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了?”他小心翼翼问,然后回忆了一下自己这几天的表现,嗯,应该不是自己,顿时有了底气,“谁惹你不高兴了?”
徐清麦冷哼一声:“还不是想要来向阿软提亲的那位卢校尉!他们俩的婚事怕是吹了!”
第250章
周自衡听了之后,第一反应是放下了心。
还好还好,不是自己的锅。
然后他关切问道:“怎么了?这件事情起波折了?之前不是说这几日便会遣媒人来家中提亲吗?到时候咱们便将阿软收为义妹。”
徐清麦被他这么一问,情绪也渐渐平息了下来,最终只能叹一声:“算了算了,终究不是一路人,没法走在一起。”
她便对周自衡详细诉说起来。
另一边,阿软与郭敏君还有刘若贤正在升道坊周边的小食肆里聚餐,也正提到了这件事情。
长安城的商行货栈集中在东西二市,但在一些居民众多的里坊也有着一些小铺子,如杂货铺子医馆等,方便百姓们日常所需。后来管控得没那么严了,就悄没声息的又多了一些小酒铺与小食肆。这样,即便是每日黄昏入夜时里坊大门一关,里坊内的热闹还能持续大半个时辰。
而升道坊自从有了悲田院之外,便成为了城中热门之地。围绕着升道坊的那几处里坊,房子赁价水涨船高,里面的铺子自然也越来越多。而一直在升道坊里待着的医学生们,也早有自己心仪的小酒肆小食铺,功课做完之后或是在悲田院里工作结束后,也会三五成群地来这边打打牙祭。
刘若贤等女子在一开始的时候还会比较谨慎低调,但两三年过去了,悲田院中的女子越来越多了,所有人也都习以为常,她们便也早就加入到了这快乐队伍里。
温上一壶茶,点几个菜,聊聊天,吐槽一下在悲田院里遇到的各色奇葩,小娘子们只觉得这样的日子就算是神仙来了也不换!
今天的话题却并不是奇葩,而是关于阿软的婚事。
郭敏君蹙眉,小小声问:“你与那卢校尉的事情,真的就这么结束了?或许,你再去与他说说?”
阿软大大咧咧的将手中的茶盏放在一旁,哼了一声:“有什么好说的?娘子有句话,我觉得极有道理,道不同不相为谋。既然他是那等保守之人,想要娶只在家中相夫教子的妻子,那与我便不是一路人。”
刘若贤赞同道:“即便是他现在因为不舍而答应你,但于他而言或许只是一时的妥协甚至是策略。待到娶你进门之后,自然有千百种方法拖着你不让你来悲田院当值。”
是的,阿软与卢校尉之间的矛盾就在于卢校尉居然要求阿软在成婚后便辞了悲田院的这一份差事,安心在家相夫教子——他在这次大战中获得了不小的军功,原本是正八品的宣节校尉,一跃成为了正六品的昭武校尉。再往上,就是从五品的游击将军。
卢校尉觉得,自己的地位足以让妻子不用出门抛头露面,在家享享清福不好吗?
阿软当然不答应,卢校尉也坚持自己的想法,于是两人不欢而散。
郭敏君觉得他的出发点也并不是坏心。
阿软却问她:“若是你,你会想要放弃现在的差事吗?”
郭敏君一愣,认真思索起来,半晌后她苦笑,虽然艰难但依然抬起头来看向自己的两位朋友:“说真心话,我可能无法像阿软一般坚决……”
而且说不定会纠结着纠结着就答应下来。
一边是官夫人,一边是悲田院中的小护士,这差别太大了。
“这并不是什么让人难堪的事情。”刘若贤拍拍她的手,善意道,“这只是两种不同的人生选择,没有高下之分。”
郭敏君看向阿软:“可阿软却为何能如此坚定?”
阿软一愣,对啊,为什么呢?自己在听到卢校尉说的话时下意识的就觉得反感。
她夹了一块肉放入嘴中咀嚼,待到吃完后也终于整理出了心中的答案:“可能是因为我在娘子与郎君身边待久了,见过什么是真正的尊重吧。”
刘若贤嘿嘿一笑。
她转向郭敏君解释道:“这位卢校尉本身就是在军营中接受救治的时候认识的阿软,他应该早就清楚阿软的差事就是这样子的。”
郭敏君有些糊涂了:“的确是如此……可这和现在的情况有什么关系呢?”
