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自衡笑道:“屯监莫急,这犁行不行看是看不出来的,是骡子是马还是得实地去遛一遛。”
赵卓一想,的确是这个理,也等不及了:“那就在这庄子上,现在立刻就去试!”
他都想好了,如果今天的结果很好,那他晚上回去就写折子去。
这本就是农庄,出了庄子就是赵家的田地。于是,一群人抬了江东犁,浩浩荡荡的朝外走去。
第39章
赵卓虽然是从长安调任过来养老的,但是他本来就是江南人士,在本地颇有根底。他的农庄附近的农田将近百顷,大部分都是好田肥田,而且连成一片,便于耕作。
此时正是上午巳时,不冷不热的时候,田地里面已经有了不少佃农在劳动,有些田里面已经播种完成,秧苗也逐渐长了出来。
齐武抬起江东犁,轻松的推到了田边。
赵卓虽然不懂农事,但不是傻子,看他如此举动,心中也惊叹,这犁看上去似乎很轻便,一个人就能推得动,只是不知道是否结实耐用。
他急不可耐的叫来庄头:“去,牵一头牛来,再选一块没有翻的地,今日要试试新农具。”
庄头早知齐武在庄内修造新犁,只是他们之前都不被允许近前看,不知道造的是什么。此时他看着那崭新的犁,也一脸兴奋,当即就安排好了牛和地。而听到这边是要试验新农具,旁边很多佃户都放下手中的活计过来围观——没有哪个农人能拒绝得了新农具的魅力!
趁着齐武给牛牵上犁的时候,大家都在嘀咕。
“看上去是和现在的犁不一样了,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好使?”
“我怎么看着没太多变化,就是把直辕改成了曲辕,然后底下多了一点东西,这就能比现在的好用了?”
庄头听了他们的讨论,不耐烦的回头呵斥道:“怎么那么多话!马上不就能看到结果了?”
齐武也有些忐忑,这犁还没有实际下过地呢。
周自衡拍拍他的肩膀,信心满满的道:“去吧,让大家都见识一下你这新犁的本领!”
录事就如此相信我吗?
齐武被他这么一鼓励,心头一热,忐忑似乎也消失很多,他娴熟的挥起牛鞭,将那头温顺的牛给赶下了田。
田埂上,屯监、杨思鲁还有围观的佃户们都目光炯炯,恨不得立刻就能看出个究竟。只有周自衡淡然自在,倒是给人留下了“这位周录事虽然年轻,但处事不惊,果然是有大将风范”这样的印象。
他当然不可能紧张,曲辕犁可是经过了历史验证的东西,最多就是要调整一下尺寸细节,不可能出大差错!
田中,那牛拉着新犁不紧不慢的走着,犁铲深入到土地里,将泥土翻起,齐武所需要做的就是时不时的挥起鞭子,让牛不要乱走,否则耕得歪七扭八的不好插秧。
一开始大家还看不出端倪,但当那牛耕出一条竖直的墒沟然后轻松转向时,这些种田的老手们一下子就看出了其中的不同,人群立刻轰动了起来。
“这犁转向怎么如此灵活?”之前的直辕犁可是需要先后退再前进,腾挪出空间来转半天的。
“而且你们没发现牛拉起来似乎也更轻松吗?”
“是,好像更快了。”
“还有,”有人观察得更细,“你们看那条墒沟,干干净净的,不需要再做太多清理了。”
大家看过去,果然是!
原本的直辕犁铲开的土壤都比较板结,而且很多都会堆积在墒沟里,如果想要好好种的话还需要人工二次清理。而这次的新犁似乎在铲的时候还把土壤给铲碎了,并且翻到了一边,整条墒沟似乎立刻就可以插秧!
佃户们这下忍不住了,顾不得自己的主家就在一旁,对着田里喊道:“大兄弟,可否让我们试一试?”
“对啊,我也想要!”
