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文艺生活_分节阅读_第79节
小说作者:薪越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1.44 MB   上传时间:2017-09-08 11:40:35

第一百三十四章 松弛有度

  葛优和林子轩聊了不少看《活着》的心得体会,这是在他们清醒的时候。

  那一晚他们喝的有点多,林子轩回去还被慕姗姗埋怨了一顿,酒这种东西适量最好,可以助兴,过量了就容易出事,贪杯不是个好习惯。

  葛优家的老爷子是电影表演艺术家,可以说是艺术世家出身。

  不过他小时候怕生,不喜欢登台表演,这个习惯到现在一直还在,人一多就很安静,躲在一边不说话,除非是特别熟的人,才能聊得开。

  这就是他不愿意上春晚的原因,面对台下的观众,还是直播,怵得慌。

  只是,葛优后来还是走上了表演这条道路,有了家庭的熏陶,加上这么多年的龙套生涯,他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表演方式。

  拍摄《顽主》的时候,米佳山就说过葛优表演的特别松弛,特别自然。

  松弛有度,这是演员的基本功。

  在演员表演的过程中,用力过猛会给人浮夸的感觉,比如台湾的爱情电视剧里有个咆哮帝,就是用力过猛的最好诠释。

  力度不够会让观众觉得没有爆发力,太软,不出彩。

  松弛就是一个恰到好处的状态,观众看着舒服,觉得演员自然,不做作。

  葛优虽然没有正经的学过表演,但在塑造人物上有自己的见解,由于本身的外形不太好,他更注重表现人物的心理,这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表现手法。

  能够做到这种地步,和他平时爱琢磨有关。

  遇到一个角色,他就会琢磨这个人物的心理状态,遇到事该是个什么反应,说什么话,说话的语气是什么样,有什么样的口头禅和小动作。

  在演员这个行当,这就是做功课,只有功课做得好,表演起来才会游刃有余,松弛有度。

  这一次,他觉得心里没底。

  《活着》这个故事太沉重了,福贵和他以前扮演的角色反差太大。

  葛优以往扮演的角色要么是偷鸡摸狗、不正混的痞子,要么是不靠谱的文艺青年,这是他第一次扮演性格这么复杂的人物,对他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刚开始看《活着》,他觉得有把握,那是因为他看的还不深,没钻进去。

  随着和张艺谋的交流,也看过还在创作中的电影剧本,这时候他才发现自己想的浅了,没有把握住这个人物的精髓来。

  福贵原本是一个乐观的人,但生活的苦难让他一次次遭受打击,他乐观不起来。

  到了最后,老年的福贵孤身一人,和一头牛一起生活,他在品尝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后,仍然直面生活,他觉得没有比活着本身更重要的事了。

  说起来似乎很简单,这里面有好几个层次。

  福贵出身地主家庭,从小大富大贵,这是最浅层的乐观,赌博输光家产,被抓壮丁,回来后母亲死了,这是第一层悲观。

  妻子并未离他而去,还有了两个孩子,这让福贵继续乐观起来,以为好日子就要开始了,然而,接下来孩子和妻子接连死了,这是第二层悲观。

  孩子虽然死了,但有了外孙,福贵又看到了希望,没想到后来外孙也死了。

  这是更深层的悲观,在这之后,孑然一身的福贵无悲无喜,只想着活下去就好。

  从乐观到悲观的反复,每深入一层,这种乐观和悲观就加剧一分。

  想要把这一层层的生活状态层次分明的表演出来,非常的不容易,要让观众看到每一层的乐观和悲观都不相同。

  这不是单纯的欢乐和悲伤,而是要把人物每一次的笑和哭都要演出不一样的意境来。

  相比较而言,福贵最后的状态最难演绎,那种无悲无喜,大彻大悟,或者说是混沌的生活状态,或许才是生活的真谛。

  “尤子,你要是把这个角色演好了,以后就能把‘喜剧演员’前面俩字去掉,你就是个演员了。”冯小刚如此说道。

  葛优知道机会难得,不仅是参加这种大制作的机会,还是一次突破自我的机会。

  只要能把这个人物琢磨透了,演出彩了,他就能在华国演员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这个年代,演艺圈的演员对老一辈的表演艺术家都很敬仰,也想成为艺术家,就算是姜文这种华国一线男演员,还不敢自称为艺术家。

  这时候的艺术家还是个含金量十足的头衔。

  葛优也想着朝艺术家里头混,这次参加《活着》的演出就是走进“艺术家”的第一步。

  林子轩不懂表演,只能帮着葛优做人物分析,只是小说和电影不一样。

  他和张艺谋见过面,聊过剧本。

  张艺谋为了片子能顺利的通过审查,以及观众能够接受,对小说做了大量的改编,并不会把福贵身边的亲人都意外死掉,而是留下了福贵的妻子和外孙等人。

  这相当于给福贵留下了希望,消弱了小说原本的悲剧色彩。

  在林子轩看来,现在的电影剧本和小说已经是两个东西了,张艺谋只是采用了这个故事的架构,加入了讽刺和荒诞的元素,变成了一个他自己的东西。

  林子轩不好评价两者的好坏,只能说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小说和电影是两种不同的载体,以后或许还会改编成电视剧或者舞台剧,故事情节都会有出入,只要能获得观众的认可就是好作品。

