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买活_分节阅读_第558节
小说作者:御井烹香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14 MB   上传时间:2024-12-17 19:12:59

  说到街坊邻居的根底,卫太太是大行家,她皱眉回忆了一下,缓缓说道。卫夫子听了,先如释重负地叹了口气。“那还好!南湖道,也算大江上游了吧?那土话倒也拗口的,想必扫盲先生也是难找——这么说他们家也不算是没活路了!这么些年,街坊邻居的,虽然也没什么来往,但要见着他们沦落到三餐不继甚至要冻死饿死,这心底也是不落忍那!”

  确实,别说久居这里的三人了,就算是卫小三和卫大哥,想着这头前还常打照面的人家,没准过不了来年冬天,也都有点儿恻隐,甚至于,哪怕不算是彼此很有好意的,想到刘家就此从官身而沦为教书先生,还有许多人都和他一样,也不知道为什么,感到了一些物是人非、兔死狐悲的怅惘似的,卫大哥揉眼睛道,“这芥末味儿是冲——我这眼圈儿都红了,不知道的,还当多舍不得刘家呢!”

  被这么一打岔,屋内倒重新欢笑起来,这时菜都做得了,一家人也不见外,就在暖和的厨房里摆下桌子,五个人围坐圆桌,卫太太又不知哪里寻了个罐头开了,往海碗里一倒,“五个人六菜一汤,不算丰富,可也是如今难能的了。你大哥说得也对,这年头,谁知道来年什么样呢!今儿有福今儿便享了吧!丫头下午还当值,不喝酒了,大家都喝点儿这糖汁润润喉咙。”

  说着,在小盅里倒了罐头糖水,一家人都举起来碰了碰,仰脖干了,有意地不再提刘家以及这一批被裁撤的京官,只说些兴头的话题,这就要问卫小三在南边的见闻了。

  卫小三刚捡了一片芥末堆儿吃了,这芥末堆儿用的是窖藏的白菜,拿上来没有多久,只是清洗过而已,凉丝丝的,裹着芥末汁儿,非常冲鼻刺激,吃得他龇牙咧嘴,不住的喘气,一时间竟不能回答。卫妮儿见了,也是不由得一笑,为他答道,“南边那自然是处处都好了,小三儿买的明信片,您仨也不是没见过。

  就是这几年,南边的境况也不太好,新来的人太多了,要留下来实在困难。除非是去做赘婿——和刘二哥一般,那也得看时势,刘二哥做赘婿的时候,标准还很低,这几年南边人太多了,就连赘婿都是大家抢着,非得仪表堂堂、温柔和顺能受气不可。我看小三儿也未必能吃得了这个苦头。”

  姐姐做官的,弟弟做赘婿,这是卫家人接受不了的,别说卫夫子、卫太太了,就连卫大哥都说,“南边能留就留,不能留那就回来,进我工坊里学手艺也行,总不会没有一个营生!”

  卫小三南下,其实是两兄妹共同的决策,当时是想在南边也留一个根儿,万一北方局势不好,也有个退步。但人算不如天算,谁也没想到这几年世道会这么混乱,卫小三也不是什么天才横溢的读书种子,甚至不如卫妮儿聪明,也就占了个机灵、肯吃苦而已,卫大哥也是做好了这钱白出了的准备。

  这要是在已经买化得很严重的南面,兄弟姐妹之间大概就要撕扯起来的,因为卫小三这几年读书的开销不在少数,但北方毕竟民风还没有转变得厉害,兄弟姐妹几个虽然都成年了,但大家庭的观念还是很重,卫大哥不觉得给弟弟出这个学费有什么值得说道的地方,甚至对于父母跟着妹妹养老还有些愧疚,时常提起要接父母去他们那里过活,只是卫太太放心不下卫妮儿,因此才没有成行罢了。

  大儿子仗义,二女儿出息爽脆,一家人这般互相照应的,做父母的还有什么好求的?卫太太忙对卫小三使眼色道,“听你哥姐的,再待一年,考不中就回来!没准这东方不亮西方亮的,在南边考不上什么的,到北边来反而做了吏目呢!依我看,一朝天子一朝臣,那些老官儿要留下来难,咱们去过南边读书的细嫩要入仕说不准还容易些呢。实在不行进你大哥作坊打下手也不错,一口饭少不了你的!”

  这话说得也是不假,至少老大话说出口了,也就意味着会倾囊相授,在老观念里,哪怕是亲兄弟,传艺之恩那也不是轻许的,都是传给自己亲儿子,亲弟弟毕竟隔了一层。卫太太意思让小三儿先把这话应了,敲砖钉脚,自己将来也多个周旋的退步,却不想卫小三支支吾吾的,似乎有话想说又不敢说,她的眉毛不免就慢慢立起来了,有个猜测也逐渐明晰,“怎么——你别不是——”

  卫小三的脖子已经先缩起来了,做了个挨打的姿态,卫夫子一见连忙把桌子上的菜盘都挪了挪,一家人似乎多少都有了预料,只等着卫小三把话说出口,“哎——可我已经和那边都说好了——这要是考不上大学,就去袋鼠地干两年,娘,袋鼠地那才真是钱淹脚面——哎哟!”