“让我试试!”
一群人争先恐后的想要试新犁,齐武乐呵呵的上田来,一张被晒得黝黑的脸上满是笑意。
赵卓看佃户们的反应就知道这新犁怕是真的有戏,兴奋得一直在搓手手,他问庄头:“如何?比起旧犁来这新的是不是好用很多?”
庄头也兴奋:“看上去好用多了!”
周自衡一旁笑道:“其实想要比较新犁比旧犁好用多少,不如来场比赛更直观。”
所有人都望过来。
站在周自衡旁边一直面无表情的杨思鲁心想:来了来了,又到了周录事整活的时间了。
周自衡看向人群中站着的一位比男佃户们看上去瘦弱不少的女佃户,招手让她上前,问她:“你可会使犁,可会赶牛?”
女佃户虽然紧张,但依然点了点头:“回录事,会。”
周自衡转头对人群道:“她来赶牛操控新犁,你们随便出个人来操控旧犁,以半亩地为准,咱们就来看一看,哪边花的力气大,哪边花的时间多。”
赵卓没想到还有这等热闹可看,高兴得很,便再加了个彩头:“赢了的人有赏。”
众人欢呼起来。
庄头为人还算是公正,选了一个同样不算强壮的男佃户出来,一男一女各自赶着牛下了地。
趁着大家都在关注比赛的时候,杨思鲁百思不得其解的小声问周自衡:“录事,您为何非要指定女人来比,如果是两个力气相当的人,岂不是会更公平?”
“其实曲辕犁对人力要求不高,关键是经验。”周自衡道,“我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看到,即使是女人甚至是大一点的孩子都能操控新犁独自来耕地,甚至相当于一个男性劳动力,那后续的推广才会更容易。”
谁会拒绝家里多出半个劳动力来呢?
杨思鲁这才恍然大悟。
江南这边实行的是“江东亩”,以成年男性的250步为亩,比标准亩要更大上一些。平时一个正常成年男性用直辕犁耕完一亩地需要一个半时辰。
庄头选出来这位男佃农虽然看上去瘦弱,但显然农活干得很娴熟。因为想要赏金,他耕完半亩地所用的时间自觉还比自己往常要快一点,心中信心满满。但待到他最后一抬头,却发现隔壁的女佃农已经快要耕完了,甚至比自己还快了半条墒沟。
这,这……怎么可能?
他脸都涨红了,觉得自己竟然输给了一个女人。
但是没人笑话他。
所有人都围着那位女佃农,哦不,是围着那台新的犁,一个个眼里面放光,恨不得现在就把它给拉回自家去。
“这得省多少力气啊,小孩子都能挥着鞭子在后面走。”
往常的直辕犁废人力,除了是要清理墒沟之外,转向的时候还经常需要人来拉,那必然是成年男子才行。但现在,耕牛轻松转向。
“牛的速度也更快了。”
“而且还只需要一头牛!”
很多脑子灵活一点的佃农已经在想,如果家中换上这样的犁可以节省出多少人力畜力——他们并不是想要偷懒,而是想把节省下来的人力畜力再去做点别的东西,比如开荒,比如种菜!这样,一季下来,能实实在在的多出不少的粮食!
庄头也用火热的眼神看向赵卓:“郎君,这新犁什么时候开始打造?若是快的话,还赶得及春耕……”
赵卓收敛起笑容,板下脸来,问四周:“你们都想要新犁?”
“自然想要!”
“这新犁更好!”
