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满唐华彩_分节阅读_第811节
小说作者:怪诞的表哥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36 MB   上传时间:2024-11-14 19:43:03

  “我算是看出来了,你们一个一个,全都是反贼!”

  王难得被王承业一指,反而笑了。

  他转过头,望着远处晋阳宫的方向,想到了一个故事——

  隋炀帝大业十三年,李渊还只是太原留守,领晋阳宫监。当时李世民想要逐鹿天下,知李渊不会答应,遂与晋阳宫副监裴寂暗中商议。裴寂于是安排了晋阳宫的宫娥给李渊侍寝,却不告诉李渊她的身份,待到他们下次饮酒,方才全盘托出,请李渊起兵,李渊表面不答应,还要拿李世民送交朝廷,但他已经犯了玷污宫人的大罪,最后也只能答应,还说是因为父子情深,不忍告发儿子,才被迫起兵的。

  这是谋反吗?当然是谋反。

  但正因有了这场关于晋阳宫的密谋,才有了如今这“昭昭有唐,天俾万国”的盛世。

  玄武门前太宗皇帝射出利箭;上阳宫中武则天改唐为周;紫薇城内中宗皇帝再次当政;大明宫里圣人诛杀韦后……大唐社稷从来都不害怕谋反。

  他们是在破旧立新,是为了更好的未来。

  王难得转头看了薛白一眼,神态愈发坚定,他大步走向王承业,一把将他摁住。

  “不错!那就请王府君与我等共商大计吧!”

  “李光弼,你看到了吗?你敢任他们胡闹?!”

  李光弼却没有阻止,只是长叹一声。

  王承业被摁着头,眼睁睁看着王难得掏出一封书信,勒令他照着抄。

  当他看到那“请封一皇子为征讨大元帅”几个字,脸色又是一凝,反而不敢再叫嚣了。

  因为他此时才算知道,原来这些人是真正的反贼,是真敢杀他……

第425章 传檄

  一封檄文正迅速地在河北各郡县传告,称朝廷任命太子李琮为征讨大元帅,统领三十万大军,即将出兵土门关。

  这是薛白离开常山郡之前与袁履谦商议好的,先声夺人,既能迅速地策反各地官员,又能制造舆论,逼迫朝廷真正下达这样的任命。

  两人是分头行动,十分考验彼此之间能否默契配合。袁履谦提前传檄,打草惊蛇,薛白就必须尽快出兵,可实际上留给薛白的时间是极短的,他不仅要争取到河东主帅的支持,还得整备好兵力。

  哪怕有李光弼,此事依然很难做到。

  在夺取了王承业兵权之后,李光弼很快就开始给薛白泼冷水。

  他铺开了薛白画给他的战略图,连着摇了摇头,道:“薛郎在怂恿我们时,说得很轻巧。仿佛只要出兵井陉,河北诸郡响应,切断安禄山的后路,叛乱便可平定一般。可有一个关键之事却始终未提——兵力。天兵军名义上有三万人,可实额不过半数,马匹实则不过万余匹。且士卒拱卫北都,战阵经验少,远不能与安禄山之边军相比。”李光弼道:“扣除防御太原的兵力,能派出城野战者至多七千人,这点兵力,遇到蔡希德的两万余大军尚且无法取胜,何况安禄山的十余万人?”

  “李将军这是不想出兵了?”薛白道,心知反正第一步已经迈出了,李光弼眼下再说兵力不足,也不可能像王承业一般对河北见死不救。

  “我可以出兵,但只能起到牵制、威胁之作用,能守住井陉已是难得,真正要改变局势,还得如檄文上所言,朝廷派出三十万大军来。”

  “可否在河东募兵?”

  李光弼疑惑地扫了薛白一眼,方才道:“薛郎好像忽略了一件事,安禄山之叛,乃范阳、平卢两大边镇,十余万大军造反,如此规模,寄望于半个河东、半个河北的兵力来平定,绝无可能,必须由朝廷派遣大军。你觉得呢?”

