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买活_分节阅读_第289节
小说作者:御井烹香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14 MB   上传时间:2024-12-17 19:12:59

  这次来到云县,本来想要抓住机会去好好上上扫盲班,但很可惜,因为运动大会的关系,学校暂时停了扫盲班,把老师都抽调去一线帮忙了。于是老高便认为,他们可以考虑把族中的后辈送来上买地的学校——别的不说,农业专门学校,这个能上是要上的,这关系到老陕们能不能也吃上这样大量供应,还鲜灵灵绿生生的瓜菜啊!

  “这个上回人家不是告诉你了——我都还记得呢!草木灰兑水、辣椒油、大蒜水也能调农药,再有是什么来着?说是这个方子特别好用——哦!想起来了!棕榈油调肥皂水,弄得稀稀的!也很防虫!”

  他身边的友人有些不以为然,见烟花散了,便摸着肚子道,“还真有点饿了,我做个好人,把那家的粽子包圆了吧!可惜了,那碱水粽子没用黄米,要来个黄米小凉粽可就中了!”

  说着,便隔着墙喊了一声,“碱水粽子还有吗?”

  “哦!是你们促进会的大哥们啊!——就三个了!”

  这些来摆摊的商贩,对于沿街的门脸自然是十分熟悉的,他们对老高这些人也很尊重——能不尊重吗?关陕促进会的院子里,住的都是羊毛贩子,虽然看着不起眼可个个有钱。“肉粽还有两个,热乎的,油煎着也香甜,沾点辣椒酱开胃带劲?”

  关陕人不太爱吃肉粽,可这几日促进会,买不到菜,在外买饭又常常受不了排队,便干脆学着一些节省的人家,自家煮一大锅小米粥,吊进井水里凉镇着,要吃的时候吊上来,一人一碗,配熥好的热白面馒头,夹酱就咸菜吃——

  其实,这样的吃法,在关陕其实已经是非常殷实的表现了,这吃的可是白面馍馍那!就是地主老财家怕不也要放些杂面进去的?而且,咸菜、油油的辣椒酱还能随便吃!但是,对于这些关陕汉子来说,他们已经过了好几年的美日子了,在云县期间,更是能顿顿开荤啊!

  这人就是如此,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朝习惯了在云县这里的生活,离开云县回乡去时,那打从心底的依依不舍,真比离乡来云县时还真诚。这几日粥配馍馍就酱,到底是少了油水,让这个羊毛贩子的肚肠不由得空落起来,连以往敬而远之的肉粽,这会儿吸引力仿佛都更大了一些。他下定决心道,“那就包圆了吧!肉粽切片煎了,多给些你们的好酱,你家这个咸酱调得好,碱水粽子沾着也好吃!刚好——一会黄来、赤心从马场那边回来也吃个夜宵。”

  “好嘞!多谢您照应着!”小贩也是喜不自禁,立刻快手快脚麻利地操办了起来,“对啊,刚听说马术比赛,有个关陇汉子杀进决赛了,岂不就是同乡会的豪杰好汉?”

  “哈哈,”院子里的汉子们也都高兴起来了,七嘴八舌的搭腔,“正是我们的黄来儿!”

  “本来说是来参加个好玩的,没想到,倒也没落了俺们关陇的名声!”

  “那是!关陇边地,哪有不会骑马的,关陇汉子个个都不怂!”这小贩在同乡会门口做久了生意,虽然是南人,但也颇学会了几句夹生的关陕声口,他拿了一张大荷叶,把煎得两面焦黄的粽子片一裹一扎,酱料另用一张小棕榈叶包好,上头扎了一个竹签,这样用的时候,只需要取出竹签,轻轻一捏,酱汁便可自然流落,那装糖稀的小棕榈叶也是如此,别看是小生意,却颇见巧思呢。

  这里一手托着大荷叶包,手指缝里还拽着本就是包好的碱水粽的提线,沉甸甸的五个粽子,一共二十文,肉粽小些,五文一个,大碱水粽三文一个,另外糖稀也要一文钱。小贩一手交货,另一手空出来收了钱,又找回五元来,“给十五就够了,多谢大哥们一直照应着!我这里车子略放墙边,看完了仙画再来推!”

