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将白生生的胳膊伸了出来,大家定睛一看,这才发现在她的胳膊上有一个黑色的小点,若是不仔细看会以为只是粘上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或者是黑色的小石头。
“不是,就是虫子!”小娘子被吓得泪都流了下来。
芸娘细细一看,真的是虫子,露在外面的应该是虫子的半个身子和屁股,而它的头已经钻入到了同伴胳膊上的肉里面,看着的确是怪吓人的。
“要不把它给拔出来吧?”芸娘提议道,“这好像是草爬子!”
“我……我不敢。”小娘子眼泪汪汪道。要是敢的话,她刚才就已经拔了。
芸娘胆子大:“我来。”
她刚伸出手想要把那虫子给拔出来,却在此时听到自己耳边传来清脆的声音,而且还颇为耳熟:
“不能拔!这是蜱虫!也就是草爬子,拔了的话它剩下的半边就钻得更深了,而且还会染病,治不了。”
几人望过去,芸娘却发现正是那双刀髻穿着鹅黄色襦裙的小娘子,她应该是被刚才的那声尖叫给吸引过来的。
“真的,听我的。”双刀髻认真对她们道,“悲田院之前在各里坊都做了宣传提醒,现在正是蜱虫的高发之时,还特意叮嘱了若是被蜱虫叮咬一定不能用手去硬拔。怎么,你们里坊居然没有吗?”
芸娘她们面面相觑,摇了摇头:“没有。”
双刀髻小娘子紧锁起眉头,生气道:“你们里坊的里正实在是太不靠谱了!”
她又看了看被叮咬的那位小娘子,问道:“你们可是坐车来的?”
那小娘子摇了摇头,芸娘也摇了摇头。
双刀髻小娘子大方道:“既然遇到了就是缘分,被蜱虫咬了要尽快去处理。这样吧,我让我家的马车送你们一程,赶紧去悲田院的急诊科处置吧,不然恐怕它要完全钻进去了。”
这句话吓得那小娘子花容失色,当下连连点头:“多谢小娘子相助!不胜感激!”
“哎,快去吧。”
几个人凑一起商量了一下,其他人都有些为难显然想要在这儿继续玩耍,芸娘倒是对悲田院是如何处置这虫子的有些好奇,当下便自告奋勇站了出来:
“既如此,我陪妹妹去吧,你们继续在这里顽。”
于是,皆大欢喜。
到了升道坊后,马车将两人放下,道谢后芸娘急急地拉着同伴去了急诊科室。悲田院她还是挺熟悉的,现在长安城的百姓有什么头疼脑热的,若是想要求医,第一时间就会想着来悲田院。毕竟,这里价格公道而且医生都是太医院出来的,医术好。
就算是挂的医学生的号,那往往也比外面的普通大夫要好——君不见,每年多少普通大夫想要考进医学院?而且,有可能这些医学生还能喊来他们的老师。
坊间就曾经有传闻,自己去悲田院看病,挂的一位医学生的号,结果那医学生搞不定,直接叫来了徐太医。那可是徐太医啊!要知道,徐太医一个月的号加起来也就那么几十个,很难抢的。
所以,大家都将悲田院作为看病的首选。若是悲田院实在人太多,才会选择去其他的医馆。说起来,长安城这两年的医馆也变了很多了,不仅价格变低了,大夫们的态度也更好了……
脑子里想着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芸娘很快就带着同伴来到了急诊科。
急诊科的人很多,有一拨人坐的坐,躺的躺,有的捂着额头有的捂着胳膊都在哼哼,旁边还有人骂骂咧咧,急诊科的护卫们守在一边很是警惕。
芸娘听了一耳朵,似乎是两拨人打架打过头了,一起被送进来了,有个人甚至还在急诊手术室里抢救,主刀的是徐太医的弟子莫大夫。
不过现在显然也不是看热闹的时候,她找到一个护士,急急向她说了自己同伴的遭遇。
她找到的护士正是阿软。
阿软听说是被蜱虫咬了,立刻停下手里的工作走了过去,对那位患者道:“她那边的情况比较紧急,你先等一会儿,稍后我再过来。”
被她撂到一边的患者本来有些不爽的,但看了看周围的护卫,又将这份不爽给咽了回去。可不敢在悲田院撒泼,这里连护士都是朝廷正儿八经的吏卒,不能惹。而且悲田院是真的会把前来无端惹事的人记黑名单,记了的人以后就不能来就诊了,不仅自己不能来,家人也不能来,已经有人尝过这样的苦处了,还不敢宣扬出去,会被人鄙视。
阿软看了看芸娘同伴的伤口,那蜱虫还剩了半个屁股没钻进。
“处理得很好。”她赞许地对两人道。
最近是蜱虫高发期,她在急诊已经处理过很多例蜱虫叮咬事件了,遇到那些被扯断身体结果蜱虫头给留在了人身体里的,可真是头疼。轻的要用针头挑半天,严重的要动手术。
阿软熟稔的从旁边的药柜子里拿出酒精来,然后用棉签将酒精涂在蜱虫的屁股上,涂多一些。
芸娘好奇问道:“这样它就会出来了吗?”
