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满唐华彩_分节阅读_第720节
小说作者:怪诞的表哥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36 MB   上传时间:2024-11-14 19:43:03

  纸钱被高高扬起。

  长安城延寿坊的王忠嗣宅中一片哭声,之后有马蹄声传来,治丧的众人回过头看去,见是离开了三日的王韫秀终于回来了。

  “小娘子,你到哪去了?”

  “我去请了圣人的追赠。”

  王韫秀脸上没有太多的表情,从袖子中拿出了一卷圣旨,道:“圣人追赠阿爷为太子太师。”

  她单手拿着卷轴,也不展开宣读,配合着平淡的神色,显然有些对圣人不敬。只是众人沉溺于哀悼,沐浴于君恩浩荡之中,没有察觉到。

  反倒是有人好奇地问道:“元载呢?”

  “他被任为大理司直,追查阿爷的死因了。”

  “那元载岂不成了如今家里官位最高的一人?”

  王韫秀的几个姨妹不免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浑然忘了当年正是她们时常讥嘲元载。

  丧礼上更多的便是这些乌烟瘴气的事情,不等王忠嗣出殡,王家家风就已有了变化,正是人走茶凉。

  数日后,出殡,葬于白鹿塬。

  祭文是元载此前就写好的。

  “公本太原祁人,六代祖仕后魏为青州刺史,北齐为白道镇将,五代祖随周武帝入关……”

  祭文很长,从王忠嗣之父王海宾的壮烈战死说起,详述了王忠嗣一生的功绩,却似述也述不完。从中午开始,直念到夕阳把天边的云都染成红色。

  “公孤童被识,策虑奋发,义勇偪亿。其受任也,厉三军之气,同万夫之力。致诛则百蛮竦,振武则暴强服。支离约已,尽悴事国!”

  听到这里,王韫秀感到脸上一凉,手一摸,惊讶于自己流下泪来。

  往日不曾细数,她常常忘了她阿爷有着如此波澜壮阔的一生。

  随着最后一抔黄土被铺上,送殡便结束了。

  王韫秀则在想,阿爷觐见的遭遇与李林甫相类,希望这坟莹的遭遇莫再与李林甫相类了。

  耳畔,人们已开始夸赞她夫婿。

  “元载这祭文写得真好,是有文才、有孝心的。”

  “可他竟是送殡也没来?”

  “说了,还在追查姨父的死因,比王家的儿子们还尽孝……”

  ***

  同一天里,杨国忠将一份告身递在元载手里,笑容灿烂,道:“恭喜花鸟使正式上任了。”

  “谢右相。”

  元载接过告身,展开看了一眼,见了上面“敕元载勾当此事”这寥寥几字,却能感受到它带来的偌大权柄。明面上只是采选天下美色召入宫闱,他却可借机为自己树立不少威严。

  往后,哪個官员敢不听话,便采选其妻女入宫,毕竟,花鸟使勾当差事,不看门第、不论婚嫁。

  仅仅这片刻工夫,元载身上的气场便有了些不同,更凌厉了些。

  “哈哈。”杨国忠不由大笑起来,“公辅,莫要这般严肃。这是个使人愉悦的差事,你可知圣人喜欢何样的美人?”

  “可是如贵妃一般?”

  “不对。”

  “还请右相赐教。”

  杨国忠神秘一笑,方才道:“圣人喜欢各式各样的美人。”

  这算是他一个风趣的笑话,元载只好赔笑起来,笑着笑着,偶尔也会想起今日是王忠嗣出殡的日子。

  可元载心里很清楚,自己与杨齐宣不同,不是出卖丈人换取自身前程的小人。他是真有计划以实现王忠嗣的心愿。

  聊过了花鸟使的差职,免不了要提起前几日讲武殿发生的事,元载直到今日得了好处,才肯据实报给杨国忠。

  “如此说来,只差一点便可扳倒太子了?”杨国忠听了,有些遗憾地捻着长须。

  元载讶异于会听到这样一句在权争中如此愚蠢的话,连忙遮盖住眼底的鄙夷。

  “右相,下官有些不解,请右相释疑。”

  “但说无妨。”杨国忠潇洒地一挥袖子。

  元载道:“右相总领朝纲,监督太子是为本分,可真扳倒了太子,于右相有何好处?”

  杨国忠自有考虑,反问道:“我们得罪太子甚深,坐以待毙不成?”

  元载心中轻哂,暗道唾壶这种凭近狎圣人上位的货色居然还想着下一朝的事,只能说是杞人忧天。

  “圣人正当壮年,下官以为,此事暂不足虑。反而是安禄山,支持张垍、吉温等人于朝中与右相争权。可右相手中掌握的兵马却不如他,故言安禄山方为大敌啊。”

  杨国忠点点头,道:“你是说,本相该借此机会对付杂胡?”