  说着,便忙不迭搓着手,哼着歌收了摊,把小车往墙边一靠,拿出油布来抖落了盖好,便拔脚跑远了赶着去排队——做了一日的生意,还是这么有精神!怀里揣着一日赚来的钱,也不急着回家,不怕人抢,不怕人偷。光从这一个小贩身上,便可看出云县如今是何等的安宁,何等的富强了!

  老高是个思绪多些的,眼神跟着那小贩走了一段,心中颇有些感慨唏嘘,他那几个同伴却是嘻嘻哈哈,连忙打开荷叶包要吃起来,恰好此时有人也走到门口,和他们打了个照面,这两人一身都是蒸腾的水汽,头顶习惯性地缠了一条湿漉漉的白头巾,即便刚洗过澡,但身上还是能隐约闻出马味——

  “黄来儿!赤心儿!”

  院子里大家连忙都来招呼,“回来了?”

  “今日怎么练得这样晚?!若是往常早该回来了!”

  原来黄来儿、赤心儿这对叔侄,就是这一次参加马术比赛的骑士了,黄来儿是个骑马的好手,毕竟是驿卒出身么,马术是一批人中最强的,他侄子赤心儿也有天份,虽然在初赛中被淘汰,但也还是陪着黄来儿训练。

  上午初赛结束后,去给他们加油的同乡会众人赶忙回来休息——他们为了能进场加油,三点多就起来了。下午黄来儿马不停蹄又去练马,他们一般都是练到日落,再去河边洗个澡就回来吃晚饭,今日已经算是有些耽搁的了。

  “在城门口遇到点事——”

  黄来儿剃了胡须,头发也剃光了,更加显得精干,示意众人进屋坐下,沉声道,“见到买活军抓人!大约数十人都被绳索锁了,有些人口中塞了麻布,买活军还在封锁街道搜查,我们在一边瞧着,耽误了一点时间。”

  “哦?”众人都是神色一动,老高等人连粽子都不吃了,连忙聚拢了过来,“果然,买地不如眼看的那么太平——可打听到,这是因为什么事?”

第571章 To be or not to be

  黄来儿、赤心儿、老高这一干约十余人的关陇汉子, 说来赶上这运动大会也是有点运气在的,虽然从去年就有听说买地要办运动大会,但关陕距离买地, 何止千山万水,对于这些羊毛贩子来说, 不会因为要参会而特意改变自己的行程——换句话说,出门之后, 何时能到达目的地,其实也不由他们说了算,路途中有太多的艰难险阻了。抱着要参会的心思, 反而可能会失望,索性就不去考虑,能什么时候到就什么时候到。

  如此反而少了挂碍,也不焦虑,从关陕入潼关,再转走水路, 从水路往广陵,到武林换海船南下, 如此一路上走了近两个月的光景,一路上陆续押运了足足能装满三艘大船的细羊毛, 算是把半个关陕的羊毛出产都带过来了——剩下一多半的出产,其实最后也是买活军吸收,黄来儿等人也可以在长安就把所有的羊毛都趸给买活军,只是他们想要走一走这条商路, 借机浏览天下局势,同时也和买活军多些接触,以此判断自家是否也能和叙州一样——虽然身处敌后, 但却依旧是高举红旗,以买活军领地的名义,傲立在敏地的腹心。

  说实话,倘若叙州人的思路没有这么野,或者如果买活军对他们的态度比较冷淡的话,这批关陕汉子们,恐怕也不会兴起这样的念头。又或者这样的事倘若真的发生了,但并没有登上报纸的话,关陕那边也不会轻易得到消息的,他们当然也就不可能因此心动了。但是,各色各样的报纸,现在发挥的作用是越来越大了,这些汉子们自从去年在报纸上看到叙州举事的消息之后,便很留意买地的回应。

  黄来儿因此下定决心,放下了手里的摊子,暂时离开了驿卒的岗位——当然,他现在保留这份工作,完全只是为了有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长期留在驿站并且使用驿马,到各处去忙活他和张秉忠一起捣鼓的羊毛生意罢了。去年,他花了半年的时间,跟着买活军的商队走到了云县,并且在云县这里租赁了一间屋子,挂上了《关陇同乡权益促进会的》的牌子。

  买地这里,关陇人是比较少的,多数都是实在活不下去,辗转各地,最后因缘巧合来到买地的流民,这些人并不是成规模一起南下的,也就很难凝聚在一起,平时都是各自为政,也没有以乡情为依托展开交际的习惯,黄来儿到了云县之后,便认为这是他们这些羊毛党的机会,立刻申请成立了这个协会,并且租了个不大不小的水泥院子。

  在当时,他的想法是,哪怕因为距离实在太过遥远,路实在太不好走,又实在是太受到朝廷重视,关陇这里暂时不便‘反正’,他们后续也该送些兄弟过来见世面,学本事,否则,等到买活军打到关陇的时候,好位置都被别人占去了,还有多少职位等着他们关陇的老乡呢?

