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用古诗剧透历史[历史直播]_分节阅读_第50节
小说作者:邀月酒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64 KB   上传时间:2024-08-31 19:07:55

  “游此生志向,不过‘恢复中原’四字。”陆游敬佩地望着身侧的张浚,诚恳请求:“游愿跟随将军,血战金兵,挥师北上!”

  张浚笑了笑,他望着陆游年轻的脸庞,心头却像罩上了一层黑纱,有种喘不过气的难受。之前陆游三言两语掠过了夺取虎符之事,但两人都清楚,陆游将为此事付出生命的代价。张浚擅离福建,已然做好了战死沙场的准备,可陆游——他才十六岁,才十六!他要如何才能从“窃虎符”的夷族罪名中活下来?

  方法不是没有,但都太难太难。

  倘若张浚与岳飞等人此次北伐大获全胜,几位老将靠着战功再联合众臣上书,说不定能强行保下陆游的性命。当然,最好的办法自然是陛下看了天幕后痛改前非、爱惜人才,主动免去陆游之罪。

  可是,他们这位软弱的君主,真的会痛改前非吗?

  【郁闷的赵构还没来得及想好是逃是战,金军却毫无征兆地挥师南下。1161年九月,金主完颜亮率六十万大军,分四路大规模南侵,放出狂言:百天之内,必灭南宋。】

  【完颜亮太狂妄了,狂妄的人都要为他的狂妄付出代价。完颜亮的西路军出师不利,遇到了大将吴璘,几个回合就被吴家军打得灰头土脸,退守凤翔;中路军也没能在宋军那儿讨到便宜,打到最后甚至被人烧了粮草,只能灰溜溜地向江淮逃亡;而被完颜亮寄予厚望的水军在海上遇到了王宝率领的海军,没几个来回就全体沉尸大海。到了最后,只有完颜亮亲自率领的东路军勉强攻占了两淮。】

  【完颜亮这路军队能够顺风顺水,不是因为他战术高超,而是运气比较好。江淮的总指挥刘锜抵御了完颜亮许久,奈何身患重病只得不断退守。而淮西的守将王权又是胆小鬼,一听金兵到此,连连后退,相当于将庐州、昭关、和州、瓜州白白让给了完颜亮。】

  【王权失败的消息传到临安,赵构大为惊恐,甚至下了一道手诏“欲散百官,浮海避敌”。这道手诏的意思是说,如果金兵攻过来了,文武百官就地散伙,各自逃跑,而他赵构准备也备好大船,准备去海上“航行”了。】

  【左相陈康伯看到这道手诏后气得不行,立刻把它丢进火里烧了。他联合义郡王杨存中一起进宫面圣,力劝赵构不要逃亡。两人引经据典、分析战局,最后成功靠着三路大军的胜利消息打动了赵构。不仅如此,他们劝谏的效果似乎“好过了头”,竟然让这位动辄逃亡的皇帝第一次支棱起来——他决定御驾亲征!】

  【两位皇帝的对决似乎刚刚开始,但胜利的天平其实早已倒向南宋。】

  【完颜亮攻占瓜州后,饮马长江,信心十足。就在他准备南渡长江、进军临安之际,却在采石矶遇到了一个书生虞允文。虞允文临阵受命,匆匆上任,负责带领王权手下那群乌合之众。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完颜亮就偏偏被这个从未领兵的书生打得灰头土脸。就在他望江兴叹之时,他的后院又起了火——如同轮回一般,完颜亮靠着政变上位,而在他出征后,金国又爆发了政变,留守的葛王完颜雍趁机称帝,这让完颜亮有家难回,进退维谷。】

  【就在赵构鼓足勇气向建康进发之时,长江另一边的完颜亮却陷入了疯狂。他不肯面对现实,强令士兵从瓜洲渡江,结果在二十八日死于兵变。赵构闻讯大喜,欣喜若狂的他甚至在完颜亮的一幅画像上亲笔题字,美滋滋地写下了一片赞赋:“金虏曰亮,独夫自大。弑君杀母,叛盟犯塞。残虐两国,屡迁必败。皇天降罚,为戎狄戒。”】

  【完颜亮的死亡助长了赵构的信心,他认为完颜亮之死“是天赐朕也”,并第一次公然放出狠话:“朕当择日进临大江,洒扫陵寝,肃清京都,但戒诸将无杀掠,此朕志也!”】

  天幕说完这段,南宋几乎是一片鸦雀无声。

  正在上马的岳飞愣住了,奔袭河南的张浚与陆游愣住了,就连临安皇宫前的那些百姓臣子也都愣住了——天幕上这位信心十足、气吞山河的皇帝,真的是赵构?他竟然还有支棱的一天?