  话音未落,他脑门上果然被扇了重重的一巴掌,还好卫妮儿和卫老大及时抓住桌子边沿,这才没让圆桌面跟着移位,卫小三不躲不闪,受了这一掌,还是坚持地说道,“真没那么危险——您就看着呀,这么多京官也不都是回老家去,很多人都没老家回了,他们脑子灵活没在京城死守的,不也有很多去了黄金地吗!”

  “袋鼠地和黄金地比还离南洋更近一点,真没您想得那么危险,现在已经是一个热门就业方向啦!我好些同学都愿意去干几年,郑家给的钱当真不少,回来就够在羊城港安家的啦——”

第1162章 食不知味

  要说这人活一辈子, 年岁大了,当真是处变不惊,就是因为见过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有些事儿假以时日,来个大转弯也都一点不奇怪。这道理,在如今的天下那是再显然不过的了, 从小二十年前起, 眼见的就是天翻地覆的节奏,从前谁能想得到, 有朝一日, 这做过官的人, 一大批一大批地竟是没准要讨饭去了的?

  从前那成千上百年不变的道理, 在如今这世道, 莫说三五十年了, 就是三五年, 掉上两三次个儿,似乎也显得再寻常不过了!这样的变数,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会喜欢的, 但既然改变不得, 那也只能学着去适应。

  哪怕是卫家这样,多年来还算是安稳的家庭,这些年来, 对于乱世的感受也是越来越深的, 朝廷能挺多久, 卫妮儿这个官的前景如何?特科能得意多久, 会不会在厂卫倒台后被西林党反攻倒算?谁也不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未来变得越来越不确定,似乎已经没有什么行当是通天的大道,能稳稳地保证全家的富贵。

  也是因此,在卫妮儿考上特科之后,卫老大虽然也心动过,且学了一段时间的特科,但最后经过考量和商议,还是没有选择做官,而是在卫妮儿的帮忙下,从木匠那里出师之后,自己又搞了几本买地的《机器常见问题维修》等自印的教材,算是在士农工商里选了‘工’这行来做。

  而卫小三的前程,原本也不止是他一个人的事情,可以算作是卫家在职业上的又一个布局,也是家里人一起参考着,和卫小三一起商议着定下来的——去买地读大学,这是最上好的选择,而且要读理科专业,如果有一定天赋,能在机械制造上有专长,那就最好了,将来不管是敏地得势,还是买地得势,以如今的大方向来说,只要会造机器,那就不可能吃什么亏。

  比较起来,曾经毫无疑问第一等的选择:为官作宰,比起来就有点不够看了。这敏朝的吏目,且不去说了,旧式进士,和卫家一点关系没有,而特科进士的滋味,卫妮儿最清楚,朝廷都风雨飘摇了,吏目不担心自己的前程这也是不可能的。至于买地的吏目,说起来也是没意思得很,报酬虽然不低,福利也好,但条条框框非常多,而且又辛苦,说难听点,呕心沥血办好了差事,因为有心人的几封举报信,让曾经甚至或许是不可避免的一些违规、疏漏给搞下去,难以晋升的事情,其实也不在少数。

  如今,这买地的吏目,也是以飞快的速度变成了一项门槛很高的职业,只是这门槛,和进士考试不一样,不是难在明面上,它是‘入门不难,提拔难’、‘清廉不难,富贵难’。倘若被招进去之后,一辈子做个小吏,不想着往上爬,那其实工作还是很简单。就只管按吩咐、按规章做去就是了。

  甚至因为买地的吏目是不允许随便开革的,哪怕是顶头上司都不能给你气受,他让你做违规的事情,你不但可以回绝,还可以去举报他,和在敏朝做吏目相比,毫无疑问这在感受上是很大的提高。就算偶尔有违规,那又怎么了?受罚就是了,只要错误不大,丢不了差事。

  但如果想要提拔呢,这就不同了,条条框框太多,一个错误可能都会成为致命的把柄。这里的门道很多,错非经年老吏难以尽述,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做官的讲究、学问,而且和敏地的心得截然不同,不能互相套用。

  这种学问,也算是如今买地吏目层的看家本领了,如此,新吏目入仕之后,能否少犯错多出彩,其实也是在变相地考验自己家庭的底蕴。正所谓,龙生龙凤生凤,教书匠家里都出不了文盲呢,这官宦人家的孩子,天然的会做官,难道还是什么大错不成?

  人家就是家学渊源,从小就知道怎么在这重重的规矩中游刃有余,冒最小的风险,给自己营造出最亮眼的政绩,更有体面的家庭来做他的后盾,这样的孩子,很少会在钱上犯什么错误,压根就不需要,打小过的都是富足的日子,用的吃的都是光是钱买不到的东西,最让他们痴迷的根本就不是钱,而是很多穷人家的孩子一开始压根就没概念的政审分!

