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他们也知道这并不明智,可贪婪左右着他们,嫉妒左右着他们,兼并的惯性左右着他们,他们终究不能离开这个泥淖。
谢瑾知道这并不正常。
一个国家,只能拥有一个真正的主人。
若是能够做主的人太多,那么他们就会为了各自的利益而互相角力,阻挠作为一个整体的国家,走向那个最大的善。
对于这一点,他一直都很清楚。
所以他才想方设法,在压制太原王氏的同时,管教族中子弟,一步一步地,想要收拢司马氏散落了几十年的权力,将其重新交回圣人的手上,让江左能够真正做到政令畅通,政治清明。
可他终究是没能实现这个愿望。
征发乐属的诏令来得那样的突然,他在江州骤然听闻此事,只觉得如同做梦一般——这世上怎么能有这样的君主,一方面雄心勃勃地想要掌控一切,另一方面却又如此愚蠢地乱政频出?
谢瑾失望极了,也疲惫极了。
他知道,江左不会变好了,司马氏的覆败只是时间问题。
可这事实实在是太过令人震撼,以至于他左右彷徨,不知该如何接受。
他无比悔恨,悔恨自己未能在去往江州之前,安排好台城的一切,让人好好地看住司马氏兄弟。
可事到如今,一切的一切,早已悔之晚矣。
孙志之乱已经蔓延开来,谢蕴已经死在了会稽,而北府军也已经开始在三吴培植势力。
谢瑾不得不吞下这一时疏忽的苦果,不得不接受江左即将在事实上失去三吴的现实。
他既不敢面对郗归失望的眼神,又不知该如何拯救司马氏无望的未来,所以才一连多日都待在台城议事,迟迟没有来京口一趟。
今日之所以过来,是因为台城物议纷纷,他担忧三吴的分田之事,最终会引起吴姓世族们对郗归的集体讨伐,所以才鼓起勇气,来与郗归相见。
他不怕郗归的指责,因为他比她更加痛恨自己的过失。
可他不想让她失望,更不想承认,事情发展到这一步,距离图穷匕见的那一天已经越来越近,他将不得不做出抉择——是与郗归分道扬镳、彼此对立,还是背叛他这十数年来的坚持,彻底背离司马氏?
对于谢瑾心中的煎熬,郗归纵使并不完全清楚,也能大概猜到几分。
她见谢瑾迟迟没有答话,索性开门见山地问道:“说吧,台城又起了歪心思?”
郗如的眼珠转了转,乖巧地走向郗归,跪坐在她的身旁。
谢瑾闭了闭眼,终于说起了台城的情况:“阿回,温述和顾信在吴郡行分田之事,消息已经传回了建康,台城这几日吵得很是大声。就在今天早上,陆氏家主入宫觐见,说温、顾二人不仅将世族的土地分给贫民,还强行让奴隶部曲重新入籍。”
“消息传出后,世家的反应很是激烈。你知道的,无论是侨姓世家还是吴姓世族,都蓄有不少部曲。他们都担心,吴郡之事若是传扬开来,部曲们人人都会想着分田落籍,再也不会像从前那般容易控制。”
郗归听了这话,冷笑一声,面不改色地说道:“所以呢?就因为他们的担心,我便要停下脚步,让百姓们继续去过那种吃不饱穿不暖的可怜日子吗?”
她扬了扬下巴,示意谢瑾去看那卷尚未合上的《毛诗》:“人人都想过上更好的日子,百姓们辛苦终年,却始终不得温饱。如此这般年复一年,谁也不能长久地忍耐下去。孙志之乱为什么会发生?还不是因为下民们的日子已经过不下去?你仔细想清楚,百姓与世族,二者孰轻孰重?”
谢瑾并未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冷静地反问:“世家大族把持着江左大大小小的官位,控制着江左绝大多数的财富,我又如何能不顾及他们的感受?”
“呵。”郗归轻嘲一声,缓缓开口,“所以我不是正在动手,要让他们不要再把持三吴田地吗?”
“可你太激进了,真要这样下去,恐怕会出乱子。”
“会出什么乱子?纵使真的出了,难道会比孙志之乱更加严重吗?”郗归挑眉问道,“孙志之乱为什么会蔓延得这么广?为什么会稽诸县,一日之间,便几乎全部沦陷?谢瑾,你有想过这一点吗?”
