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了无痕
和上一次废太子相比,这次康熙没有愤怒,没有对儿子教育的自我反思,一切都显得很平静。
当侍卫把太子押下去后,康熙站起来说了句:“散了吧”,就转到屏风后面表示要休息了。
皇子们的心情极其复杂,在这里的有三、四、六、八、十、十二、十四、十五、十六、十七这几位。
有心思的极其兴奋,如三阿哥、四阿哥、八阿哥和十四阿哥。没心思的恨不得挖个坑把自己埋了,如六阿哥和十阿哥,剩下的都是一脸蒙逼,这事儿怎么发生的都不知道,如十二他们。
三阿哥觉得这会该轮到自己了吧?老爷子只有一个嫡子,长子也圈了,这一对哥哥们倒霉了之后轮也该轮到他去摸摸太子的宝座了吧。他看着老爷子转身去了屏风后面的床榻,立即问:“汗阿玛,太子乃是储君,废了罪人胤礽,接下来立谁为太子?”
大家都看着他:你这也太急了吧?这问题能现在问吗?
康熙压根没回复,是一个年轻眼生的青年太监含笑走来,跟大家说:“各位爷,请回吧。”
这不是大家熟悉的梁九功,大家纷纷找熟悉的人对视,从太监到今晚的喊杀声都证明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已经有激烈交锋了!眼下真的是通报一下这场交锋的结果而已,也就是说,这些跪着的人连参与的资格都没有,甚至都没资格知道!
四阿哥和六阿哥对视一眼,八阿哥和十四对视了一眼,十五十六十七这三个缩在一起对对眼神。十阿哥第一个站起来出门,接着四阿哥和六阿哥起来,八阿哥随后也站起来,大家一起出了帐殿。
弘晖自然是紧跟着阿玛,二哈也跟着跑了出去。大家纷纷散了,留下了弘阳,弘阳有一张小床就在康熙的床榻旁边,他晚上是住在这里的。
刚才的青年太监殷勤地蹲下来给弘阳拍了拍腿裤上的泥土,小声说:“阿哥爷早点睡吧,明儿要回热河行宫。”
弘阳心事重重地点点头,去屏风后面准备睡觉。
他把衣服脱了躺进被窝里,翻来覆去睡不着,康熙就说:“逢大事要静心。”
“是,玛法。玛法……玛法,咱们什么时候回京城?”
“明天就回去。”康熙的心情显得很好,还有心思问弘阳:“你是不是想你额娘和妹妹了?过几天就回去了。”
弘阳乖巧地应下:“嗯。”
帐篷外皇子们各自散了,这时候大家不敢聚在一起,就怕招了老爷子的眼。四阿哥带着儿子回来后彻底睡不着了。
他也没脱衣服,坐在床边长吁短叹,今晚上的事儿对弘晖的冲击也很大,弘晖披着被子坐在床上,怎么想都想不明白这是怎么发生的。
二哈反而在小窝里睡得香甜,已经开始打呼噜了。
弘晖问:“阿玛,这事儿是怎么发生的?”
四阿哥听了,说了一句:“怎么发生得不重要,重要的是日后。”他也不知道怎么发生的,心想要是桂枝在,说不定早就察觉出蛛丝马迹了,甚至他怀疑海棠也知道点什么,要不然她的举动太奇怪了,她为什么要给南山集翻案?这显得很不合时宜,很不合理。他虽然这样想,却没什么证据,后来想想觉得兄妹感情好,不至于做出不告知的事儿来。
弘晖问:“日后?”
“你没听你皇玛法说吗?他说废太子是狂疾未愈。”
“听见了,这,”弘晖压低声音问:“他老人家不会是还想着三立二伯吧?”
四阿哥叹口气:“你皇玛法一直疼他,真的说不准啊!而且这是嫡出的儿子,虽然看着有时候不太好,但是……”四阿哥把自己代入进去,如果将来弘晖要是不成事还胡闹,要不要把爵位传给他?
此时弘晖点头:“二伯不仅是嫡子,还是爱子,皇玛法疼别人是假的,疼二伯是真的。”
四阿哥点点头,充满忧虑地说:“话是这样说的啊。这塞外风云变幻,也不知道京城怎么样了?”
