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屁股暂时没那么早想退休。
她话还没说话,虎妮赶的大轱辘车嗖得飞了出去,可谓是风驰电掣。
姜青禾走到驼队扎的帐篷时,骆驼客在捆扎草料,除了草原上的牧草,他们还去了北海子收割碱蓬子,充满盐碱的碱蓬子是冬季结冰,没办法让牲畜舔食盐碱土时的救济草料。
而那批骆驼则被带到更远的地方吃草去了。
从夏末到秋中旬这段地上,骆驼得喂到膘肥,等它们全身换完毛,长出一层新绒毛后,晚秋才能起场运货。
不然到冬季骆驼羸瘦,没有鲜草只能喂干草的日子,骆驼又要运货,那时候很容易死在路上。
骑马先生领姜青禾进帐篷时说:“草场的牧民也不会赶俺们走,就留在这儿再多吃几日。”
领头的对当时那件事也看开了,他对姜青禾的到来,虽然没有骑马先生的热情,可也表示欢迎。
欢迎的方式就是问姜青禾,“肉干吃不?”
“骆驼奶喝不?”
“那酒呢?”
在姜青禾表示拒绝后,他自己嚼着肉干,喝一口骆驼奶,再抿一口马奶酒,才跟刚睡醒了一样问,“你说来这找俺们干啥?”
“人老了,记性不好。”
姜青禾怀疑他绝对是报复,又耐着性子说:“你们驼队晚点起场往哪走?要换的货都选好了,稻子你们收不收,不要钱,要粗粮换。”
“你见过南边的稻子不,想来你”领头的右手将酒杯底磕在桌子上,准备来一番大吹特吹。
姜青禾直接一记绝杀,“我就是南边来的。”
“阿,哈,你也真是的,这也不早点说,”领头的干笑,他爹的又失策了。
骑马先生觉得不该放任这蠢货说话,他揽过话茬子,“贺旗镇种稻二十几年,稻谷肯定比不了南方百来年筛出来的粮种。”
“俺们从南方拿货会捎上粮食,可一进入塞北的关口,只会换皮货、羊肉干、水烟、羊毛这些,麦子也会收点,往南的路上有人会要。”
“稻子是精白米,价贵,没哪几户人家吃得起,边陲几个镇也就贺旗镇富庶些,更远的地方,种的是麦子,可年年吃的是黑面馍馍。”
“从这运去到南边,稻子淋雨会发芽,而且太重了,晚秋骆驼起场最好保存膘肥,这实在不划算。”
姜青禾捧着杯热茶缓缓点头,人家说得委婉,她也听出来了。
这种事本来就不是一锤子买卖,她把拿来的稻子解开袋口放在桌上,“我是不觉得这里的稻子,比起南边来就差太多的。”
“不然也不会被当做贡米,这些都是贡米稻出来的粮种。”
颗粒短,谷粒饱满,虽然剥开并不是那么莹白,那也称得上一句尚可。
“至于你们说得没办法运输,我瞧你们运货都是骆驼扛着,这样确实长途跋涉,跨山过河更方便。”
“你们就没有考虑安个车座,就跟牧民那样的勒勒车,沼泽、谷地、草原都能用,怕下雨就再安几个木棚,保证雨也淋不着。”
姜青禾越说越兴奋,她终于生出来自现代知识储备能用的感觉,掏出包袱里带的炭笔和瓤瓤子,三两下简洁明了地画出一顶帐篷类似的。
“要是你们怕下雨骆驼安不下,你用这个,安四根木棍,上面用油毡布盖着,想用就支开,不用就收起来,也不耽误事。”
她参考了后世买卖人家常用的遮阳伞,能折叠的不占地方,至于徐祯能不能摸索出来,她心虚地想,应该能的吧。
“有了我说的这些,你们路上能运的货物不就多些,下雨也不用急急再找地方避雨,稻子真的不再考虑一下吗?”
两个人对稻子没有啥兴趣,反而对她说的勒勒车式棚子,和那个折叠能用的伞有点兴趣。
“这不就是比油纸伞大点的伞,要是你们有的话,拿来俺瞧瞧,好用我们收几把,稻子真不行。”骑马先生说。
领头的站起来说:“那伞有不,俺跟你回去瞧瞧。”
姜青禾讪笑,“还没做。”
对面两人一副啥,你说啥?还没做的东西你说啥?
“不过你们明天晚上可以来东头,那间草屋看见过不,来尝尝这新出来的大米,跟南边的口感不一样,尝尝再说。”
“行啊,”这回两人异口同声答应,有白米饭吃不去吃,都是傻子。
最后姜青禾背着包裹出来,倒也不懊恼,边走边琢磨到底咋能把粮给换出去。
其实就算能换给驼队,也就是暂时的,这路子压根不稳。
她愁哇,她的骡子咋才能搞到手。
想得太入神,以至于后面有人喊她都没听见,都兰都快把手摇出残影来,一声喊得比一声响。
姜青禾才猛地回头,小跑迎上去,“啊呀,刚才没听见。”
都兰双脸红扑扑的,眼神晶亮亮的,“刚想你来着,上次说给额剪秋毛,还记得不。”
“没忘哩,地里事情忙着,现在就剪?”姜青禾看着天还早,她开始撸袖子摆架势。
“不不不,”都兰忙摁住她的手,又揪着草叶子绕手指,才不好意思说:“你们湾里不是收了稻子,额想换一点。用羊毛换成不?”