  所有人的目光缓缓聚向宫墙——

  真正的赵构站在那里,他目瞪口呆,结结巴巴:

  “这、这是朕?”



第51章 【爱国诗】辛弃疾

  【赵构敢于放狠话,自然是有他的底气。除了完颜亮的惨死让他相信自己乃“天命所归”之外,一支突如其来的大军归附也助长了他的胆量。1162年的正月,赵构终于到了建康巡察长江防务。也就是在这一月,有两个人千里迢迢横渡长江,给高宗来了一个好消息。】

  【这两个人,就是贾瑞,以及——辛弃疾。】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南宋的奇迹,最强的六边形战士,辛弃疾!】

  【1140年初夏,辛弃疾出生于金人占领下的山东济南。古有大将冠军侯霍去病,封狼居胥,饮马瀚海,打的匈奴不敢窥视中原。辛赞把“克复中原,驱逐外族”的宏远寄托给了孙子辛弃疾,希望他能有汉朝猛将霍去病的神威,收复中原失地。】

  【而辛弃疾也没有辜负爷爷的希望。1161年,完颜亮大举南侵,在其后方的汉族人民不堪金国的残酷统治,奋起反抗。济南农民耿京聚众一十万起义,时年21岁的辛弃疾激于民族大义,也组织了一支两千多人的队伍参与其中,并担任了太平军的掌书记。】

  【在金人内部矛盾爆发,完颜亮在前线被部下所杀,金军匆忙北撤之际,辛弃疾则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起义军总部的东平府到赵构所在的建康府相距千里,要穿过金人统治下的河南、山东等地,危机四伏。但辛弃疾千里奔袭,翻山越岭,靠着他高强的武艺成功渡江谒圣,见到了高宗赵构。】

  【听到一十万大军归附,赵构龙颜大悦。即使这一十万人无法回到南宋地界,但他们也是在沦陷区牵制金军的重要力量。两国开战之时,有这样一支军队在敌人后方偷袭干扰,无疑加强了赵构取胜的信心,所以他当即授予耿京为太平军节度使,又封了大大小小两百余个官职,而辛弃疾也被授予了承务郎的职位,官阶从八品。】

  【虽然这些授封的实质意义并不大,但这意味着太平军从此被南宋朝廷正式认可。得到这样的结果,辛弃疾和贾瑞自然非常兴奋,两人顾不得休息,马不停蹄地往回赶,想要将这个好消息及时报告给耿京和太平军的弟兄们。】

  【就在两人穿过海州时,噩耗突降:起义军已经不复存在。在辛弃疾离开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由于新任金主的怀柔政策和挑拨离间,起义军人心动摇,跑的跑,散的散,降的降……但最让人感到悲愤的是,天平军的将领张安国等人叛变投敌不说,为了邀功请赏,竟然合谋杀害了起义领导人耿京。】

  【消息传来,辛弃疾不禁痛心疾首、义愤填膺,他决定率领五十余骁勇骑士夜闯敌营,捉拿叛贼张安国。】

  恍若一盆冷水从头泼下,众人嘴角欣喜的微笑瞬间僵硬。

  天幕上张贴了金世宗的告示,大赦天下,既往不咎。起义军士兵只要愿意回到乡里重新拿起锄头,绝不追责,甚至还能减免税赋。而对于归降的义军将领,金国则开出大价钱,许以高官厚禄。在这样的号召下,一十万的起义军几乎瞬间就成了散沙一片。

  天幕上的视频缓缓播放:张安国谄媚地将耿京头颅献给金军将领,随即跪在地上,带着讨好的笑容接过了金主册令——耿京的头颅果然非常值钱,他被任命为山东的济州知府,相当于南宋的四品大官,比赵构赐予辛弃疾的官品高了数阶。

  百姓们望着张安国的眼神如淬了毒的匕首,恨不得直接捅进他的心脏,可他们除了唾一口唾沫,记下张安国的名字之外也别无他法。

  宫门前的士大夫和学生纷纷叹气,一种莫名的悲哀攫住了他们。众人原本以为没了秦桧,山河气象即将为之一新。可天幕上的张安国却令他们意识到一个残忍的事实:在爱国人才前仆后继的同时,新的“秦桧”也层出不穷。

  可惜了惨死的耿京,可惜了即将送死的辛弃疾。

  天幕上,弱冠的少年郎目若寒星,快马加鞭。天幕下,大多数南宋百姓已经不忍地垂下了头,他们不想看到这位爱国义士惨死的场景,低头回避是他们对这位少年英雄最大的尊重。

  朱仙镇内,张宪望着天幕的眼神里闪动着不忍,望着天幕上风驰电掣的辛弃疾,张宪忍不住暗自嗟叹:可惜了,如此胆识非凡的少年郎……

  “能成!”