  不说别的,光是报纸,也不好解读本地的政策呀,哪怕是为了收集消息,结交本地的朋友,探知一些买地这里的规矩、禁忌,以及在当地人这里司空见惯的民俗共识,也都有必要送些亲眷后代过来不是?

  抱着这样的想法,黄来儿便先把摊子支起来了,同时,作为延绥边境组织村民养羊,并且前去收购的重要人物,他也和买地的官府有了一些接触,收到了一些风声——买地衙门有意派人前去接收叙州,并且承认它是自己领土的一部分。这也就是说,如果黄来儿等人在延绥一带举事的话——

  黄来儿回到老家之后,和张秉忠、舅父高迎祥、侄儿赤心儿等人,几番商议,并未能下定决心要在延绥举事,也没有下定决心要离开延绥来买地谋生——他们在老家做羊毛生意,去边市经营,背靠乡党,地位其实是很稳固的,赚头也很丰富。买地云县固然是令人瞠目结舌的神仙地界,黄来儿在衣食住行方面,处处都有超过预料的新鲜见识,甚至大感自己完全是个乡巴佬,在云县要步步小心,一不留神就容易露怯——但是,他们在云县,那点本钱根本不在豪商眼中,对于本地的地理人情,又没有丝毫的认识,难道要学着南方人做海货生意?那不等着赔个底掉吗!

  再说了,父老乡亲们都在老家,多少也是做了一番事业,如今多少人仰仗着一帮兄弟度日?需要他们来排解生产生活中的纠纷?光是对于这十里八乡村寨的责任感,也让他们不能轻易地抛弃本地的基业。也正是因为本地的日子好不容易要好过一些了,之前已经闹了多年的战乱,光是从民心方面考虑,黄来儿和张秉忠也认为,现在关陕的路还是在向上走,官府似乎没有呈现出明确的打压之前,似乎还应该慎重从事,不要贸然举事为好。

  而且,当然也有更现实的考虑,就是他们还没有看到官府对叙州帮本土势力的安排——冒着生命危险举事,还要邀请外来的势力占了正主的名分来统治自己……这本来就已经吃亏了,如若还被买地压制忌惮,乃至于投闲置散,无法飞黄腾达……那他们是图什么啊?这不是自己找事吗?又不是过不下去了,小日子美着呢,何必自讨苦吃?

  这些确实都是很有道理的考虑,但是,倘若不举事,来自艾举人这些地方士族的压力,便始终无法彻底消除,虽然现在艾举人对黄来儿是很客气了,还免去了他们家的债务(后来黄来儿发达之后给了点钱,两边一笔勾销了),但是,黄来儿对于这些地主,打从心底是十分厌恶的,他又不愿看到自己牵头的羊毛生意,最后滋润了这样的人家,到最后最大的好处还是给地主家吃去了,百姓们的生活只能略微润滑那么一点儿,尤其是来过云县,看到云县百姓的日子之后,他更有一种怨望,希望能在家乡,在关陕,尽快地消灭地主,过上‘买军来了不纳粮’的生活——

  买活军虽然也收保护费吧,但是数目不多,尤其是对丰产的作物来说,只拿走不到三成,还不收取其余的苛捐杂税,对于黄来儿这些关陕来的汉子来说,这不叫纳粮,应该叫做‘实物税’,他反感的纳粮,是五成到七成的苛刻地租,每年花样翻新的劳役,那都是叫人活不下去的东西,买活军收的保护费,相比之下根本都不算什么了。除了收保护费,以及兴修村子一些公共的区域,以及村民自发地营造附近的小水利之外,其余修路修桥的活,买活军一律都是雇人去做的,光是这一点,就让黄来儿大为艳羡,恨不得立刻就照搬到关陕去。