  不等薛白回答,李光弼又道:“哪怕是想借由叛乱为太子积蓄实力,也该向朝廷请求兵力才是。”

  “误会了。”薛白摆了摆手,以一种过于坦诚的态度道:“并非存了私心,实在是对圣人没有信心罢了。”

  这句话把李光弼击得沉默了许久,心想怪不得这些年每有“指斥乘舆”的大罪。

  他只好道:“圣人再信任安禄山,很快也该醒悟了。”

  薛白再一次问道:“可否在河东蓦兵?”

  这次轮到李光弼苦笑,反问道:“钱粮从何而来?”

  “榷盐。”薛白早有腹稿,答道:“解池盐。”

  谈到这里,李光弼眯起了眼,仔细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怀疑他也许是几年前开始布局,蓄谋在太原练一支私兵。

  十余万、三十余万大军的大局终究离他们还远,暂时还顾不到。他们很快还是先聊起眼前,如何在蔡希德的大军攻势下守住井陉,做到与常山互为犄角。

  计划薛白已经给了,但施行起来还有更多细节。

  正谈着,有校将快步赶了进来,走到李光弼身边,当着薛白的面,毫不忌讳地以有些不满的口吻禀道:“将军,朝廷派监军来了!”

  ***

  好不容易挟制了王承业,又来一个监军,难免让人感到气馁。

  但薛白随着李光弼往外迎去,从高高的石阶上向远处望去,首先留意到的并不是一众骑士最前方那個身披紫袍、面白无须的宦官,而是策马在最旁边一个年轻人。

  他一开始不敢确定,往前走了几步,只见那年轻人穿的是一身青色官袍,面容英挺,脸上的皮肤略有些黑,隔得虽远,但很明显能感觉到对方有一股朝气蓬勃之感。

  “颜十二郎?!”

  “无咎!”

  这个随监军队伍而来的年轻人竟真是颜季明。

  夏日的晨光斜斜照在他脸上,他在阳光中奔到了薛白面前,翻身下马,展露出一个久违的笑容,牙齿洁白,眼神真挚。

  薛白有一瞬间的滞愣,上前扶住了颜季明的肩,感受到手掌处传来的实感,目光打量,连他皮肤上略大的毛孔以及里面的黑头都能看到。

  他没有死,还实实在在地活着,而颜杲卿已经到了平原、太原实际已改由李光弼坐镇……这一切让薛白切身实地感受到自己是改变了一些事的。

  像是费力地拿着木棍想要撬动历史的滚滚车轮,一根根木棍总是“啪”地断掉,但哪怕用短短一截继续撬,终于是撬动了一点。

  相信有了这一点点的轨迹改变,渐渐能带动一个大方向的改变。

  也许这世间少了一份《祭侄文稿》会是书法界的遗憾,但薛白不管。

  “怎么了?”颜季明笑道:“许久未见,我更英俊了不成?”

  薛白回过神来,道:“见到你真好。”

  “你怎知我带了好消息……”

  “咳咳!”

  重重的咳嗽声打断了两个年轻人的叙旧,他们转过头去,只见一个紫袍宦官正站在那,目光炯炯地看着他们。

  薛白认得对方,曾经监军高仙芝灭了小勃律国的边令诚。

  就好比猪被阉掉之后能长得更壮,边令诚其实有着一个高大威武的身材,若非脸上无须,任谁看了都要以为他是个身经百战的将军,他也确实是,远征小勃律、渡婆勒川、奇袭连云堡,一路艰险跋涉,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薛郎如何还在太原?”边令诚脸色有些严肃,道:“圣人得到的消息,你已往常山赴任了。”

  “我刚从常山赶到太原,个中情由,奏折昨日已递往长安。”

  边令诚初来乍到,不了解情况,于是看向了王承业。

  王承业沉默着,只是点了点头,什么都不说。

  是夜,太原府设宴为边令诚接风。

  薛白却早早地与颜季明离开宴席,走到城墙上说话。

  站在墙垛间向远方眺望,虽只看到漫天的星空,但他们仿佛也看到了北方大地满目疮痍。

  “关中阴雨连绵,地里的禾苗都被浸坏了。”颜季明道,“叔父接连提醒了圣人好几次,反而惹得圣人不快。”

  “丈人回长安了?”