  一个声音从张宪背后响起,斩钉截铁,万分笃定。

  张宪吃了一惊,猛地回头,却见全副武装的将军不知何时站到了自己身后。岳飞穿着银亮的铠甲,手上拿着一副刚刚绘好的阵图:“一会按照此图行事。”

  张宪接过阵图,他低头看了一眼,震惊道:“将军,你这打法,不是要夺汴京,而是要……”

  “赶尽杀绝。”岳飞淡淡地接过话,面色毫无波澜,唯有眼里闪过一丝锐利的锋芒:“怎么,你怕了?”

  “怕?我可是将军你的兵,我怎么会怕?!”张宪把自己的胸膛拍得啪啪响,吹胡子瞪眼的模样像是恨不得立刻冲上战场砍几个金兵证明自己。张宪在原地信誓旦旦,可等了好半天都没等到岳飞的回复,他这才反应过来,自己竟然中了岳飞的“激将法”!

  “将军!”张宪有些哀怨:“对我还用得着激将法么?”

  “谁让你刚才唉声叹气的。”岳飞笑了笑:“要上战场了,垂头丧气像什么话!”

  “我这是在替辛弃疾叹气!”张宪指了指头顶的天幕,说着说着又是忍不住叹了一声:“初生之犊不畏虎,可惜可惜……”

  “可惜什么?”岳飞抬眼,他的面色依旧是波澜不惊的坚定,反倒衬得张宪有些大惊小怪。他看了一眼天幕上辛弃疾驰骋的身影,平静道:“我刚才说了,他能成。”

  张宪拧眉,他望着岳飞的目光难得地出现了一丝质疑:“将军,你听天幕了吗?他们只有五十骑。”

  岳飞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

  张宪不信,又试探道:“将军,你可听到了张安国的任职?”

  “济州知府。”岳飞准确地说出答案,证明他刚才的确听了天幕。

  闻言,张宪惊疑不定地向后一仰,语无伦次地反问岳飞:“是啊将军,你既然知道,那怎么会不知道……我是说,您既然知道张安国是济州知府——济州,那可是金国重镇!驻有起码五万的金国大军,堪称虎狼之师聚集地,而辛弃疾他们只有五十骑,五十骑!”

  “更何况,从辛弃疾出发的海州到山东济州,尚有六百里路程。这五十骑横跨近乎整个金国而不被敌军发现,这谈何容易?而且千里奔袭不仅会消耗人的巨大体力,更会令人感到麻木和倦怠,这对刺杀或者打仗来说都是致命的风险!就算是让我领兵一千日夜奔袭去杀张安国,我都不敢保证一定能成,他一个才弱冠的少年郎,将军就如此信他?”

  岳飞点了点头:“信。”

  张宪盯着岳飞看了半晌,思索半天,“恍然大悟”:懂了,是玄学!一定是冠军侯同款名字的玄学!

  「1140·金国历城(今山东济南)」

  辛赞的臂弯里托着一个襁褓,而他才两个多月的小孙子辛弃疾就躺在襁褓中吮手指。辛弃疾葡萄般圆溜溜的眼睛好奇地望着辛赞,像是不明白爷爷面上的忧愁从何而来。

  “千里奔袭,五十骑,你怎么……”辛赞伸出手指轻轻刮了一下孙儿细嫩的面颊,激起了辛弃疾咯咯的笑声。

  辛赞盯着辛弃疾无忧无虑的大眼睛看了一会儿,终究将话咽了回去。他叹了口气,重新望向天幕,喃喃祈祷:“愿祖宗大人保佑我孙。”

  天幕上,代表辛弃疾的红点终于抵达济州。

  众人不禁屏住呼吸。

  辛弃疾率领着五十骑,大大方方地来到了济州驻军营寨,甚至颇为淡定地示意守门军士向张安国前去通报。

  镜头随着军士的奔跑一路前进,直至进入军帐。张安国今日正设宴请客,庆祝自己归顺金国,加官封赏。军士进来通报时,他正在和几位禁军将领饮酒作乐,听到辛弃疾的名字,张安国初时心里一惊,但一想到金人重兵在此,辛弃疾不过区区五十骑,他顿时又放下心来,甚至有些沾沾自喜:如今起义军叛变的消息早已传遍南北,辛弃疾必定是走投无路所以前来投奔。

  张安国甩下酒杯走出营房。他一边等待辛弃疾上前“拜见”,一边在心里思索要给辛弃疾按个什么职务。

  马蹄声由远及近,一小队人马疾驰而来。

  辛弃疾高大、壮实的身材映入眼帘,张安国轻咳一声,还没来得及扬起傲慢的笑容,一把剑突如其来,冷冰冰地架在了他脖颈之上。不等张安国发出惊呼,辛弃疾右手持剑,左手一提,竟然直接将吓得魂飞魄散的张安国拉上马来,两下装进麻袋扔到身后。

  伴随着宝马的一声嘶鸣,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如同一场幻境,恐怕只能借用李白的那几句诗来简单形容: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弱冠的少年郎带着五十骑在万人军营中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偌大的军营乱作一团,同张安国一起饮酒的金军将领得到报告,立刻提马上刀前去追赶辛弃疾,奈何哗变的士兵拥挤在一起堵塞道路,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辛弃疾绝尘而去。

  一身转战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辛弃疾,他就是活生生的传奇!

