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兰榜是要代代相传,供后来的学生们敬仰学习的。
但是也只有出名的大书院才会有芝兰榜,否则百八十年只有寥寥几个名字也是挺丢脸的。
书院街上有整个西北最大最出名的书院,也只有那家书院里有芝兰榜。
这两个学生想来就是那里的。
两个学生吃完就走了,沈彤也吃完了,萧韧却又要了一碗,也不知道他是真的好这一口,还是想在这里多坐一会儿。
沈彤便问他:“那个王岳和王岚很有名吗?”
世人重才子,像王家兄弟这样的,在西安城里应该小有名气。
萧韧显然也留意到刚刚两个少年的对话,他放下筷子,说道:“王家的老祖宗曾经做过太祖皇帝的谋士,立朝后他曾任礼部侍郎,但是那时他已年近,在侍郎的位子上仅半年就乞骸骨了。他常年在外,没有亲自教导子弟,两个儿子才学有限,并未入仕,刚刚他们口中的王家老太爷就是王老侍郎的长子,王岳和王岚是王老侍郎的重孙。”
沈彤恍然大悟,问道:“也就是说,王家虽有从龙之功,可是实际上,也只做过半年的官儿,对吗?”
萧韧点头,道:“对,这几十年来王家其他子弟也没有建树,若非逢年过节秦王府都给王家送贺礼,西安人怕是早就忘记王家曾有从龙之功了。直到出了王岳王岚兄弟二人,王家才重又引人注目,不过也只是最近三年的事,要从王岳中了举人才开始的。”
沈彤更觉奇怪了,她道:“按理说王家好不容易才出了两个人才,怎么却不让他们继续科举了?如果一开始就不想让他们入仕,三年前王岳为何还会参加乡试呢?”
萧韧摊摊手:“你问我,我也不知道啊,我一个武人,和他们读书人没有交集。”
沈彤还想继续说话,这时从远处跑来一个小内侍。
“沈姑娘……七少也在啊,沈姑娘,王爷见到您的拜帖了,让您下午就过去。”
第379章 叫我姐姐
沈彤是早上投的拜帖,不但上午就送到秦王面前,而且秦王下午就要见她,可见秦王府阖府上下对她的态度了。
沈彤自己没有感觉,萧韧从小在王府长大,他自是知道是怎么回事,心里又是一松,现在越发证明,秦王对沈彤的重视,远胜于曾经的沈氏遗孤。
这就是沈彤从一开始就想要的吧。
刚到西安时,沈彤曾经让他不要向秦王提起她这个人。以至于之后的很长时间里,秦王并不知道西安城里有个沈彤。
直到沈彤在假县主手中救下秦王,秦王才知道她是谁。
打发走小内侍,萧韧问沈彤:“大半年没回来,有什么想去的地方吗?”
除了自家铺子和慈安庄,沈彤还真没有想去的地方。
想到自家的铺子,沈彤便想起昨晚芳菲告诉她的事来。
她把百卉堂险些走水的事告诉了萧韧,她说道:“起初我们担心的事,果然来了。好在有你家,不然……”
不然蓝师傅性命不保。
两人没有继续说下去,直到离开雷婶的摊子,回到沈彤自己家里,萧韧才叹了口气,道:“也不知道屠卫做出这个决定时,欣妩是否知晓。”
除了后晋小朝廷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以外,蓝师傅是唯一会知道欣妩身份的人。
而欣妩现在的身份,是沈氏遗孤。
在之后很多年里,她都会是沈氏遗孤。
但是蓝师傅却是她的父亲!
沈彤没有回答萧韧的话,但是她感觉欣妩应该是知道的。
家里的暗格里曾经放过朱砂,朱砂是欣妩用来验证身上记号的。
沈彤刚刚想到朱砂,萧韧就说道:“不知道她的身上有没有那个印记。”
赤蛇之血。
沈彤轻笑:“肯定没有,如果她遗传了赤蛇之血,她还有必要当沈彤吗?”