  卫妮儿因为从事的是灾民转运的工作,没少和买地的吏目打交道,已经算是敏朝这里少见的知买派了,这也让卫家算是在小三的择业方向上,占了一点先机,没有不切实际地把他往‘考买吏’的方向去栽培,首先这考试是越来越难了,而考中之后,卫家底蕴不足,卫小三完全要靠自己,提拔速度肯定不会太快,而且还极可能被派到偏僻地方去,对于卫家来说,就失去了耗费力气把他送去南方的意义了。本来是想着,如果敏朝不行了,南下还有个亲戚照应可以落脚,这要是一竿子被支应到什么西南瘴疠之地的大山里去,连消息都难通,北边家里出事了该找谁呢?

  就还是走工科,走机械科,这就是最好的,往上说,如果能发明什么有价值的机器,富甲一方都不稀奇,而且地位非常尊崇,厂子里礼遇重视不说,便是衙门也会另眼相看,甚至有被六姐接见的可能。

  往中了说,至少也能进厂做机械师,也不强求说一定要留在羊城港这样的繁华地方,机械厂的厂区,在什么地方日子都是过得很好的,而且有一点很妙——房价也不会太贵,虽然大厂可能不在城里,但这也正适合北方来投亲的卫家,卫妮儿到时候情况特殊也就不说了,卫老大也是做机械维修的,这不就顺理成章,重操旧业站稳脚跟了么?

  往下了说,进不了厂,在南方也找不到工作,回京城,现成的学识在身,跟着卫老大做也好,卫妮儿出面活动,在北边的厂子里谋个职位也好,都不会太难。就算是最差的结果,在京城那也是一等一宽裕富贵的人家,从这规划就可看出来,现在这世道,学工科是真不会有错的。前程比做官都好太多了!

  买地的官吏,待遇比敏朝好,不贪也还能活得体面,不像是敏朝,不贪污甚至活不下去,所以‘清廉不难’,但相应的要捞钱可比敏朝难太多了,完全没有什么默认的‘孝敬’、‘打点’,钱上的差错,也是在买地管理中,较少见的,可以直接辞退甚至治罪的理由,一个吏目不管怎么会出政绩,会站队,只要在钱上不清白,那就很难被提拔,甚至也少有上官敢于提携这样的下属,生怕自己都落了嫌疑。

  要说占官家便宜有没有?这个大概还是有的,但和敏朝这里吃拿卡要想尽办法捞钱相比,那点子油水简直不值一提,所谓‘清廉不难,富贵难’,就是这么个说法,现在买地,能看清形势的人家,都是愿意优先选择读工科,其次去做吏目,再其次才是去考那些不当吃不当喝的文科,这个取向和旧科进士完全是反着来的,文华盛采什么的,在买地已经不值一提了。比不过一句直通通的,‘文采好能写话本不?话本畅销么?不然,你文采只管好,换得来什么钱使呢’?

  虽然说是说诗是唐盛,词推宋佳,但敏朝以前自来也不少诗词流传,也就是随着买活崛起,诗词之道居然大衰,尤其是这几年或者说这半年一年,随着北地最终归为买治,各地的大族都在忙着分家,敏朝文坛也受到了江南归买之后的又一大创,如今不但很少有人再写诗,更重要的是已经很少有人再读诗、谈诗了。大家的关注已经俨然去了另一个方向,最好的人才,去的都是工科。

  对于位居时代顶层的谢六姐来说,这大概是她乐见的一个趋向罢,但时代中的人,目光自然不会这么远,他们能感受到的是这股趋势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工科大势,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工科学生竞争的激烈,这也是卫妮儿等人把卫小三往南边送时没有想到的。

  卫妮儿考特科的时候,差不多进士也只是十中取一而已,但买活大学这几年的工科专业,尤其是最热门的机械专业,如果刨去各厂子选送的进修熟练工之外,给社会考生的名额,和考生之间大概到了千中取一的程度,这和卫妮儿从买地同僚那里得到的印象,有很大的出入。毕竟,卫妮儿能接触到的吏目,考学也都是多年以前的事情了,在他们的印象里,考试应该还是很简单的事情 。

  卫小三到了买地不久,就意识到了难度上的出入,也曾给家里写信谈过此事,他虽然聪明也肯用功,但面对千中取一的比例,也不敢夸口必中。因此,当时他就筹划着要准备一二专业作为备选,这其中就有和袋鼠地有关的矿产业,这也是为何卫太太一下就反应过来,不必再解释太多。因为这矿业的收入虽然也很丰厚,甚至赶得上机械专业,但却实在是太吃苦,而且非常危险,卫太太宁可卫小三回京城来,就不在南边呆了,也不愿意他学个矿业,从此一辈子也就难见人了,就专捡那些崇山峻岭人迹罕至的地方待着吧!