阿软点点头:“一般来说是的,不过你们这个比较深了,只能先用酒精将它麻醉,这样身上的倒刺就会松开,我再用镊子夹出来就好了。”
看着这俩位都是十四五岁的小娘子,阿软的语气变温柔了一些。
她在悲田院里已经干了两年了,每天面对各式各样的病人,脾气居然还和以前一样好,就连徐清麦都说这是奇迹,果然心大的人还是有好处的。
等了一会儿,阿软用尖尖的镊子小心翼翼的将那虫子夹了出来。芸娘同伴看到那虫子似乎是吸满了血,肚子都变得圆滚滚的,简直又要哭出来,就连芸娘都打了个冷战。
可怕。
她忍不住问:“这虫子真的像别人说的那么恐怖吗?”
阿软点点头,轻描淡写道:“前两天就有人因为这个虫子来看诊,结果没救回来,死了。”
芸娘和同伴大震惊,尤其是同伴,伤心欲绝,泪水一颗颗的就这样掉了下来。
阿软这才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轻咳了一声,立刻安慰她道:“那人情况比较严重,虫子都烂里边了,伤口也感染了。你的情况不一样,你看,这虫子都被我完整取出来了,是不是?”
同伴抽噎着点点头,这才觉得心里安慰了些。
阿软见她不哭了,松了口气:“回去后注意一下,伤口可能会出现红斑和瘙痒,这些都是正常的。但如果有发热和腹痛、恶心、呕吐那就立刻来悲田院。”
她又叮嘱两人回去后将这些注意事项好好与里坊乡邻们好好宣传一下,这才送了她们出去。
芸娘和同伴出去后,在升道坊的门口看到几张贴着的告示,有人围在旁边在聊什么。两人经过的时候听了几句,却是今年太医院的招生启事。
又到了招医学生和护理生的时候了。
芸娘想到了刚才阿软的模样,心中一动,冲口而出:“你说,我去考一下护理生怎么样?”
她的同伴愣了一下:“你胆子大,说不定可以试一试。”
芸娘这话本来也就带着点玩笑的成分,但被同伴这么一说却又觉得似乎真的行……对啊,为什么不可以是自己呢?
悲田院内。
到了下午酉时,急诊手术室的门终于打开了,两位护士推着伤者出来了,跟在后面的是莫惊春与高禹。
“敏君呢?”阿软踮起脚来问莫惊春。
莫惊春脸上明显带着疲惫之色,指了指里面:“正在收拾手术间呢。”
郭敏君现在是器械护士,阿软其实也是,但急诊今日人多,她便被抽调过来急诊这边轮值。说起来也是因为悲田院现在求诊人太多,护士们的人数已经不够了。希望这次招来的护理生能够多一些。
阿软了然的点了点头,她问莫惊春道:“手术如何?”
莫惊春脸上绽出一抹笑意:“差一点就失败了,好在高兄力挽狂澜。”
高禹现在算是外科的人,主要负责手术患者的麻醉,不过阿软听徐清麦说悲田院很快就要成立专门的麻醉科了,领头的就是刚被提升为太医博士的姚明镜,也是高禹的师姑。
高禹嘴角翘起来:“还是莫兄自己技艺了得。”
莫惊春被他夸得有些不好意思:“比起老师来,实在是差远了。”
刚刚的手术,和老师之前给那位突厥将领阿史那做的手术类似,都是利器刺入腹中伤及了内脏造成了内出血。只不过这次是脾脏,相对更麻烦一些。但他相信,若是老师在这里,肯定不会有自己这般狼狈。必然是下刀如有神,干净利索的就做完了。
莫惊春在去年年底开始主刀一些小型的手术,像这样的开腹手术也是赶鸭子上架第一次——没办法,老师带着师妹和小师妹去江南了,现在整个悲田院内能开刀的就只剩下他一个人了。
阿软听他提起娘子,感叹道:“也不知道娘子和小娘子现在到哪儿了?”