  葛优认真的记下林子轩的人物分析,他会吸收各方的意见,和自身的表演相融合。

  和葛优聊完,林子轩还要安排妹妹的事情。

  既然林晓玲要报考京城电影学院的导演系,那就不能正常的复读了,而是要以自学为主,同时多看电影方面的书籍和一些国外的经典电影。

  林子轩这次从美国带回来不少电影书籍和录像带,都是给妹妹准备的。

  此外,电影学院对导演更为注重动手实践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他会把林晓玲安排进剧组,先从最普通的剧务做起,熟悉这个行业,如果有什么想法,还可以尝试拍摄一些东西。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考上导演系。

  晓玲同学经过两个月悠闲的假期,痛并快乐的日子就要来了。

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莺

  在几天的忙碌后,林子轩统计出了拍摄《京城人在纽约》的总花费,略微超出了150万美金,不过还在可控的范围内。

  五家广告投资商的贴片广告费用足够还清华国银行的贷款。

  胃药企业的石总赞助的是50万美金,也就是说还能剩下十几万美金的结余,再除去后期制作的费用,艺术中心大概赚了60万人民币。

  相对于这部剧的总投资来说,艺术中心赚的并不多,华国电视台才是真正的大赢家。

  林子轩听说华国电视台派人参与到了电视剧的后期制作当中,还会邀请广告商举行看片会,一部优秀的电视剧带来的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这是没办法的事,电视台是播放平台,具有天然的优势。

  林子轩只能在电视剧片尾鸣谢一栏中想办法,尽量加入广告商的名字,这种文字广告效果不大,收费不高,但蚊子再小也是肉,能赚一点是一点。

  如今艺术中心的部门完善起来,有了自己的广告部,专门负责拉广告。

  以前大家讲艺术,不愿意在电视剧里植入广告,认为会破坏艺术的美感,当初花城的陈常乐向李虹建议广告植入的时候,李虹还犹豫不决。

  现在都提倡市场经济了,大家的观念转变的很快,讲究多拉广告多赚钱。

  在这一时期的电视剧里,尤其是都市题材的电视剧里广告植入随处可见,大有遍地开花的泛滥之势,广告成了文艺单位创收的新路子。

  你要是不在电视剧里加点广告都显得你思想保守,跟不上新时期的文艺创作。

  有些电视剧讲究些,加的不着痕迹,有些电视剧简直就成了产品展示平台。

  房间里的摆设是产品,剧中人物串门提的礼物是产品,喝的吃的玩的,统统都是产品,国产电视剧似乎一下子进入了广告时间。

  这样的电视剧让观众深恶痛绝。

  林子轩还没这么疯狂,他清楚这种趋势不会蔓延下去,总局肯定会出台相关的限制政策,只是面对这种新事物,他们还需要研究研究。

  这就是国家单位的弊端,总是走在市场的后面。

  林子轩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广告部的同事,这些人拉广告有奖金可拿,工作起来干劲十足。

  他要是自己去拉广告,那就是抢了别人的业绩,会遭人嫉恨。

  他现在怎么说也是单位的负责人了,要有一点领导意识,很多事都不需要亲力亲为,要给其他人员发挥的空间。

  在此期间,林子轩从李虹那里拿到了金莺奖的邀请函。

  这一届的金莺奖提前到了9月22日举行,举办地点放在了南方的杭城,每一届的金莺奖都会在华国不同的城市举行。

  京城电视艺术中心有两部电视剧入围,一部是《编辑部的故事》,一部是《外来妹》。

  《外来妹》是和花城电视台合作拍摄,艺术中心把重点放在了《编辑部的故事》上面,奖项代表着荣誉和认可,也是艺术中心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

  这一次,由林子轩带队前往杭城。

  李虹是单位领导,不好亲自出面,这种颁奖礼一般都是单位的创作人员参加,张建功刚来艺术中心,不愿意贪图这份荣誉,老同志做人讲究,好面子。

  “你这次去带着咱们新拍的几部电视剧,找找销路。”李虹交代道。

  金莺奖不仅是一个电视界的颁奖典礼,还是一个电视剧的交易平台,华国各地电视台制片部的负责人都会前来,购买他们看好的电视剧。

  这个奖之所以放到十月份左右举办,就是因为这时候是电视剧丰收的时刻。

  以艺术中心为例,李虹会在年初的时候制定拍摄计划,到了十月份,电视剧要么拍摄完成,要么完成了大部分,基本上都能拿出手了。

  林子轩对艺术中心今年拍摄的几部电视剧很熟悉。

  《女人不是月亮》已经拍摄完了,在华国电视台播出,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这种反映农村题材的电视剧还不多见,受到农村观众的喜爱。

  电视剧里的故事就发生在他们身边,看着特别亲切。

  李虹准备明年继续拍摄类似题材的电视剧,随着电视机在农村的普及,这是个庞大的市场,也是宣传的阵地。

  由张国立和陈小艺出演的《海马歌舞厅》共有四十集,还在拍摄之中。

  这部剧走的是《编辑部的故事》的路子,嬉笑怒骂,人生百态,同时也请了不少京城演艺圈的演员客串,算得上群星荟萃。

  林子轩到摄影棚里看了看,顺便告诉陈小艺,让她请假到杭城参加金莺节。

  “我就不去了吧,我拿奖的机会不大。”陈小艺犹豫道。

  《外来妹》的缺陷就是剧集太短,陈小艺演的不错,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可正因为剧情短,没有给她留下太大的发挥空间,很难在评委那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重在参与嘛,去见识一下,放松心情,也就一两天的事儿。”林子轩劝说道。

  他们很熟悉了,没必要说那些你兴许会中奖的安慰话。

  “那行,跟着林哥去碰碰运气。”陈小艺轻笑道,“晓玲还好吧?她那时找我借书,我真不知道她要考导演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95页  当前第7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9/49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文艺生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