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有在农场劳改的基础,这两天他肯定吃不消了。
倒是于朵和顾朝暮,一个这几个月天天练,一个一直是接受军事化的管理,不说游刃有余,比他好多了。
顾朝暮还假惺惺的关心他,让他觉得吃力就不用陪着到处去了。
在东京这样的大都市,英语也足够交流。
常宁无语,这又不是你以半夜喊起夜相挟,都要逼着我去跟着于朵和霍昭晨跑的时候了?
他看看精力充沛的于朵,“明天下午吧。”
于朵点头,“还要腾一天出来买点伴手礼。另外,你们的免税额度有剩余的话,可以给我用么?”
顾朝暮道:“我可能没有剩余的,我买的东西有点多。还有,明天我就不去常家的公司了,约了老林。”
第376章
与此同时,于承和于凌经过几天的火车,也终于是到达了西北的某个市。
于承想着当年16岁、头一次出远门就离家千里、背着铺盖卷来了这里的于凌,一路他都悄咪咪的,减少存在感。
而且,这还只是到市里。
还要坐长途客车去县城,然后再到镇上。最后搭拖拉机去插队的乡里。
于凌道:“已经三点多了。如今天黑得早,要下去来不及。咱们先找个招待所落脚。”
离开14个月,这里其实没什么变化。
北京的西单等地已经很多摆摊子的了,这儿依然还很少见。果然政策要到地方上需要时间。
这儿的人估计依然不怎么敢做生意。
要买东西除了百货公司就是供销社,要么就是不固定的黑市交易。
于承陡然从改革前沿的广州来这里,一下子感触有点深:真落后!
当年哭唧唧的离开北京城来这里插队,下了火车于凌第一印象就是这个。
如今依然不改。
她来之前把介绍信在常乐秘书那里都开好了的。买火车卧铺、住招待所都可以用。
当下熟门熟路的就带着于承出了火车站。
找到附近一家相对来说价廉物美,还比较安全的招待所。
于凌把介绍信放到桌上,“要两间房的床位。”
她说的是要两间房的床位,服务员就没问‘什么关系’。
如果是要开一间房,那就必须再把结婚证拿出来才可以。
于凌如今有钱,完全可以要单人间。但她没有,还是要的四人间。
她要让于承体验一下这里的生活。
就从火车站外的招待所,一路体验下去。
四人间一个床位才二毛五。说是四人间,其实就是一铺炕,跟大通铺一样。
遇上那打呼的、磨牙的、说梦话的、不洗脚的……今晚肯定能过得很酸爽。
于承这一路完全没有二话,于凌怎么安排他就怎么过。没办法,他是欠债的!
不过路上都是卧铺,比硬座也好多了。
但今晚他是真的好好体验了一下。尤其有人的脚不知道多久没洗,跟腌的咸菜似的。
他想出声,结果人家仨是一路的,而且都长得很壮实。
虽然不像他有一米八那么高,但人家壮实。
打不过,真心打不过。
关键是,三个应该都没有洗脚。他们用方言聊天,很大声。
他估着住四人间的三个床位比三人间便宜。
而且这种没什么人来客往的地方,通常三个人入住四人间,并不会真有第四个人住进来。
而他今天就倒霉的被塞了进来。
除了忍受、别无他法。
于承最后没办法,只能把两只耳朵堵着、把硬
邦邦的被子拉过头顶,很晚才勉强睡着了。
第二天于凌看到他一副睡眠不足的样子,心头好笑。
“我们吃了早饭去坐长途客车,两三个小时就到县城。”
于承道:“那中午就能到了?”
“想啥呢你?遇上乡里拖拉机是最好的情况,而且人家还未必肯搭载我们呢。在村民眼底,我们可是来抢他们同村人孩子的。那村里好多人都是一个姓!支书就是从前族长那一支的。”
于承变了脸色,认识到此行最难的还不是找到诚诚养父、养母。
而是怎么从那么多同姓村民面前把外甥带走。
“那怎么办?你不会没想过就来了吧?”他真没有和这样的村民打交道的经验。
于凌道:“肯定想过啊。我们先到镇上,找跟我一直有联系的那个镇上的工作人员王垚。他一直都在收我的年节礼物,拿人的手软!找到他,就请他去和支书联系。说通了支书,我们才可能安稳留下。”
于承道:“这种事你凭什么说通人家?你们当初说好了不会和孩子再有联系,就送给人家。不然人家不会帮你们养儿子的!如今又想来要走,人家怎么可能答应?除非这一年多里,那两口子怀上了自己的孩子。但那生下来都未必是男娃,农村比城里还看重传宗接代呢。再说了,要真是个女儿,也可以把诚诚当上门女婿从小养大。以后生的孩子随他们的姓。”
他觉得花点钱能把诚诚要走的唯一可能,就是那两口子不但生了,还生的是儿子。
他怎么也没想太深远,就答应于凌一起来了?