谢瑾没有说话,孙志之乱来得太快,夏雪带来的灾异之说,台城发出的乐属之诏,混杂着吴姓世族的推波助澜、当地官吏的胡作非为,以及先前上虞县的风波,最终汇成了一股汹涌的乱流,无可阻挡地蔓延开来。
谢瑾复盘过很多次,但没有一次不发自内心地觉得,太晚了。
祸种已经深深酝酿,到了这样的地步,纵使他能拦下那道征发乐属的圣旨,纵使王定之早早做了防备,但叛乱还是会磅礴而至——或许会稍晚,但绝不会消失。
谢瑾的心中闪过种种分析,可郗归却只用了一句话,便点透了其背后的本质根源。
她说:“玉郎,天下之患,从来都在于土崩,而非瓦解。3”
第116章 隐户
若把王朝天下比作一间房屋, 那么,其崩溃永远不会源自瓦块的散落,而是由于支撑其墙体的一粒粒尘土的坍塌。
对此,汉人早有成言。
秦之末世, 陈涉、吴广既无权势, 又无资财, 却能起穷巷,奋棘矜, 偏袒大呼, 而令天下百姓云集影从。
所为者何?
学者曰:“由民困而主不恤, 下怨而上不知,俗已乱而政不修,此三者陈涉之所以为资也。是谓之土崩。”1
汉景帝时, 七国作乱, 威严临于封国, 资财比于京师,带甲数十万, 浩浩然兴师西进, 而身死人手, 为天下笑。
何以故?
君子曰:“盖景帝德泽未衰,百姓安土乐俗,使诸侯无境外之助。此之谓瓦解。”2
读史之人,无一不对这段解释感到熟悉。
谢瑾年幼之时,便曾在谢怀的教导下, 熟读《太史公书》。
可直到今日, 他才猛然发觉,原来他竟从不曾真正将这句话印到心里。
江左的门阀世家太多了。
他们根深蒂固, 他们盘根错节,他们枝繁叶茂,他们张牙舞爪。
如此情形之下,谁还会看得到被他们死死踩在地下、连呜咽都发不出几声的可怜下民呢?
典籍说土崩之患甚于瓦解,可尘土究竟微弱,大多数时候,身居高位之人,只能听得到瓦块的声音,看得到瓦解的威胁,然后任由自己陷落在对于“瓦解”的无限恐慌之中,手忙脚乱地安抚离自己最近的权贵重臣。
毕竟,与权贵们相比,来自平民百姓的威胁,实在太过脆弱,也太过遥远,简直就像一个虚假的谣言——谁会相信、群蚁竟能吞噬猛象呢?
可就是这样看似渺小的威胁,一旦联合起来席卷而至,也会引发难以阻挡的滔滔洪水,带着势不可挡的力量,想要彻底淹没这片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腐朽江山。
谢瑾疲惫极了,也无力极了。
他无比清楚地知道,江左生来便是这副世家与王权共治天下的样貌。
数十年前,江左初立,彼时世家虽然势大,但却尚有不少能够顾全大局的杰出人物。
那时的江左,有勉强算得上明主的元帝、明帝,有致力于和辑士庶、为江左谋一个安稳局面的王丞相,有江南江北浴血奋战、不计私利为国为民的郗司空。
可如今呢?
如今的江左,只有一个无能但狭隘的君主,和无数只看得到自家利益的短见士族。
谢瑾从小就想成为郗照那般的能臣,可直到今日,他才真正意识到,自己亦步亦趋,做的无不是王引当日所为之事。
当年王引联合侨、吴二姓世家大族,以让出一半皇权为代价,共同拥立元帝践祚,在江左重续中朝江山的同时,也使得琅琊王氏真正获得了与司马氏共天下的权力。
而如今的自己,百般筹谋,游走于司马氏、高平郗氏、太原王氏、谯郡桓氏等诸多世家之间,苦苦维系着江左这一副摇摇欲坠的局面,为这个脆弱而无力的王朝续命。
谢瑾知道这没有意义。
正如郗归所说,江左是一个生来便带有绝症的怪胎,永远都不可能茁壮成长。
可北秦秣马厉兵准备南下,如此情势之下,他不得不这样做,不得不背弃自己年少时的愿望,成为一个愦愦然粉饰太平的懦弱权臣。
他非但不能如郗司空那般为江左而战,还要死守着“时机未熟”这个理由,一次又一次地,尝试劝阻郗归,使她打消那些激进的念头。
他不是不知道这劝阻的无用,不是不清楚这会增加郗归对他的轻视,可他不得不如此。
因为他实在害怕,害怕江左内部兄弟阋墙,以至于给了北秦可趁之机,让江南这片仅存的锦绣山河,如北方那般,落入残忍野蛮的胡族之手。
若真到了那样的地步,那汉人的血脉,汉人的诗书,汉人的文明,又将要如何存续下去?
