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事的本来也就是随口这么一提,作为采购食材的人,他习惯了在买东西的时候多问一句。
商贩不能少就算了,要是能少的话,他回楼里报的还是原价,多出来的优惠就进了他的荷包。
豆腐不能便宜管事地也不失望,只惦记着掌柜的交代下来的任务:“两个大钱就两个大钱,明天我要一板豆腐,你可得给我留着。”
能有一个每日固定买一板豆腐的客户,对于金二哥来说自然是好事,他点头道:“行,我每天约莫午时到,你记得早点过来取豆腐,我每天都要回安平县取豆腐,也不能耽搁太久。”
要是在郡城耽搁得太久,金二哥就得摸黑撑船回去了,虽说船上有火把,晚上在月光的映照下,河面也是白色的,但是夜晚行船,总归是没有那么安全的。
管事不以为意地摆了摆手:“没事,你要是急着回去的话,就请个脚夫帮忙把豆腐给送过去就是了,力钱我们食味楼出。”
永国也有帮人跑腿人,这些人叫做脚夫,也是力工的一种,专门在城门,码头上做一些帮人送东西的跑腿活。
就码头到食味楼这点距离,请脚夫送一趟豆腐也就两三个大钱的事情。
食味楼财大气粗的,压根就不在乎这么一点小钱。
金二哥闻言点了点头:“那我明天一到郡城就让人帮您把豆腐送过去,不过这买豆腐的钱……”
第129章
食味楼的管事很是无语了好半晌, 才从嘴里干巴巴地挤出了一句:“豆腐明天我会让脚夫给你送过来。”
至于脚夫会不会拿了货款就不回来了,那是不用担心的,这些脚夫都是生活在郡城的老板姓, 做这一行更是经常在郡城活动, 眼熟的人可不少,要是联系不上人, 稍微打听一下就能知道对方姓甚名谁, 家住哪条街,哪条巷了。
平常郡城的人找脚夫帮忙,几百个大钱的东西都不怕丢,就更别说这么一板豆腐的三十几个铜钱了。
谈好明日的的交货方式后,金二哥也没多耽搁,撑着船就回程了。
金二哥到姚家后还是说现在的这点豆腐不够卖, 对此姚家人也是没有办法了:“够不够的暂时也就只有这么多了,最多最多也就是能再多做两板豆腐, 更多的就不行了要再加量的话, 不止磨豆腐的人, 就是做豆腐的人都忙不过来了。”
现在姚奚两家人都在磨豆子, 要是再加量,也就只有让姚二郎他们晚上吃了晚饭就开始磨豆子。
现在天气还不算热, 上半夜做好的豆腐放到下午也不会坏, 等到天气再热一些, 就只能按照林回星说的那样,把做好的豆腐放进井水里面浸泡着,减缓它变质的时间。
能多赚钱, 奚家人自然是没有意见的,至此姚家和奚家两家人每天都要磨六十斤的豆子。
奚家每天能得六个大钱的工钱不说, 还能得到满满两桶的豆渣。
奚家也是脑子灵活的,听金氏说这豆渣用来喂猪效果极好后,也在乡下捉了两头猪仔养着。
吃不完的豆渣就拿去卖,或者和乡下的贫民换豆子之类的粗粮,要实在消耗不完的,就掺在猪草里面喂猪。
虽然舍不得拿人能吃的食物喂猪,但是看着吃了豆渣的猪眼见着一天一个样,奚家人也就不怎么心疼这些豆渣了。
和一个大钱好几斤的豆渣相比,自然是猪肉更加值钱了。
后面金二哥在郡城的豆腐生意算是走上了正轨,每天十板豆腐运到郡城去,食味楼和另外两家酒楼都来订了。
自从鱼头豆腐汤也开始受郡城人的欢迎后,食味楼每日预定的豆腐从一板变成了两板,另外两家后找来的酒楼则是每天一板。
剩下的六板豆腐虽然也不少,但也只够金二哥卖两个时辰的。
有时候要是两个时辰还没卖完,金二哥就会把剩下的那点豆腐放到和他相熟的鱼摊上寄卖。
这鱼摊的老板也是船家,和金二哥这种撑船摆渡挣钱的船家不同,对方靠打鱼为生。
这打鱼也是一个见天吃饭的营生,每日的收入都是不稳定的,不过自从金二哥把豆腐拿到郡城来卖之后,码头上这些卖鱼的摊贩生意可比之前好了不少。
