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宝清想,有老苗姨,是她们的福气。
“里正家的塘子里有没有老菱角?”她问。
明宝锦被问住了,转脸看老苗姨。
老苗姨说:“应该有的,大娘子想吃?”
明宝清微微笑,点点头。
老苗姨说:“那就买些。”
明宝锦又说:“要做福民乡的蒸糯糕,还差葡萄干呢。苗姨说,不是用红枣调甜味的,是用葡萄干!阿姐,苗姨说那个糕做成了好吃得很,还有那个烙糯米卷,你知道怎么做吗?”
她卖起了关子,明宝清和明宝盈故作苦恼地摇摇头,与在后头忍笑的老苗姨对了一眼。
“小小小小火。”明宝锦掐起自己的手指,以示火力微弱,“锅里下猪油!小青鸟说杀了猪一定熬一罐白润润的猪油给我。”
她说着说着跑了题,又很快拽了回来,“然后把揉好的糯米团滑进油锅里,用锅铲按扁烙薄,等那一团糯米都摊平了整口锅,底下的焦巴蹭着锅底‘哗啦哗啦’响的时候,就可以铲到案板上撒料了,那料得是红糖芝麻花生核桃碎!”
明宝锦激动地转了个圈,说:“洒在没煎焦那一面,折过来,夹着料,包着吃,哇,一定又脆又糯又香又甜的!”
“哇哦。”明宝清和明宝盈托腮瞧着她笑,道:“那除了葡萄干还缺什么吗?”
“葡萄干也不缺啦,陶二郎说陶大郎从陇右寄了好些葡萄干来呢,”明宝锦凑上前,趴在明宝清膝头小声说:“蓝草在盆里活下来了,明年开春就能种了,他还想管你买炭呢,给钱,或者用柴火替,都行。”
“陶二郎怎么也知道我烧成炭了?”明宝清问。
老苗姨说:“卫大嫂把你烧炭的事情当个笑话在乡里说呢,可小莲小荷来咱们家玩的时候瞧见炭了,就与她争辩,陶二嫂特意来咱们家瞧了瞧,当下就说方便了,不必去那龙首乡的炭窖里买了。我说你这炭窑小,出炭慢呢,不过有多的话,自然紧着咱们这几家要好的。我这样说行不行?”
“行啊。”见明宝清不在意,明宝锦又赶紧继续道:“蒸糯糕里要搁鸡蛋,小青鸟说多去抓些虫子回来喂鸡它们就会给我生蛋了。林姨在帮我剥芝麻、核桃,核桃还没剥够数呢,花生晒干了,就等用沙炒呢。炒好了,碾碎了,就齐活了!”
“天都冷了,哪里还抓得到虫?可别叫他去水边捞了。”明宝清说。
“蚱蜢和蝈蝈儿还有呢,不过是褐色的了,”明宝锦说着,似乎也有点为这事儿烦心,“小青鸟说,要是能找到个白蚁窝,那就有门了。”
明宝锦的这点子烦心不过是吃核桃时尝到的一点苦涩,全然不影响核桃肉的香气,但却有人借着她这句话贬损起人来。
“哎,鸡不下蛋,吃吃虫就能补回来,再不济,还能宰了吃了,不算白养,人不下蛋,说还说不得,还得当个什么金贵人物供着。”
明宝清停下驴车的这道上,恰好是钟家门口,她没留心钟家院里也多了一辆车,多了一位‘娇客’。
明宝锦无措地说:“我才不是这个意思。”
“乡里的孩子都知道你不会生!”周大娘子伸长脖子往后头嚷嚷着,简直是往明宝锦身上泼脏水。
“周娘子!”明宝清从驴车上下来,瞧见周家院里静悄悄的,长工大
约是得了假回家去了,“你自己也是女娘,说话做事留些分寸!不要欺人太甚!”
周大娘子之前从来没有同明宝清说过话,但总喜欢跟钟娘子打听她们这一家。
钟娘子并非长舌之人,只是难得从繁衍子嗣的催逼话语中脱离出来,便也说了一些。
女娘生得好,性子要强,总容易成为他人议论的话头。
周大娘子与明宝清几人无冤无仇,但说起话来,也没有什么好声气。
“不会下蛋的母鸡那就是雄的,不会生的女娘那还是女娘嘛!”
老苗姨把明宝清挡到身后去,冲院里叫道:“周大郎!你就这么由着你姐姐在这院里公鸡打鸣似得叫唤,没孩子遭人碎嘴,嫁出去的大姑子见天回来在自家撒威风,戳你自己娘子的肺管子就好看了?!”