如果遗传了赤蛇之血,她就是后晋公主,除了死士营,她更有四大部落的支持,她会回到南夷,被四大部落当成女王般供养,等待合适的时机拥兵复辟。
可是如果她没有呢?
她的母亲本就是屠长龄暗中送到蓝师傅床上的,并非四大部落选送的人,四大部落原本就不会承认这个女人的存在,如果她身上又没有赤蛇之血,那么任凭屠卫等人磨破嘴皮,四大部落也不会尊她为主。
与其那样,还不如另寻捷径。
而沈氏后人,就是她的捷径。
“欣妩从小就做你的替身,想来屠卫他们早就知道她没有赤蛇之血了吧。”萧韧说道。
“蓝师傅说过,小孩子刚刚满月时就要抱到四大部落,在大巫和各大长老面前进行测试。屠卫他们为了稳妥起见,一定会先自行测试的,结果发现她没有赤蛇之血,这才去想其他办法,刚好陶世遗要给我找替身,于是她们就出现了。”沈彤说到后面自己也笑了,真有趣,真是太有趣了。
“或许那个时候他们想得并没有太复杂,只是想要找个安全的地方把这个孩子藏起来而已,没想到后来事情的发展,让他们有了更多的思量。”沈彤继续说道。
的确如此,那时秦王势力刚起,狡诈如屠长龄可能也未想到,几年之后,秦王便日渐壮大,而到了现在,已有与朝廷势均力敌之势。
萧韧也不禁叹息,他忽然又有些奇怪,沈彤好像从欣妩刚到西安时就防着她,那时她要去愉林,还曾拜托他让人盯着欣妩。
“彤彤,你又是如何会怀疑欣妩的,她和你同龄,刚到西安时也还是个孩子。”萧韧问道。
沈彤一笑,她从见到欣妩的那一刻起,她就想掐断欣妩的脖子,可是她没有这样做,她一直在忍耐。
但是她不会把这些事情告诉萧韧的,并非是不想告诉他,而是她压根就不知道该如何告诉他。
前世我就认识你,我差点杀了你,不对,是你差点杀了我……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想想就觉得矫情。
前世早就过去了,前世的很多事都发生了变故,比如她,比如欣妩,比如宜宁郡主,比如阿钰。
所以,没有必要揪着那些事情不放手,她要做的,是珍惜今世得到的一切,保护今世她在乎的人。
沈彤转过头来,冲着萧韧甜甜一笑:“直觉,我的直觉就是我不喜欢她,她也不喜欢我,所以我就防着她,就是这样简单。”
萧韧没有想到沈彤会这样回答,他半信半疑,但是在心里却默默在说,那你的直觉知道我喜欢你吗?
应该是知道吧,沈彤没有防着他,从京城出来,来到西安以后,她就不再防着他了。
而且现在,他们是朋友,很好的朋友。
“彤彤,明天我陪你一起去慈安庄吧,我也有些日子没有去过了。”
他最后一次去慈安庄,还是大半年前去的,因为那次沈彤要去,于是他也去了。
沈彤笑着点头:“好啊,明天我们一起去,对了,你也见到云不花了,阿钰让她跟我过来,就是要让她留在慈安庄里,留在两位小郡主身边,那两个孩子从小到大都生活在恐惧中,胆小懦弱,而云不花性格刚毅冷静,如果她们能跟着云不花,说不定性格也能坚强起来,上一次她们和那些嬷嬷丫鬟们拼命,就是一个好的开始了。”
萧韧诧异:“彤彤,我发现你只要说起燕北郡王和这两个小郡主,就像个老母亲一样,说个没完没了。”
沈彤被他说得有些不好意思了,她像个老母亲?
“那我不说话了,再说下去,你该说我像个老奶奶了,我可不想凭空当人家长辈。”沈彤佯怒。
萧韧吓了一跳,连忙哄她:“没有没有,我就是和你开个玩笑,你哪里像老母亲了,你是个好姐姐,最好最好的姐姐,我都要羡慕他们了。”
话音刚落,萧韧就想要掩住自己的嘴,他怎么把这话说出来了?