  哪怕只是能实现这一点,其余买地的好处一点都沾不上,那也比现在的日子要强得多啊……

  黄来儿对于起事的欲.望,在这里就扎下了深深的根源,哪怕亲友们都认为现在举事的时机还不成熟,也并没有因现实的限制而完全打消,当然了,他也不能说就完全下了决心,在这件事上,黄来儿的态度是相当反复的,不像是亲友们几乎绝对倾向于保持现状,只有那么一丝心动,黄来儿呢,他理智的时候,也能认识到保持现状无疑是最好的做法,但是,夜深人静之时,心中却总有一丝不甘,屡屡死灰复燃,叫他生发出大逆不道的想法来……

  在和亲友的磋商中,他也受到这种想法的支配,多次反复提到,买地的那种严整的纪律和宽松的氛围,百姓们令人艳羡的低赋税,以及女子出门工作的自由,民间对于死板礼教的抛弃……当然还有极低的赋税,这都是让他本人心醉神迷的地方。

  而这,当然也不由得激起了亲友们的疑惑——说买地有仙器,这个他们是绝对相信的,但是,这些亲友们本能地并不相信买地的吏治真如报纸上说得那么清明,看报纸时,凡是遇到这样的报道他们都直接跳过,认为‘天下乌鸦一般黑’,买地当然是强过敏朝的,但是,却未必有报纸上自我吹嘘得那么好。黄来儿一再描述的,买地农民自在而又富裕的景象——而且是普遍如此自在富裕的景象,在他们看来是难以想象的。

  在这样的好奇心驱使之下,他们很难不想亲眼见识见识买地的活法,否则,他们是不可能信服黄来儿的。于是,也是为了把生意做大,也是为了见识天下的英雄豪杰,这批关陕汉子便在去年末,追随买地的商队一起,经过了漫漫三个月的长途跋涉,几乎是横穿华夏,从关陕腹地来到了东南形胜之处,最后甚至还坐了一段海船,最后才在云县登陆——他们出发的时候,去叙州的考察团刚好入川,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有趣的巧合了。

  同乡会的人,算是幸运的,他们赶在人群涌入云县之前来到此地,因此还能顺畅地处理完货物,同时理所当然地,所有人也都承受了买地科技暴风骤雨一般的洗礼——这批乡下汉子,此前谁都没有在大城市长期生活的经历,宛如一张白纸,黄景秀看新式皮影戏时,对于皮影戏还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呢,从前点蜡烛的时候都很少,别说什么在烛影里用手装个狼了,这种温馨而富有闲情逸致的生活,就不属于这些苦哈哈!

  新式皮影戏、毬戏、随处可见的戏台、丰富的小吃、极多的工作机会、极大丰富的商品、便宜的价格、壮阔的海景、满街可见飞奔着的木轮自行车、人们身上的穿着,当然还有南边从四月开始陡然潮湿而又渥热的天气……在在都突破了这些老陕的认知极限,他们在这里学会了喝茶,学会了逛夜市,每天都饶有兴致地去棋社外看棋,去听戏甚至磕磕绊绊地看话本,看版画,发疯地购买报纸,还尝试着在交易所做了几笔小打小闹的生意……

  等到交易所关市之后,他们后知后觉地想要去上扫盲班,发现扫盲班也暂时关门,所有人都在为运动大会做准备时,才突然发现,这次运动大会居然没有什么关陕豪杰参加,于是又立刻四方奔走,希望能代表关陕出战——总之,这几个月,同乡会的骨干们实在是过着太丰富的日子了,他们也终于逐渐地融入了买地的氛围,至少在衣食起居上不至于露怯,也不会像初来乍到的游客一样议论纷纷了。

  当然了,在这段时间的居住中,他们也不得不承认,黄来儿的看法并无偏颇,买地百姓们的日子的确很好过——这是瞒不了人的事情,他们几个人都去看了开幕式,甚至还是多次观看(包括仙画他们也很爱看,因为他们来的时候错过了春节,并没有看过年节时的仙画放映),不单单只是六姐莅临的那一次,百姓们跟着欢呼,轮播时,凡是场内观众,都会顺着六姐的话语而欢呼雀跃,满是自豪地嚷着‘我们百姓的日子好过’!‘我军强盛’!