  “这便是我要与你说的好消息。”颜季明转过头,再次露出他明朗的笑容,道:“苏毗部王子悉诺逻率部投降了大唐。”

  “好。”

  苏毗部归降是这两年颜真卿一直在忙的事,这是对吐蕃怂恿南诏叛乱的反击,若非安禄山叛乱,此事本可以对吐蕃造成更重大的影响。

  颜真卿去往陇右时,颜季明正好在长安参加婚礼,薛白为了让他避免悲剧,故意请颜真卿带上他,如今总算是有了成果。

  “此事亦是不易,吐蕃虽然松散,对苏毗部却很防范。”颜季明道:“我们暗中联络了几个吐蕃大臣才找到机会,上个月,悉诺逻与其部民到了长安,圣人封他为怀义王,赐姓名为‘李忠信’。”

  “李忠信?”

  薛白低声重复了一遍,觉得这名字很像之前听过的几个名字。

  颜季明又道:“就在李忠信拜见圣人的那一天,叛臣李献忠也被押送到了长安。”

  说着,他抬头看天,脑海中回忆起了当时的画面……

  那是五月中旬,安禄山叛乱的消息刚刚传到长安,连刚从陇右回来的颜真卿都听闻了。但苏毗部归降还是受到了隆重的接见,圣人从百忙之中抽出空来,大设宴席。宴席之前,还有北庭都护程昂的献俘仪式,被赐名“李献忠”的阿布思与妻子儿女,以及其族人被押着,浩浩荡荡进了长安城,圣人下旨,斩杀阿布思。

  这是一种震慑,既是向苏毗王子李忠信展示敢于背叛大唐的下场,也是让世人相信安禄山之叛很快就会被平定。

  但,阿布思临死前的高声大骂却是极大地破坏了圣人的威望。

  “昏君!”

  颜季明小声又用力地吐出了这两个字,之后总算松了一口气,道:“李献忠当时是这般喊的。”

  薛白道:“你觉得呢?”

  颜季明一愣,道:“我自然是忠于大唐社稷。”

  “这是两件事。”薛白道,“忠于社稷,更该直言不讳,否则与奸佞何异?”

  颜季明低下头想了想,缓缓道:“圣人涤荡武周妖风,创开元盛世,在我眼里,一直以来都是千古未有的圣明天子。”

  若是这般说,薛白有些心思就不会对颜季明开诚布公,他们大可谈论些不那么隐秘的事情。

  “但。”颜季明又道:“这次我回长安,看着圣人斩杀李献忠,却觉得李献忠说的没错,圣人纵容安禄山逼反他,如今安禄山也反了,圣人确实是有些糊涂了。”

  “朝廷可有拿出平叛的办法?”

  “我离开长安之时,听闻圣人要御驾亲征。”颜季明道。

  薛白讶然,道:“真的?”

  “据说杨国忠极力反对,结果如何,尚不可知。”

  “最佳的平叛时间就在这样的决策过程中一点点被消耗掉了啊。”

  颜季明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感到心中畅快了一些。

  很多他在长安不敢当着长辈们说的话,到了太原则可与薛白无拘无束地谈。

  “圣人派出监军一事,朝臣们都很诧异。”颜季明道,“眼下分明是安禄山反了,却把连令诚派来监军河东,想不通……”

  “我猜猜吧。”薛白道,“因为圣人认为安禄山之所以叛乱背后有别的阴谋。他虽然宠信安禄山,但心里根本就看不起那个杂胡,绝不认为杂胡能取代他。眼下,这位圣人真正在提防的只怕不是叛军,而是有人利用叛乱对他不利。”

  颜季明深吸一口气,道:“我没听懂。”

  薛白的手指在城垛上轻轻点着,同时观察着他的表情,在心里做出了判断,决定坦诚争取他的支持。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26页  当前第81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11/122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满唐华彩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