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转瞬之间,自己就成了这场战役的主导者,实在是猝不及防。
秦修文惜命,但是绝非贪生怕死之辈,只不过他做事一向工于心计,以理智冷静代替感性,在他分析中,自己亲自上阵,绝非是个好主意。
等到下朝的时候,周邦彦背着手走了过来,朝着秦修文笑道:“元瑾,以你之能,驱逐区区两千蛮夷不过是手到擒来之事,到时候得胜归来,本官定当为你准备庆功酒!”
周邦彦竟还有脸给自己的私心罩上一层遮羞布,实在是让秦修文大倒胃口。
“周大人,下官一向认为您大公无私、是个忧国奉公的好官,个人私情不会影响你对事物的判断,只可惜……”
秦修文低低轻笑了两声,但是这笑声中的轻蔑和不屑却怎么也掩盖不了,虽然秦修文没有说完整,但是这话里的未尽之意,在场的都是高学历人才,谁听不懂?
周邦彦原本见秦修文掉坑里去了,心情大好,如今被秦修文这样一说,勃然大怒:“秦修文,你放肆!竟敢言语无状、顶撞上官!”
秦修文锋利的眉眼一凝,一向收敛起来的气势大开,清冷的眸色中满满的压迫感,口中所吐露的话语也不再客气:“孰是孰非大家心中自有公道,我被周大人您举荐出征不要紧,秦某人自是为朝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是若是因为周大人的私心,而导致了这次战役不顺的话,那么这两万百姓的性命、大明丧失的海上之权以及牺牲掉的兵士,”
秦修文凑近了一点周邦彦,用只有两人可以听到的音量缓缓道:“都得由您来负责!所以,您最好祈祷我,旗开得胜。”
明明秦修文吐出来的气息是温热的,可是周邦彦却感觉到浑身一凉!
继而是滔天的怒意!
这秦修文,是如何敢?!?
这么大的帽子往他头上一扣,若是秦修文战败,他周邦彦岂不是成了千古罪人?
周邦彦呼哧呼哧地大喘着气,心头有如万马奔腾而过,双眼死死地盯着秦修文,这个自己过去的下属,对自己卑躬屈膝、不敢有丝毫忤逆的属官,如今哪怕依旧低他两个品级,却是一点都不将他放在眼里了!
这就是周邦彦感觉落差巨大的地方。
以前在卫辉府,自己是卫辉府的最高官位之人,秦修文是他的属官,对他是一心一意,为他筹谋,甚至连卫辉府发展后如此巨大的成果,秦修文也甘愿拱手相让。
那时候周邦彦只需要享受秦修文的能力和讨好,颐指气使间就可以将功劳尽归自己所有。
而自从入京之后,原本周邦彦以为秦修文还会像以前一样,对自己毕恭毕敬,可是谁知道,对方却和他们划清了界限,甚至连结为姻亲都拒绝了。
这让周邦彦落差太大,同时也记恨上了秦修文。
而秦修文这边,原本只想和周家和平共处,可是周邦彦只将他当作过去的一条可以利用的狗来对待,那么他也没什么好客气的。
周邦彦都已经撕破脸皮,恨不得他死在吕宋了,一个心中想着要置他于死地的人,还有什么情面可留?
两人之间隐晦的交锋,吸引了许多还没下朝官员的目光,周邦彦一向自诩清高,决计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丢脸,他铁青着脸拂袖而去。
气走了周邦彦,秦修文也没有什么开心得意的,他只是感叹人性的阴暗,明明他与周邦彦并没有什么利益之争,之前也没有什么龃龉,如今却闹到了这种地步,只能说有时候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恶意是来的如此突然。
秦修文走出大殿,正准备离开,却听到了后面有人喊住了他。
转身回过头,便看到了宋应昌追了过来:“秦大人,关于吕宋一事,我已经研究多年,回头到了衙门我就派人将手稿奉上,里面关于吕宋的地貌、关卡、海防都有介绍,希望能够帮到秦大人一二。”
宋应昌没有被委派出征,心中是有些遗憾的,但是他更怕秦修文出师不利,所以在秦修文接下此事后,他就想好了要将自己搜罗的所有资料都给秦修文送去。
秦修文作了一个长揖,郑重道谢:“多些吴大人的指点!”