莫惊春算了算日程:“如果路上没出现什么意外的话,应该快到了吧。”
扬州城。
周自衡已经在扬州城等了好几天了。徐清麦从长安出发的时候就托人快马带了书信给他,告诉了他自己出发的日期。周自衡算了算时间,这几天她们应该也快到了。
他们将近三年没见了……
他在江宁县根本待不下去,魂不守舍就连李崇义都看不下去了:
“你去石头城等她不就行了,要是不行,就去扬州那边等。”
一语点醒梦中人,周自衡恍然大悟:“对啊,我可以去更近些的地方等她们。”
于是,他立刻启程去了扬州,然后派薛大每日去一趟瓜州渡口,看看有没有从长安方向来的官船靠岸,他要第一时间出现在徐清麦的眼前。
这一日,他终于迎来了好消息。
第174章
从洛阳换船后,徐清麦在船上已经待了二十多天了,好在是顺流直下,比较舒坦,航速也快。
“马上就要到扬州了。”她搂紧了怀里的周天涯,柔声问道:“你还记得瓜洲渡吗?”
周天涯:“阿娘你好傻,我怎么可能会记得?”
那时候她还不到一岁!
徐清麦哈哈一笑,揪了一下她的脸。敢说她傻,这孩子是越来越不可爱了。
她又让身边的刘若贤去另外的船舱对一同前来的李太医说了一声,让他们准备好行囊,再过不多时就要下船了,然后要再从扬州换船去江宁。李太医会在江宁县待几天休憩一下,然后再前往姑苏。
徐清麦这次回江南并不单纯是与周自衡重聚。
之前的太医院改制的时候,曾经有一条是仿照医学院和悲田院,在各道也推行这种模式。培养更多的医工和大夫,然后再让他们支撑起本地的悲田院。
如今已经是贞观三年,长安的医学院和悲田院也都进入了正轨,巢明觉得也是推广到天下的时候了。他上奏了朝廷,如今财政宽裕了很多的朝廷自然不会拒绝,不管是李世民还是三省的相公们都表示了大力的支持——他们在悲田院建起来的这两年多里感受到了切实的好处。
首先,长安城中的夭折的孩子明显少了,而难产而死的妇人也少了。在徐清麦递上去的数据里,出生在悲田院里的婴儿夭折率是十之有一,远低于民间。
而且,零到三岁的小孩子死亡率也下降了。
人口,这是朝廷诸公们最看重的事情!
至于其他,长安城中活下来的老人,受伤后得到了救治从而保存了劳动力的青壮年等等,也都越来越多了。这一点从专门做白事的行当的抱怨里就可见一斑。
但从洛阳、并州甚至是蜀地、江南、岭南赶来京城求医的人又带动了其他行当的繁荣。这里还包括了来自于突厥、岭南一带的一些部落首领。
政通人和、百姓们提到朝廷就会竖起大拇指,这都是李世民去城中微服私访的时候亲耳听到的,简直龙心大悦。他这才明白过来之前徐清麦在朝堂上争执百姓们也应该拥有生命健康权的意义。不过是一家悲田院,就能让民众归心,这简直就是他做过的最正确的决策之一。
所以,在巢明提到要在天下推广悲田院与医学院之时,他想也不想的就大笔一挥。
准!
那接下来太医院就要着手去操作这件事了,整个大唐共十道,一下子全铺满显然不现实,太医院没这么多人。因此在巢明与几位太医少卿、太医丞等商议过后,先拎出了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江南道五个来。
负责去江南道做这件事的就是随行的李太医,他本就是江南人,这次会在姑苏常驻,十分满意。
徐清麦也给自己争取到了去江南道出差的机会——她兢兢业业的在长安待了好几年,从来没休过什么长假,而且夫妻分别两年多从未见面,如今给自己放个长假,顺便监督一下江南道太医监的工作,很合理吧?
她理直气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