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了?”方沂问。
他以为段亿宏晨练回来。
老段有晨练习惯,鉴于段师兄颜值在演员圈中不够占优势,段亿宏很注重自己的身材管理。
他回头露出一晚上没睡的两只红眼睛:
“导演,能不能重拍那个长镜头?”
方沂一看他魔怔了,没办法:“拍,你说拍就拍……但是我要说,我其实只是出神了,我忘记拍了,是我对不起你。”
段亿宏来了个什么话呢?
“我看出来你出神了,但是……”他顿了两秒,沉声道,“《情书》里面,你有个骑自行车骑得忘记了喊咔的镜头,却是神来之笔,而后也完全留在了电影当中……”
方沂随着段亿宏的解释,逐渐张大嘴巴。
“方导!”段亿宏抿嘴,“像你这样的天才,哪怕是精神开小差了也会造就美妙的镜头,因为是神指引着给你送上的礼物,你只是顺从这种感觉……所以它实际上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小差,是一种说不出的灵感爆发。”
“方导,你还没意识到吗?你就是这样的人!”
段亿宏说的让方沂都怀疑了,是不是他真有某种不自觉的神来一笔……
不!
那只是绝对的忘记喊咔而已。
老段能这么精神内耗,一方面是他笃信玄学,太好这一口,至今还要戴吊坠保命;一方面是方沂声名太盛。
这就是十八亿内地最高票房导演的含金量!
正面硬干卡梅隆,大胜而归,拯救2012国产片占比的男人,接见各种三四代见麻了的男人!
方沂自己不觉得有什么伟大的,而其他人见在眼里,记在心里,已经是以能和他一起共事过为荣。
“算了,”方沂叹了口气,“你说是长镜头就长镜头,再拍一次?”
段亿宏道:“全剧组都是这么想的。”
——————
这种连绵不绝的吹捧还在继续。
段亿宏的长镜头事件,只是其中一个小插曲。
搞文艺有一种现象,就是身在庐山中不识真面目:他爆红的时候,或者是艺术地位提高的时候,自己本身不能立刻发觉。
是什么让他发觉的?
靠周边的人,靠社会的舆论……这些信息接收的足够多,然后作为主角就会发现,原来我在别人眼里是这么牛逼,我往前跨了对我人生来说很大的一步。
艺术家倒在出名前的最后一步很常见,活着见到自己成传奇的很少。
全世界最贵的 10幅名画,5幅都是梵高画的,但梵高在举办第一次画展的前三个月,选择自我了断,他不知道自己已有人欣赏,消息传的太慢太慢,来不及从城市到荷兰乡村,追不上梵高才射出的死亡子弹。
方沂运气不错,他在21世纪,在这片面积240倍于荷兰的土地上,他却快得多的知道了。
《联播》不是唯一报道的标志性媒体,曾发表过真理之争的《光明报》,开年谈到了部分企业轻视前沿技术研发,而重视纪律管理现象,写出一篇雄文:
《上甘岭为何而胜?》
这是一篇和文艺界毫无瓜葛的评论文章,却引用了方沂之前接待考察团的话:“上甘岭的胜利是人的力量,也是大炮的力量……我们应当清楚,钢铁确实比人来的硬。”
接着提到了《十二生肖》这电影,“1994年引入第一部好莱坞大片《亡命天涯》以来,无数个导演写出无数个好故事,想要拿回票房第一的宝座,但他们都失败了……是剧本不够好吗?是他们没有艺术创造力吗?”
结论是“他们没有特效大炮”。
文中对方沂的定位也很有意思,没给他头衔,而是直接点名道姓:方沂。
有可能是方沂身份太杂,懒得说他是企业家还是演员还是导演;也可能是他名气太大,无需解释。
毕竟张一谋导演08奥运开幕式前,需对观众介绍,称他为“张一谋导演”,开幕式后,称为“张一谋”。
还要介绍什么?你难道不认识张一谋?
我奶奶都认识。
方沂显然是后者了。
这份报纸也落在了京城某派出所小片儿警的茶几上,单位每天都会换报纸,他正翻开来看。
第563章 够不着】
因技术老旧,沉淀了大量亚铁离子的厚玻璃发绿,阳光穿过玻璃,落在报纸上的黑白铅字:
《上甘岭为何而胜?》
小片儿警是老柳,老柳是柳蜜的老爸,而老柳还是方沂的粉丝。他从第一次看《我的团长的团》里面的张立宪就被这年轻人吸引住了,觉得会有大成就。
英俊非凡,有一股不呆板的灵气,眼睛十分清澈。
这是出自于剧迷的欣赏,老柳自从发现他女儿可能对方沂有情愫之后,这种欣赏还带了些别样的意味,他希望方沂发展的好,又希望发展的不要太好。
因为太好了,女儿就够不着了。
其实方沂到底怎么样,都不需要老柳看报纸来揣测,只需要观察女儿对方沂的态度。
一开始是新奇略带俯视的:我遇见了一个怪人,但长得确实不赖,让我讨厌不了他。
后来咬牙切齿:方沂越来越高了!好在,我也在赶着呢!他折腾的那些东西,不一定都能成,说不定以后还得来靠我!