宋应昌没想到秦修文如此郑重其事,平日里两人在朝堂上没有任何交集,但是自从上次焦侍郎之事后,秦修文手段狠辣的形象算是深入人心了,宋应昌对这个心思深沉的后辈也有点发怵,前来攀谈的时候还担心秦修文会自负而拒绝自己的好意,没想到实际接触下来,对方如此懂礼谦逊。
原本只是想送些资料过去的宋应昌忍不住道:“若是到时候秦大人有任何不解之处,都可以来寻我,另则,我们兵部会举荐一个有能力的总兵出来,但愿能给秦大人分忧一二。”
这是真正的在帮忙了。
秦修文面露感激之色:“宋大人,吾与汝之心是一般的,吕宋乃海外要塞,海外航线必争之地,收复吕宋乃大明百年大计,秦某哪怕肝脑涂地,也绝不会令朝廷失望!”
秦修文语气认真,面容清隽,如此郑重而言,让人根本不会怀疑他说的是假话。
宋应昌原本以为秦修文是赶鸭子上架,没想到对方却是真正和自己的想法统一阵地的,忍不住连说了几声“好”,并且已经琢磨开,到时候一定要给秦修文这边配备更好的兵器。
等到秦修文回到鸿胪寺衙门的时候,石飞羽接到消息已经是吓傻了,他怎么也没想到,最后亲自指挥督战的人,居然是秦大人!
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再联想到自己前几日和秦修文还商讨过这个事情,石飞羽简直就是异常惊恐了。
这事是自己挑起的,结果却让秦大人给自己背了锅?!
石飞羽忐忑不安极了,但是此时秦修文却根本没顾上他,原本他的军备都是给宋应昌准备的,如今却都变成了给自己准备的了,秦修文经验不足,必要在原有基础上更加一层保护。
“大人,目前一共仿制成功红夷大炮一百二十尊,燧发枪一千五百支,蒸汽机船造好两艘,如今已经全部在卫辉府整装待命,还请大人示下。”
叶向高是今科状元,如今在翰林院当职,是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这就是状元的殊荣,别的进士最多七品,他却可以起步就比人家高一级。
如今叶向高主要负责的是编修史书,但是万历不是一个爱修史的主,再加上也无需给天子讲学,翰林院的工作十分清闲,叶向高更多的是在秦修文身边,替秦修文办事。
现如今徐光启身边已经组建了一个属于大明的科研团队,这几年在“京报”和“卫辉时报”的影响力下,越来越多的科技人才被发现和吸纳进来,致力于蒸汽机的研究,也就是在这项研究工作的进程中,反哺了许多科研人才的迅速成长,并且攻克了许多之前在技艺上也好,还是在工业水平上也罢的难题。
所以当徐光启等人拿到了红夷大炮以及遂发枪的样品后,很快就能将它们拆解开来,同时迅速制成了仿制品。
其实已经不仅仅是仿制品了,可以说现在制成的红夷大炮比西班牙人的射程更远、威力更大,同时由大明安装的准心刻度计算的更加精确,更能够命中致远。
遂发枪也是同样,以前大明用的火铳是火绳枪,发射慢、点火慢,但是法兰西人将火绳枪改制成了遂发枪,用隧石点火,大大加快了发射速度同时射击的精准度也加强了,造价成本还更低廉,可以大批量进行生产。
虽然在遂发枪上徐光启他们并没有进行太多技术上的优化,但是在大明工匠高明的制造工艺上,却是能制造出更加完美的遂发枪,安全、稳定、品质更好,据季方和给到的第一手线报,吕宋岛上的西班牙人目前配备的还是转轮打火枪,还没有进行遂发枪的配备。
秦修文沉吟了一下,对叶向高吩咐道:“大炮数量足够装备蒸汽机船了,遂发枪务必再产一千只,时间上是否来得及?”