佃户们七嘴八舌。
“既然想要,那就给我闭上你们的嘴巴!”赵卓沉声道,尽是威严,“新犁我自然会送去匠坊制造,到时候每户一具。但若是这几天你们走漏了消息,那别怪我铁面无情。”
他请功的奏疏还没递上去呢,必须要到了长安,他才能放下心来。别以为他不知道朱十安这蠢货正盯着自己的位置。
庄头连忙带着佃户应下:“郎君放心,这边都是咱们自己人,没有外人。”
赵卓这才满意的点点头,从袖袍里拿出一串钱来扔给那女佃农:“做得很好,赏你了。”
这才与周自衡等人回转到庄内。
齐武也得到了赵卓的赏钱,而且极为丰厚,他喜不胜喜,只觉得为了这个耽误春耕似乎也算不得什么了。
周自衡笑道:“这算什么?等过段时间,你说不定还能收到朝廷赐下来的封赏。”
农是大事,一个有远见有前途的朝廷不会错待这样的功臣。周自衡对李渊除了偏袒太子之外没其他印象,但这奏疏递上去,按照这边慢吞吞的流程,说不定正好赶上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登基,那自然是不用怕明珠蒙尘的。
周自衡又把齐武叫到一边,叮嘱交代了一些事情,便让他收拾了行李即刻回甲字屯。
齐武隔了那么久没回去,早就惦记着自家的田了,归心似箭。
看着他喜滋滋离去的身影,赵卓摇摇头,并不是很认同:“十三郎何必多此一举?赐些赏钱也就罢了。”
之前周自衡要求一定要在奏疏上提及齐武的名字,为他请功,赵卓是不以为然的。在他看来,齐武这样的屯户,纵使做出来一些功劳,给他财物上的赏赐就可以了,在奏疏上加他,那是过于抬举他了。
而且在他看来,这图纸大部分都是周自衡出的。
周自衡心中腹诽不已,此时非常能理解那日徐清麦对自己的疯狂吐槽。
这些所谓庶民,在士人的眼中,几乎是不存在的。
他脸上微笑不变:“屯监,齐武本人有些本事,不过是举手之劳就能笼络住他,何乐而不为?且大唐如今正是急需英才之际,屯监愿意在奏疏上为一屯户请功,如此礼贤下士,别人也自会看到您的眼力与胸怀。”
赵卓的脚步停了下来,恍然大悟,看向周自衡,眼中的欣赏更盛了,最后千言万语化为一句:
“十三郎,我必不让你白干!”
他决定在奏疏上好好的体现一下周自衡的功劳,甚至把他推为此事头号大功臣,至于自己嘛……哎,他老了,就算是往上升就能升到哪儿呢?不如交好周自衡,这样后辈还能留个香火情。
想通了这一点的赵卓轻松愉快,飞速回城准备写奏疏。
周自衡在他身后默默的叹了口气。
赵卓此人,心不坏,但资质的确平庸,他顶多也就能把他带到这儿了。再往下,就带不动了。
……
齐武高高兴兴的背上了行囊,回到了甲字屯。
甲字屯离赵卓的庄子也不算太远,走上三四个小时就到了。他一路看过来,发现有些屯户都已经播种完成,就等秧苗长好立刻就可以移栽。
这让齐武不免有些心急。虽然拿到了丰厚的赏钱,但靠种田为生的农人只要一想到自己的土地荒废,就会心里慌慌的。他盘算了一下,家里人这段时间也都在干活,自己这几天抓紧一下,今年的春耕应该没问题。
他走到了屯子入口,被眼尖的林十五发现了,高兴的从远处跑过来:“齐叔,你回来了?”
齐武笑着打招呼:“回来了,刚回。”
“周录事让您做的东西做好了?”
“做好了,今天上午就做好了。做完就回来了。”齐武闭口不提做的是什么,这边的屯户们只知道周自衡看中了他的木匠手艺,将他召过去做工,但具体都不知道是在做什么。
林十五也不知道,他也很有眼色的没问。
“现在大家都在干嘛呢?秧苗都出了吗?”齐武关心的问,“我看其他人都在翻地了。”
“都出了,再长高一点点就可以落谷播种了。有几户已经翻好地了,明天就能种下去。”提到这件事,林十五也很高兴,“我们都看了,的确是比之前没浸种的时候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