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来说,在现代社会,公安局也需要几个社会上的混混做眼线,一旦出了案子,好查明真相,对于混混之间的私斗,公安局一般不怎么管。
这就是市井化的江湖,没有为国为民舍生取义的大侠,说到底,大家都是为了生活而已。
这种武侠小说看起来更贴近生活,更为可信。
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读者觉得里面没有神奇的武功,这个大侠也不够洒脱,不杀伐果断,犹犹豫豫,一点都没有大侠的样子。
一部小说原本就无法做到让所有人满意。
这个系列的武侠小说在国内的影响日益增加,林子轩相信经过小说和电视剧的传播,李慕白和玉娇龙的角色一定会大放光彩。
第三百零五章 忙碌和闲适
华影公司把《不见不散》的票房收入打到了好梦公司的账户上,林子轩先把大家的分红给发了,剩下的资金留着拍摄新片。
还有一部分资金用来经营饭馆。
那家叫做“不见不散”的饭馆正在装修,他们没找专业人士来做设计,就按照老京城饭馆的样式来,看着有种亲切的感觉。
其中有个包间是留给他们自己的,不对外开放。
林子轩和慕姗姗住在附近,有空会过去看看,帮着参谋参谋。
什刹海自从九二年被划为京城历史文化风景区之后,走的是休闲旅游的路子,饮食业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机会,周围的饭馆和酒吧渐渐多了起来。
这里的酒吧和三里屯不同,那片在使馆区,吸引了不少老外,想和老外勾搭的都去那儿。
什刹海这片以大学生和京城本地人为主,是有小资情调的文艺青年的聚集地。
饭馆请了京城本地的大厨坐镇,加上一众明星的号召力,生意想来会不错。
装修接近尾声,四月底就会开业,慕姗姗和贺姐闲聊着。
贺姐原本在学校教美术,对绘画有兴趣,经常逛美术馆,她觉得在饭馆里挂上几张水墨画应该很有格调,不能光挂着明星的照片,太俗气了。
想来她年轻的时候是一位标准的文艺女青年。
葛优对此持赞成态度,认为老饭馆和水墨画正般配,平常在家里估计也是这样。
中午吃了顿饭,贺姐下厨,手艺不错。
在这个春光明媚的午后,就这么邀上几位至交好友,喝喝茶,聊聊天,也很不错。
“小刚就不行了,他是个大忙人。”葛优心情愉快道。
京城大学生电影节这两天开幕,冯小刚要去参加活动,他是华国电影导演协会的成员,还是里面的一个小干部。
林子轩和葛优同样是电影协会的成员,一个是编剧协会,一个是演员协会。
不过他们两个对于协会的活动不怎么积极,也没想着能够在协会里捞个一官半职。
冯小刚就踊跃一点,他喜欢那种热闹的场面,愿意为组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看起来似乎是个热心肠,其实他有着自己的小心思。
他觉得就算自己得不到电影专家和影评人的认可,只要能混到导演协会的高层,照样能在这个行业里出人头地,受人敬仰。
张艺谋都混到导演协会副会长的级别了,他不能太落后了。
当然,他一般不承认自己有这种小心思,说起来还是为了华国的电影事业而奋斗。
尤其是大学生电影节,他更要参与,因为他拍的片子在大学生中最受欢迎,如果他能拿奖的话,那在大学生电影节上的可能性最高。
“兴许这次的大学生电影节还能给冯哥颁一个最佳导演奖呢。”林子轩调侃道。
“这个不好说,现在的电影节越办越多,奖项五花八门,没以前纯粹了。”葛优谨慎道。
京城大学生电影节创办于九三年,以大学生的喜好作为评判的标准,讲究年轻化和时尚化,更像是一个文化娱乐活动。
在华国电影行业内部,还是以金牛奖最为正规和专业,大学生电影节是一个有益的补充。
“尤哥,你要放松心态,以目前的情况看,以后会进入一个娱乐化的时代,咱们以前拍电影不用跑宣传,现在就要想方设法的宣传,这个圈子没那么纯粹了。”林子轩提醒道。
“不管怎么娱乐,电影它还是一门艺术,我只要把片子拍好就成,其他的就归你们管了。”葛优乐呵呵地说道。
这么想也没错,电影始终还是要看质量,这是最为根本的东西。
傍晚时分,林子轩和慕姗姗回家,聊起了一件事。
香港的凤凰卫视在三月底开播了中文台,面向全球华人播出,凤凰卫视知道慕姗姗不会前往香港工作,他们就想和慕姗姗合作制作一档节目。
这里面有几个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凤凰卫视董事局的主席毕业于京城广播学院。
他想用广播学院毕业的主持人。
慕姗姗的职业履历很出彩,在华国电视台主持过颇具影响力的节目,在国内具有很高的知名度,还有在美国进修的经历。
她看问题的角度和观点更为开放,适合做一档面对全球华人的节目。
这些年,电视行业的发展很快,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电视。
老百姓从电视里了解各种资讯,包括国家大事和明天会不会下雨,同时还有无数的广告。
“他们的意思是和我合作制作一档关于国内的节目,主要是介绍国内百姓的生活状况。”慕姗姗叙述道,“他们会提供资金支持,我负责节目的编导工作。”
“这是好事啊,他们怎么不和华国电视台合作?”林子轩疑问道。
“他们想要更为民间的态度,拍摄百姓更为真实的生活状态。”慕姗姗解释道。
