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松文后来分析说:“方导做了导演,演技的功夫并没有逊色任何人……开车的眼神组足以和梁超伟见到阿sir砸在车顶上那一幕媲美……其实商业片并不是要一直快节奏,当放慢下来的时候,也给足情绪,伟大的商业片需要一些文艺。”
热巴反问:“怎么达到那种演技?”
“多观察,多体验,多生活。”
“但他也没比我大很多……哪来的‘多’?”
“可能悟性也很重要……好吧,说实在的,我也不知道。”
和以上人物比起来,院线经理当然更是小人物了,作为影院日常运营的管理者和组织者,一般不会守在某一电影的特定场次。
但《十二生肖》不一样,它太关键——为了调整排场,院线经理已经看过试映版,现在还是入了迷。流畅的爆米花片,任何人都喜欢。
说实话,比隔壁《1942》好看太多。
剧情已经到尾声,Jackie跳火山抢夺铜首,据传为了拍摄这段戏,大哥成在尾椎骨没有完全好的情况下硬顶,期间一直忍着疼痛,竟然和电影剧情相符合,现在看上去没什么别扭。
大哥成一直被认为没有演技,为了证明自己,85年和洪金保合作拍了《龙的心》,剧中扮演照顾智障哥哥的小警察,卖力地表演苦情戏。然而,大哥的表演并不被学院派欣赏,五获提名空手而归,电影甚至也不被观众欣赏,《龙的心》票房奇低,只得到当年度港市第四。
之所以第四也是“奇低”,因为前三都是大哥成的片子,他当时人气爆表了。
显然大哥成想过自己问题,也努力过了,但演技不涨。
——Jackie苦斗下守住铜首,而后又转入重症病房急救,好容易救回来了,底下观众眼里噙泪,诶,但就是不掉,大哥成演技不够好是一方面,情绪也没烘托足够,没有“预期外情理中的转折”,直到忽然换上轻快bgm,画面中出现一个人的背影,那是关教授。
观众顿时就释然了,接着眼泪也掉下来,也从这个大团圆结局中,知道电影即将结束。
影评人哪管那么多?刷刷写评:“方沂背影秒杀大哥成。”
“方沂一秒钟让观众‘嗦面’。”
“他的背影在演戏。”
“谁叫大哥成?我将终结他的演技生命。”
院线经理拿到数据比其他人早,这帮人是一线,是报数据的基层。根据他目前得到的消息,本场本厅上座率接近百分之百——这是因为一众主演在这。
但是,魔都羊城等地,上座率也远远高于平均,约莫有八九成。在满足一定数据样本的情况下,上座率是院线最重要的排场依据。
其决策过程就是提高场次,于是上座率降低,继续提高场次,上座率狂降,降到受不了了(一般是10%),于是减少场次,上座率小幅度回升(此时一般已经是上映后期)。
院线就是在这个动态过程中博弈,博小成本,博最大收益。
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
上个月《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上映,第一天京城等部分imax厅上座率达到九成,把院线干傻了,因为这是部纯纯文艺片,没排片的。
当天内大幅度加排片,全国平均上座率降低到7成,口碑几乎一边倒似的全是赞扬,院线继续加排片,一直加到上座率降到20个点出头收手。
《王的盛宴》为什么是商业烂片,这片子一开始小样本下上座率也有七成,看起来还将就。随即院线试探性加排片,上座率立马崩到10.45%这个盈亏点。
就这场而言,院线经理也面临这种抉择,也是小样本,而他肯定认为不会崩。因为他看到了观众的真实反应,看到了两巨头的人气——电影结束,不仅这个厅的人没走,其他厅的人也不走,想拦截到主演们。
零点场票房也出炉,九百四十万,国产新高。
第549章 天降大任于斯人】
零点场,即当日零点开映的场次,它的票房总和就称之为零点场票房。零点场票房高并不意味着该片的最终票房就高,也不意味着其质量就高。
比如《画皮2》零点场票房600来万,是《大地震》的两倍以上,但两者的总票房相差不多,评分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不过吧,零点场票房还是代表了某种正向信号。
《1942》的零点场票房出来的比《十二生肖》早,堪堪过了300万,按照以上逻辑,《1942》票房大概率被《十二生肖》吊打……但现在还不能立刻下结论,因为灾难片可能在榜时间更久,最终导致总票房反超这种情况。
院线一般会给一天时间观察,如果确实不行再调整排片。
方沂当然知道以上事实,所以尽管电影现在相当成功,他仍然保持低调。媒体直截了当,想让他对隔壁《1942》放狠话:
“华艺临时降低分成,可以看做是对制片方这个身份的一种背叛……方导你也是老板,是我们国产影业的支柱人物,你怎么评价华艺的行为?”
方沂耸了耸肩:“我怎么评价不重要,事情已经发生。”
“那你对粉丝有什么教的?”
“做正确的事情,正确的做事情。”
底下粉丝把这话当做是对华艺委婉的批评,顿时同仇敌忾起来,使劲鼓掌。中间穿插一些相当激动的影评人或是电影爱好者,露出不解恨的表情,显然他们希望方导更具攻击性一些。
记者又转移目标,话筒给到大哥成。大哥成已经知道零点场票房,觉得可以上嘴脸了:“我觉得方沂说的不够劲,不够透……我这里表达我的看法,那就是从冯导配合降分成这件事情开始,他就不再是很好、很受尊重的一个电影人了,哪怕他今天票房很棒……他就不是了,我从今天起不会认!”