京城里面简王府的老福晋又病了,这次比春天那次还严重,都坐不起来了,科尔沁的人来探望后没有走,对外说要参与新年朝贺,不来回跑了,实际上还是等着参加老福晋的葬礼。
五阿哥没去塞外的原因就是要给老福晋主持葬礼。
康熙在离开畅春园前,太后就说她要搬去和海棠住,康熙就应允了,毕竟海棠母女两个在家,扎拉丰阿和弘阳都随驾离开京城,太后去了之后海棠也有做伴的人。
如今老福晋病重,海棠每日还要送太后去看望老福晋,留他们老姐妹说半天话再把人接回来。
塞外出事的两天后,消息还没传到京城,老福晋就不行了。老人家上午去世,海棠顿时手忙脚乱,一方面赶紧化妆以小金爷的身份去老福晋的灵前露面哭一场,然后又赶紧卸妆去接太后,太后已经哭得嗓子都哑了。在接太后的时候,她还要以自己的名义再去哭一遍老福晋,一天下来把自己折腾得够呛!她比雅尔江阿这个丧主都忙!
废太子的第三天,消息传到了京城,别人不知道是什么反应,但是在场的宗室们反而显得很高兴,还有人说:“嘿,咱们又废太子了。”
与这个休息一起传来的还有废太子一家迁往咸安宫的消息。这一次废太子,家里的孩子都懂事儿了,显得惶恐不安,太子妃尽量安抚,带着人赶紧收拾东西,一家搬了过去。
京城人心浮动,葬礼又给大家提供了聚会的场合,雅尔江阿原本想给嫡祖母风风光光地办理一桩丧事,但是看这个模样不敢再拖时间,找到了五阿哥商量,把原本的葬礼时间压缩到了五天。
他跟五阿哥说:“我真是怕了,说的都是些废立之事,我又不能捂着那些人的嘴。你看他们眉飞色舞,哪里是来参加祖母的葬礼,简直像是在戏楼子里看戏,就差给他们一把瓜子了!”
五阿哥也叹气,得到废太子消息的第一时间他就跑去找九阿哥和十一阿哥,十一阿哥就两字“缩着”,因此九阿哥和十一阿哥都在家缩着,一点不敢冒头,他去葬礼上全当自己是聋子哑巴。他听了雅尔江阿的话就说:“那行,回头我安排。”
然而也有那挑刺的,庄亲王就跳出来骂雅尔江阿:“孙贼儿!我老婶子待你不薄,人老了你还不给她整一出风光大葬,这么急匆匆地干吗?”
雅尔江阿心想你们要是不来,我从头七一直办到五七都没事儿!这不是你们在给我们家招祸吗?
但还是好话跟他说:“你老人家不知道我的难处,您外面坐着喝茶去吧。”
庄亲王就说:“哎哟,你小子这是不厚道,你阿玛这一辈没人了,让我来跟你说道说道,你这是小宗充大宗,你阿玛是庶出,对大妇就该敬着!那里面的小子出来,这事儿就不说句话吗?我这老婶子可是你祖宗。”
他嘴里的小子就是一直在灵堂不出去的海棠,也就是小金爷,与任何人都不来往,也不说话,就默默地在灵前烧纸。小金爷上午在灵前下午消失,海棠下午快结束的时候才出现,至于这中间的一段时间,当然是海棠接着批折子啊!
海棠听着外面庄亲王的声音就没应声,一直默默往火盆里放黄纸。雅尔江阿看着这老东西闹事儿,跟几个堂兄弟说:“老王爷喝醉了,送人回去吧。”
简王府的人立即架着庄亲王离开了。
紧赶慢赶在康熙带着人回来前,这葬礼结束了。
康熙回来后侍卫直接把废太子送到了咸安宫,和上次圈禁大阿哥一样,大家似乎都忘了还有废太子这一号人物,然后都欢欢喜喜地过日子,谁都不提那令人不高兴的事儿,仿佛塞外的事儿没出现过一样,这一页就这么悄无声息又不留痕迹地翻过去了。
当然也有那不识趣的,比如太后,就拉着康熙问:“你怎么又把他关了?你打算什么时候再把他放出来?”