这忧虑始终萦绕在他的心头,以至于他明明看到了郗归讥诮的表情,却还是开口问道:“阿回,分田入籍之计,是非行不可吗?”
郗归没有说话,只冷冷地看了他一眼。
谢瑾闭了闭眼,压下心中的苦意,苦口婆心地继续劝道:“这太激进了,三吴世族把持吴地多年,早已习惯将那片土地据为己有。你如此强悍地将他们的土地分给平民百姓,必然会招致世族们的不满。一旦叛乱平定,吴姓世族卷土重来,届时你又要如何应对?”
“卷土重来?”郗归嗤笑一声,微微扬起了下巴,“怎么?温述没跟你说清楚吗?我既然出兵东征,就不会让那群贪婪愚蠢的蠹虫有卷土重来的机会。”
她看向谢瑾,缓慢而坚定地说道:“民为邦本,本固方能邦宁。我将土地分给百姓,立的是江左的国本,安的是江左的民心。你不是一直说要求个安稳吗?既然如此,我这么做,不是正与你的理念相合吗?”
谢瑾抚额苦笑。
郗归固然是安了民心,可却引起了世族与北府之间更大的矛盾。
再说了,她虽说得义正言辞,可谁都知道,她是在为高平郗氏凝聚民心,而绝非为了司马氏。
既然如此,这理由又如何能有说服力呢?
“阿回,我知道你的想法没有错。”谢瑾斟酌着说道,“可孙志的叛乱来得太快,你的决定也下得太快了,我们好好商议商议,将分田之事稍缓一缓,好吗?等到你的计划更加完美,等到局势更加安全的时候,我们再这样做,好不好?”
台城下诏前的那个傍晚,谢瑾听温述转述郗归的计划时,压根就没有想到,分田之事会愈演愈烈,到了今天,竟已几乎在整个吴郡施行。
他不知道顾信和温述用了什么样的法子,郗归又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只知道顾、陆、朱、张四姓,竟然完全没有掀起什么大的风波,以至于分田之事竟在吴郡进展得如此顺利,顺利到让他不得不急急赶来京口,劝郗归放慢脚步。
“缓一缓?”郗归冷哼一声,“这些世族已经将三吴的土地在手里握了上百年,我们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郗归离开几案,走到书架之前,看着那一卷卷的史籍,讲起了一个发生在数年之前的故事。
“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当年我与阿兄在始宁山庄消暑时,他曾为我讲起的一个掌故。”
“永嘉乱后,民离本域,江左造创,豪族并兼3,南下流民不得不依附世族以求生计,而世家大族,则往往不向朝廷呈报这部分部曲和佃客的户口。”
“面对数额如此巨大的隐匿户口,朝廷根本无可奈何。甚至还因为元帝要倚仗世家大族的缘故,对此颇为放纵。”
“后来山遐出任余姚令一职,在余姚清查户口,短短八十日内,竟查出了一万余名隐户!”
这数字太过触目惊心,以至于郗如猛地抬起了头,不可思议地看向郗归。
她看到郗归无比沉痛地说道:“这只是一个县啊!吴郡、吴兴、会稽三郡共有三十四个县,江左更是有数百个郡。谢瑾,你告诉我,这其中有多少隐匿的户口?又有多少收不上来的税粮?”
“江左立国以来,朝堂上每次提起北伐,总说军疲国弱。有如此之多的蠹虫大害,将原本属于国家的人丁据为己有,国力安能不弱?!”
郗归说到这里,已是气愤非常。
一方面,她的身体里住着一个来自未来的灵魂,这灵魂曾被后世有关民族国家的思维深深浸润,所以完全不能接受如此这般群体性地罔顾家国大义、持续以私害公的可恶行为。
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在江左生活了二十余年的人,她曾清楚地看到过郗岑因北伐受阻而咬牙切齿的痛苦模样,看到吴地百姓在世族压迫下苦苦度日的艰难生活,而所有这些,都是因为那些贪得无厌的世家大族。
对此,她安能不怒,安能不怨?
谢瑾看着郗归因气愤而变红的面孔,很想说自己其实感同身受。
可就连他自己都觉得这话虚伪无比。
是,他的确痛恨那些隐匿户口动摇国本的世家大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