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双方的协议,林子轩拿到百分之八的版税。
这个版税不高不低,国外的畅销书作家一般能拿到百分之十五左右的版税,极为著名的作家甚至能拿百分之二十以上的版税。
就以百分之八的版税计算,《活着》的定价按照五块钱销售,卖出去10万册,林子轩就能拿到四万块钱,扣除个人调节所得税,比单纯的拿稿酬赚的太多。
小说的销量越好,他拿到的版税越多,这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
“这一回,咱们是真的不用担心钱了。”林子轩拿着合同回家,对慕姗姗说道。
这件事在文艺圈里太具有轰动性了,根本瞒不住。
没过几天华国的作家们就基本上都知道了,一时间,大家议论纷纷,不管和林子轩熟或者不熟的作家,很多人都打电话过来询问事情的真实性。
这对华国的作家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让他们看到了写作致富的可能性。
不少作家开始和出版社谈版税的问题,这牵涉到他们的经济利益。
作家也是人,有家人要养,不是不吃不喝的圣人,该争取的利益一定要争取,以前没有人提出来,现在有人站出来了,还真的拿到了版税,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一场轰轰烈烈的版税风波在华国的文艺圈蔓延开来。
有位华国老一辈的著名作家在一次作协聚会上就发出这样的感慨,我们应该谢谢林子轩,他给华国的作家松绑了。
第一百三十八章 往事如烟
林子轩为了争取自身利益的无心之举,没想到却在文艺圈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因为这件事,不少作家和他建立了联系,大家在电话里聊了几句,说了些彼此仰慕的话,赞扬了他为作家群体所做的贡献。
交情就是这么来的,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
林子轩算是得到了作家群体的认可,融入到了华国的文艺圈里,尤其是先锋派作家,对他非常热情,把他当作先锋派作家的一员,邀请他参加文学聚会。
先锋派作家的阵地就是《百花》杂志,林子轩被划归到先锋派极为正常。
其实,版税的事情只是他们联系林子轩的一个诱因,说到底还是因为《活着》这部小说。
不管传统作家和先锋派作家如何争论,都不能否认《活着》是一本优秀的小说,林子轩的写作能力得到了肯定,这才是他能融入文艺圈的主要原因。
以前人家都不把他当成文艺圈的人,他们觉得林子轩属于影视圈。
事实上,林子轩一直游离在文艺圈之外,他既没有加入作协和文联,也没有参与作家间的聚会,连一个要好的作家朋友都没有。
这就难怪被作家们排斥了。
有了这次的版税风波,华国的作家们联合起来向出版社争取权益,林子轩就这么被作家们当成了自己人,成了榜样。
相对应的,华国的各大出版社对林子轩是另一种态度,有点痛恨,也有点无奈。
随着华国经济政策的调整,市场成为主体,各大出版社也知道作家拿版税的日子迟早会到来,只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他们一直回避谈论版税的问题。
林子轩不小心打开了一个口子,出版产业的市场化就这么来临了。
“不仅是出版产业,整个文化产业都要进行市场化,你只是恰逢其会而已。”慕致远评价道,“以后市场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国家只是起到监管的作用,不会再强行干涉,这是大趋势。”
慕致远现在做的正是把文化产业推向市场,只有这样才能让文化繁荣起来。
以往那种国家做出整体规划,下达任务的模式行不通了,要放开手脚,让市场做出选择。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乱象,有人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如何监管是个难题。
在慕姗姗家吃过饭,林子轩和慕姗姗开车回家。
“是不是觉得爸升官之后越来越官僚了。”慕姗姗郁闷道,“上次回来吃饭,他一直和我说政策的事,弄得像是上课一样。”
“你就知足吧,多少人想从咱爸口里探听风声呢,这都是行业机密,抓住了早做布局,就能赚大钱。”林子轩说笑道。
慕致远以前还好些,现在越来越喜欢说教了,这可能就是正职和副职的区别。
慕姗姗作为女儿可以这么抱怨,林子轩则不能,何况这种政策性的东西的确很有用处,尤其对于商人来说,知道了真能发家致富。
“那你知道了,说说咱们怎么发家致富?”慕姗姗饶有兴趣的问道。
“既然文化产业要市场化,咱们就以影视产业来说,如果有了资金,就在京城郊区买片地,建一些仿古建筑,弄一个影视基地,提供各种拍摄器材和服装道具,以后剧组拍戏都到这儿来,咱们只要对外出租就行了。”林子轩举例道。
“那投资太大了吧,不过挺有道理,这就是爸说的市场化和规模化。”慕姗姗点头道。
“那当然,我这学以致用的能力还用说,可惜咱们没钱,也没时间弄这个,否则成为大富豪,踏上人生巅峰绝不是梦想。”林子轩调侃道。
“行啦,知道你脑子活,这事就不用咱们操心了,感觉挺复杂的。”慕姗姗否决道,“还有,你以后千万别一嘴官腔,我可受不了。”
