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之神级学霸_分节阅读_第932节
小说作者:志鸟村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3.79 MB   上传时间:2018-02-25 19:36:50

  国内目前还没有能一手掌握经费分配的学霸,但是,杨锐踏出这一步,距此也就是半步之遥了。

  中年记者见杨锐不想谈经费,也没有追问,笑了笑,道:“杨教授,自我介绍一下,鄙人邓泰然,这位是周宝雄,我们都是《人民日报》的记者。”

  《人民日报》一词一出,半个餐厅都为之一静。

  在场的人都知道,别管国内目前有四大还是五大报纸,《人民日报》都要高其他报纸几百个头。

  两名记者出动,也很是有点规格了。

  杨锐也坐直了起来,琢磨着道:“没想到呢。”

  当年还在到处张贴小广告的时候,杨锐就曾发下宏愿,要登上《人民日报》,当然,那时候想的是头版头条的最强补习老师,却不是现在的学者身份。

  或许还是最强补习老师的名字上人民日报更难一点吧。

  杨锐不禁有些出神。

  “杨教授。”邓泰然唤了一声,道:“我们想问几个问题,您看哪里方便些一些?”

  “就在这里吧。”杨锐没有起身的意思。

  邓泰然没想到杨锐不避他人,左右看看,也不多话,就按照采访纲要的要求,道:“您对诺贝尔奖怎么看,你认为自己拿到诺贝尔奖有多大的可能。”

  一次问两个问题,是采访时的大忌,等于给了被采访避实就虚的可能。

  但是,也有可能是邓泰然对杨锐的保护,让他回答问题的时候可以有所选择。

  杨锐做着判断,道:“在尘埃落定以前,我只能说,我对诺贝尔奖很有信心。”

  这是很平常的答案,邓泰然随手做了记录,再道:“如果您拿到了诺贝尔奖,您会做什么?”

  “如果我拿到诺贝尔奖吗?”杨锐自言自语了一句,笑笑道:“如果我拿到了诺贝尔奖,我会推动世界生物学研究,向中国的偏移。”

  这个回答,却是出乎邓泰然的意料,他一下子精神了起来,问:“怎么说?”

  “目前,中国并没有世界顶尖的生物学实验室,甚至在整个亚洲范围内,顶尖的生物学实验室依旧是一个梦想,以行政的力量,或者正常的经济流动,来创造顶尖的生物学实验室,是非常困难,但是,诺贝尔奖是世界上少有的,具有创造顶尖的研究所的力量,如果我拿到诺贝尔奖,我会推动建设一所世界顶尖的生物学实验室,并让它成为亚洲生物学的象征……”杨锐的话,一半是说给中国人听的,一半是说给外国人听的,但大部分还是对中国人说的。

  坐在餐厅里的学者们,更是一个个听的发愣。

  老方幽幽的道:“就算是2000万元人民币,也建不出一座顶尖的生物学实验室。”

  杨锐微笑道:“仅仅用于土建和短期的人工工资是差不多了,而且,我也相信诺贝尔奖对资金的吸引和集聚的能力。假如获得诺贝尔奖的话,做世界顶尖的生物学实验室,并不是一个空想。”

  “2000万元人民币用来做土建和人工?”老方恨不得骂娘,勉强刺了杨锐一句,重复他的话道:“假如获得诺贝尔奖的话。”

  ……

  “假如杨锐获得诺贝尔奖的话,您有什么想对儿子说的吗?”

  同一时间,记者手举着话筒,对着锐妈,声音洪亮。在他的背后,是肩扛摄影机的摄像师。

  锐妈一脸的茫然,问:“杨锐要得奖了吗?”

  “您不知道吗?他现在有望获得诺贝尔奖。”记者再次将话筒伸到锐妈嘴边。

  “恩,没有听说啊,我最近也比较忙。”锐妈也将工作调到了开发区的工会,为了组织新区机关相亲大会而忙里忙外的。

  记者若有所思,语气变的更加和煦的道:“您现在是在种菜吗?”