  哪怕是京城,恐怕也没有这样凝聚的人心,没有这样的场面吧……这样的民心是做不了假的,观众也根本不是官府组织来的,事实上,官府还在拼命地劝返想要入城的民众,为此,不得不允诺再开一轮运动大会专题的仙画放映。同乡会也因此取消了去附近州县游玩的计划,害怕出城后就回不来了,原本住在客栈中的他们,现在也只能全都搬到同乡会的会馆中,有些人被迫要打地铺——如果百姓的日子不好过,不富足,他们有这样的闲暇出门游玩,有这样的闲心去组织运动吗?

  关陕的汉子们,认为六姐在开幕式中的讲话实在是很有道理的,运动大会,就是买地国力的一次展示——这是何等的富强,令人何等的羡慕!倘若……倘若能把家乡推入买地的话,即便冒着生命危险举事,最后却只能做一个平民,那……那其实也是值得的啊,不单单是自己能过上好日子,这难道不是造福家乡父老的大功德吗?

  本来,因为各家都暴发了起来,而被逐渐搁置下去的举事依附之心,在开幕式之后,确然又有些滋长了起来,只是这毕竟是一件大事,人们心中还没有完全坐实——买地各方面实在是太好啦!正是因为这么好,所以才好得不像是真的,让人心里总有点儿犯嘀咕:买地,难道就没有什么阴暗的地方,没有什么‘天下乌鸦一般黑’的时候了吗?虽然六姐确实是神威无限(同乡会众人,除黄来儿之外,在看过开幕式后都彻底为六姐倾倒,承认她的仙人身份),但……怎么说呢……这似乎有点儿不太合理吧……

  于是乎,黄来儿带回来的这个消息,便更让人兴奋了,同乡会的汉子们,自以为自己似乎是接触到了买地的阴暗一面,都催促着黄来儿快些说。而黄来儿虽然是举事依附的倡导者,这会儿却不会为买地遮掩,思索了一番,便张口徐徐说道,“听周围人议论的声口,这些人是被情报局和县衙联合抓捕的,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分家,被老家的案子连累——被抓的几乎都是男丁,看他们的神色,有不少人似乎觉得自己很冤屈。”

  “听说,这些人是住在闽西的客户人家,也就是关陇河洛世家的后代,自从买地入主以来,他们中有些人一向心怀不满,想要在云县闹出大案子,今日抓捕的人,都是受到那些凶徒的株连,而且,军主这一次很不高兴,似乎也准备了一些严酷的手段,来处置这些株连的人……”

第572章 买地的苛猛(上)

  连坐制度, 不论是敏朝也好,前朝也好,实际上都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制度, 这一点,只要略有见识的人都是可以明白的,一人犯罪,阖家连坐, 这是很常见的事情——而且这还不算过分的, 毕竟是一家人, 有财大家发,有难自然也要同当, 更夸张的连坐还有里坊连坐,里坊中若是有人犯了重罪,譬如说谋反, 诽谤皇家等等,也有可能里坊的街坊都要跟着受惩罚,只要是个在城里生活过的百姓,或多或少都听说过一些连坐的故事。

  但是, 这不代表他们就能接受连坐这样的手段了——任谁也不喜欢这种人在家中坐, 祸从天上来的感觉, 众人一听黄来儿的说法,心中也都是打鼓,听黄来儿续道, “第一个是要强行分家,强制迁徙——这些男丁,都是闽西人家在买地做工的人。听吏目说,他们既然没有分家, 那按买地的规矩,一人犯罪,一家连坐,都要跟着受处置。”

  “这些客户人家,都被拆成了上下三代的小家庭,兄弟必须分在千里之外,因此,他们会被分成一个个小家庭,撒开去吕宋、鸡笼岛等地,闽西那边的家已经分完了,人都已经去鹭岛准备动身了,这一次他们是特意来接人南下的——只是这些老客家的儿郎,有些不识好歹,不得不上点手段罢了。”

  这吏目说得是轻描淡写,但实际上这处置,按敏朝的法律来说,便是流刑了,倘若是去南洋,那更可以算得上是发配三千里,至于说强行分家,只允许上下三代一户,这就更让老高等人困惑了,他们虽然也看《买活周报》,但没有亲自来到云县之前,完全体会不到买地对于宗族的忌惮,以及分家的强硬程度——而这和他们脑海中仿佛是一生下来就烙印进去的宗族观念,完全是格格不入的,正所谓在家靠亲戚,出门靠朋友,一个人倘若在一个地方,连几门亲戚都没有,那他该如何安身立命呢?岂不是做任何事情都会被人欺负,一辈子也别想发财,只要稍微冒出头来,就会被人欺压了?