  “就算是去矿业,哪有去海外的道理?就咱们自己华夏都多得是矿山。”卫妮儿也是反对卫小三去袋鼠地的,“你说的郑家那个悬赏,我也看到了,那都是给亡命徒准备的,海外荒漠,还是在南半球探矿,四周基本都是无人区,猛兽毒蛇还多,这赏金开得那么高,背后都是有原因的。你当这钱是人人都能赚得到的?

  就算有人去,那也是多年的老风水师傅了,你从来没探矿过,甚至都还没考进矿业专业,更进一步说,这辈子你离开大城市生活过几天啊?你自诩的能吃苦,和探矿师傅吃的苦相比,又根本都不值一提了,这样天真的想法,还是尽早收歇了为好。”

  她这里说的风水师傅,不是口误,而恰恰是如今风水师傅的一个主业——本来,风水先生相看阴阳宅只是本领中的一样而已,堪舆风水之术,观山望水,往大了说可以勘定龙脉,往小了说在野外找寻矿脉、水源等等,也是他们的专长。这些年来,时势变化,请得起风水先生定阳宅、点墓穴的大户人家越来越少,反而是矿业已经热了几十年。

  买活军对各种矿产那是来者不拒,有多少要多少,有些思想活泛的风水先生,早就转行专门去找矿了——还真别说,成果斐然,仅弱于买地开矿队几成,而市面上都有谣言,说买地开矿队那是‘仙人点化’、按图索骥,手里本来就有分布图,又不能真和风水先生比相学,甚至很多时候明知道某地有矿,却还需要请风水先生来勘定具体矿脉和井口等等。

  总之,风水先生看矿脉,在如今已经不稀奇了,甚至还有风水一脉让后人入读地质专业,来个新旧双修的。这些人家学渊源,从小就跟随师长在野外跋涉,对于野外的讲究一清二楚,往往还颇有一些身手,卫妮儿认为,要是有谁能在郑家手里赚到这笔分金定穴的天价花红,那也就是这些人了,卫小三一个愣头青,就是跑去那里,又能有什么建树?

  “要说拿到勘矿的全功,去领那堪比是‘世代富贵证’的股份书,这个我的确是不够格。”卫小三也不否认,不过,从他的表情来看,矿山股份书对他的诱惑力显然也是极强——郑家为了表达诚意,除了找到矿脉之后的花红之外,还会给出千分之一的股份!

  不要小看这个数字,如果勘察出的是富矿,哪怕是千分之一,每年的分红依然是个骇人的数字,矿这个东西,耗钱的都是前头,一旦开出来了,后续就是稳稳拿钱,细水长流,开几十年就是几十年的分红,如果是可以开采百年以上的大矿,那真就是能传承世代了。

  对于眼下的世道来说,能传承百年的财富是非常稀少的,地也是不许囤了,没有田庄传,金银么,又不值钱了,似乎只是当做首饰来用。仔细想想,除了房子和银行里的钞票之外,真没有什么能传下去的东西,于是从前比较不为人注意的股份,也就成为了大家追捧的对象。

  这矿山的股份,肯定就是所有股份中最诱人的档次,平时根本就不会有机会被外人所得,如今郑家开出这样的条件,也就可见他们的手笔魄力了。卫小三会心动,也不算太奇怪,就是卫家其他人,听到这里,面上也有艳羡之色:如果他们也有这样的‘世代富贵证’,又何必为了一家人的将来苦苦筹划,反复犹豫?这会儿早就在羊城港吃喝玩乐了,论享受谁不会呀?!

  “但是,哪怕是开出这样的条件,其实郑家能找到的人也不多,这个我在羊城港是很清楚的——许多风水先生,都不愿去袋鼠地,毕竟真有本事的那些,在华夏也是赚得盆满钵满了,没什么本事的呢,也能混个饱足,只要稍微一了解袋鼠地的地理,都是打退堂鼓,这里还有个考虑,就是这袋鼠地在南半球,很多大师都担心,这风水之术到了袋鼠地,就没有那样管用了,所谓星斗运行都是颠倒过来的,很难再根据星象来判断地面矿山的走向。”

  毕竟是在羊城港读书,卫小三的消息,实在是比京城的亲人要丰富太多了,此时娓娓道来,大家才知道,原来在这郑家招贤令的背后,还有这样的故事,“也是因此,郑家的开价,一再提高,一开始还想着,以花红为诱饵,股份做保证,吸引那些风水大师不收酬金,定矿后再付钱——如今南边很多的地方的大师都是这样做事了,但条件倘若是一样的,人家为何要去那么远呢?

  因此,一再加码之后,现在的价钱已经定得很高了——只要是肯去袋鼠地找矿的勘察队,一上船立刻就给二百两的辛苦费,一路上吃喝全包,到了袋鼠地之后,如果能找到矿,哪怕是力工也有一千两一人的花红!稍微有职务的,那花红都是翻了倍的上涨,能定到矿的那个人,还给股份书!”