  “哦,你说这个,我在院子里种点自家喜欢吃的,有多余的还可以送送邻居。”锐妈对脚下改自花园的菜地很有些自豪感。

  记者点点头,问:“咱们能拍个你干活的照片吗?”

  “干什么活?”锐妈有些诧异。

  “就干农活的。就照你平时做的,平时做什么,就做什么。”

  锐妈“哦”了一声,开始低头锄草。

  记者赶紧回到摄像师身边,低声道:“快拍几张特写,要那种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感觉,对,别拍后面的别墅,拍那些干啥,也别把后面的玫瑰园和湖给带上了,拍的荒芜点,好像在黄土高坡,面朝黄土背朝天似的……”

  ……

  

第1368章 僵持

  

  “休斯顿,你没去吃午餐吗?”

  “我带了东西。”休斯顿笑了一下,只是脸上的笑容并没有多少。

  “有点紧张?”他的瑞典同事用了明显调侃的语气,这在瑞典人中,是并不多见的。

  休斯顿终于意识到了不同,转过身来,道:“霍森,有什么是我应该知道的吗?”

  “我也是偶然听到的消息。”霍森先是做了一个撇清。

  休斯顿是常年接触科学家的人,一听霍森吞吞吐吐的,就知道有情况,这些家伙,包括他自己在内,都不是会掩饰内心的人。

  “霍森,我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消息了。”休斯顿看着高大的瑞典同事,道:“我欠你一个人情。”

  标准的美式电影里的句子,霍森却很吃这一套。

  略作犹豫,霍森道:“他们遇到了僵局。”

  “他们?谁?”休斯顿不敢确定。

  霍森笑了:“还能是谁呢,诺贝尔奖委员会。”

  “生物方面的?”休斯顿悚然一惊,大脑不可抑制的转动起来。

  他的手有些微微发抖,像是数百万年前的祖先,遇到了强悍的捕猎者一样。

  身为一名瑞典人,一名瑞典科学家,一名在诺贝尔奖事务方便极具进取心的瑞典科学家,休斯顿对于任何相关问题,都有着极度敏感。

  例如,陷入僵局。

  休斯顿甚至判断不出,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事实上,很少有人能借此做出准确的判断。

  诺奖委员会陷入僵局的情况非常多。五人组成的委员会,往往需要很久的讨论时间,才会对一名学者进行表决,而表决的结果,也并不总是能诞生胜者弃权和反对的人,不绝于缕。

  推荐的、赞成的、放弃的……五人诺贝尔奖委员会,每年发生的戏剧,都够拍几年的大片。

  就是经过了五人委员会的一关,瑞典科学院的大审议团也不会让事情变的轻松。

  他们总是喜欢否定委员会选择的科学家。

  这支多人委员会主要是由瑞典皇家科学院的成员组成,例如物理学奖,就是由瑞典皇家科学院的物理学院士们组成,这可以解释当年的波尔为何能一手遮天,有他在的科学院,几乎会否决所有不合其心意的科学家。倒不完全出于私心,但可以想见,你对量子理论有偏见,想要拿诺奖就一定会遇到重重阻碍。

  当然,像是玻尔这种瑞丹挪土产的世界顶级学者毕竟是少数,只要瑞丹挪三国不出超级又活得久的科学家,瑞典皇家科学院的科学家们,还是能够秉公做事的。

  在这里,秉公的意思,基本就是指我只认我认可的科学家。

  于是问题来了,五人委员会送上来的科学家,会讨所有人的欢心吗?当然不可能。

  任何一个国家的科学院都是世界科研界的缩影,有人赞成一个理论,就有一个人赞成另一个理论。

  出现一个理论,然后所有人顶礼膜拜的事,是极少发生的,即使是在最容易出现华山一条路的数学领域,都很难有人一骑绝尘并不是真的没有出色人物,但是,其他人就是不承认你的出色,又当如何呢。

  哪怕是数学造诣极高,以至于证明出了超牛的公式,动辄几百页的证明,人家就是不看,你又奈何。

  自然科学领域的问题同样多多,像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当年激起的讨论就喧嚣了半个欧洲大陆,最终战胜了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堪称是世纪之战,然而,时隔百年,谁能想到,最新的生物学研究,又通过“获得性遗传”将用进废退从深渊里给拉了出来。

  想要在学术界以学术的方式将学术人物彻底埋葬,某些时候,还是非常困难的。

  但是,我们可以不给他奖!