  “这到底是犯了什么罪,要如此严厉处置呢?”

  就有人不免如此问了,“倘若是谋反的重罪,这么处置似乎轻了,倘若是一般的斗殴杀人案,那也未免太小题大做了吧!”

  这个猜测,是符合连坐精神的,一般来说,会被连坐的罪名都不是一般的杀人放火,起码也要是个占山为王、打家劫舍这种公然破坏社会秩序,已经完全不把官府看在眼里的罪名,才会满足连坐条件。若只是因为一个人杀人了,便要把一族如此严厉处置,那就只能说买地很忌惮这些客户人家——这肯定会让关陇同乡会燃起警觉。

  ……毕竟,若买活军进入关陇,他们这些地头蛇家族,也和客户人家一样,会是官府的眼中钉,而今晚黄来儿的见闻,也让他们意识到,买地的官府在高效、廉洁背后,似乎也有不逊色于敏朝衙门的凶蛮霸道,行事不择手段,随意择选一个罪名,便会肆意拆分、压榨大族,绝不是表现出来的那样亲切纯善。

  黄来儿道,“倒不是小题大做,吏目也向周围人宣讲了缘由,说是情报局查到的大案子,倘若不是提前发觉,这些人本来打算在运动大会开幕当日,去人群密集的地方,持刀肆意杀伤周围行人,引发混乱、踩踏,甚至还想行刺六姐,又要引发闽西骚乱,引广府人马深入买地劫掠,而且,那些作乱的人,信奉的是鄙薄谢六姐的‘真老母教’,这个教的教义,认为谢六姐是窃世天魔,早晚会有真老母降世,把她灭杀。”

  “本来呢,他们这样大规模的拿人,周围的民意,是颇有惊慌的。”说到这里,黄来儿也不禁流露了一丝钦佩,显然他对于买地吏目的施政手腕是很心折的。“但是如此一解释,顿时又是另一番景象了,周围民情汹汹,恨不得把这些人生吞活剥了去。虽然也有被锁拿的人大叫冤枉,但几乎无人采信。”

  “原来如此!居然是要开门迎敌!”

  “还信奉魔教!”

  众人便当即释然了,他们对于砍杀行人,倒是没有什么太大的感受,因为这样的事情实在是过于陌生了,说不出这是什么等级的罪名。不过,后两条罪名一加,众人便感到买地的处理不算严苛,甚至已经算得上是宽大了,若是按敏朝,事涉造反,合族抄斩或许都不稀奇。

  “不过,若要作乱,这些人应该回闽西去啊,他们是不知情的同族?主犯还在闽西?听说闽地也是多山,消息传递得如何这样快?哦,是了!他们有传音法螺……唉!这买地的日子的确好过啊!别的不说,便是这传音法螺,便让衙门的施政一下变得高效了许多!”

  对于这些细节,黄来儿也是不甚了了,只道,“过几日买活周报肯定是要发特刊的,到时候再打听打听,想知道的都会有人流传的,你们也别老憋在院子里,出去多搭话,多结交朋友消息也灵通——”

  “俺们这不是听不懂官话吗……”

  老高等人便有些讪讪了,摸着后脑勺嘿嘿笑着,承认了自己这些日子以来是有些惫懒,光顾着吃喝玩乐了,没怎么操持正事。黄来儿瞪了他们一眼,也不深究,续道,“按我想,这些人连家眷应该确实是不知情的,所以只是分家迁徙了事。真凶和家眷另有处置,不过,买地的律法执行得很严格,半点不打折扣,还有很多让人费解之处,你们都要小心些——这里的规矩和俺们那太不一样了。今夜我还听到有个吏目,对一个挣扎得最厉害的客户男子说,‘你还冤枉什么?你算是幸运的了!若是再晚些时日,连蛋都保不住,要做那骟驴去!’”

  “啊?买地也有宫刑?”