  “一千两?!”

  这样大的手笔,终于震慑住了卫家人,让他们齐声惊呼了起来——不要小看了这个数字,或许对大商户来说,不值一提,但对一个月二两、三两的普通人来说,已是近乎一辈子的收入了。而且这说的也只是最底层只出苦力的工人,稍微懂一些勘察知识能帮着出出主意,可以在沙漠中带着人往前走的,花红起码都是翻三倍四倍,如果能到三千两的话,那差不多也就是卫妮儿一辈子的收入了。就是上船立刻给出来的二百辛苦费,如果能平安回去,也足够在江南次一等的城镇里,买个小院子安稳过活啦!

  自古财帛动人心,不管支不支持卫小三去找矿,这笔钱还是让他们充满敬意地安静了好一会儿,卫太太这才猛然惊醒,一边起身匆匆去揉面准备下手擀面吃,一边严词警告卫小三道,“再赚钱又如何?你不许去!富贵险中求,那都是要拿命去冒险的,我们家还不至于就少了这笔钱活不下去了!你这一次南下,倒是把你的心给去野了,依我说,你干脆过完年也别回去了……”

  她一开始唠叨,那就是没完没了旷日持久,非得说到自己高兴才能停,谁也不敢打断。但一桌人也都是似听非听的,卫妮儿抄着勺子,正在分碗里的鸡肉——那余下的净鸡汤准备去灶头加水翻热,做手擀面的汤头,这样一碗鸡汤面是很能压住一顿美餐的阵脚的。

  一块鸡肉落入卫小三碗里,他低声说了一句谢,头却没抬起来,这就引起了卫妮儿的注意,她狐疑地瞥着弟弟那玄妙的面色,越看越是生疑,越是生疑就越是惊怒,放下勺子,忍不住就打了一下卫小三的后脑勺,压低声音咬牙切齿地问,“你该不会是已经和郑家签了什么协议了吧!”

  “什么?”卫小三浑身一抖,本能地就反应过来,“没有没有,绝对没有,我哪里敢——”

  在兄姐两人阴沉的凝视中,他的声音逐渐弱了下去,在阵阵白烟中瞟了对过的父亲,灶台边的母亲一眼,猛然压着声音急切地为自己分辩了起来,“姐,现在不是从前了!不是刘二哥那样卖苦力就能在羊城港站住脚的时候了——南边什么都贵,你们供我读书也太吃力了,供不起的!郑家能供我再考一年大学,考不上也可以去他们的矿产专门学校读两年。包吃包住一个月还发五百文生活费——到时候去了袋鼠地,也都是老师傅带着的——”

  别说卫妮儿,这会连卫老大的眼睛都气红了,卫小三的脖子越来越接近桌面,似乎随时准备迎接兄姐的巴掌,最后几句话是半闭着眼破釜沉舟般嚷出来的,“签都签了,毁约要赔钱的,我……我是已经下定决心了!你们怎么说都没用了!”

第1163章 风起吉亨

  【七月,此时当可算是吉亨的冬季,但气温仍在十度以上,低温主要出现在早晚,一旦太阳升起,气温便立刻升高。尽管如此,出门时也要穿好外衣,因为阳光非常猛烈,晒在身上发痛。此处的阳光,以华夏和南洋对比,仅次于在彩云道高原上所感受到的日照。

  足足近半年时间,吉亨是不会下雨的,此时饮水成为重要问题,草原上的动物也会因为水源而打斗,本地的苍蝇极多,一旦动物死去,群蝇汇聚,半日便会开始生蛆,腐败速度比南洋更甚。同船的黑大汉乌闯荡说,这里的气候和他老家接近,是书本上所说的热带草原气候,他在离开老家之前,从不知道原来季节被分为四个,旱季和雨季之间,生命的基调和节奏完成两极转变——在他的概念中,这本才是生命的自然。理所当然,他对吉亨的气候,适应得要比我们更快得多。

  我到达吉亨已经近四个月了,经过了雨季到旱季的转换,很难说哪种气候更加折磨,刚刚谈到的是吉亨的旱季,不下雨且气温较低,比较偏干,但所有一切都是脏兮兮、黑乎乎的,饮用水也泛着让人倒胃口的黄泥色,可一旦进入雨季,吉亨就有另一种烦恼了——雨。

  这里在雨季,雨是几乎不断的,我们可以见识到各种各样的雨,毛毛细雨、瓢泼大雨,若有若无的丝雨......没完没了的雨让人很快就从久旱逢甘霖的喜悦中缓解了,并且开始厌倦这种连续不断的降水。

  在降雨季,这里的苍蝇要相对少一些,对笔者来说,这是个滞后的发现,因为笔者到达吉亨时还是雨季,感受到的首先是蚊子的困扰,这里的蚊子品种非常繁多,有大有小,但比较令人庆幸的是本地似乎没有流行疟疾,蚊子的叮咬只是让人疼痒,还不至于传播什么疾病。

  但除了苍蝇蚊子之外,本地的蜘蛛也是令人害怕的,不知道为什么,袋鼠地所有的昆虫似乎都大得骇人,据说在吉亨之外的其余区域,人们还发现了巨大的蜥蜴,乌闯荡说这又让他想到了家乡,他据此怀疑袋鼠地有狮子和大象,但目前来说,深入草原中所发现的主要的大型动物还是传说中的袋鼠,这东西长得真是特异!而且非常的强壮,让人遗憾的是,袋鼠肉并不好吃,不论怎么烹饪都缺乏风味.....