“那可以拍一档旅游节目,让记者到国内四处采访,通过亲身体验来展现各地不同的风俗习惯和当地的饮食文化。”林子轩提议道,“咱们国家这么大,一个地方来一集,弄个上千集都没问题。”
随着国内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假期的增多,旅游逐渐成了热门的话题。
就目前来说,百姓旅游的目的地倾向于大城市,比如京城和沪城。
但华国幅员辽阔,能够旅游的地方太多了,一档介绍美景和美食的节目能让百姓开阔眼界,增长见闻,在海外的华人也能领略华国的人文和自然之美。
“他们想要的恐怕是那种纪录片的形式,现在还在谈,我会给他们提供几个节目方案,看那边的意思吧。”慕姗姗淡定道。
对慕姗姗来说,并不急于制作一档新的节目。
《姗姗访谈录》刚刚进入正轨,在沪城电视台取得了不错的收视率,正是需要稳固的时候,不过凤凰卫视面向海外播出,在海外的影响力会更大一些。
如果能和凤凰卫视达成合作,有了资金的支持,多做一档节目也没什么。
“纪录片不行了,以后的电视节目还是以娱乐为主,什么歌唱比赛啊,选秀节目啊,全民都能参与,这才是电视节目的新潮流。”林子轩如此说道。
第三百零六章 小目标
春天来了,林晓玲的《我们俩》又开机了。
相比去年的生疏,现在徐静蕾有种融入的感觉,不仅融入到了故事里,也融入到了林子轩的生活里,她和慕姗姗都混得熟了。
在影片里,她租了四合院里的一间房子,这间房子的布置是她一手完成的。
大致上和她在家里的环境差不多,剧组的资金有限,不可能在道具上花费那么多的钱,她就从家里带了一些自己的物品过来装饰。
正因为如此,她觉得格外的亲切,就好像自个真的住在这儿一样。
这种情绪有助于她在影片中的发挥,和金亚琴的配合越来越默契,得到了郑洞添的表扬。
郑洞添是这部小成本电影的出品人和艺术指导,《我们俩》属于京城青年电影制片厂投资,剧本通过了总局的审查,获得了拍摄许可,是一部正规的电影。
郑洞添有丰富的导演和教学经验,对林晓玲做了细致的指导。
如今林晓玲拍戏的时候从容的多,有些指挥若定的味道了,当然,也是因为这部戏的场景简单,没有大场面,就是两个人的对手戏。
郑洞添对这部片子有自己的安排。
这种带着文艺范的小制作一般都是走电影节路线,不然会被埋没在众多的国产电影之中。
为什么国内的导演热衷于各类电影节,一个是他们想要获奖,从而扬名立万。
还和国内电影行业的现状有关,在国内主旋律电影有国家支持,不用担心上映和票房的问题,就算是赔本也有国家补贴。
文艺电影想要出头并不容易,尤其是没有大导演和大明星的影片。
这类电影只有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才能引起媒体的关注,才能证明自身的价值,院线才愿意发行和放映,才会有出头之日。
观众往往把得奖作为一部电影好坏的评判标准。
如果一部电影得了很多奖,大家就觉得这片子的质量有保障,愿意进影院观看。
以《我们俩》为例,如果不走电影节路线,哪家媒体愿意报道一部投资不到三十万,新手导演执导,不知名演员出演的低成本影片呢。
所以说,不能怪导演热衷于各大电影节,这就是国内电影行业的现状。
等到有一天媒体和观众不把奖项看的那么重要的时候,大家也就不再追捧国际电影节了。
郑洞添准备让《我们俩》参加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
这个电影节创办于1985年,获得国际电影节联盟承认,属于A类竞赛型国际电影节,也是亚洲最大的国际电影节。
它的地位没有戛纳电影节和柏林电影节重要,主要面向的是亚洲电影。
华国国内的电影人一部分像张艺谋这类大导演瞄准的是戛纳、柏林和威尼斯。
这是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这类电影节的奖项含金量重,也能让影片卖个好价钱。
稍差一点的电影人看好的是东京国际电影节或者开罗电影节,虽然奖项的分量一般,但在国内还是能拿出来唬唬人的。
再次一点的电影人参加的是地域性电影节,比如加拿大多伦多电影节,新加坡电影节等等,这类电影节关注的人不多,可总算是出国了,说出去也有面子。
剩下的电影人只能争夺国内电影节的奖项了。
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在十月下旬开幕,每年都会有华国电影人带着影片参赛。
《我们俩》这部电影在今年秋天拍完,加上后期制作应该能来得及参赛,以郑洞添的声望,推荐一部影片进入电影节的竞赛单元没什么难度。
既然是参加电影节,那就要求电影的质量要达到一定的艺术水准。
要是第一轮就被刷下来,那就太没有面儿了,也达不到宣传电影的效果。
郑洞添既是电影学院的教授,又是青年电影制片厂的厂长,本身工作就很忙,不可能一直在拍摄现场指导,还是要看林晓玲自己的努力和悟性。
他对林晓玲的要求很严格,每拍完一段素材就要给他看看,他会提出意见。
这就像批改学生作业一样,事实上就是如此,林晓玲还没毕业,还在学习之中。
拍摄间隙,有空闲的时候林子轩会和徐静蕾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