这回头她是女的,村民们要打人泄愤,肯定是打他啊。
这种偏远地方,报警都不一定有用吧。
先不说警力足不足以出警,也许好多都是本乡本土的。拉偏架算好的,明着相帮、吓唬外乡人不是不可能。
于凌道:“他们要是生了或者怀了孩子,此行的难度自然是大大减少。如果还是怀不上,我就带他们去北京治不孕不育。小妹说得对,钱就是人的腰杆子。我要是没钱,这趟肯定是白跑。”
于承茅塞顿开,“这个办法不错!这小地方治不好的毛病,也许北京就治好了呢。北京有那么多大医院,还有老中医。有些老中医直接就是太医后人。”
“走吧。”
两人过去买了车票,等了二十分钟才上了车。
于承看着前后挡风玻璃外都挂着箩筐。还有不少人背着竹筐、带着鸡鸭等牲畜上车,脸色微微有些发青。
“我还是十多年前去参加大三线建筑坐过这样的车。”
于凌道:“有过体验就好。你说小妹他们在东京是什么样的情形?”
“那不发达国家的首都么,估计比北京还好。可能跟广州一样比较时髦,还有十几层的高楼和电梯吧。”
这对比真惨烈!
幸好他不是常宁、顾朝暮那样的公子哥儿。
于凌听他这么说,忍不住道:“人家两个比你接地气多了。人家都是十岁出头就去了农场劳动改造。一个挑粪、一个养猪。他们那个时候比我们普通人家可惨多了。”
路况不太好,两人一路晃晃悠悠、颠簸着到了县城,都临近十二点了。
得午休时间去镇政府找人才比较方便。
因此顾不得颠簸了半天不大舒坦、也顾不上吃午饭,赶紧往车站奔。跳上了最近时间发车的班车。
又等了一刻钟才开车,赶到镇上十二点半。
镇政府的工作人员有些去食堂吃饭,就住在镇上的回家吃饭。
王垚虽然是村里人,但他结婚了住在镇上。应该也是回家吃午饭吧。
于凌把行李箱交给于承拿着,自己跑到门卫室去问。
她还能说这一方的话。
门卫道:“他是回家吃午饭。不过你是他什么人啊,我为什么要把他家住址告诉你?”
一个年轻、漂亮,穿得还挺妖艳的女的来找,本地人肯定不会那么容易就告诉她。
回头搞得人家两口子吵架那些,怪到他头上来,他不是无妄之灾么?
“我是于凌,去年从他们村里回去的知青。这不,路过这里,就说来看看他。”
“哦,你就是于凌啊。知道、知道,你欠了小王的恩情,逢年过节都在给他寄包裹嘛。你早点来就能看到他了,他也刚骑着自行车下班回去呢。”
门卫这回热情的告诉了于凌地址。
于凌心道:你大爷的王垚,我什么时候欠你恩情了?行,既然说了这话,回头可就推脱不掉了。
她回来告诉于承,“问到了。我们先去他家附近盯着,等他出来。”
两人在路上的供销社买了不要票据的干粮。一边啃着干粮一边往王垚家走。
之前带的吃的早在火车上就吃完了。
等了十五分钟王垚都还没从破旧的筒子楼里出来。
于承道:“不能去他家里找他么?”
这么在外头吹着寒风等着,真有些傻兮兮的啊。
“我们到的时候已经快一点了,再等会儿他就出来了。贸然上们去还要跟他家里人解释这样、那样的。他住的是老丈人家。”
主要在外头,没在镇政府门口说话那么受关注。不然也不用找到这里来。
果然,一点半的时候,王垚推着自行车、公文包挂在车龙头上的出来了。
“王垚,我是于凌——”于凌几步上前。
王垚一开始也没认出她来,毕竟变化挺大。但好歹人还是那个人,还是认了出来。
“你、你怎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