  在吉亨的居民都很厌恶袋鼠,比较起来他们更喜欢鸸鹋,这种动物和乌闯荡所说的鸵鸟很相似,但更大,肉相对要美味得多,蛋的尺寸也很大,如果在华夏本土有见到‘恐龙蛋’之类的大蛋,读者们应该也知道了,这是袋鼠地运回来的鸸鹋蛋。或许可以试着孵化一下,也许还能孵化出可爱的小鸸鹋呢!

  对于那些受到吸引来到袋鼠地的冒险者,’小心袋鼠’应该是被铭记的第一条戒律,围绕这条戒律,还有很多注意事项,比如说,进入雨季之后,在靠近泛滥的湖泊时,还是需要相当小心的,如果见到仅仅露出一个头的袋鼠,千万不要靠近,因为它极可能把人拖下水淹死,只因为把擅自接近的人类当成了领地的侵犯者。如果天气不好,能见度不高,那就更该如此了,袋鼠在水中并不是非常的醒目。吉亨的百姓经常诅咒水里的袋鼠,’希望一道雷把他们劈死’!

  说到雷,就要谈到吉亨这个名字的由来了,其实许多读者应该也有所猜测了,不错,吉亨的典故来自’震卦,亨,吉’,原本这里是有意要叫做’雷震城’、’雷暴城’的,但初代城主郑大木是注重好兆头的,亲自改名为吉亨城。

  这个名字也代表了城中上下美好的祝愿,亨者通也,吉亨是袋鼠地最靠近南洋的港口,这里有希望成为南洋和袋鼠地交流的渠道端口,吉亨也是袋鼠地上第一个华夏据点,甚至也可以说是第一个人类据点。至少在袋鼠地北部,勘探队没有发现什么土著,也没有人类活动的迹象,这里就是个大荒岛,只要移民源源不断,不下十年,袋鼠地上的华夏百姓将会占据绝对优势......】

  在纸上刷刷不停地移动着的铅笔,突然顿了一下,庄子咬着下唇沉思了一会,在最后一句话前标注了一个星号,又打了个问号,表示对这句话的表述并不是特别确定,这才继续往下写道,【总的来说,虽然旱季、雨季都各有各的缺点,但世上哪有完美无缺的气候呢?】

  “嗯......还不够。”思忖片刻,他微微点了点头,“再加一句......从年平均气温来说,吉亨仍然是很理想的避寒地,在这里生活至少不会有冻死或者热死的担忧......行了,这么着也算是说了几句好话,不然总感觉是在抱怨,主人家该不高兴了。这润笔拿得也心虚......”

  不过,话说回来了,就算是收了高额润笔,好吃好喝地招待着,住在吉亨这里相对条件最好的木屋里,感受到了郑家的诚意,但要让庄长寿再把吉亨吹得体面点儿,他也觉得很为难,绞尽脑汁想了半日,居然无法下笔!一时也是忍不住抱怨道,“这鬼地方真是没有一点好!鸟不拉屎,可算是知道为什么没人住了,这上头的野人住个半年,只怕也是造艘独木舟就划走了吧!就是这个虫子,就不是人住的地方!”

  当然了,这肯定是气话,但的确,在庄长寿看来,吉亨唯一的优点也就是这里和南洋的距离的确很近了——只要明确了航线,就算是划桨,都可以划得过来。不过大多数时候,就算是赤道无风带,也会有一点可以利用的微风的,郑家的桨帆两用船,已经可以比较顺利地往来于吉亨和满者伯夷之间——其实只要动力跟得上,也就是五七日的航程,在海上这几乎就相当于是比邻了!