朝廷轻敌,认为如果要打,要解救岛上的那些华人,当然是要兵贵神速,若是经验丰富的宋应昌领导此次战事,或许问题不大,但是秦修文在这方面确实一窍不通,他这个主帅是绝对不会轻敌的,所以必须再次加强装备,才能多几分胜算。
叶向高点头:“已经和徐先生说了大人要出征一事,嘱托他遂发枪的制造多多益善。”
叶向高做事周全,心细如发,这也是秦修文如今重用他的原因。
“不日我便将离京,京中诸事我已经嘱托给季方和,你和严知行二人在翰林院也可互为依仗,若是有不决之事,可以去知会季方和,他会出面相帮。”
今日春光明媚,暖风习习,两人相约于万寿寺后山竹林中落座对弈,叶向高执白子,棋路大开大合间有自己的精妙算计,秦修文执黑子,棋路波云诡谲、天马行空,让人根本不知道他的确切心思到底是什么,一直到秦修文说完这句话,才最终落下一字——白子被吃掉了一大片,秦修文仿佛赢的毫不费力。
“承让了。”
秦修文收回骨节匀称的手,目光澄静,望向叶向高:“进卿,你一向最是机警有度,进退得宜,你也知道,那些人将我调离中枢,不仅仅是要给我下套这么简单,咱们势力初成,我这一去很有可能就会对你们下手,户部尚书可信,鸿胪寺亦可依,而大方向还需要进卿你来把握了。”
叶向高一下子有些哽咽了,强自压抑的担忧忐忑还是冒了出来,大人说的这些话,竟和托孤无异。
虽然他并非出自卫辉府,但是秦修文待他之心,日月可鉴,会试之前的悉心教导,助他夺取状元之位,入翰林院当值后,官场上的规则、上官的喜好秦修文都给他一一讲解分析,京中宅院安置好,老家父母家人托人照顾妥帖。
说来可笑,明明自己还痴长秦大人几岁,可是秦大人在他心中那是如师如兄长般的存在。
而现在,大人自己都要奔赴前线,生死难料,却在临行前对他们殷切叮嘱,给他们留足退路,这般一番沉甸甸的心意,实在让人受之有愧。
只可恨自己初入朝堂,还不能为秦大人分忧,否则何至于此!
叶向高心中有千言万语,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只能看着秦修文的双眸郑重起誓:“大人只要保全自身归来,进卿绝不让大人失望!”
秦修文欣慰地点了点头,叶向高是这些人中最有政治智慧的,师傅已经年老经历不济,朝堂之上目前只能将大半事物委托他料理。
但愿自己目光如炬,不会看错人、信错人。
第152章
既然是朝廷决议好的要出兵,自然是不用再偷偷摸摸了,这次不用再从小洋山登岛出海掩人耳目,而是直接从广州府出发,直取吕宋。
广州府到吕宋直线距离不过两千余里,蒸汽机船突袭的话,四五天的时间就可以直达吕宋,速度其实非常快。
万历虽然一开始心中不舍得秦修文涉险,但是秦修文应承下来后,思来想去,确实若是有秦修文在,接下去各种事情都操作起来都更加便宜,便也不再纠结,只委派了一个百户所锦衣卫保护秦修文,算是天子体恤了。
确实,这已经算是难得的殊荣了,若是这次是宋应昌前去,估计只能多带几个家丁保护自己了。
大明前期普军队战力水平较高,但是到了晚明之后,因为卫所制度和军户制度的腐朽,导致将不识兵,兵不知将,同时军队主要由世袭的军户所组成,但是许多没有背景的普通军户地位低下,很多军户叛逃或者是出售军户,地方上的总兵瞒报军户数量,以公肥私,再用从朝廷所获的银两豢养私兵,也就是所谓的家丁,但是这些家丁武装的比正规军还要到位,吃得好、训练有素、军备完善,甚至已经成了战场上的主力军。
这些也为明末政体崩溃埋下了伏笔,只是现如今秦修文还无力改变,甚至于他自己此次出发,都由张达领了三十名护卫随身保护自己,而有且只有这三十人才是真正属于秦修文的人。
秦修文带着自己的护卫,一百名锦衣卫以及监军齐公公一路往广州府奔去。
一开始走的官道是水泥路铺就而成的还算好,大家日夜兼程赶路算是相安无事,但是等出了水泥路官道后,就是以前老的官道,路途坎坷颠簸,其他人都还好,锦衣卫领头郭百户毕竟是习武出身,虽然一直在京中生活,吃的苦不算太多,但是秦修文一个文臣都没有喊苦叫停,他更不会示弱于人,一路上都是策马而行,整肃队伍,并没有耽误任何时间。
但是那位齐公公就有些受不了了。
齐公公年纪已经四十余岁了,这是他第一次作为监军出行,常年在宫内的生活,又是御马监大太监,在一众宫人中地位超然,锦衣玉食惯了,猛然要过苦日子,当然是不乐意的。
眼看着秦修文一路不喊停,从日出赶路到日落,只于晚间草草休息一晚,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又要出发,齐公公忍不住和秦修文道:“秦大人,这日夜兼程,你们受得了,我可是真的受不了了,一把老骨头都要颠散架了,你看若不然入城歇息一天再走?”