刘若贤嘴唇勾了勾,神情竟然有几分和徐清麦类似:“这就奇了怪了。那他既然想要娶的是养在深闺中的娘子,那为什么当时却又要纠缠阿软呢?”
阿软也看了过来,这其实也是她想不明白的。
“我猜,”刘若贤侧头想了想,眼中闪过睿智的光芒,“或许是他看上了阿软温柔细心会照顾人,但是他实际上想的是这份温柔细心最好只是为他一个人而服务,而不顾阿软本身就如何想,这就是自私。他想得更多的还是自己的需求。”
阿软忙不停颔首:“而且他还和我说,日后你便不用再去军营中抛头露面。我听了后十分生气!”
刘若贤皱起眉来,将筷子拍到了桌子上:“你倒是未曾与我提起过这个!”
这真真让人听了生气!
就连郭敏君这样更糊涂一些的,性格也更软一些的娘子也觉得不对起来。
“什么叫抛头露面?”刘若贤不忿道,“哼,他以为悲田院中的女护士和医工们是什么人!”
郭敏君喃喃道:“用得上但是又看不起……”
这话却是在之前一位富商将悲田院中的一位女护士纳为侍妾之时,她听徐太医说的,如今却忽然想了起来。用得上女护士们的护理经验,但是却看不上她们的家世和出身。于是,便随便给个侍妾的身份就打发了。
她还记得当时徐太医冷笑了一声:“这是富商的做法,平民的做法是娶回去,甚至还要依靠妻子的薪资来维持家用,还要让她生儿育女,但私底下却嫌弃她的差事抛头露面,不够恭顺,不守妇道。”
这样看来,这位卢校尉算是比富商好一些,但也好得有限。
“老师的话就是很有道理。”刘若贤算得上是徐清麦的头号粉丝,一下子就认出来了这是她曾经说过的话,带着点骄傲的模样点头道。
“那是自然。”阿软是第二号粉丝,立刻接道。不过她毕竟也是当事人,总归还是有点伤感的,重重地吁出一口气,将桌子上的菜狠狠吃了大半盘,这才觉得自己的情绪有所恢复过来。
“算了算了,与其成亲后再因为此事争吵,现在暴露出来问题说不定还要更好。”第二号粉丝问头号粉丝,“娘子说这叫什么来着?”
刘若贤想也不想的:“及时止损。”
“对!”阿软拍了一下桌子,倒是更像以前大喇喇的她,眼睛里也重新带上了神采,“能及时止损,你们要为我高兴才对!”
几个茶盏碰在了一起。
郭敏君看向她们俩,忽然笑起来。
刘若贤:“你笑什么?”
郭敏君憨憨道:“我觉得刘娘子与阿软姐姐比我聪明多了,到时候我若是也遇到了这样的事情,一定要听你们俩的话。我若是糊涂了,还请姐姐们敲醒我。”
阿软拍了拍她:“放心,我肯定会直接说的,只要你到时候不嫌弃。”
刘若贤抿嘴一笑,又生出感慨:“我还是不那么早嫁人的好,再等几年罢!若实在不行,不嫁也是可以的。”
还好因为老师的缘故,父母并不怎么催促她。
“不过,”刘若贤看向郭敏君,并不想让自己有些离经叛道的想法影响到她,这位是比较传统的小娘子,“你也别担心。如阿软遇到的问题,实际上还是少的。悲田院中很多护士娘子和女医工,成婚多年不也家庭和睦?”
毕竟,如果双方身份地位差不多且家境普通的话,多拿一份薪资对家里的帮助可太大了。而且现在女护士与医生们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了。
三人在用屏风隔开的角落里小声说话,并不影响到别人。不过偶尔有娘子们进出,都会对她们几个投以羡慕的眼光,还会和同伴窃窃私语:
“看,那是悲田院的护士们。”
“有个是医学生,穿的衣裳不一样呢。”
“哎,真好。待到下次太医寺再招人的时候,我一定也要去试试。”
“叫上我!”