“你就放宽心吧,我就不是当官的料,揣摩上面的意思太费神了。”林子轩保证道。
俩人都不喜欢太复杂的生活,简简单单最好。
九月十九日,礼拜六,林子轩和葛优一行人坐火车前往杭城。
他们会在杭城呆上三天左右的时间,前两天会和各地电视台的负责人谈业务,最后一天颁奖,颁奖结束就回京城。
这算是公费出差,吃住都能报销。
来到杭城,花城电视台的陈常乐过来迎接林子轩,他在西湖边上给林子轩订好了宾馆。
林子轩和陈常乐大半年没见,不过有了以前的交情,大家聊得来,倒是没有陌生感。
这一次,《外来妹》极有可能拿到优秀故事片奖,让陈常乐很高兴,对于地方电视台来说,这可是个不小的荣誉。
至于最佳女主角,他同样没抱希望。
晚上陈常乐请客,就在西湖边上的楼外楼,这里的西湖醋鱼是招牌菜,在座的除了葛优和陈小艺等人,还有两位花城电视台的工作人员。
众人一边吃饭,一边还能欣赏到夜色中的西湖。
“林老弟,你吃大亏了,你那个本子拍成电影在香港上映,收了三千多万的票房,得到影评界的好评,有希望拿明年香港的金像奖。”吃喝的间隙,陈常乐惋惜道。
林子轩一愣,才意识到陈常乐说的是《阿郎的故事》。
他这半年都在美国,消息闭塞,并不知道这部电影已经上映了,不过和他关系不大,倒不觉得有什么吃亏。
陈常乐这么说无非是找个话题来聊,活跃席间的气氛。
接下来,他说起了和林子轩在花城的往事,如何碰到香港的杜奇峰,如何写了剧本。
如果这个剧本没有了下文,这段故事就没什么意思,现在这个剧本获得了成功,自然就具有了传奇色彩,能够被大肆渲染了。
林子轩听着陈常乐略带夸张的讲述,想起了那段日子,有种往事如烟的感觉。
“当初我到京城的时候,林老弟给我介绍剧本,我听完就决定合作了,这么好的剧本不能错过啊。”陈常乐兴致高昂地说道,“结果我就来参加金莺节了,过两天还可能拿个奖回去,我要谢谢林老弟。”
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个收获的季节,可以尽情的说笑。
林子轩微笑着望向窗外,西湖的夜景,有种让人沉醉的美。
第一百三十九章 捧场
这不是林子轩第一次来杭城,他去年和慕姗姗来过一次。
九月的杭城,秋高气爽,桂花的香气弥漫在城内的大街小巷,让人心情舒畅。
第二天,林子轩带着艺术中心的工作人员来到金莺节组委会报道,领取了相关证件,凭着证件可以到展厅里缴纳一定的费用,获得一个展台。
所谓的展台非常简易,就是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
展厅不提供播放设备,能够让各家电视剧制作单位播放电视剧,最多是在展台上贴几张电视剧的海报来吸引买家。
这个年代就是如此,不能有太高的要求,主要还是看电视剧的质量如何。
林子轩带人把展台布置好,他带了电视剧的海报和介绍大概剧情的小册子,贴上海报,接着就是等待了。
有人来了就把小册子递过去介绍一番,谈谈价格。
这里有来自华国各地电视台的负责人,每个电视台面向的观众群不同,选择自然也不同。
京城电视艺术中心制作的电视剧偏向于北方观众的口味,这是因为艺术中心的编剧大多是北方人,不擅长制作表现南方人生活的剧集。
他们推销的主要对象是来自北方的电视台。
陈常乐很够意思,昨天就和林子轩谈好了两部电视剧,这主要是看在和林子轩的交情上。
事实上,花城的观众喜欢看香港那边的电视台,最爱武侠剧,即便是华国电视台播放的剧集他们也没什么兴趣。
相对于内地的观众,他们能收到香港的节目,选择性更大一些。
林子轩知道这里面有人情的成分,他没拒绝,给了陈常乐一个优惠价,大家互惠互利。
此时华国的电视剧市场不怎么繁荣,各家电视台没有太多资金用来购买电视剧,都是图便宜,购买性价比高的电视剧,制作精良的电视剧反而乏人问津。
想想看,一家电视台每年要播出好多部电视剧,如果每一部都是精品,观众看的很爽,电视台受不了啊。
虽然精品电视剧会带来高额的广告收入,但那是指华国电视台。
对于地方电视台来说,在没有通过卫星转播的情况下,只能面向一个省的观众播出,吸引不了大的广告商,广告收入有限,没办法支撑精品联播的方式。
只能是一部精品搭配五部普通电视剧的模式,才能实现盈利。
地方电视台想要发展起来,只能选择上星,通过卫星向全国百姓播出,推出更新潮更好看的节目,和华国电视台争夺市场和广告商。
艺术中心制作的电视剧基本上都是良心之作,价格偏高,销售情况并不算好。
在华国电视台播出过的《女人不是月亮》卖的不错,这毕竟是一部经过市场检验受到观众喜爱的剧集,电视台比较放心。
这时候,林子轩看到葛优和陈小艺走了过来。
这两人毕竟是明星人物,葛优还是这一届金莺奖男主角的热门人选,他们的到来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你们怎么来了?”林子轩询问道。
在这个年代还不流行明星站台做宣传,大家的观念比较朴素,电视剧主要看质量和价格。
“在宾馆呆着挺没意思,就过来凑凑热闹。”葛优笑着说道。
“还有我演的电视剧呢,我来看看卖的怎么样。”陈小艺补充道。
说是这么说,林子轩知道这是两人给他捧场呢。
葛优喜欢安静,还在琢磨《活着》这个本子,有空就写感言和体会,和林子轩交流,也就是没有地方让他体验生活,否则他早就跑去了。
陈小艺这次来倒没什么事,她获得最佳女主角提名来感受下氛围,顺便玩玩,放松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