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在北宋靠摆摊_分节阅读_第46节
小说作者:易楠苏伊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75 KB   上传时间:2024-10-24 22:10:44

  张希瑶叹了口气,“本朝重文轻武。武将早在太祖时期就已经没了出路。”

  颂朝皇帝来位不正,皇帝为了犒赏拱他上位的文臣,给他们的待遇是与皇帝共治。相当于文臣也是这个朝代的主人,这在历朝历代都是独一份。

  吃完饭,张希瑶回屋盘账。

  他们准备了60个红糖糍粑,100根油条,60个红糖发糕。按理说总收入是760文,但是他们吃了五个糍粑,再加上又交了60文的摊位费,总共是680文。

  张希瑶把入账记录下来。等到了月底,他们盘算用料,才能得出赚了多少钱。

  大家忙了一晚上,各自回屋睡觉。

  张希瑶和夏花住一间,床足够大,而且二郎独自在家,闲着无事,就将房间全部打扫干净,床也擦干净。就是东西太少,显得房间空荡荡的。

  夏花头一回在外面睡觉,还有点兴奋,就跟张希瑶唠嗑,“我能不能把屋子布置一下?”

  张希瑶随她折腾,“只要你喜欢就行。”

  夏花乐得翻来覆去,脑海已经想了无数个奇思妙计。而张希瑶早已进入梦乡。

  翌日天没亮,张二伯就过来找张希瑶拿钱去早市购买豆腐和下等炭。

  做生意时,张二伯负责收钱,但是回来后,钱要交给张希瑶,她负责管账。回去后要交给张老头。然后再分钱。他们做生意的钱是合在一起的。分钱是先分一半给张希瑶,然后另一半留给公中。然后张老头给他们发赏钱。

  张二伯拿了钱带着张大伯和大郎急匆匆走了。

  夏花问今早怎么吃饭。

  张希瑶正在规整东西就道,“咱们带了些甜菜。果实留着大用,上面的菜咱们可以凉拌。至于饼,今早先做几个鸡蛋饼吧。”

  夏花瞪大眼睛,“鸡蛋饼?那不是要卖钱吗?”

  张希瑶早就想吃点好的了,就是阿奶抠门,不舍得,她哼了哼,“我累了一天,吃点鸡蛋怎么了!咱们也不是天天吃。”

  夏花有点肉疼,可是听她理所当然的语气,只好硬着头皮道,“那我打一个!”

  张希瑶都无语了,这么多人,打一个鸡蛋,她连块蛋花都捞不着,她放下手上的东西,“算了,我来做饭,你负责烧火吧。”

  夏花觉得也行。她厨艺没有阿瑶吃。

  两人在灶房忙活,二郎正在喂牲口,晒得半干的青草是牛和驴的最爱。它们吃得津津有味,二郎突然闻到一股奇异的香味,他嗅了嗅鼻子,很快发现香味是从自家灶房发出来的。忙凑到灶房门口,“好香啊。这是什么?”

  负责烧火的夏花已经傻眼了,她刚刚看到了什么?那么多颗鸡蛋全被阿瑶霍霍了?锅里呲呲冒着油腥,“你做什么?”

  张希瑶还以为她想问做法,也没有藏私,“鸡蛋饼啊。里面加了面粉和盐。”

  现代还要加十三香,火腿丁,胡萝卜丁,可现在哪有那条件。就只能保证最基本的味道。

  夏花当然知道这是鸡蛋饼,可是用细面也就罢了,怎么还往里面加这么鸡蛋?她倒吸一口凉气,“要是阿奶知道,肯定责骂你败家。”

  张希瑶哈哈笑了两声,“你别让她知道,不就行了?你们也吃了,我挨骂,你们也得一起受着。”

  夏花挠挠头,好像也对。

  等张希瑶将摊好的鸡蛋饼盛出来,色泽金黄的鸡蛋饼看着就有食欲,她馋得直流口水,却硬生生忍下了。

  “咱们要是拿到夜市卖,这个很贵吧?”