金二哥再隔三差五地送块豆腐,对方是很愿意捎带着帮他寄卖一些豆腐的。
之后荆正天又来找过金二哥几次,奈何林回星一直没来安平县,他想引荐都没有办法。
随着姚老翁家装铜钱的陶罐越来越满,他比金二哥还盼望着林回星赶紧出现。
因为还没分账,姚老翁也不敢花用账上的钱,这就导致他们虽然每天都有几十个大钱的收益,平常却还是只能用之前的老底。
好在有金二哥从荆正天拿了带来的碎银子,姚家人倒是不至于没钱买粮吃。
在姚家人的盼望中,上梁沟卖纸小队也已经收拾好东西准备下山了。
经过一轮的造纸,现在上梁沟的每一户都有少则一百斤,多则两百多斤的草纸需要往外卖。
当然了,其中草纸数量最多的,还是林回星。
因为有那五十个腌料池的纸浆,最后林回星得了两千多,将近三千斤的草纸。
他每家分了一些,自己又留了一百多斤备用,剩下的两千斤准备全部带下山卖掉。
草纸用箩筐装的话,一箩筐差不多就是七八十斤了,一挑担子就是一百五六斤左右,这点重量村里的青壮年都是能够负担的。
林回星不行,他肩膀肉嫩,要挑扁担的话,用不了一个时辰肩膀就要磨破皮。
林回星这个人最不爱逞强了,纸要卖,却也不是非要自己挑的。
村里青壮年不少,只有几户人家没有多余的人手。
如苏大贵,苏大志家这种壮劳力多的,自家那点纸压根就不算什么。
林回星当即在村里喊出了口号:“请人帮忙挑草纸下山,一担草纸担到安平县给五十个大钱。”
本来上梁沟能造纸就多亏了林回星,他找人帮忙运草纸,村里但凡是能够抽出人手的人家,都没有推辞,当天就找到他提出要免费帮他。
林回星自然是不会应允的:“这要是旁的小事,我也就厚着脸皮受了大家的照拂了,一担草纸那么重,下山又有整整一天的路程,我哪里能让大家做白工。”
“就五十个大钱一担,我这边需要二十个人。”
两千斤草纸其实只需要十三个人,剩下的几人个,是林回星想着难得下山一趟,他菜园子里的那些菜又到了高产期。
这两天林回星菜园子里的空心菜、番茄、辣椒、豆角、茄子以及黄瓜丝瓜都开始陆陆续续的成熟了。
林回星和苏家就这么几个人,每天是消耗不了多少的,他倒是也和村里人说过,让他们想吃菜随时过去摘。
奈何村里人脸皮薄,哪怕林回星说过好几次,他们也不太好一次经常过去摘。
有些勤劳的婶子,听林回星说那空心菜十分的好养活,都从他这里掐了根茎种在自家的菜地,现在都已经在开始发侧芽了。
这么多菜林回星吃不完,村里人也不好意思过来摘,他就想着多摘一些带到山下去。
还有他的那些果树,桃子已经基本上都成熟了,大部分的他摘了分给了和他关系近的几家人,然后给姚家人和秦辉留了几个。
这些蔬菜运下山后看能不能卖掉,就是卖不掉也没关系,他可以送给秦辉。
说起来也多亏了秦辉林回星才能实现现在的财富自由,这些蔬菜在永国虽然稀奇,但总归也就只食物而已,拿去送给秦辉做人情他也不会觉得心疼。
各家各户很快就商量好了帮林回星担草纸的人选,因为箩筐不够,大家还花了半天时间临时编了几对箩筐出来。
四月初七,在玉米已经结穗开花的时候,林回星他们一行人总算是排着长队下山了。
这次林回星可没当甩手掌柜,他虽然担不动箩筐,却还是在背上背了一背篓的蔬菜。
地里的素菜很多,足足摘了一挑和一背篓,剩下的几个叔伯的竹篓里挑的则是暖水壶和煤油灯。
林回星尝试过,这煤油灯烧荤油和桐油也是可以的,所以这一趟他就只带了煤油灯,没有带煤油。
就那么一坛子煤油,现在上梁沟家家户户的女眷都已经习惯晚上点着油灯做绣活了,那点煤油只够村里人用的,这趟下山,林回星就只装了两筒煤油。
这两筒煤油林回星还是预备在下山的路上用的。
这一趟几乎是出动了村里所有的男丁,不止是青壮年,就连苏大荣他们这种三四十来岁的中年人 ,也都跟着下山了。
