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平时最亲程穗和王冬梅,虽然会让别人抱,可稍微多抱一会,它就会开始挣扎着要下来,就连程老三也是如此。
但是,此时此刻,团团竟然老老实实地靠在刘二姑的怀里,没有要下来的意思。
时不时看向屋里的方向,它似乎也在跟着叹了一口气。
二十来斤的团团像是一颗定心石,抱在怀里的时候,莫名让刘二姑那颗焦躁的心感觉到了几分安稳。
在瞥见它脖子上的那根平安绳时,她心里的恐惧顿然又少了大半。
山神仙有灵,一定是让大熊猫过来坐镇,保护罗英和她肚子里的孩子了!
抱着团团重新坐下,为了让团团可以更舒服些,她可以用腿托出了它的小屁股。
“团团乖,那咱一块坐在这等,等着英子平安把孩子生下来。”
“嗯!嗯!”
十二点,村头有几束烟花升空。
嘭!嘭!
五颜六色的光芒一朵接着一朵绽放,很快,村子里各处也接连响起了欢迎新年的鞭炮声。
向来最害怕响声的团团,此时竟然没有挣扎地逃跑,而是和刘二姑一样,目不转睛地盯着屋里那个正在拼命生孩子的影子。
听着儿媳妇生孩子的惨叫声,刘二姑护在团团耳朵上的手又开始微微发抖。
团团抬起爪子贴在她的手背上,似乎是想安慰她宽心。
“啊啊~啊啊~”
又过了两个小时,随着里屋传出了几声嘹亮的啼哭,刘二姑悬着的心终于放回到了肚子里。
“生了!生了!”
王冬梅将孩子放在襁褓里包好,隔着门让外面等着的刘二姑放心道:“是个大胖姑娘,母女平安!”
一听母女平安,刘二姑高兴地啥都忘了,抱着团团就进了屋。
忙活了好几个小时,可把一屋子的姑婶们都累坏了,可见到孩子能平平安安地出生,她们也都顾不上休息,热闹地聚在一起为她们娘儿俩庆祝。
“瞧瞧这女娃,长得多像你哦。”
“这孩子有福气得很哩,刚才生的时候,我看是腿朝下,可把我吓坏了,结果自己就把头转过来了。”
“肯定是山神仙保佑着你家,这女娃儿的福气以后肯定长着哩!”
“可不嘛,今儿还是新年的头一天,这头份的喜气几家能有啊?”
“嗯!嗯嗯~!”
团团听不懂姑婶们在聊什么,可见她们一个个脸上都堆着笑容,也跟着哼了几声。
折腾了几个小时,罗英累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了,她的眼皮重得似是压了几斤的石头,可瞧着身边刚出生的女儿,她又舍不得闭上眼休息。
“英子,辛苦你了。”
抱着团团来到床边,刘二姑和它一起看了自己的小孙女。
姑婶们都说罗英的孩子命好,但是刘二姑知道,一定是有山神仙和团团在保佑着她,才能让她们母女平安。
向来总把“科学”挂在嘴边的刘二姑,今天还是选择“迷信”一回。
罗英笑着摇摇头,伸手掖了掖女儿的襁褓,让刘二姑和团团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孩子的模样。
第一次看到人类的幼崽,团团那一双眼睛睁得老大,它好怕会吵到孩子睡觉,连呼吸声都刻意压得很小,耷拉着的四肢也跟着蜷了起来。
“姑,我来吧,”程穗擦了一把手,将团团接了过来,“差点把团团给忘了,麻烦您照顾它了。”
“是我得谢谢你们才对。”
刘二姑有些哽咽,说话的功夫眼眶又要湿了,“这大过年的,要不是你们来帮我们娘儿俩,我……”
“不碍事,不碍事。”
“是啊,都是乡里乡亲的,谁家没个急事?”
“过着年呢,可不兴掉眼泪。”
姑婶们谁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
同在一个村生活了几十年,你帮我一把、我拉你一下,大家都是这么互相帮衬着过来的。
摸了摸团团的小爪子,刘二姑也对它说道:“还有你啊,谢谢你,团团。放心,你的这份儿人情,我替她们娘儿俩记下了!”
“人情?”程穗纳闷道。
团团将她握住的爪子抽出来,搭在了她的手背上,咧开嘴,笑着回应了几声。
“嗯,嗯,嗯!”
……
罗英生下孩子没两天就开始发烧,可把刘二姑给吓坏了。
刘华在城里的医院值班回不来,刘二姑一跺脚,直接独自带着儿媳妇和孙女去了城里看病。
原本以为她们一两天就能回来,结果元宵节的前两天,一家三口才再次推开了紧闭的院门。
“你们可回来啦!”
见罗英脸色红润,刘二姑怀里的孩子也平安无事,王冬梅这才放下了悬着的一颗心,“咋这一趟去了这么久?医生咋说的?”
