地面清扫干净,换了一副蓝白格子的棉布窗帘,床上用品也换了一套。
书桌上添了一盏台灯、一面石英钟,贴墙放了个竹书架,角落是一台可伸缩的鸿运扇。
这里以后就是她的私人空间了,通往外屋的门锁被她换了个新的,就算马春芳上来用缝纫机,也没机会进里屋。
忙完这些,她拿出大浴盆,舒舒服服泡了个温泉澡,上床进入了梦乡……
第1203章 九零年代对照组(13)
之后几天,徐家两口子起早摸黑,每天出两次摊,烧饼生意一天比一天好。
托老天爷的福,最近几天基本都是晴好天气,即使有雨,也是午后一两点下一场雷阵雨,下完又放晴了。
见闺女的钱盒子越来越饱满,马春芳的心气也越来越高。
她每天睡前都会算一会儿账:“……今天毛利破四十了,我想出来的牛肉烧饼卖的也不错,这个月总毛利要是能有一千二,闺女会不会给我们一人发三百?工资三百,奖金二十……我再想想,还有什么馅儿能做烧饼,争取这个月奖金能拿五十……”
徐伍一每天都是听着媳妇嘀嘀咕咕的算账声进入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