太后那简单的脑回路就是:废太子等于关禁闭!
太后好糊弄,康熙骂了几句那逆子忤逆老父亲,被太后理解成了父子吵架,所以太后以为康熙气消了就把太子放出来。
然而老人家心疼孙子,就说:“这眼看就要天凉了,你派人去看看他们住的地方缺不缺东西,他家里还有小孩子呢,穿的吃的都送去些,宁肯送多了也别少了短了。气归气,不能真饿着冻着他了。”
这种小事康熙立即答应了,跟身边这个青年太监说:“魏珠,你安排下去,大阿哥和二阿哥处务必不能有任何短缺。”
魏珠答应了一声出去安排去了。
太后问:“这太监面生,那个梁九功?不都是他跟着你吗?”
康熙说:“那老奴才年纪大了,不堪驱使,”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跟身后的宫女说:“让梁九功出来吧。”
宫女接了命令,出去传话。
康熙就问太后:“朕不在的这几日,您还好吗?海棠侍奉得还用心吗?”
太后很高兴:“嗯,很用心,还带着我和莹莹在院子里烤地瓜,那玩意可香甜了,我吃了好几天的地瓜粥,你今儿别走了,留下一起吃。”
说到地瓜粥,康熙想起一件事儿来,跟重新进来的魏珠说:“请勇宪王过来,朕有事问她。”
海棠很快来了,康熙问:“你在简报里说推了御稻,今年收成不错,具体如何?”
“哦,儿臣记着呢。”海棠从袖子里抽出一叠纸片,翻了翻,说道:“这种稻子比一般的高产一些,口感也好,您看看,这是从折子上摘抄的。”
康熙的眼神很好,小字也看得清,一目十行扫过去,点头说:“不错,秋收秋耕如何?”
“北方各处的消息已经送来了,今年的秋耕有大变化,这里面出了大力气的是四哥,要说四哥是有大功劳的,您就该奖励他,然而……”
海棠露出一言难尽的表情,这表情相当纠结,颇有一种槽多无口不知道怎么吐的纠结。
康熙问:“你四哥?他怎么了?”
“唉,他今年向十一弟和造办处赊了好多铁牛,欠下一屁股的饥荒。他又用这些铁牛出租给百姓,又欠下一屁股的饥荒!四嫂和额娘在想办法凑银子给他填补亏空呢!”
康熙听说四阿哥向造办处赊账要出租给百姓,以为是趁机盘剥百姓,这手段他是了解的,心想老四不是这种人,他也做不出这种事儿。但是听说租出去还倒欠了钱,就纳闷了,老四也不是那办不成事儿的人,怎么就两头欠银子?
“怎么回事?”
第414章 过生日
海棠就给康熙解释:“他没干之前十一弟就说他这事儿弄不成。
他把一些闲散的人召集起来,五个一组带着铁牛去租给百姓,每一组划分两三个村子,干完后赶紧去下一个地方。一亩地收人家五个铜钱,为了赶上秋耕让更多的百姓用上,人歇着机器不歇着,又担心这些人偷懒耍滑更是给了重赏。
效果是极好的,河南河北好多地方都用上了铁牛,还有不少不知道消息的大户人家派家丁来京城买,造办处的生意都排到明年去了。然而四哥这事儿越积极越是赔钱,他耕的越多赔得越多。
所以最后一算账我额娘和四嫂差点哭了,我额娘还说以前日子能过得下去,这么一折腾全家要跟着他吃糠咽菜。”
五个铜板什么概念,在京城五个铜板买三个大肉包子,下面再贫穷的百姓也能咬咬牙拿出来。下面各种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北方的百姓种一年地,丰年也就够留下一季的收成,其他的都拿去交税了,更别说那些佃农了,那真是在温饱线上挣扎,因为剩下的那一点收成还要给地主交租子!遇到天灾,地里的收成还不够交租交税的!