罗英还没出月子,担心吹到风会受凉,没敢在外面多呆就赶紧进屋了。
刘二姑怀里的孩子睡得正香,比了个手势后也跟了进去。
“不碍事,就是吃得太补了,上火上得发了烧,”跟在后面的刘华将手里的包袱放在地上,一边说一边从里面掏出一把喜糖,隔墙递给了王冬梅,“在医院住了这么几天,已经调过来了。”
刘二姑一心为了儿媳妇好,隔三差五就给她补身子,又是鸡汤、又是排骨,还得往里面放点补血的枸杞和红枣……不上火就怪了。
想着儿子在医院值班,她们便没急着回家,等到值班结束后才一同回来。
接过那一把喜糖,王冬梅点点头道:“好好好,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往院子里瞧了瞧,刘华又问:“妹子和团团在家不?”
“在屋里做手工呢,有事找她?”
刘华:“娘说晚上想请妹子和团团来一趟,给我家丫头认个亲。”
“认亲?”王冬梅一时没反应过来,“认啥子亲啊?”
刘华解释道:“就是让我家丫头和团团拜个把子,以后喊团团叫姐。”
王冬梅:???
乡下常有这种认动物亲的旧俗:要是什么动物对谁家的孩子有救命之恩,不管是什么猪马牛羊,都得认个亲,以后不仅要当一家人看待,逢年过节也是要接受孝敬的。
附近好几个村子里都有人认了动物亲。
清南村老赵家的小孙子,小时候差点被水冲走,是家里的大黑狗救了它的命,从那之后小孙子就管那只大黑狗叫三叔,如今那小孙子十多岁了,过年都得给他“三叔”磕头。
还有那年闹狼灾,清花村宋寡妇家的闺女,差点叫狼给叼走,是家里的老黄牛给救了下来,虽说老黄牛死了好些年了,可家里还摆着给它做的牌位呢。
老孙家那“白眼狼”按理说也该认亲的。
只是大熊猫生活在山里,又是野生动物,这才作罢,不过逢年过节孙家该给的孝敬,还是一点不差地往山里头送。
认亲倒是没啥,只是王冬梅有点糊涂了,自家的团团对这孩子有啥救命之恩呢?
十来天没回家了,等刘二姑那边收拾停当后,程穗一家这才带着团团上了门。
“呀,团团咋长这么快啊?!”
看见程穗怀里的团团胖了一圈,刘二姑热络地胡噜了一把它的脑袋瓜,又捧起它的小爪子好好亲了亲,“牙也长出来了不少,这得快三十斤了吧?”
程穗:“嗯,前儿称的是二十八斤。”
幼年期的大熊猫长得飞快,喝下去的牛奶全都变成了软乎乎的肉。
这才一个月不到就长了快十斤,怕是用不了一年,它的体重就能超过自己了。
“它几个月大了?晓得不?”
程穗:“估摸着应该四五个月大吧。”
程穗也不敢确定,只是看它长得还是乳牙便这么猜测道。
刘华也想伸手摸一下它蒲扇似的耳朵,还没碰到呢,团团就张开嘴露出自己那两排小牙牙,哼叫着不让他靠近。
“嗯!昂!”
别看团团长了一副乖乖熊的模样,龇牙咧嘴起来也是……一点也不凶。
走进里屋,王冬梅和程老三放下了带来的鸡蛋,围在了刘二姑两边,满脸宠溺地瞧着她怀里的小孙女。
“呀,长得真俊哎,白白嫩嫩的。”
“跟刘华小时候真像!一看就是聪明相!”
听到周围有声音,睡了一路的小孙女也慢慢睁开了眼。
慵懒地打了个哈欠,好奇地骨碌着眼睛,观察起那两张陌生的面孔。
“嗯,嗯……”
看了他们一会后,小孙女开始不安地哼了几声。
程老三赶紧捂住了嘴,压低了几分声音,“是不是我俩吵醒她了,没睡好?”
“不会,没出医院就在睡,应该不是缺瞌睡了。”
刘二姑一边说一边从旁边的竹筐里拿出那只用竹条编的小香包,轻轻在孩子面前晃了晃,刚才还准备要哭闹的小孙女瞬间又安静了下来。
将小香包拿在手里来回揉捏,刘二姑轻车熟路地拍着她的背,安抚她道:“哦哦~乖哦~奶奶拿着咱的小香包呢,不哭了不哭了~”
“她就是无聊了,想别人逗她呢。”一旁的罗英淡声解释道。
指着刘二姑手里的小香包,程老三一眼就认出了程穗的手艺:“这香包,是穗儿年前送的那个吧?”
程穗做手工的手艺好,就算是用竹子编出来的香包也像是布缝出来一样精细。
刘华:“对。”
王冬梅:“孩子起好名了吗?叫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