  除此之外,这里实在是没有什么潜力,热带草原气候,如果让庄长寿自己判断的话,也就能在干季搞小水库灌溉,种点土豆了,雨季那个下雨的程度,导致缺乏日照,再加上土壤肥力不足,水稻收成是不会好的。当然,这是农业,畜牧业的话,庄长寿就不太懂了,他有一点怀疑,就是旱季的这个蚊虫,牛羊是否能受得了,当然目前还有牲畜良种的运输,本地已有的几种动物似乎都不适合养殖。这个是已有定论的,余下还有什么?哦,还有毒蜘蛛和毒蛇,这东西简直应有尽有,在庄长寿看来这才是吉亨乃至整个袋鼠地的特产。

  “真羡慕徐师啊......去的黄金地,虽然城建不会有这么好,但听说黄金地物产丰富,适合农业,而且四季分明,气候干爽,美景处处,又有什么当地土人、弗朗机人,听起来就热闹得很。这些年来,我们华夏过去的移民也有不少,不像是吉亨这里,也就是三五百人,这要不是郑家的财力支持着,我估计这三五百人也早回去了......这鸟地方!既然叫袋鼠地,感觉就只适合袋鼠活。”

  庄长寿嘀嘀咕咕,用家乡土话肆意抱怨了一番,又屈指计算起了船期,有些不耐烦咂了咂嘴:他在袋鼠地,已经住了小半年了,这当然不会是原计划。本来庄长寿是受了郑家的邀请,加入袋鼠地沿岸考察队的,想要乘坐一艘桨帆两用船,沿着海岸线往大陆东部,利用望远镜观测沿岸地形,绘制海岸线地图,同时考察沿岸的地理资源,寻找本地土著等等。但没想到,刚到吉亨,他就被一只蜘蛛咬了!

  虽然已经在南洋历练过一番,也知道毒虫、毒蛇的杀伤力能有多强,但谁能想到在吉亨的水泥房,四处都有钉了纱窗的房间里,还能被蜘蛛咬到脚底?庄长寿甚至不知道那东西长什么样,就是起夜时,脚往下一摆,毛茸茸的好像踩到了什么,那东西还会动,随后就是足心一痛,啊地大叫起来——

  这下好了,没死都算是命大的,就是痛,脚肿了两个多月才好,断断续续地还会发烧,庄长寿都感觉自己虚了不少,也是常年身子骨打熬得扎实,吉亨的条件又好,屋子里能防得住大部分蚊虫,他这才得以痊愈,不然,按乌闯荡的说法,他老家很多人都是这样被咬了以后,伤口被蚊虫叮咬下蛆,感染发烧而死的。

  勘察队当然是不会等人的,让庄长寿在吉亨养病,便提前出发了,庄长寿痊愈之后,百无聊赖,也是尽力在吉亨附近考察了一番,想着至少敷衍出两三篇游记来,回去后有东西可以交差——他对自己的选材,其实倒也还算是满意的,因为这就是他一直以来的风格。

  庄长寿自从当年南洋驸马出了大名之后,也曾沉迷在探险带来的名气和财富之中,颇为享受了几年,但几年后,想要改做其余营生,却发现自己已被宠坏了——尝过了写游记带来的好处,再看别的营生,都觉得太辛苦,不如出门游玩,虽然也辛苦,但开阔眼界不说,那乍然到了生地,处处都是龙潭虎穴一般,随着自己的探索而慢慢熟悉风土人情的刺激感,也是别处难寻,再加上游记的风行程度,几乎和买式话本子旗鼓相当,收入非常的丰厚,故而,他还是重操旧业,跑到各地去游历起来,时不时发表几篇游记,就算是自己在做正事了。

  虽然庄长寿的文采无法和张宗子、徐侠客等人相比,但他的游记在读者中也还算是受到欢迎的,因为几人的偏重还是不同:徐侠客所写的是途中所见的山川盛景,让读者心向往之,配合着照片犹如眼见;

  张宗子一般有出行都是跟着买活军的行动的,就像是主题故事,主角就是买活军的吏目兵丁,旅途里的所见只是故事的一部分而已;

  庄长寿的游记呢,则多是站在了旅人的角度,切身为他们打算,就犹如南洋驸马的故事,教会了大家在南洋不要到处乱洗澡,不要撩拨土人女子一样,每到生地,有什么该注意的,怎么去避免危险,很多坑他自己或者踩过,或者见到别人踩过,这样写出来的游记哪怕语言很平实,大家也非常爱看。

  尤其是一些想要迁徙去某处找机会的百姓,更是把庄长寿的游记奉为圭臬,甚至很多人会因为得到了庄长寿写某地的游记,认为当地物产丰富而民风淳朴,而决定去该地定居的,甚至庄长寿在羊城港的住所,时不时还能收到读者的信件,或者是解释某地的民俗,或者是告诉庄长寿,本地的习俗已经发生变化,请他及时修订游记云云。

  就说彩云道吧,庄长寿其实是和徐侠客一起去的,只是在半路上分道了而已,徐侠客的兴趣在于考察山川绝境的地理,庄长寿则是去吃吃喝喝玩玩的,也就是因为他去了彩云道,并且认为彩云道的确很宜居,现在开始修建昆顺走廊以后,有不少村镇具备发展成县城的潜力——真不夸张,据彩云道当地吏目的反馈,很多北方的移民就是因为这篇游记,就选择了当地作为迁徙的目的地,您就说这绝不绝吧!