“听人说米粉搅的糊糊好,想换点给琪琪格补补。”
“行啊,你想咋换?”
姜青禾这时已经有点心不在焉了,稻子换不出去,大米磨成的米粉成不成?
其实要是能做成米线更好,可粳米除了熬粥煮饭磨成米粉糊糊外,她也想不出能做啥。
做米线要用籼米,打年糕和糍粑得是糯米,粳米不掺点其他东西,都折腾不出花样来。
她把注意力放回都兰身上,都兰比了两个手指头,“一斤半羊毛一斗稻子?”
一头羊产得羊毛最多也就小半斤,她也才十头羊,还得交羊毛税,再多就是添点奶制品了。
“一斤羊毛半斤奶干,”姜青禾做了让步。
“行,额啥时候去拿?”
“明天晚上成不,你叫上巴图尔,来我家吃白米饭。”
都兰当即摆手,连连摇头,姜青禾想着反正请两个也是请,再请两个也可以。
就是不知道损失的这点米饭,土长会不会补给她。
她现在太穷了。
姜青禾拉着她又去见巴图尔,人家正在守着那群大尾羊,看它们吃草,脸上尽是老父亲的笑。
他准备开春暖和点,就开始着手配种的事情。
听到姜青禾让他去吃饭,他先是拒绝,拒绝不过又想着带什么上门呢。
最后徐祯赶着车来接姜青禾时,他也没想出来。
姜青禾颇为心累地挨着徐祯的背,她声音疲累地说:“想不出来新的路能卖出去。”
“那不想,能卖出更高的价就卖,卖不出去就换条路子赚钱,”徐祯说。
姜青禾也没有高兴起来,她在通往想象的生活上,开始有点急躁。
有时候也会可惜自己那半年错过的,春天没有摘的野菜,夏天进山没采的毛桃和山樱桃,芒种时没下种的土豆,没种上的番薯…
徐祯拉住马骡子,让它停下来,将带来的长木条插在地上,将缰绳拴在上面。
然后他向姜青禾伸出手,微笑着说:“那就来打个滚吧。”
以前姜青禾烦躁时就喜欢在床上打滚,现在换成了土炕,打不了滚,头没那么炕没铁。
姜青禾跳下来说:“神经。”
但她暂时没打滚,就和徐祯两个人静静躺在草地上,看白云滚滚。飞过一群一群南迁的大雁,远处有空灵的鸟叫,混杂着牧人赶羊的号子和羊群的哼鸣。
秋天的草场蟋蟀蚂蚱还是很多,草芽不再新绿,草顶渐渐枯黄,可是还有来自土地的味道,很浓的青草味。
就这样放松不说话,不去想开春的房子能不能造起来,不去想换不出的稻子,也不去想错过那么多茬的粮食。
静静躺一会儿就很好。
徐祯突然往旁边滚了一圈,头发上还沾着草屑,他咧着嘴笑,“真的不滚吗?”
“滚,”姜青禾状似回答,又状似骂人。
两人真的在没有人看见的草场滚了好几圈,咕噜咕噜地滚,压过一片片草地,最后停下来时,浑身沾满了草屑,两个人哈哈大笑给对方身上拍打,又抱在一起。
赶着车离开这片草地时,两个人还在笑,那种突然看破,从内心涌起的笑容。
直到面对蔓蔓,两个人不敢笑得那么开心,打滚可是她最喜欢做的事呀。
蔓蔓才不是这样想的,“我最喜欢吃。”
“我想吃饭饭了。”
“明天晚上吃。”
这两天天气实在太好,稻谷基本晒得差不多,姜青禾只舂了半袋子稻米,其他的还是收拢回袋子里,等着明天再晾晒一天就能收仓。
舂好的米,筛了又筛,放在锅里煮,灶火始终不敢太大,生怕烧糊了。
对待这一锅新米熬的米饭,一家三口都很虔诚,守着走也不走。
等白气缓缓蒸腾,锅里水扑腾的声音一点点小了,姜青禾掀起木盖子,一锅白腾腾的米饭。
“吃,我吃,”蔓蔓伸长脖子,扒着灶台边想要尝。
“先尝一点,”姜青禾抑制住激动,这锅米饭煮的并不算完美,可当吃到嘴里,又软又黏的口感,差点想让人落泪。
这一口饭,从二月等到了秋九月,走过了七个月漫长的时间。
第28章 红烧肉
米饭放的水少, 上头的米熟了,底下就结了层焦黄的锅巴。
沿边铲下来,翻转折面,铲几下, 蔓蔓得到了一小块锅巴, 她两只手捧着, 锅巴有咬劲,韧而不脆,她用牙顺边一点点啃。
“最好炸一炸,撒点椒盐,”姜青禾说, 她并不喜欢锅巴蘸白糖。
徐祯递过来一个罐子,他说:“撒点胡麻盐, 炸的话就算了, 费油。”
这里的油最便宜的是羊油, 其次是猪油, 牛油不多见, 油菜籽榨的油叫清油。清油一壶要五十个钱,芝麻油更贵。
姜青禾当然不舍得用来炸锅巴, 撕下一块锅巴, 撒一点点胡麻盐, 吃起来味道跟椒盐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