  “自是如此。”

  元载侃侃而谈,讲了如何除掉吉温、孙孝哲,削弱安禄山,还说了如何除掉张垍、陈希烈,让杨国忠独掌大权之后拉拢边镇,彻底除掉安禄山,达到李林甫那种只手遮天的高度。

  杨国忠听得连连点头,对这个设想很是满意。

  他拟定主意,给圣人递了奏折,圣人果然很快便召他觐见。

  ***

  如今杨国忠对朝政的掌控还远不如李林甫。以前李林甫在时,李隆基到华清宫都是把朝政留在长安,如今则是把宰相们都带到骊山。

  薛白自知也许很快就要被贬官了,但得益于近来发生之事李隆基并不愿对外公布,暂时还未处置于他,至少眼下,他还是中书舍人。

  借着中书舍人之权职,每次留意到有长安的奏折送到骊山,他都会第一时间赶去,毛遂自荐地拟旨制命。

  是日,陈希烈终于又让薛白拟了一封重要的旨意。

  “这?”

  薛白看着草稿,显出些疑惑的神情。

  陈希烈道:“此前是你与右相进言的吧,安思顺既任朔方节度使,可使之卸任河西节度使,由高仙芝兼任。”

  “是。”

  薛白坦诚应下。

  这是王忠嗣的建议,他当时便执行了,说服了杨国忠。

  然而,今日要拟的这封诏书,却是抚慰安思顺的,表示让他卸任河西节度使一事乃子虚乌有,朝廷并无此意,让他安心留任。

  “左相可知这是为何?”

  陈希烈深深看了薛白一眼,从一堆公文里翻找出一份,道:“自己看吧。”

  那是一个名叫裴周南的监察御史上的奏书,称河西的诸将士,以及胡人诸部听闻安思顺要卸任,纷纷请求朝廷让安思顺留任,一些胡人甚至割掉自己的耳朵、划伤面颊,向朝廷表示一定要留下安思顺的决心。

  这是大事,阿布思业已叛乱,万一再因节度使的调动让河西生变,朝堂上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唯有安抚住安思顺。

  薛白看过,苦笑道:“这便是左相曾说过的,安思顺对朝廷的忠心吗?”

  陈希烈道:“忠心之余,谁无私心呐?薛郎可敢自诩无私?倘若朝廷让你卸任中书舍人,你可甘愿。”

  薛白道:“王忠嗣无私。”

  “闲话少叙,拟旨吧。”

  薛白遂又拟了一封给自己心里添堵的旨意。

  也许是因为他知道历史的走向,如今已愈发感觉到大唐的边镇开始像煮沸的水一样晃动了。

  西绣岭依旧风光旖旎。

  薛白于是到宫门请求觐见,想要说说安思顺之事。

  他等了许久,见到杨国忠来了并被引入宫中,之后才有宦官过来,赔笑道:“薛郎请回吧,圣人今日有国事处置,不打牌……”

  ***

  如今在李隆基眼里,杨国忠是一个能干实事的股肱之臣,薛白则是一个只能如李白一样待诏翰林的供奉。

  个中的差距在于,杨国忠知道天子的想法,能顺从圣意把事情做好,而薛白则有太多错误的、不切实际的想法,自以为是地认为社稷如何如何会更好。

  从王忠嗣这件事上就能看出来,薛白因为同情王忠嗣,而忽略了一个功高盖主、跋扈不驯,还过份亲近储君的将领对家国社稷带来的威胁。

  当然,薛白还年轻,需要锤炼。只能说擢拔他为中书舍人,有些太快了,拔苗助长。虽说是表彰其在南诏之战中的功绩,但也该到了敲打敲打的时候。

  于是等杨国忠前来觐见,李隆基便先抛出此事,做为谈论大事之前的一道开胃小菜。

  “臣亦认为,薛白骤得高位,太过跋扈了,确该磨砺。”

  杨国忠当即领会了圣人的心意,琢磨着,该如何把薛白贬一贬。

  可仔细一想,却暂时不好寻由头,朝廷对外称王忠嗣是病逝,薛白的欺君之罪便不好宣诸明面,而其人虽看起来浑身是把柄,真要对付起来,却是既无贪墨也无怠政。

  更何况,眼下对付安禄山要紧。

  杨国忠遂话锋一转,又道:“只是,薛白才从南诏归来不久,还请容臣寻一个恰当的阙额。”

  “杨卿看着办,莫忘了。”李隆基心思并不在此事上,想着河北之事,微微蹙眉,“孙孝哲与太子的冲突,想必你已听闻了。”

  “臣听闻了。”

  “你是宰相,以为该如何处置?”

  杨国忠干脆利落地道:“臣请斩吉温、孙孝哲!”

  这是元载的建议,不必给出理由,因为这本就是不太方便说出口之事,只需摆出了坚决的态度,迫使圣人下定决心。一旦处决了吉温、孙孝哲,难题就会被推到安禄山头上,杨国忠就能掌握主动权。

  前提是,务必扛住圣人的压力,得让圣人感受到朝臣对安禄山一系的强烈不满。

  然而,李隆基已目光深邃地盯住了杨国忠,迫使杨国忠低下了头。

  “斩吉温、孙孝哲容易。可朕问你,安禄山遣使回京献俘,人却被斩了,后续如何安抚?”

  “臣以为……安禄山纵容、乃至于授意部属行凶,朝廷该遣使问罪,罢其范阳、平卢节使度。”

  杨国忠语气微有些颤抖,显得底气不足。

  “何人可代?”

  “臣有两个人选,一是哥舒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26页  当前第72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20/122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满唐华彩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