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林晓玲的婚事,林子轩不好说什么,家家都免不了类似的琐事。
他是鼓励自由恋爱,可老一辈人的观念不同,觉得介绍的人知根知底,心里踏实。
李虹的思想观念要开明一些,正在劝说郑秀莲,年轻人不忙着恋爱结婚,先把工作安稳下来再说,最好是找有共同兴趣爱好的。
这样婚后才有共同语言,婚姻才能长久的维系。
林子轩和慕姗姗基本上是按部就班,毕业恋爱结婚生子,没什么波折。
但时代不同了,现在的年轻人心思活泛,不愿意按照长辈的安排来,有自己的主见。
林晓玲过了年会到南方拍摄《小城之春》,忙完这部戏就到了毕业的时间。
现在大学毕业不包分配,可以自由择业,以林晓玲如今的状况,倒是不愁接收单位,只是国有电影制片厂论资排辈,想得到拍片的机会并不容易。
林子轩的意思是让她挂靠在好梦公司,拍什么片子自己选择,前提是剧本要好。
慕致远今天有个活动,下午才会过来,好像是华国翻译界举行的一场新春联谊会。
电视里正在播出《编辑部的故事》续集,一家人看着电视聊着天,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吃过午饭,女儿睡着了,林子轩趁机打了几个电话。
慕致远回来后和林子轩聊了几句,劝他加入作家协会。
“你现在的身份和以前不同了,只有加入进去,才会有发言权,像这么一直远离组织,让大家怎么看,什么事都轮不到你,这是个态度问题。”慕致远如此说道。
在华国的社会生活中,组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远离组织意味着不稳定,难以管理。
只有纳入到这个管理体系,成为组织的一员,大家才会放心。
慕致远的意思是上面要放宽限制,把像林子轩这样的作家纳入到管理的范畴。
比如《活着》这本小说,如果林子轩加入作协,那在国内出版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还能够参加各类文学奖项的评选。
如果你不是作协的成员,那就没有资格参加评选,国内的文学奖就是作协和文联主办的。
加入作协还有机会代表国家出席国际文坛的活动,增加知名度和影响力等等。
这和《活着》这本小说在国际上有了一定的影响力有关系。
而且,林子轩后来写的小说都中规中矩,无论是武侠小说还是童话故事,都没问题。
对林子轩来说,加入作协不算是多大的事儿,现在的作协和以前不同了,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作协同样需要妥协,不再那么的纯粹了。
像刘晓庆这类畅销书作家都能加入作协,可见作协正在变得世俗化。
当初《活着》发表的时候,作协的不少作家发文抨击,现在他们就不会那么激烈了。
一个是思想观念解放了,以前大家觉得那么写有问题,是犯错误,如今写的人越来越多,也就没有人在意了。
再说,有那个功夫不如多写几篇稿子挣钱呢,谁还管别人怎么样,只要不触犯到自身的利益,就懒得管别人的闲事。
当然,文人相轻也是有的,只是林子轩已经不是那个任人欺负的新人了。
有些作家还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改编成影视剧,想和林子轩打好关系。
说到底,是林子轩的社会地位改变了,和大部分先富起来的人一样,他成了中产阶级,掌握了一定的社会资源,就获得了重视。
前段时间,京城作家协会邀请过林子轩加入作协。
按照作协的入会标准,只要出版过两本书以上,并且其中一本书是文艺类作品,作品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就有资格加入作协。
加入作协后,需要每年按时缴纳会费,对于作家没有硬性的要求,就算以后不进行创作,不参加作协的活动,仍然是作协成员。
除非是自己提出退会,或者犯了重大错误,才会被作协开除。
以前林子轩达不到这个标准,他没出版过两本以上的书籍,自从《卧虎藏龙》等几部武侠小说出版后,京城作协开始和他联系。
对作协来说,连畅销书作家都能接收,何况林子轩这种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作家呢。
慕致远说的有道理,加入作协对林子轩有好处,社会在改变,人也要随着改变。
当一个人在社会上有了地位之后,就会加入各种组织,纳入到一个庞大的管理体系当中,否则就会成为别人眼中的另类。
林子轩不想成为另类,只想安稳的生活和工作。
所以,他会接受作协的邀请,填写一张申请表格,正式成为作协的一员。
到了晚上,一家人聚在一起,吃着年夜饭,看着春节晚会,和华国的千家万户一样。
这一年的春节晚会没什么创新,不过模式越来越成熟,怎么说呢,四平八稳。
在经过十几年的摸索后,终于没有了新鲜感,以后估计也不会有导演愿意尝试新东西了。
林子轩和慕姗姗早早的休息了,他们明天会带着女儿去逛庙会,让小丫头看看这个世界的模样,对这个世界说一声,你好。
第三百五十七章 优势
过年之后,好梦公司正常上班,第一件事是把于东正式介绍给公司的员工。
于东今年二十六岁,相当年轻,刚进公司不会担任总经理的职务,而是宣发和市场部门的主管,属于管理层之一。
好梦公司目前分为几大块,一块是创作部门,这是公司的核心业务。
一家影视公司只有具有强大的创作能力,才会具有竞争力,这个部门由林子轩负责。
第二大块就是宣发部门,负责影片后期的宣传和发行。