记者当然兴奋了,连连发问:“大哥你有什么要讲的?”
“我为什么被人捧大哥?因为我年纪大?还是因为我做人太霸道……你可以去了解,我为港地电影为中国电影做了些什么?我在社会层面上努力了什么……现在我来讲这些,不是今天要夸自己,而是把方沂和冯导或者华艺比较,不要论资历,你觉得谁更像大哥?你愿意认谁做大哥?”
“我当然是……我当然是……”
记者回味过来了:
冯大炮为什么非得拍着吃力不讨好的电影?因为他得提升自己地位,他想有个类似于《霸王别姬》、《活着》之类的电影,弥补他的短板,以后叫人再也无法看不起他,他将变成全方位的大导演。
一辈子都在拼命融进各式各样的圈子,而现在事情却恰恰走向反面——你往锅里面撒尿,怎么叫端碗的认可你呢?
大哥成价值观过于接地气,另外话也说的接地气。
韩三坪觉得一帮文化人在那“大哥大哥”的很不妥当,帮他润色一番:“全心全意,为大家谋福祉的才是更好的电影人……破坏这种默契的,恐怕得不到大家尊重。”
又有人发问,“那韩总你也认同大哥讲的话吗,谁是真大哥?”
韩三坪搓了搓手,往方沂那使眼色,让大多数人都看向方沂。
接着韩三坪缓慢道:“历史把我们推到某些位置,那个时间点,那个机会……之后的评价不是靠讲出来的,是做出来的。”
——消息传到冯大炮这边,老冯给气得七窍生烟,白癜风犯了。
冯大炮是个压力怪,这老毛病很折磨他,拍电影急了犯,喝酒了也犯,这次臊得慌,当然恶化了。
因为接下来有十数场路演,只得被送去医院打激素,先把毛病压住。
《十二生肖》零点场票房出来不到半天,韩三坪和大哥成的点评也刚传出来,到现在冯导已经懂了自己这波操作的代价,他正在用名誉为赌注,上一场胜算越来越小的决斗。
他吗的,为什么当时昏了头?
打激素前,他和老婆徐凡有个对话:
“我是不是没机会了?”
说的是“堂堂正正的全方位大导演”还有机会吗?
徐凡说:“你票房三百多万,点映票房更不差……怎么没机会?事情还没到失败的时候,这才第一天。”
“但是,我感觉我拍不赢了。”
靠什么赢?
不到五成的上座率,还是前半天勉强破千万的票房?而与此同时,隔壁在不断发文庆祝“破两千万”、“三千万”、“四千万”?
这可是第一天啊!
后边儿对方排片上来了,只能差得更多。
话整得有点辛酸,徐凡沉默一小会儿,答道:“……现在也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冯大炮点点头,不再吱声。
他是有这么一个性格,不到黄河心不死,要到最后一张筹码输光才肯下桌。
性情中人啊。
——推进病房,徐凡给他鼓劲儿:“美国药剂!打上去包好转,再戴个棒球帽,谁也看不出来……你的脸,嫩着呢。”
冯大炮继续不说话。
徐凡:“降分成吧~是正常商业操作,你是导演,你只能配合公司……谁能说是你的主意?谁也怪不到你身上去。”
冯大炮还是不说话。
注射液推进去,待了二十分钟,够了观察期,期间徐凡话不停,冯大炮不说话。
医生通知可以走人,徐凡于是立刻看他脸,说:“效果真好,我这会儿都要看不出来了……”伺候他穿衣,之后徐凡接了个电话,于是穿衣服这事儿让助理代劳。
助理做事儿不麻利,穿错了袖子,冯导抓住机会,发泄了一通:“你会不会办事?不会办事趁早走人!你没有工作的态度!”
不是哥们不行!也不是哥们不努力!而是时来天地皆同力,远去英雄不自由啊!连小小助理也掉链子。
我要真输了,我肯定要输了……这事儿得怪华艺、怪影坛、怪影迷——他们不配!
啊呀呀!我就是那上错了擂台的英雄,回天无力也。
这通发泄吧,让冯导感觉好一些了,找回点儿自信,接着口罩棒球帽都戴上,往镜子前一站,完全看不出毛病了——冯导拾回了自信,感觉良好。
——
却看到徐凡红着鼻,脸色发青,手里捏着手机,屏幕黑的,她得到了最新讯息,又特地关了。
冯大炮冥冥中有所感:“怎么了?”
“也……没啥。”
冯大炮急切追问:“多少票房了?”
徐凡有种不知所措的茫然,“五千万。”
第550章 第一人】
五千万!
这是大半天的数据,实际上到当天夜里12点前,准确的数字是九千三百来万,差了六七百万过亿。
——这怎么行?
作为发行方,中影当晚反应极快,宣布于全国多地加映,重点挑县、地级市新建影城挖掘观影潜力,临时撤掉了一批不怎么卖座的电影排场,全给《十二生肖》……一部分影厅组织员工团建,发深夜票但不要求观影,而实际上已经统计到票房当中。
刷票房有很多种:偷票房、骗票房、阴阳票、捆绑票……列举下来这章得用去大半。其中有个一力降十会的法子,当出品方、发行方、院线全属于一个巨无霸时,它所组成的闭环可以通过“左包进右包”的方式,理论上支付8.3%的税金就能大量无限制地刷取票房。
这法子太牛了,但目前没咋用。想这么玩没能力,有能力玩的不想玩。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