再后来开始躲他,不愿和方沂扯上关系,现在完全不提起,尽管任何人都明白。
这是一种释然吗?当然不是了。
老柳的目光落在另外一份报纸《京城晚报》,上面刊登有《十二生肖》剧组路演照片,配上大得多的标题“十八亿!影史第一!”
路演照片也印证了老柳的想法:
有两张照片,一张来自京城首映礼,当时方沂和女主演柳蜜站在一块儿,柳蜜几乎不看方沂,反而盯着穿羽绒服的刘一菲,好像是姐妹情深一样;
另一张是破十亿在魔都的某场庆功会,这时候众多幕后主创也站到台前,像是来自港地的杨老板、中影的韩三坪、以及阿狸大文娱的执行董事……方导当然还在正中心,而柳蜜就落在很末尾了,她这种场合排不上号。
刘一菲呢?
刘一菲干脆没来。
恰恰是这样的末尾,提供了安全的隐蔽距离,柳蜜于是从斜后方本能的看向方沂,她老父亲此刻仔细观察女儿的姿态,发现女儿其实还垫着脚,身体微微前倾。
作为警察,柳爸感觉十分敏锐,他收集了近期所有刊登照片的报纸,从近到远,从“破十八亿”、“破十七亿”、“破十亿”、“首日破亿”……等等路演照,结论是一样的。
——他女儿一找到了机会,就会探头看方沂,可能自己都没有发觉,媒体也没太发觉,一个父亲狠狠的发觉了。
女儿还是喜欢这个方沂啊,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还是先想想十八亿的票房!
柳爸目光重新回到《京城晚报》上,十八亿得多少钱?一辈子也赚不到,也花不完!观影人次超过了五千五百万,中国有那么多喜欢看电影的人吗?
女儿一飞冲天,终于洗刷了没有主演重磅电影的耻辱,名副其实了。《十二生肖》是官方定性的大片,争气片,一般演员一辈子有这么一部就不遗憾了。
可是柳爸却不为女儿觉得开心,心情相当复杂。
因为方导还是个颇有眼光的投资人,他身家比十八亿更多得多;他的新片预计要超过五千五百万观影人次,要再创辉煌,以上大新闻对这人来讲,似乎只是人生的某个发育阶段。
就好像天鹅生来就白,就高大,他长成了就扇扇翅膀飞上天空不回头,方沂实在是比他演过的那些角色还要优秀。
忽然有同事才进办公室,抬眼一看:老柳垂着脑袋,聚精会神看报纸,快趴在桌上。
忍不住调侃柳爸:“老柳,又看报纸呢?天天看不嫌累~”
柳爸回:“这不是单位发的吗?看着解闷儿。”
同事摇头:“我认识你得有十年往上了,没怎么见你看这么勤……以前听说你有个做演员的女儿,也不见你翻来覆去的看报纸,”同事砸吧嘴,回忆了一下道,“什么时候你开始的,就是这两年你开始的。”
柳爸说:“因为这两年女儿才出名,以前报纸哪里看得到她?”
同事继续摇头,“你胡说,那会儿报纸也是能见得着的,不是头版就不算上报纸吗?”
“你给我找找?”
“找找就找找,我还真有的。你先等等……”
单位有买报纸的习惯,但是当天时间一过,就成了废纸,一般没人会特意留。
这同事偏偏留了,而且一拿出来就让柳爸恍然大悟:上面全是有关女儿的消息。
——其实这不是同事留的,是柳爸自己以前留的,时间太久他给忘记了。
这是一份当地小报,娱乐版块介绍了初出茅庐的“京城大妞柳蜜”,号召京城的家乡父老起来支持。
“还在读高二的十八岁姑娘柳蜜,今年在大热剧《神雕侠侣》中饰演古灵精怪的‘郭襄’一角,这部电视剧预计会在两年后和银幕前的观众见面……”
转载了《神雕》采访的文字稿:
有记者问郭襄怎么看小龙女,郭襄答“她拍戏的时候是很好的人,很照顾我们这种新人,然后她在生活中也是很好的人,很可爱……但是在一起拍戏的时候,她还是能最好的体现出小龙女那种冷傲、孤寂的气质。”
这儿有个小插曲,当时小龙女的人气太高,以至于所有人接受采访的时候,都要顺着粉丝意夸赞两句小龙女,不然你没镜头。
所以柳蜜这番话很商务、很客套。
那她怎么评价方沂呢?柳爸突发奇想。
他一叠一叠的找,不一会儿翻出09年《仙三》拍摄时期的消息:
“方沂这人好古板,像老人一样,我不喜欢他哈哈……开玩笑的,他是剧组的万人迷,虽然话不多,所有人都喜欢他,演的也很专业……只是现在还不够出名,他其实非常的有才华,如果有人做他的粉丝,一定不会错的,快快去追方沂吧。”
“……我作为前辈,当然会提携他了。我希望他以后能有很大的成就,当然我也是这样要求我自己。”
这回答就不商务客套了。
第564章 金像奖】
受此启发,柳爸开始用单位电脑翻方沂和柳蜜有关的一切讯息,搜到不少剧组花絮。可能《仙三》后最出名的几人就是方沂和柳蜜,因此他俩的镜头到现在保留的很多。
这其中有方沂表演的太好,对戏演员忍不住失神的;
有柳蜜说错了台词,她感到难堪,方沂和其他人鼓励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