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喜欢喝酒是真的,不过他是怎么知道的?
她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想到一种可能,“难道是廷益告诉你的?”
吴宁无奈地笑笑,于谦怎么会告诉他这种事情,当然是他自己观察出来的。
不过他怕说了这话叫李云卿觉得不适,于是点了点头。
解开了心中的疑惑,李云卿这才重新笑了起来,“我就说肯定是他告诉你的嘛,好了好了,今天时间太晚了,睡觉睡觉,明天就可以回家啦,晚安啊!”
吴宁不自觉地露出一抹笑,“晚安。”
……
第二天李云卿他们早早就离开了宣府。
因为玩家们还有正事儿没干——捡兵器,所以他们一大早就走,这样才能赶得及在天黑之前回到京城。
玩家们已经成功利用自己的功力把也先给赶走了,而且几天之内他应该都不会回来了,他们还把录好了音的大喇叭留给了杨洪,如果也先还贼心不死的话,就再叫他尝尝玩家们的厉害。
临走之前,李云卿又送给了杨洪几本军事著作,这都是融合了各个朝代的军事知识、案例的集大成之作。
既然她有这个便利,不如就多给杨洪找些,她希望这些书能够帮助到他。
杨洪这个七尺大汉感动得眼泪汪汪的,把宣城的土特产给李云卿装了好几兜,要不是现在结拜需要准备的东西太多、来不及,他都想跟李云卿结拜了。
“保重啊!”
“你们也是!”
告别了杨洪和宣府,李云卿和吴宁带着大学生们先来到土木堡捡兵器,然后赶回了京城。
虽然也先在宣府和大同失力了,但是于谦断定他一定不会放弃攻打北京城的。
果然,也先又选择了一个绝好的攻击点,那就是紫荆关。
说来也巧,紫荆关正是当初土木堡之战前,明军撤退时,朱祁镇和王振放弃的路线。
王振主张走土木堡。
郭登等有军事嗅觉的官员们建议走紫荆关。
最后朱祁镇选择相信王振,然后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
只能说他们俩但凡走对了一步,可能都不会导致最后那么惨烈的结局。
而紫荆关这条线路也是宦官喜宁的主意,既然大同和宣府不好打,那就干脆绕过这俩地方,转攻紫荆关,到时便可直逼京城。
十月初三,瓦剌两万的前哨骑兵先行抵达紫荆关的北口,而后,在十月初九,也先率领的大军也抵达了紫荆关。
虽然紫荆关照比大同和宣府来说,防守有些薄弱,但也绝对不是也先随随便便就能攻下的,这时候“资深小人”喜宁又上线了,他引导部分瓦剌军经由山间的小路从后方包抄,到时候和前方的瓦剌军腹背夹攻。
凭借这条策略,也先顺利攻破紫荆关。
而后瓦剌军便由紫荆关和白羊口两路向北京进发。
十月十一日,瓦剌军抵达北京城下。
北京保卫战正式打响了。
第40章
紫荆关被攻破, 瓦剌已经兵临城下,大战即将爆发,然而朝廷里的一些文官还在抓着鸡毛蒜皮的小事不放。
事情是这样的, 把守紫荆关的是守备都御史孙祥,虽然最后紫荆关被也先攻破,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也先及其手下的瓦剌兵太过强悍, 双方的实力相差过大,再加上喜宁这个小人在旁边煽风点火地出主意,所以最后关没守住也是可以被理解的。
更何况孙祥并不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 他身为守关官员,在明知道紫荆关守不住了的情况下, 并没有弃关逃跑, 而是与瓦剌战斗到最后一刻, 最后以身殉国。
要知道他可是紫荆关的高级将领, 别的人可能逃不了,但如果他想要逃跑, 只要脸皮厚一点儿、心理素质强一点儿, 那是没有什么难度的。
然而他却选择留下来坚守。
这样的人即便没有功劳也该有苦劳,就算不被当成个典型嘉奖表扬一下, 怎么着也应该抚慰一下他的家属吧, 结果消息传回来以后,他却被朝中一些言官打成“弃关逃跑”的败类。
其实朝中一直有一拨言官,他们简直是“为骂而骂”, 甭管是什么好事坏事, 只要被他们盯上了,都能大骂一通。
比如朱祁钰把北京城的防务工作全都交给了于谦, 对他大为器重,文官们又要批评了,攻击说:“帝任谦太过。”
意思就是皇上您也太信赖于谦了吧。
于谦清者自清,懒得跟他们辩白,还是太监兴安看不过去了,站出来为于谦辩白道:“为国分忧,如于公者宁有二人。”
意思就是:能为国家分忧的人,还有第二个像于谦一样的吗?你要是有本事能负责北京的防务,皇上也跟你亲近啊。