  众人这下是大为惊讶了,“不是说买地没有太监吗,我上回还看到那报纸上介绍阉割对健康的危害什么的……我想想?好像是说如果切了蛋还好,切了鸡的话,若切不好,还得做那个什么,尿道整形术,得修刀口——”

  说到这里,这些大老爷们也不由得龇牙咧嘴,不由自主地都夹起腿来,仿佛对那种感觉感同身受——男人对于下半身受损的疼痛,一向是最容易共情的,否则,此人也不会记得这么清楚了。这会儿甚至还有人低声和同伴交流了起来,“还说要提肛来锻炼盆底肌,听说这对痔疮也有好处……”

  “买地是没有阉人啊——六姐身边连宫女都没有,何况阉人了。”

  黄来儿对于这些信息,打听得都是很仔细的,说到这里,他也有点儿自愧不如,摇头道,“已是偌大的基业,却还如此简朴——倘若是我做了皇帝,怎么不得……”

  这就跑太远了,他道,“这也不是阉割,不是鸡飞蛋打,而是一种叫做结扎术的东西,我给那吏目敬了几口烟,那吏目说,过几日周报上应该就会有消息了,从发报纸时算起,凡是有再服用转胎丸的人家,一旦查出,男子一律结扎,说是把运输种子的管给切断,扎起来——此后别说儿子了,连姑娘都再生不出啦!”

  “什么?”

  “还有这样的手段!”

  “什么叫做转胎丸?”

  今晚的新鲜消息,实在是太多了,一个接着一个,几乎都冲淡了众人对体育大会的兴趣,而现在这个结扎术,又把他们对买地衙门的担忧给完全盖过去了,众人都是七嘴八舌地问了起来。“用什么东西给扎呢?棉线吗?不会吧!”

  “这就不清楚了,但买地的医院,手段是很高超的,想来应该是有手段能办到的。”

  “那结扎之后还能办事儿吗?”

  “运种子的管在哪?唉哟我说!咱们真该买几本生物教科书来看的,说不得上面就有图解呢!”

  “什么叫做转胎丸?!”

  得了,这还有个从未听说过转胎丸这东西的乡巴佬呢,于是众人又不得不颇费唇舌地去解释转胎丸的功效,当然了,这种东西,本来就是很玄乎的事情,吃了以后能不能有用完全是说不清的事情,因为现在也没有什么手段来判断孕妇肚子里的孩子是男是女。只要是个明白人,少加思索便可得出,哪怕是面粉丸子,吃了也会有五成准的——转胎丸可以说完全就是一种骗术,而且,老高还听说有人吃了以后,产下不男不女的怪胎的,所以这的确不是什么好东西。

  “官府要禁绝这个,倒是没什么说的,只是这转胎丸不是女子服用的吗?为何要结扎男子?”

  很快就有人发现了盲点,并且颇富辩论精神地,顿时举出了一个很好的例子。“就说刚才那个客户汉子吧,不是刚说的吗,他们平时都在外做工的,逢年过节才回家稍微呆上几日,他婆娘在家吃不吃转胎丸,他咋晓得?这要是他逼着吃的,那没得说,不亏,要是他婆娘背着他吃呢?他根本不知道,咋能阻止?为何查出了以后要结扎他呢?这没道理吧?”

  这一问,大家也都发觉了不对,当下都是看向黄来儿,颇有几分疑惑,“对啊,这是咋个道理?”

  “若是敏朝官府,那倒没什么好说的,和他们讲理那才是二杆子,但买地的官府,不是一向很讲道理的吗,即便严那也有严的道理在,这件事为何罚夫不罚妻——其中的道理,又在哪里呢?”

第573章 买地的苛猛(下)

  “道理就是医疗水平一时达不到呗, 多简单那。”

  在体育场附近,被临时征用的一间城卫营房里,因为身兼网管,不能离开体育场太远的谢双瑶, 也正在和《买活周报》编辑部派来的几名编辑开定稿会, 毕竟,她现在还兼着《周报》的名誉总编呢, 一般的大报道最后要由她来亲自定稿, 这已经是惯例了,而对于一些有争议性的政策, 编辑也不敢随意的注释、校对, 包括之后的解读思路, 也都要得到她的指点, 才刚往上刊登。

  经过几次的政策注解, 再加上之后收到的读者来信反馈, 编辑部这边, 也逐渐摸索出了一些基本的思路,他们发现,对于这些政策, 如果在首版的宣告文章之后, 附上一些解释性的文章,甚至是相互辩驳,立场相反的观点解读,会有助于民间来理解并执行政策。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16页  当前第28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89/61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买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