……
徐清麦知道了阿软的决定,又看到她神情并不萎靡不像是经历了巨大伤害的样子,便也放下心来。
“好事多磨,而且你还小,慢慢挑就好。”她对阿软说道。
阿软忙不迭点头:“放心吧娘子,我省得的。”
她来找徐清麦却是因为公事,聊了几句后便将手中的稿子递了过来,有些扭捏:“这是我与若贤娘子最终定下来的稿子,娘子您看看。”
徐清麦高兴接过来:“行,我先看看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如果没有,那就直接会送到编辑部进行二审和三审,都通过的话就可以发表了。”
编辑部是太医寺继医部与药部之后成立的第三个部门,主要就是为了之前徐清麦所提议的医学期刊。编辑部由太医寺卿、太医少卿和太医丞以及几位资深医师坐镇,后续可能还会吸收一些民间有名望的名医担任编辑。
徐清麦给出了后世医学期刊的三审制,很成熟有效的制度,编辑部自然挑不出什么刺来,只修改了一些细节后便予以全盘采纳。
而护士阿软提交了一份稿件的事情也在太医寺和悲田院以及医学院几个地方传开了。
徐清麦在给外科学生们上完课后,还被学生们激动地叫住了:
“老师,我们也可以投稿吗?”
据说这本“医书”上会有老师的文章,还会有孙思邈孙仙长和巢寺卿等人的文章,若是自己的名字能和他们这些人放在一起,岂不是妥妥的光宗耀祖?
而且,就连一个护士都投稿了!
徐清麦扬起眉毛:“当然,非常欢迎。你们若是在实践中有什么特别的心得和经验总结,都可以撰写成文章交上来,甚至可以找指导老师,如果他们愿意的话。只要通过了三审,就可以刊登在新的期刊上。”
她与孙思邈等人一致认为除了自己的文章之后,这本新的期刊面对大众的选稿标准可以稍稍低一点,免得把人给吓得不敢来投稿。
徐清麦的一番话让所有人都跃跃欲试起来。
医学生们开始找老师,而老师们和太医寺的医师们也都暗自酝酿自己要发表的文章,哪些是可以公开的,哪些是自己的绝技需要保密的……一时之间,整个太医寺的热情都被点燃了起来。
而过后不久,从太医寺发出的邀请函也都陆陆续续地送到了天下名医们的手里。
第251章
小药童恭敬地将信件呈给自己的师父:“是长安来的信。”
“噢?谁写来的?”收到信的名医正在炮制药材,头都没抬起来,随口问了一句。
药童:“上面却没有具体的落款,只写了是从太医寺送出的。”
听到那句话,那名医立刻抬起了头,站起来后几步就到了药童的面前,想要接过信但一看双手漆黑立刻又懊恼地去洗了手,折腾了半天才将信拿到手上。
拆看一看,却是一张帖子以及一张信纸。
信纸上并无太多内容,寥寥几句而已,邀请他前往京城长安参与九月举办的第二届大唐医学交流峰会……
作为参与了姑苏盛会的人,第二届他猜到了是什么意思,但,名医有些茫然:“这交流峰会却作何解?”
在一旁的药童更是懵懂地摇了摇头。
他们却不知,在徐清麦提出这个词的时候,太医寺的人也都非常疑惑,但他们很快就认同了“巅峰相会”“顶峰相见”这样的含义,并且迅速接纳了这个她所起的会议名称。
不得不说,虽然巢明、钱浏阳等人都是老者,但对于新事物的接纳程度却反而是很多小年轻所不能及的,孙思邈就更不用说了,某些时候和老顽童一般。
收到帖子的名医们虽然不懂但也不傻,大致也能体会到其中意思,顿时心中一片火热。
“不知道都有谁会去?孙道长不知道会不会在?”他喃喃道,眼睛也越来越亮,“算了算了,不管是谁去,最起码长安城里有徐太医,姚太医和钱太医也都在,单单就是去见见他们也足够了!”
前些年姑苏的那一次聚会虽然不过短短几天但是却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里面一些获得的知识他至今都还在研究,而且还认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同僚,平日与他们交流,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