秦修文原本的计划是过城不入的,再过五日便能到达广州府,提早抵达一日,便能和此次的总兵多接触演练一日,新的战舰和遂发枪也正在运送的路途中,兵贵神速,拖拖拉拉的让那李总兵倒等自己,显然会让人第一印象就变差。
宋应昌确实没有糊弄秦修文,万历也确实现在对他算是不错,这次攻打吕宋的战役,派遣出来的总兵是李如松。
若是这个名字不算熟悉,那么他亲爹的名字应该是如雷贯耳了,那就是李成梁。
李成梁作为唯一可以和戚继光相抗衡的名将,素有南戚北李之说,而李如松作为李成梁的长子,可谓是虎父无犬子,三十五岁就成了山西总兵,是整个大明最年轻的总兵,从小跟着父亲征战漠北,又师从徐渭,补足了很多武将最缺的一环:文化素质培养。
所以李如松作为这次的领兵总兵,算是秦修文的意外之喜,对这次作战的取胜更加有了保障。
李如松作为一个妥妥的军二代,父亲在辽东那是说一不二的存在,说句大不敬的话,李成梁在辽东那就是土皇帝,这样养育出来的接班人李如松,会是一个特别好相与的角色吗?
秦修文和李如松同时接到调命出发,两人到广州府的距离差不了太多,甚至因为秦修文能多走一段水泥路官道的缘故,照理还应该先到广州府,现行安排好后勤工作,如今齐公公要躲懒,那就打乱了行程计划,听了齐公公的,指不定还要比李如松晚到几天。
秦修文眉心蹙了蹙,这位齐公公别看只是监军,其实就是万历派出来的眼睛,到时候战场上的所有一切都会由齐公公去禀告给万历,甚至于就是齐公公自己在宫中都是权势颇大的人,真的直接得罪了他,到时候恐怕以后多有不便。
“齐公公,若不然,到下一个城镇的时候,您先休息两日,我派一队人马停留下来保护您,我们先行一步到广州府,反正到了广州府还要布局作战计划,可以在那边再等您四天,您看如何?”
秦修文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但是齐公公却不领情,阴阳怪气道:“秦大人,陛下派我来监军,您却让我独自一人停留下来休息,您怀的是什么心思?”
秦修文挑了挑眉,嘴角含笑着看向齐公公:“齐公公,那您先稍事休息,我调度一下。”
齐公公以为秦修文知情识趣同意了,先行一步回到了马车中去。
一行人在野外生了火堆,热了一下饭食,齐公公这次前来也带了一名小太监随身伺候,原本都是这个小太监帮忙送饭过去的,今日却被张达拦了下来:“让我去送吧。”
张达给小太监使了个眼神,能被齐公公带出来的小太监也是个人精,闻言就将这活给了张达去做。
等张达送完饭食后退回了,就悄悄给秦修文递了消息:“银票已经送出去了。”
秦修文心下了然,出发之前陈矩就已经帮秦修文搜集过齐公公此人的信息,这位齐公公和他的主子如出一辙,都是掉到钱眼里去的,秦修文刚刚让张达送了一万两银票过去,想来他不会再作妖了。
果然,午饭过后,齐公公就说自己身体欠妥,要到下一个城镇找大夫医治,让他们先行一步,自己随后就赶到。
一行人中,齐公公和秦修文二人是领头者,两人都同意,其他人就没有什么反对意见了。
至此,秦修文摆脱了齐公公,干脆弃马车改骑马,跟着锦衣卫的队伍一路狂奔,日夜兼程,硬生生将时间缩短到三日就赶到了广州府。
张达作为护卫首领和秦修文的心腹,嘴上不说什么,心里是肉疼的不得了,让那个死太监拖延几日,竟然要给他一万两银子!
这可是整整一万两啊!!都够多少人吃一年的了!
只是张达跟了秦修文这么多年,能够从一个普通衙役最后跳出来做到秦修文身边的护卫统领同时帮忙打理秦府,就知道这人是个知情识趣的,知道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不该说话。
所以就算张达心中再不解,也没有提出过任何意见。
而他很快也会知道,这一万两是花的多么的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