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锐当年做补习老师的时候,也不以课程的风趣幽默而著称。
补习老师就是明确的功能性动物,他的目的就是让你提高分数,至于提高分数过程中的痛苦与辛苦难道还不应该痛苦和辛苦吗?
杨锐此时的主要目标,就是阐述自己的理论,完成基因组学的系统性构建。
这个过程,对他本人是一次挑战,对于听明白的学生来说,也是一次莫大的机缘。
从头构建一门全新的子学科,而且是生物学中极其重要的子学科。
这样的经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一生仅此一次。
就是听不明白的,能够学到这个构建构成的一些思维方法,也是终生受用不尽的,若是能听得明白,那好处就太多太多了,以后随便学着做点研究,吃一辈子轻轻松松。
即使是杨锐,他也是在近十年的科学训练,数年的研究生涯,以及长时间的领域前沿的熏陶后,才有这样的思路和方法。
而能长时间的处于领域前沿,又是因为杨锐脑海中的知识远超现在的原因。
算上杨锐上一世的经历,现在的杨锐,也正是三十岁左右,最容易创立世界级学说的年纪。
二十一二岁的年龄稍微小了一点,但在最高端的科学圣殿之中,也称不上年轻了。
杨锐很有自信,又毫不顾忌的讲课。
下面的学生不免听的苦不堪言,而坐在后面的许多教师,却是听的眉飞色舞。
前两三节课,杨锐等于是刚刚拉开基因组学的帷幕,听课的老师们只是觉得新奇和厉害,并没有真的领略到其中的“真相”,到了第四第五节课,基因组学的真身渐渐显露,就开始有人觉得伟大了。
是的,这就是一项伟大的学术成就。
不论是水平高的,还是水平低的,凡是了解生物学前沿命题的,面对基因组学的庞大身躯,都只能用伟大来形容它。
唯一令人担心的,只是杨锐能不能将如此庞大的身躯描绘出来。
不过,只要来听课的教师,看看杨锐眉飞色舞的模样,担心就莫名的消失了。
课中。
一名学生正艰难的记着笔记,左侧忽有阴影袭来,他抬头一看,悚然一惊。
“你记你的,我记我的。”却是一名老教授有些听不清楚杨锐说的话,悄悄的俯着身子挪到了前排来听。
他指了一下自己的笔记,就拿起钢笔,工工整整的写起字来。
学生愣了下,再看他记的都是杨锐的讲课内容,还算灵光的脑袋猛然一震,连忙低头狂记起来,先前的艰难早都消失殆尽了。
老教授都关注的课程,一定是很重要的。
这名学生如此想着,拼命的想要记下杨锐的每一句话。
然而,他还是轻视了这份笔记的重要性。
只见杨锐上完了课,将手里的书本一卷,毫不迟疑的出门走了,一群教授和副教授却是涌到了前方。
“同学们请先不要离开,记笔记的同学请举一下手。”生物系的副主任和蔼可亲的拦住了教室门,发出看似简单的问句。
教室里的学生全都缓慢而迟疑的举起手来。
“太好了,同学们都知道记笔记,太好了,这是个好习惯。”副主任搓着手,眼神放着光,笑道:“既然大家都有笔记本,那就都整理一下,都交上来,我来做个临时检查……”
“我的笔记本上还有其他科的笔记呢。”
“一个笔记本都记不下的课程,你还记两科?钱是这样子省的吗?算了,两科的笔记也留下,我们检查完了以后,就交还给你们。”
“下午就有这门课……”一个笔记本记两门的学生委屈的道。
“下午前就能弄完。”副主任说着叫过一个班干部,道“你去跑个腿,让咱们系学生会组织一些写字写的比较好的同学,来这间教室报道。”
“哦,他们要是问做什么,我怎么回答?”班干部跺跺脚,一副准备做飞毛腿的架势。
副主任郑重的道:“让他们多带点纸,就说来抄书。”
“是。”班干部再不多问,飞速而去。
副主任一只手压着收上来的笔记,温柔的抚摸两下,又道:“有没带笔记的同学,或者带的笔记不全的同学,过来报一下名,现在就回去取,这个事很重要,都认真起来啊……”
刚刚坐后排的教师们现在都到了教室前面来了,一个个很郑重的点头。
他们前面听的同样不是很认真,这时候却是恨不得一丝一毫都不放过。
……
736.第736章 公然歧视
王东明一口包子,一口豆浆的进了教学区,步伐慢悠悠的。
同行的女生急的不行,咬牙切齿的道:“你吃包子就吃包子呗,走快点不行啊。”
王东明摇头:“你知道我每天最舒服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就是早上吃早餐的时候,天皇老子都不能阻止我吃包子。”
“看你地主老财似的模样。”女生气呼呼的道:“想舒服点吃早餐,你就不能早点起床,自己去食堂买?”
“早点起床就为了吃早餐,那不是舒服,那是折腾。”
“好呗,活该折腾我去给你买早餐?”女生“哼”的一声,扭过头去。
王东明一口吞下三分之一的包子,使劲咽了,笑道:“你去买包子不叫折腾,这个叫……love……”
虽然是大胆的不行的男生,说这个词的时候,还是不自觉的用了英文,而且放低声音的。
女生的脸刷的就红了,扭捏道:“你……乱说什么!”
“不乱说不乱说,实际上,我就是没钱买包子了,我考虑着,你这不是高干子弟嘛,一双皮鞋都两三百的穿,我就让你破费一下算了……”一点不害臊也不因钱自卑的男生也是稀有的,这位说的更是大义凛然,有共产主义者的气质。
女生于是很认真的问:“你又把钱花完了?买了什么?”