  要说因为写游记而大富大贵,富可敌国,这不至于,但的确庄长寿一家人,是因为这游记而过上了宽裕的生活,其实他本来哪怕不再写,积蓄之丰厚也足够过上数十年了,但至此他已经是完全爱上游历了,虽然家里孩子逐渐大了,父母也老了,似乎不再适合远行,但心里总是痒痒的:主要是,除了那一次下南洋之外,这些年来他好像还没有乘海船去远方做一次长途的跨大洲旅行呢!那非洲、黄金地、袋鼠地甚至是欧罗巴,如今渐渐都有很多人去了,他一次也没有去过,就封笔退隐,是不是也有点不甘心呢?

  那次下南洋,舱位不好,吃够了苦头,这会儿也是有钱有身份的人了,路上的苦可以少吃一点,要不......出海考察一次,再议论封笔转行的事情?

  庄长寿家里,对于他的游历倒是不反对的,主要是他在家也帮不上什么忙,而出门就意味着挣钱。虽然出门就意味着危险,但都走南闯北这么久了也没出事,反应也就逐渐麻痹了。当然,这也是因为庄长寿对于自己经历的危险,在游记里一般是绝口不提的——就如同这一次他也而不会提到自己被蜘蛛咬一样,他认为这是孝顺的一种。

  有了出海的想法,下一步就是要挑选目的地了,庄长寿本来是想和徐侠客一起去黄金地看看的,但郑家半路横插一脚,邀请他到袋鼠地一行,用他的特色,来写写吉亨和袋鼠地的生活——当然了,润笔费这么高,一路上吃住全包,这文章中帮着润色几句,溢美些许,这也是应该的事。

  庄长寿也不是第一次收到类似的请托了,当下欣然应诺,方有此行,本来,按计划他是随勘察队一起,经过九个月的勘察而返回吉亨,休整后北返满者伯夷的,但没想到刚到吉亨,就来了这么个意外,这下,勘察队的船只是赶不上了,全没戏了,谁知道下回这样的周游式巡航是什么时候?庄长寿就有些犹豫了——是在吉亨等勘察队来一起回去呢,还是先搭乘定期通航的货船,回满者伯夷,再转回羊城港去?

  当然了,伤没有全好的时候,他是不可能上船的。不论如何,坐船还是比较耗费体力的事情,在身体里的毒素还没完全清除出去的时候,贸然乘船,可能会让旧伤复发,本来能好的伤,落下病根,或者甚至病重不治一命呜呼,也不是没有。

  庄长寿被咬了之后,胆子要小得多了,想到这里的确有点儿不敢行险了,也就是近日来,他自觉已经大好了,这才略微动念,开始打问下一次通航船送物资的时间,寻思着要不要回满者伯夷去。吉亨这里,有对讲机是可以和满者伯夷联系的,用的是海事频道,一般是三日通话一次,三日前还没说船期,今日他就想着要不去问问情况——可是,一看屋外的尘土,还有那几乎是无处不在的,嗡嗡着的可怕的苍蝇,他就是一阵阵的心烦,暗道,“真不知道袋鼠是怎么应付苍蝇的,我看如果是牛,苍蝇这么多是会被叮得发狂的!这里虽然是草原,但真不能养牛!”

  想要掀开磁吸的纱帘,走到屋外去,几次起身都又坐了回去,还好,在庄长寿痛下决心之前,屋外烈日之下,有个瘦削人影,撑着一把遮阳伞走了过来,却是他养病期间常常照顾他的干事郑淼,手里还拎了一个篮子,里头似乎装了东西。庄长寿一看,心下也是一喜,也不敢怠慢,忙掀帘子出了屋,将四周环视了一圈,心下叹道,“吉亨这鬼地方也就这么丁点大,一眼就看完了!”

  这才堆出笑来,热情地道,“大水弟,怎么这会儿来了!哎哟!这罐头堆得这么多,都是什么好东西?我看看,梅菜扣肉!咖喱鸡!还有玉兰片!了不得,了不得!这是补给船来了么!”

  “可不是!七日后到,届时这些空罐都是要带回去再灌装的。”郑淼也是精神奕奕,满面笑容,吉亨的天气对他似乎并无丝毫伤害,一进屋他就挽起袖子张罗起碗筷来,“咱们老哥俩今儿可要好好喝一顿——庄子兄,我再告诉你个好消息——这一次随船来的还有我们城主,他也要追上勘察队,给他们送补给去!”

  在庄长寿逐渐呆滞的笑容里,郑淼爽朗地笑了起来,兴奋地说,“哈哈!本来还以为你得跟着下一艘船回去呢,这不是,天无绝人之路啊!你跟着大木哥一起,可不就能追上勘察队了吗——庄子兄你也千万别怕,我们大木哥为人很靠谱的,虽然严厉了一些,但只要听从吩咐,他也绝不会无缘无故就体罚船员,那都是谣传,谣传......哈哈哈,哈哈哈......”

  “对了!船上除了城主之外,还有一个大人物——说起来,他名字里也还有个寿字,那就是辽东大将祖天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16页  当前第55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58/61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买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