  各朝各代观看天幕的人都张大了嘴,众人呆呆地望着天幕上意气风发的少年郎,看着辛弃疾以五十人深入五万敌军,生擒敌帅,又看着他在回途中机智摆脱金国追兵,在芒砀山以少胜多杀死金兵近百……

  看到这里,许多皇帝的眼珠子都红了:凭什么赵构这么垃圾的皇帝竟然能接连碰上岳飞、辛弃疾这种天生的将才,要是这些人是自己的将军该多好啊。

  但有一个皇帝他不仅不眼红,甚至还有些得意,因为他已经有了霍去病!

  “朕就说他能成!”刘彻激动地一合掌,得意地望向底下的臣子:“朕早说了,照着冠军侯取名,辛弃疾妥定能行!”

  听刘彻这么说,众人也不由望向冠军侯霍去病。

  若说辛弃疾是南宋的传奇,那霍去病就是大汉的传奇。他十八岁以八百骑兵斩首两千,一战封侯。一十岁又几近生擒单于儿子,重创匈奴。如今,他不过一十一,却已然是功名赫赫的骠骑将军,而待来年开春,他就要和他的舅舅卫青一起出兵北漠,再创奇迹。

  刘彻恨不得抱着自家的冠军侯给每个朝代的皇帝展示一遍:看,这是朕的冠军侯,辛弃疾就是照着朕的冠军侯取的名,赫赫战功,打得匈奴屁滚尿流!羡慕吧?想要吧?嘿嘿,只有朕有!

  “莫不是真有取名玄学?”

  刘彻随口一言,还真有几个臣子被他忽悠到了,他们竟然开始认真考虑要不要给自家的小儿郎换个冠军侯的同款名字。有人蹭到卫青身边打听霍去病的取名由来,想找当初那个给冠军侯取名的“大神”看看自家儿孙的姓名吉凶。

  “这是陛下赐的名。”卫青哭笑不得:“诸位不如问问陛下。”

  刘彻下巴高抬,得意洋洋。霍去病的名字的确是他取的,整个取名流程从某种程度上说甚至充满着玄学色彩。

  以前他生了场大病,霍去病的母亲卫少儿抱着他进宫探望妹妹卫子夫。不知为何,婴儿霍去病突然哭闹,正好把昏睡的刘彻惊出了一身冷汗。冷汗一发,刘彻身体顿时舒畅,竟然就此痊愈!他不由十分高兴,当即给这孩子赐名为‘去病’……

  刘彻暗自感慨,自豪无比:果然是自己取的名字吉利啊,就连后世取同款名的少年郎都格外英武过人!

  与汉朝众臣想法类似的人不在少数,1140年的山东历城,辛赞的小院子早就被围得水泄不通。

  孩子满月时各家都要办满月酒,因此不少邻居知道了辛赞给他的孙儿取名为辛弃疾,再对应天幕上所讲的时间和地点,众人早就知道了这位未来的少年英雄就住在自家隔壁。

  这一年出生的孩子不算少,好多人抱着自家孩子来找辛赞取名,最好来个辛弃疾的同款。

  辛赞一边绞尽脑汁给面前的一排小婴儿取名,一边哭笑不得地看着自家孙儿的襁褓在众位邻居的怀里传递:还在襁褓中吮手指的小婴儿像是突然变成了能带来好运的锦鲤,邻居们甭管生娃没生娃,大家都想抱抱辛弃疾沾点南宋传奇的运气。

  ……

  “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此乃神人也。”张宪好不容易才从震惊中回过神,他敬佩地望着身边猜中结果的岳飞,摸着脑袋试探:“将军,你说我要不要也改个名?”

  “什么?”

  “从霍去病和辛弃疾的名字里各摘一个字,改成‘张去疾’或者‘张弃病’?将军你觉得哪个更适合我?”张宪皱眉思索,模样看上去竟然十分认真。

  “为什么改名?”岳飞诧异地望着自己的副将,严肃道:“去病之名乃武帝所赐,弃疾之名乃长辈所选。你改名是何缘故?”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6页  当前第5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0/6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用古诗剧透历史[历史直播]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