“没买啥……”
“说。”女生的手指放在了王东明的腰上。
“真的没……哎呦,你真掐啊,得得,我说,我说,我买了两盘磁带,打口的,便宜,就10块一盘,花了三十……”
“一盘10块,两盘30,王东明,你骗我能不能认真点?”
“两盘是约数,约数……哎呀……”
“啥磁带?”
“外国人唱的乡村音乐,特带劲。”王东明露出一副痞子相。
女生莫名的脸一红。
玩音乐的痞子,在这个年代是不算痞子的,属于桀骜不驯才华出众的高水平人才,身上还带着隐约的光环80年代能学音乐的痞子,家境都得相当不错才行,这就像是问你小区里停车位一个月多少钱一样,属于委婉的背景证明,大学里玩音乐的就更厉害了,基本等同于有情趣有智商有毅力的权二代。
当然,要抓住这样的男生,也是需要一点点小智慧的,女生小小的娇嗔两句,就将头发一撩,两百多块的东单限量版小牛皮鞋在地上蹬蹬的踩着,问起男生喜欢的话题:“啥内容的磁带你这么喜欢?歌词唱啥?”
“外国人的乡村音乐能唱啥啊,就跟咱们中国人的村子里一样,你抢了我初恋,我睡了你嫂子,你别看我老婆,他儿子长的像我……”王东明随口哼唱两句美国乡村音乐的调儿。
“呸,你再胡说,我就不和你一块走了。”女生快走两步,定在了教室门口,没有再往前走。
王东明得意了,乐呵呵的咬了一大口包子,笑道:“我就知道你不会丢下我。”
一边说,他一边跨过教室门,然后也定住了。
“咱们走错教室了?”王东明嘴里塞着包子,声音唔囔囔的。
“同学是上基因组学课程的?”门口的老师态度和蔼的问了一声,看看王东明嘴里的包子,然后稍稍偏过头去:太难看了!
王东明傻傻点头,又问:“基因组学换教室了?”
“没换,你们要是这堂课的学生就能进去,不是的话,就别进来了,带学生证了吗?”
“没听说上课还查学生证的。”清华的学生虽然乖,也没有乖到不还嘴的程度。
老师干笑两声,说:“今天来上课的人太多,放不下了,你们要不是这堂课的学生,就改天再来吧。”
“改天再来,老师还能把今天的课再讲一遍不成?”王东明不满的道。
老师笑笑,道:“有学生证就拿出来吧。”
王东明抹抹嘴,用油乎乎的手从兜里摸出了学生证。
这个东西的用途很广,学生尤其是新生经常随身携带。
老师仔细看了看,又低头在面前本子上找了找,才点头道:“第八排四座,别走岔了。”
“还排座位?”
“人多就要排座位了。进去以后别乱说话,有摄像机。”老师叮嘱了一句,示意他进去。
王东明被摄像机一次给吓了一跳,探头探脑的进来,果然看见教室前方有一个大大的摄影机,被三条腿架在中间。
“前几节课都是没摄像机的啊。”王东明嘟嘟囔囔的走到教室中间,找到第八排四座,然后回头看看女朋友所在的七排,向他打了一个招呼,就坐了进去。
坐好了,再看看前后排,王东明又是一惊。
“刘老师好。”王东明发现教自己生物化学的老师就在自己侧前方,不由悚然坐直了。
“你好,下次来早一点,杨主任马上就要上课了。”刘老师不认识王东明是谁,但知道是自己教的班里的学生,于是有模有样的批评了一句。
王东明乖乖点头,然后低头看看手表:7点55分。离上课还有五分钟。
王东明不由的心中腹诽:本来晚上的大课多好啊,两个人吃完晚饭一起上课,下课了还能摸黑送女孩子回宿舍……改成早上,感觉完全不一样了好吧,而且有哪个歌手是晚上12点前睡觉的?早上7点多起床简直要人命嘛。
再左右看看,一位两位熟悉或者不熟悉的老师更是让王东明心惊胆战。
“这是出什么事了?”王东明猜测不透。
一会儿,杨锐推门而入,看到眼前的场景,也是微微一惊。
不过,杨锐不知面对摄像机多少次了,很是冷静的开始上课,道:“我们今天以克隆和PCR为重点,介绍一下在前基因组时代,用于研究单个基因的方法。之后,我会着重介绍,专用于基因组的研究方法,课后,大家可以比较一下两种方法的不同与优劣,作为课后作业吧,咱们还没有布置过作业吧。”
“没有。”学生们乖巧的异口同声的回答。
杨锐乐呵呵的说“好”,觉得新生实在是乖巧的不行,同时,他自觉不自觉的面向镜头,道:“在20世纪70年代,分子生物学家们研究DNA分子所运用的技术,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工具,虽然经典遗传学方法是研究单个基因的唯一方式,但分子生物学的许多基础性发现,也是通过这种方式取得的。比如说,1961年,jacob和monod提出的操纵子理论,该理论描述了某些细菌基因的表达,是如何被调控的,这恐怕是这个时代遗传学领域中最伟大的成就了……但是,经典方法的局限性在于不能直接检测基因,也就是说,所有关于基因结构和活性信息,都是推断出来的……到了60年代晚期,这些间接方式,用来回答分子生物学家所提出的单个基因表达的细节问题时,就显的不够了……这时候,DNA重组技术出现了。”
杨锐说到这里的时候,许多专家教授都不自觉的抬起头来。
经典遗传学方法,其实就是现在许多学者们做研究时所用的主要方法,甚至是唯一方法。
当然,所有人都知道,这是国外60年代时的技术,但是,大家要么就只会这种方法,要么,就只有这方面的技术条件。
此时,杨锐赤裸裸的经典遗传学方法不够用,已经被DNA重组技术淘汰,许多人首先就感情上不能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