  张希瑶颔首,“对!很贵。对他们来说不划算。”

  她想到现代有鸡蛋灌饼,可她不会做饼皮。要不然用吊饼?只是这样一个饼得卖15文才有赚头。可是夜市敢卖15文都得是荤菜。鸡蛋只能算是半荤,卖这么贵,可能没人买!

  做好鸡蛋饼,又煮了一锅甜菜汤。

  甜菜是个好东西,果实可以熬出红糖,叶子可以凉拌,也可以熬汤。像俄罗斯有道名菜--红菜汤,里面的菜就是甜菜。

  怕大家吃不饱,张希瑶还在汤里面下了疙瘩汤。

  她还切了一些萝卜干。现在正是一年到头难得的闲时,家家户户都在家腌萝卜干!

  等她做好后,让二郎在院子里支张桌子,再把饭全部盛过来。她就坐在椅子上等着开饭。

  家里人对张希瑶偶尔偷懒的形为已经习惯了。他们都被张婆子洗脑过。什么“阿瑶从小就在县城长大,没干过家务,没做过农活。她脑子好使就行。你们脑子没她好,多干点活怎么了?!”

  家里人没人敢说她懒。至于唯一跟张希瑶唱反调的许氏,她自己都懒得出齐,哪有资格说别人。

  夏花是个闲不住的性子,二郎一个人忙不过来,她就跟着帮忙。

  当夏花端着饭菜出来,正好碰上西屋的那个妇人,对方刚从自己屋里出来,两人就打了个照面。

  对方朝她点了下头,不慌不忙出了院子。

  夏花却是兴奋得小脸通红,“阿瑶,你看到了吗?她长得好……”她想说漂亮,可是又不太对,因为长得只能算是有点姿色。

  张希瑶觉得这就是没有文化的缘故,明明话已经到了嘴边,就是想不出合适的词,她替夏花补充,“温婉的气质。”

  夏花眼睛一亮,“对!温婉!感觉是个书香门第出来的娘子。”

  张希瑶点点头。

  “你说她这个岁数,长得也还行,为什么不嫁人啊?”夏花觉得事情有蹊跷。

  张希瑶哪里知道,“兴许是个寡妇呢。你看她把头发挽起来,肯定是嫁过人的。”

  夏花觉得像,至于为什么不改嫁,兴许她就觉得独身好呢。也可能是她想找到一个合心意的夫君,“你别管他们的闲事了。咱们先忙自己家吧。”

  她指挥夏花去活面。活好的面放到锅里温着,才能快速发酵,晚上摆摊才能用得着。

  夏花点头去忙活了。等她忙完,张大伯一行人也回来了。

第51章

  张大伯买了一车炭, 当然不可能放到院子里,谁都能拿着用。他把炭堆放到他和大郎的房间。然后用草盖住。

  至于豆腐要放到锅上蒸。蒸好后,再用石头压。

  忙完后, 天已经亮了。

  另一个住户也出门了,这是个年轻的壮汉, 二十出头。那魁梧的身体一看就能糊人, 难怪他敢一个人到汴京参加武举。

  就这种体型,他若不当选, 那肯定有内幕!

  二郎跟他打招呼,“大虎哥,出门啊?”

  罗大虎也看到院子里这么多人, 他冲二郎点了下头,洗了把脸,就出去了。

  大郎看到他大步离去的背影,捏了捏自己的胳膊, “我啥时候才能像他一样壮?”

  张希瑶有点好笑, “你多吃些好的, 说不定将来也能比他高。”

  大郎连连摇头, “那可不敢想。咱们别说吃好的, 不饿死就算幸运了。”

  大家说说笑笑坐在桌前吃饭。

  张大伯看到桌上摆好的鸡蛋饼,眼睛都瞪直了,“现在咱们也不干力气活。吃这么好,也太浪费了吧?!”

  张希瑶早就习惯他们节省过日子,也没改变他的意思, 就道, “待会儿大伯回去,路上肯定要拉人。不吃饱, 哪有力气赶车!”

  张大伯微怔,“带人?”