要是在现代,三四十岁决定称得上是壮年,但是在上梁沟,四十岁以上的人身上的老态已经遮掩不住了。
苏大贵他们虽然担不动一百六七斤的担子,但是到底是做惯了农活的人,挑个百八十斤的草纸走上一天的山路还是没有问题的。
原本林回星还担心东西太重了,他们可能会在山上过夜,结果大家十分的给力,一路上步伐就没怎么慢过,加上现在昼长夜短,他们倒是顺路地的在天黑之前到了山脚。
林回星又成了这一路上走得最艰难的人,好在一路上他让大家把他背篓里的黄瓜和番茄吃了不少,到后面他背篓里就只剩下半背篓的菜了,倒是成功地给他减负了。
这次林回星他们人实在太多了,郑二郎家可住不了这么多人。
加上这么多男人进村的话,人家也会怀疑是不是居心不.良,很可能不会放心让他们借宿。
想着现在晚上温度也不算低,苏大贵他们商量了一下后,决定就在山脚下的空地上点上火堆休息一晚上算了。
林回星原本还想争取一下的,奈何大家都舍不得花这个钱,就算他说他给大家出住宿费,大家都不愿意。
走了一天的路,林回星实在累得没力气了,说服不了大家他也不纠结,找了块地铺上厚厚的草纸就睡了。
对于苏大贵他们来说,这草纸可以要卖钱的东西,好几个大钱一斤的东西,他们才舍不得往地上铺呢。
晚上还是有露水的,虽说草纸沾了水晾干了也能用,但是紧贴地面的那些草纸沾上露水和泥土后,肯定是卖不出去了。
林回星家大业大的,才能不在乎这些,村里其他人却不能这么豪横,都是几个人成一堆,靠着箩筐和扁担就囫囵睡去了。
出门在外,最不能少的就是防备心,和睡得安稳自在的林回星不同,村里其他人就算睡着了,手上都是抓着箩筐的。
这样一晚上睡下了,第二天早上起床的时候,所有人都觉得腰酸背痛,难受不已。
就连睡在草纸堆上的林回星,身上都不舒坦,起来后他活动了好一会儿手脚,才觉得轻松一些。
草草吃过带着的干粮后,林回星他们连口水都没得喝,就又得往安平县赶了。
这一路上村里人的心都是提着的,就担心他们的草纸会不好卖。
第130章
林回星倒是不担心草纸的销量, 唯一让他有些担心的,就是他们这次带下山的草纸数量实在太多了,安平县就这么大, 一两天之内恐怕是消耗不了这么多的草纸资源。
要吧这些草纸送到郡城去卖也有些麻烦, 主要还是交通问题,以及村里人一个大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的性子。
要让他们坐船载着草纸去郡城的话, 他们肯定会因为心疼船资而不愿意, 要让他们花钱坐船,他们更愿意挑着这些草纸走上一整天的路去郡城。
林回星是劝不了村里的这些人:“我有事回去姚家一趟,你们有事就去码头找我。”
之前村里好几个人都跟着林回星在姚家借宿过,是知道姚家的位置的。
对于那些不知道姚家在哪里的村里人,林回星就简单地说了一下姚家门口的样式,又交代大家实在找不到的话, 就找别人打听卖豆腐的姚家。
在大家准备四散开来卖草纸之前,林回星还不忘叮嘱到:“今天是第一天, 我们这草纸的价格不用降价, 大家统一定价七个大钱最合适。”
这才第一天, 林回星可不想现在就便宜卖。
这草纸的原材料虽然不值什么钱, 但是为了造出这些草纸出来,大家可都没少流汗, 担着这些草纸下山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要卖得太便宜了他可不甘心。
苏大贵担着自家新做出来的草纸, 眼含警告地环视了一圈族人:“听到林郎君说的了吗,七个大钱一斤,谁都不许擅自降价。”
苏大贵说的话可比林回星的有份量, 他这话一出,村里人都连连点头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