周大郎表情复杂的走了出来,想让周大娘子回屋去。
周大娘子拂掉周大郎的手,冲明宝清翻了个明晃晃的白眼进屋去了。
明宝锦方才那点兴高采烈的样子都没了,明宝盈哄了她好几句也无用。
“不会又要钟娘子喝什么脏东西吧。”她忧心忡忡地说,“她儿子没跟来吧。”
秦小郎毕竟是秦家人,又赶得上半个劳力了,哪能成天跟着娘往舅家跑。
明宝锦这才松了口气,几人都觉得她这口气松得有点早,但谁也不会说出来。
老苗姨对明宝锦道:“钟娘子与你也不是第一日的交情了,不会相信她的胡话,咱们走吧。”
老苗姨这番很把明宝锦当大人的话也很宽慰了她,她很快把这事儿抛之脑后,对明宝清、明宝盈道:“阿姐,回家歇歇吧,今儿卖豆腐的来了,我买了两块豆腐,苗姨教我切成三角一片片和小杂鱼一起用油煎了,油是母亲早上同陶二嫂一道去油坊榨回来的,豆饼我藏起来了,不会叫小馋驴找到的,豆腐已经煨在锅里,放了些花椒和芥末籽呢,中午就能喝盐水豆腐鱼汤了。”
明宝清和明宝锦都笑着应了,家里果然是一股鲜润的香气,灶洞里没什么火,恰好用余烬来煨豆腐,卤水点的豆腐孔眼多,煎过之后更蓬松,一块块小三角正在锅里扑腾着,一点点由质朴无华变得美味香醇。
明宝盈躺在新擦洗过的一张草席上,难得犯懒不愿动弹,被明宝清拽了起来,一同摊开一张新浆过的被单。
“母亲新买了布,说是天冷不能只睡席子了,你这条上绣了栀子花。”明宝清把刺绣给她看。
“阿姐那条呢。”明宝盈问。
“鸢尾,用蓝线绞了白线绣的,可漂亮。”明宝清说。
明宝盈看着她手里的鸢尾刺绣,凑过来轻道:“母亲的这些花样子都是文先生画的,附在信后,得有六张了。”
后来的信,都是蓝盼晓自己看自己回的。
“文先生还会画画?”明宝清朝屋外看了一眼,低头看明宝盈拿来的那本册子。
画笺夹在册子里,像一篇篇精致短小的文章,一枝一叶,一瓣一蕊。
“有心吧。”明宝盈俏皮地说。
明宝清点点头,轻声道:“只是不知有多少缘分。”
第049章 做了件蠢事
听姜小郎讲, 西山的一处缓坡上,长满了白蚁窝。
白蚁窝不像蜂巢那样有利可图,所以平日里是没人会去特意招惹的, 但姜小郎的父亲还在时, 喜欢用白胖胖的蚁后泡酒, 连喝带卖的。
他父亲去世有几年了, 想来那白蚁没了仇敌,一定繁衍得更盛大了。
姜婆婆也养了好些鸡,天冷了, 还想它们下蛋, 是要多补补,再加上姜小郎要上山挖笋,就带着俩小孩, 带着鸡, 一起去捣白蚁窝。
白蚁窝是很硬的, 白蚁用唾沫和泥巴垒窝, 比糯米浆子垒的墙还硬。
姜小郎一锄头下去,白蚁窝也只被撬开了一个口子,里头的白蚁惊慌失措地飞出来, 正好撞到鸡脸上, 叫它们吃了个痛快。
明宝锦在山上陪着鸡吃了一天的白蚁,两人提着鸡笼下山的时候, 都觉得鸡就算憋在小笼里,也叫得特别欢畅。
“有了蛋, 我跟苗姨就做蒸糕、烙卷, 你就等着吃吧。”明宝锦很期待地说。
游飞瞧着她亮晶晶的眼,红扑扑的脸, 说:“小布头,你真好。”
明宝锦有点不好意思,道:“我自己也想吃嘛。”
姜小郎挑着笋,拎着鸡走在后头,瞧着俩小人还挺客气,你夸夸我,我夸夸你的,就说:“我也想吃。等天再冷点,我起了团笋,让我老娘(火靠)成笋干,跟你换这点心吃,行不行?”