  “对啊。”张希瑶比他还震惊,“反正顺路回去,能带几个是几个。”

  二郎乐得眉开眼笑,“这么说我也能做生意啦?!”

  张希瑶被她逗笑了,“是!你们就学着做吧。兴许以后也能赶牛车赚些辛苦钱呢。”

  不过现在家里没牛,这个只能是个美好的愿景了。

  说完,大家就开吃,从来没有吃过这么细腻的面粉加鸡蛋。这也太香了吧?!

  “好香好软好好吃!”夏花咬了一口就满脸甜蜜。好像掉进蜜罐子似的,脸上露出陶醉的神色。

  张希瑶吃着也还行,虽然比不上现代时的调料丰富,但至少这鸡蛋是真正的散养土鸡下的鸡蛋,口感更为细腻。

  吃完饭,张大伯还不能离开。

  张希瑶带着张二伯把蘑菇卖了。卖的钱由张大伯稍回去。

  今年秋季雨水不多,所以蘑菇数量也不多。总共有1390斤,但是价格却比之前要贵一些,总共139贯钱。给的是交子。

  虽然捏着就是一张轻飘飘的纸,可对张大伯来说,却足有万斤重。

  他走路都是飘的,生怕路上遇到匪徒,也怕自己不小心给弄丢了。

  张希瑶见他怕成这样,也没笑话他。这钱要是真弄丢,阿爷吃了他的心都有了。

  张希瑶让夏花把钱缝到他的破衣服里,等到了家,再把线拆掉就行。当然为了保险起见,还往他身上装了几十个铜板。万一真遇到匪徒,也不至于让他们无功而返。

  一切准备妥当,张大伯就牵着牛车,二郎牵着驴车,趁着天色还早,出了城!

  他们走了,张希瑶等人并不清闲。

  虽然他们做的是晚市生意,但是准备工作却在之前就得完成。

  臭豆腐已经压好,就得将它放进卤水里浸泡。除了那三样,张希瑶还打算蒸馒头。她发现夜市没有卖包子和馒头,可能他们做的是早市生意。既然没有,他们为什么不做!反正蒸发糕和蒸馒头,都得蒸,往上叠筐子就是了。

  不过她要做的馒头却不是无心的,里面有红糖,所以价格也会比别家贵一些。别家馒头两文钱一个,她的红糖馒头卖三文钱一个。

  家里带来的鸡蛋,张希瑶打算做成茶叶蛋。

  开封本地就有茶叶,尤其茶叶蛋不需要特别好的茶叶,就用最低等的老叶子就行。

  用不起香料,张希瑶就把家里从山上采摘的花椒叶放些进去,再加一些盐。味道也还行,至少在这个贫瘠的古代,这种香味就足以勾引过路的行人。

  熬好茶叶蛋,将蛋壳敲碎,这样会更入味。

  “茶叶蛋要卖多少钱一个?”夏花嗅了嗅脖子,这种香味很特别,不像煎鸡蛋时油滋滋,带着沁人心脾的茶香,闻着就好吃。

  “这边一个鸡蛋卖一文四五,咱们一个鸡蛋卖三文吧。”张希瑶笑道,“反正咱们也没煮多少,平时带着卖就行。”

  天气冷了,鸡蛋保质期会很长。他们这回带了500个鸡蛋,一晚能卖20个,也不够一个月的。

  夏花掰着指头数,“咱们要卖油条,红糖糍粑,红糖发糕,红糖馒头,茶叶蛋和臭豆腐。总共六样。好多啊。”

  大郎纠正她,“不止六样。还有红糖。阿爷让咱们一起把红糖卖了。”

  张希瑶拿了个板子,把价格写在上面,贴在小推车的前面。

  当然许多食客不识字,但是识字的人就不用再问价了,也算节省张二伯一些口水。

  张希瑶问张二伯,“这边豆腐多少钱一斤?”

  “五文钱。比咱们老家贵一文钱。”张二伯实话实说,“不过我跟他定了20斤,他给我便宜了一些。一斤只收我四文五。”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8页  当前第4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6/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在北宋靠摆摊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