这话不能说,至少不能对沈彤说。
可是已经晚了,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沈彤已经笑得眉眼弯弯,她拍拍萧韧的肩头,说道:“好弟弟,叫声姐姐吧。”
第380章 送礼
关于燕北的事情,秦王已经从周铮口中得知了,但是听说沈彤回来了,他还是很有兴趣。
沈彤并没有完全隐瞒。
对于秦王这样的人,想要瞒得彻彻底底是不可能的。
况且,如今燕北郡王手下的那些人,又有谁不知道沈姑娘的大名呢。
如果秦王真想知道这些事,自是会有人给他探听出来。
萧韧陪着沈彤一起来王府,在路上时,萧韧对沈彤说道:“上次我晚回来了十日,已经向王爷禀告过了,我是在回来的路上恰好遇到燕北郡王一行人,看到他带的人全都走了,于心不忍,那毕竟是王爷的侄儿,两位小郡主又来了西安,于是我便帮他找了一处栖身之所,让他暂且安身,然后我就回来了。”
因此,沈彤告诉秦王,萧韧走后,她帮着燕北郡王又打下一处山寨,燕北郡王下定决心不肯再回王府,而杨勤父子忙于应战,暂时还没有顾得上这边,如今燕北郡王手下有千余名土匪,躲在深山老林之中,暂时尚能自保。
“郡王爷托我给您带来几张皮子,他说如今他能拿出来的只有这些了,请您务必不要嫌弃。”沈彤说道。
秦王心里一阵酸楚,他从未见过这个侄儿,如果不是燕山北郡王大婚,他甚至快要忘记还有这个人存在了。
“唉,这孩子也真是可怜,本王听闻他体弱多病,如今住在深山老林里,他的身体可还撑得住?”秦王问道。
沈彤摇摇头:“我之所以晚回来了几日,就是因为他病了。燕北的山林处处琼枝玉树,景色虽美,但却寒冷异常,积雪要到每年的五六月里才开始融化,九月未到便又飘起雪花。郡王爷自幼长在王府里,何曾受过这种辛苦,他刚到那里就病倒了,之后便动辄就会卧病在床,我想回来都不好意思开口。可他既懂事又倔强,现在天气渐暖,他的身体刚好一些,就催促我快些动身。”
沈彤说到这里,心中难过,眼圈儿不由自主地红了。
这是真情实感,在秦王看来尤其觉得燕北郡王可怜。
沈彤说得对,那孩子既懂事又倔强。
除了托付两个幼妹以外,没有向叔父求助,避免秦王陷于两难之境,这当然是懂事。
宁愿住进深山老林,也不想再受杨勤挟持,这便是倔强。
何况,他还很弱。
无论是身体,还是能力,燕北郡王都很弱。
皇家无亲情。
燕北郡王的懂事和倔强,都是恰到好处,而他的弱,更是恰到好处地中和了他的懂事和倔强,他只是一个孩子,一个孤苦无依却又心有气节的孩子……而已。
秦王心中唏嘘,直到沈彤告辞,秦王依然唏嘘。
遥想当年,三皇兄年少成名,战功赫赫,是兄弟中的翘楚,那时的秦王还曾经私下里想过,如果体弱多病的太子不在了,父皇是否会将皇位传于三皇兄呢?
现在想来,那时的自己太幼稚了。
太子薨逝后,即使父皇没有继而山陵崩,即使父皇有心有力再择传位之人,那个人也不会是三皇兄燕王。
燕王勇则勇矣,却缺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思及此处,秦王唤来内侍,问道:“慈安庄里的孩子们,挑选得如何?”
内侍道:“奴婢挑出来九人,七男二女,最大的十五岁,最小的只有十一岁,都是聪慧机敏的好孩子,他们的出身来历还在一一查证,此事并非惊动郡主,这九个孩子也不知晓,只是奴婢私底下观察记录下来的。”
说着,内侍从袖子里挑出一个小册子,双手捧到秦王面前。
秦王接过小册子,点点头,道:“即使郡主知晓也无妨,实话实说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