明宝锦这些天忙得像只囤粮的小松鼠,挨家挨户东拼西凑地囤杂粮干果,就是为了在冬天能做各种各样好吃的。
‘(火靠)笋干听起来也好好吃啊,小青鸟说冬天杀猪会分肉给我,唔,笋干肉会不会太好吃了一点?’
明宝清细细算着那些糯米能出多少的糕点,等心里有数了,再抬脸对姜小郎郑重一点头。
她郑重其事的样子把姜小郎给逗笑了,他这人长得不怎么样,大头小眼睛,全赖目光游走时的几分机灵,看多了能顺眼些。
姜家到游家和蓝家是不顺路的,但姜小郎似乎想跟着他们再往前去,游飞转过脸来提醒他,他赶忙地住了脚,道:“带着小女娘别上外头玩了,瞧着起北风了,怪冷的,快些回家去。”
“好。”俩小孩异口同声回他,往家中去了。
天已经有些晚了,卷起的风真有点冷,明宝锦揪住自己的衣领缩了缩脖子。
闻声走出来的明宝盈裙摆上还黏着好些碎线头,见俩小孩一副被冷风吹僵的样子,她赶紧提过鸡笼,把小鸡们都放了出来,对游飞道:“晚上吃菜粥,你在我家吃吧。”
游飞瞧见钟娘子也坐在堂中,侧着身子似有泪容,就摇了摇头。
老苗姨一把热帕子捂过来,在被搓来揉去的空隙中,他说:“翁翁说煨芋子吃。”
明宝锦也被搓了一把,俩人脸上都红红的,额发湿湿翘翘的,又被老苗姨和明宝盈拽到屋里去试刚做好的冬衣。
游飞的冬衣也是游老丈托她们做的,他给了好些谷子和芋头,并不是白耗她们的功夫。
“这身绿短袍是你翁翁给的旧衣改的,说从前是你阿耶的,袴子是新的,和四娘的一样。过年还有一身新布做的呢。”老苗姨替他系袍扣,又说:“那是身长袍子的,我们夫人打算用顶顶好看的双面厚布呢!外头一层是蓝的,翻过来啊,里面是红的,穿的时候肩头的扣子可以少系几个,这一角翻过来,红衬蓝,这样就好看了。”
明宝锦在内室换了身栀子黄短袍和褚色袴子,明宝盈也同她说,“过年还有一身新衣呢,大姐姐给你挑的布料,粉衫子,红褙子,褙子往厚了做,打算衬兔绒呢,裙子用蓝布做,大姐姐说给你做长些。”
“啊!”明宝锦雀跃道:“可以转圈的那种长裙子嘛。”
“嗯。”明宝盈点点头。
“那姐姐们有新衣吗?”明宝锦又问。
“有呀。袴子都是有一条新的,褙子、裙子,人人有份。”
但除了明宝锦之外,其他的布料不是蓝色就是牙白,袴子都是耐脏的褚色。
鲜亮颜色的布帛太贵了,做了明宝锦的衣裳后若还有剩下的,倒是可以拿来点缀一二,但若人人妍丽,不知又要破费多少。
这些大人斟酌的细节没必要让明宝锦知道,她只要高高兴兴就好。
门扉一开,俩穿了新衣的小人都有些好奇且不好意思地瞧着对方。
“你真好看。”游飞先说。
明宝锦甜甜地笑了起来,道:“你也好看。”
游飞快乐地跑回家去,给游老丈展示他的新衣了。
“我也回去了。”钟娘子说。
她拭泪的时候很小心,没有擦肿眼皮,所以看起来只是眼眶微红,说是被烟熏的,也说得过去。
“再坐会子吧。”蓝盼晓劝她。
钟娘子摇了摇头,道:“再过七八天的,小妹就要出
嫁了,家里事儿还多得很,我若再不回去,叫嚷起来也难听。”
“有什么要帮把手的,你就说话。”蓝盼晓道。
钟娘子紧紧握了握她的手,抬眼从堂屋里望出去,天空好像落进泥水里的一张纸,迅速被沁成黑灰色。
“关起门来昏暗费灯油,敞开门又灌冷风,你们草帘子编的差不多了,我明儿就给你们拿来,到时候垂下来,偷点光也挡点风。”
钟娘子往家中走去,钟家和蓝家是紧挨着的,短短几步路,寒风四起,人迹皆无。
道路尽头阴沉的天幕上,似乎有一团黑点,钟娘子没在意,她心里算着上一次来月事的日子,这个月千万千万不能再瞧见那抹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