四阿哥这几乎是让百姓白用这机器了。除了推行机器,还避免了这些机器落入大户人家之手,其实海棠很满意这么做,因为科技的红利普通人能沾上一点,不至于最后好处都被食肉者拿走了。
康熙一瞬间想到了这个方法的诸多好处,这是一个扎根底层的好机会,运用得当能补上朝廷在地方治理上的短板。几千年来,皇权不下县,乡绅管四方,越是对百姓管理的细致,越是能牢牢的抓住天下。
康熙听完忍不住叹口气,说了句:“你四哥啊!”他说不出来了,因为四阿哥一直都和兄弟们不合群,在大家想尽办法搂钱的时候他很不屑去刮民脂民膏。虽然有很多不合时宜的举动和言语,但是康熙一直觉得这孩子人品贵重,在这几个孩子里面真的是鹤立鸡群一样的存在。也是一个一直为江山考虑的人,这件事的好处大家都能看到,但是损害的却是个人的好处,这个办法除了赔钱之外真的什么都得到了,唯独不能得到能看到摸到的钱。
康熙问:“他赔了多少?”
海棠算了算:“将近十万两了吧!主要是买铁牛很费钱,不过十一弟说不着急,因为四哥的推广这次造办处来活儿了,所以日子还能凑合过下去。”造办处不再是以前那几十人的小作坊了,现在也是个庞然大物,有几千学徒,甚至在海棠的建议下开始流水线作业,而蒸汽机就是造办处的拳头产品,靠着这个已经实现学徒跟着吃香喝辣。
康熙冷哼一声:“他做弟弟的能追着哥哥要钱?造办处用的铁锭什么的也是出了钱的,亏空就是亏空,不是说抹了就抹了的。”说完吩咐魏珠:“把朕内帑里面的钱取出十万两,问十一阿哥,他四哥欠造办处多少?补齐后剩下的都给四阿哥送去。”
海棠立即说:“儿臣替额娘谢您了,额娘终于不用再抹眼泪了。”
康熙随口说:“她那是没见识,十万两不多。”
海棠苦笑:“我额娘担心的是日后,四哥是拦不住的,他要是年年这么弄一回,再厚的家底也不够他赔的。”
太后点头:“你额娘这话说得对,重要想到光出不进谁都发愁,要想个好法子才行。”
康熙也叹口气,觉得四阿哥这事儿办得确实好,也是留下了一堆问题,不能说不是好事儿,肯定是好事儿,但是从银子和管理这方面考虑,绝对不是好事儿。康熙都觉得棘手,问海棠:“他这事儿不是不能办,不仅能办,还要一直办下去才行,这才是仁政,百姓才会说咱们家的好。但是怎么才能一直办下去?”
海棠还真想出办法了。
“儿臣这几日也想了想,有点想法,首先就是出口,南洋那边也需要这个,卖贵一点把亏的亏空给补上就行了。而且这机器要不断地更新换代,咱们用过的这些老旧的机器翻新一下卖出去也不是不行。这就是大概的想法,具体的儿臣还要调查一番再写给条陈出来。”这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决定的事儿。
“嗯,能把你四哥这烂摊子扭亏为盈就行。”就是皇帝也不能年年给儿子补这样的亏空,这亏空真的让人吃不消。
今日是别后重逢,加上又有废太子的事儿,康熙年纪也大了,一路赶回来很疲劳,于是就在这件事说完后跟太后告辞回去休息。
海棠就陪着太后聊天,因为几乎天天见面,祖孙什么话都说,聊了好久海棠才从太后这里出去往德妃那儿。
康熙给四阿哥贴补银子的事儿德妃已经听说了,那真的是喜极而泣,十万两银子真不是个小数目了。
海棠来了之后她拉着女儿坐下,说道:“谢天谢地谢菩萨保佑,你四哥这事儿总算结束了,等赶明儿让他谢谢你。”
“谢我干吗啊?要谢就谢汗阿玛去。”
“刚才他就去了,在这里等你了一会,你一直不来他们就先走了。”德妃觉得这件事最大的功臣就是海棠,没海棠在老爷子跟前敲边鼓哪里有这十万两银子贴补,这十万真不是说拿就拿出来的。
德妃高兴完了就说:“唉,今年算是过去了,明年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