  做一名瑞典科学家的快乐,就在于此,你如果水平足够,能够提高到进入科学院的程度,或者进入了卡瑟琳医学院,你就在某些程度上决定了诺贝尔奖的归属。

  即使不是五人委员会中一员,皇家科学院的大审议团依旧有着极大的权力,他们更像是陪审团式的存在,并不能简单的用投票来结束争执。

  不过,大多数时间里,皇家科学院的科学家们,也并不是铁板一块。

  曾经有人兴奋的向朋友说:“我们互相谋杀了对方的候选人。”

  在休斯顿熟悉的模板里,少部分的僵持,证明了大审议团内的支持者众多,至少得有三分之一人的支持,才能构成僵持吧。但是,大部分的僵持,导致的都是候选人被杀死。

  有争议就不得选,即使是相对论都是如此。

  更关键的问题是,休斯顿甚至不知道杨锐是处于僵持之中,还是出于僵持之外。

  如果处于僵持之中,他会担心,如果处于僵持之外,当然就更担心了……诺贝尔奖可只有一个,僵持一旦被打破,就是终结之日了。

  “你知道具体情况吗?”休斯顿不抱希望的问霍森。

  霍森果然摇头。

  “好吧。”休斯顿有些颓然:“还是谢谢你,至少有一个消息了。”

  “你想知道消息还不简单,不用客气了。”霍森卖了一个好才走。

  他其实是特意过来的,尽管学校里的同事,都不看好休斯顿向诺贝尔奖事务委员会迈进的动作,但不可否认的是,休斯顿的步伐没人能够阻止。

  因为就他所知,杨锐实际上已经进入了最终名单,等于说,休斯顿在诺奖事务委员会的影响力也将得到提高。

  霍森甚至猜测,僵持很有可能就是与杨锐有关。

  但是,关于这个消息,霍森不准备直接告诉休斯顿,反正他得去找人求证,又何必多此一举呢。

  瑞典人的卖好方式,也是很瑞典的。

  休斯顿匆匆的出了门,叫了一辆出租车,就道:“去卡瑟琳医学院。”

  虽然诺贝尔评审委员会的成员,都要发誓保守秘密,然而,现实是委员会的成员依旧在给朋友提供一些有用的消息,例如谁出于首位,谁又落后了之类的。

  这样做的原因,是他们需要自己的信息网,来构建与国际学术界的友谊与联络。

  正如克劳福德说的那样:“有见地地交换诺贝尔奖的八卦秘密的能力,是一项重要的标准”。

  休斯顿就是去有见地的交换八卦的。

  同时,他也能够向自己信息来源,提供更多的关于杨锐的信息,以帮助对方确认自己的选择。

  换言之,休斯顿此时就是某位评审委员会的成员的信息网,大家各取所需,用不为大众所知的方式,完成这项对大众无比重要的工作。

  不客气的说,任何一年的诺贝尔奖对全社会和全人类的意义,都超过一座小城所有人一生的价值。

  单以PCR论,能不能获奖,代表着PCR的推广力度,而PCR的推广力度,直接决定了遗传学的发展。

  放眼未来三十年,所有10后出生的中国人,00后出生的欧美人,都受惠于PCR技术,再远一点的话,PCR能够直接决定上百万名婴儿的生与死,上千万名婴儿的健康与否,上亿名婴儿的遗传疾病严重与否。

  至于由此带动的刑侦学的发展,小三上位亲子鉴定的困难等等,都不算在内。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62页  当前第93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32/106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之神级学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