市场部门主要负责广告业务和市场调研,分析观众的喜好,以及其他影视公司的动向。
接下来是后勤部门,包括财务和采购等等,辅助其他部门的工作。
最后还有一块是艺人经纪,这个还没有发展起来,目前只签约了几名演员,像是张国立、刘蓓、俞飞鸿、傅标、张涵于等人。
傅标和张涵于是冯小刚指定的演员,算是冯家班的成员。
其他如陈道明和王志文,大家虽然关系好,可人家都有工作单位,不会和影视公司签约。
之所以说没发展起来,一个是签约的演员不多,还有就是各种配置不够完善。
作为经纪人,要给旗下的艺人提供发展规划和演出机会,保护艺人的利益不受侵害。
这个部门是林子轩在管理,他在自己公司拍的影片中用自己的演员,或者推荐这些演员出演艺术中心拍的电视剧。
只是,他对怎么做经纪人并不在行,以后需要找个人具体负责。
于东有半年的时间熟悉好梦公司的业务,如果称职的话,就会升任好梦公司的总经理。
这半年是考察期,林子轩不会一开始就把大权交给于东,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于东对好梦公司相当有兴趣,以前大家只是合作的关系,了解不深,现在可以全面和详细的了解,他想知道好梦公司为什么会成功,不过在此之前,他会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宣传发行对他来说驾轻就熟,他要给每一部影片制定适合的宣传方案。
经过几天的磨合,于东熟悉了自己的工作职责。
他惊讶的发现,在好梦公司的市场部竟然还有网络业务,一个关于影视方面的论坛。
在目前国内的电影行业,没有哪家公司会重视网络,他们可能根本不会把电影和网络联系起来,或者说不知道网络是做什么用的。
这个时候好梦公司已经想着利用网络做宣传了,现在的作用或许并不大,但以后就很难说了。
作为年轻人,于东对网络这种新鲜事物同样感兴趣,并认为以后上网的人会越来越多,网络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他似乎明白了好梦公司成功的原因了,那就是超前的思维。
当别人没想到的时候,他们想到了,于是取得了成功,这不是说他们具有创造力,而是善于学习和借鉴。
比如贺岁喜剧,香港很早就出现了这种影片。
大陆的电影人看不上这类片子,可放到冯小刚手里,变成了京味喜剧,受到观众的欢迎。
再说网络宣传,国外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模式,不过内地的网络才刚刚发展起来。
比别人多走一步,从而让好梦公司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优势。
林子轩倒不觉得有多大的优势,这个社会发展的很快,今天的优势到明天可能就被追上了,这个世上永远不缺少聪明人。
《小城之春》的剧组要前往江南了。
此时的京城还是冬天,南方已经春寒料峭,正是拍摄这部影片的好时机。
好梦公司找了几辆车子,其中一辆卡车装得是价值百万的古董家具,演员和剧组成员乘坐商务大巴,还有一辆面包车装着拍摄器材。
这部片子的前期筹备早已完成,接下来就是开机拍摄了。
随行的还有一位日本人,正是林子轩在东京电影节上遇到的市山尚三,他对这部片子感兴趣,特意过来探班。
在一部影片拍摄的过程中,有些感兴趣的导演或者电影人会过来探班,这是正常现象。
在国际上,电影节的组委会每年都会委派电影人到各国做这种甄选的工作,遇到特别好的片子,他们会推荐给电影节的组委会。
比如《阳光灿烂的日子》,就是法国电影人让路易推荐给了意大利人马克穆勒,从而进入了威尼斯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
这些电影人更为重视成名导演的作品,同时也不放过一些有潜力的导演。
田状状作为第五代导演,以风格独特著称,在国际影坛有一定的影响,引起市山尚三的关注一点都不奇怪。
林子轩打算把《小城之春》送到威尼斯电影节,事先和马克穆勒打了招呼。
马克穆勒是个华国通,在七十年代曾到京城留学,对华国的文化十分向往,他当时研究的是人类学,后来看到华国的电影,对电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并因此结识了当时华国的电影人,包括华国第四代和第五代的导演。
回到意大利后,马克穆勒放弃了原来的工作,专心研究电影,成为了欧洲著名的电影人,担任过不少电影节的主席。
他热衷于把华国的电影介绍到欧洲,张艺谋的影片正是他介绍到威尼斯的。
从1986年起,他长期担任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亚洲区的选片工作。
也就是说,亚洲地区的电影能不能参加威尼斯电影节的主竞赛单位由他来推荐。
由于上次在威尼斯见过面,林子轩把《小城之春》的情况和马克穆勒说了,那位意大利电影人表示会抽空来华国一趟,看看这部影片。
他对田状状颇为欣赏,认为田状状的影片艺术性很强,符合威尼斯电影节的选片要求。
国际电影节说白了还是要靠关系,认识人好办事,至少影片参加主竞赛单元的问题不大,至于能不能获奖,除了影片的质量,还要看运气。
林子轩送走了《小城之春》的剧组,回到家里。
这天晚上,电视上播出了一条新闻,震动了整个华国,那位改变这个国家面貌的老人过世了,此时离香港回归还有不到五个月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