这帮言官才偃旗息鼓。
在孙祥这件事儿上也是如此,这些言官根本就没有细致地调查和了解过真相,反正他们骂人骂惯了,我管你是什么原因,只要你把守的关隘丢了,那就是你的责任。
孙祥的尸体被草草火化,死后还要遭受各种各样的污名,有些官员看不下去了,为孙祥辩驳,孙祥的弟弟也上书为兄长正名,但言官们还是骂。
要知道的是,文官的难缠之处就在于他们精通文字功夫。
甭管有理没理,就算是扣着字缝都能引经据典地骂人,跟狗皮膏药一样,甩也甩不掉,一般人根本就说不过他们。
但一般人办不成的事情不代表玩家也办不成。
李云卿也看不过去了,有意给玩家们透露了一些消息,然后他们便成群结队地跑到那些个文官的家中去要个说法。
文官们虽然嘴皮子厉害,能不说一个脏字就将人骂得体无完肤,从皇上到内阁,没有一个人是他们骂不得的。
但是面对大学生们,光嘴皮子厉害可没什么用。
在别的地方“你再叭叭,我给你嘴撕烂”可能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但是在玩家这里,“给你嘴撕烂”那可能就是真的物理意义上的“把嘴撕烂”了。
大家在朝为官,或多或少都听说过天兵的名声,都知道他们是一帮目无王法、敢抢百官官帽、当廷打死马顺的人,就算他们再能言会道,跟天兵们也是讲不了道理的。
而且批评皇上,就算被赐死了,后世还能得一个“正直谏臣”的名声,但是跟天兵那帮人对上出了什么事,别人只会说你缺心眼。
你一个凡人还想着要批评神仙了?可把你给能的。
因此种种原因之下,这些文官们一听说天兵来了,急忙都叫家仆把大门紧闭,不放人进来。
惹不起,还躲不起嘛。
事实证明连躲也躲不起。
不开门是吧?那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把你给骂出来。
玩家们几个人分成一个小组,每天轮换着到那几个文官家的门前去大骂。
“你个老逼登,赶紧给我出来!简直就是一条臭鱼腥了一锅汤,我特么忍你好久了,你做过调查吗?知道真相吗?嘴上一点把门的都没有,上下嘴唇子一碰就知道胡咧咧了?有本事把你送到战场上去,看你能不能吓得尿裤子!”
粗俗!这语言就是就是太粗俗了!
要知道言官们可是自诩清流的,他们是能帮助皇上反省的“镜子”,怎么能受这种污蔑?
于是纷纷去跟皇上告状。
但先不说朱祁钰到底能不能管得了天兵,就是能管得了,现在这个节骨眼,也先都打到眼跟前儿来了,他哪儿还有什么闲心和功夫给他们做什么判官呢。
上去的书都被压着没有批复,再催得紧了,还要遭到朱祁钰的训斥,“现在紧要关头,孰轻孰重,尔等分不清吗?况且孙御史的事儿本来就是你们有错在先,天兵虽言语粗鲁了一点,但是说的有哪条不对?”
完了,皇上也不给他们做主了。
告状的事情第二天又被传到了玩家的耳朵里,玩家们更加生气了。
好啊,你们几个老头子,你们骂别人就行,别人骂你们两句就知道告状了是吧?做人可不能这么双标。
于是玩家们再一次发动了一场比之前那次规模更大的讨伐,最后弄得那几个文官只能出来跟孙祥的家属道歉,这件事才算了结。
……
除了这个小插曲以外,其他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也先十月初一出发,仅仅用了十一天的时间,就打到了北京城,可称得上是势如破竹。
在他看来,夺取北京已如探囊取物一般简单。
明军的精兵和主力先前已经在土木堡叫他给收拾了个完全,赫赫有名的三千营也全部被他打散,明朝再也没有什么力量能够跟他抗衡了,京城里的人就犹如待宰的羔羊一样,根本不需要他动手,怕是他的身影一出现在城门口,他们就得吓得毕恭毕敬地打开城门迎接他。
大元必将在他手中复兴,他是会被彪炳史册、被后世歌颂的人。
攻破北京,只需一天!
这是也先在正式进攻前的军事会议上,告诉给他的下属们的话。
“攻下北京城以后,珍馐美酒、财宝美人全都是你们的!”他鼓舞下属道。
“京城必破!”
“大元必兴!”
属下们也都热烈地叫喊起来。
可是有句老话说的好,叫“骄兵必败”,无数的故事和经验告诉我们,flag是不能随便立的,这一点在几天之后,也先就会深刻地意识到。
在也先欢呼雀跃的同时,于谦这边也在召开大明朝迎战瓦剌前的最后一次军事会议。
一个月以前,北京城还笼罩在战争失败的阴云之中。
朝廷上下人心惶惶,百姓流离失所,街头每天都游荡着从前线逃回来的士兵,国家彻底没有希望了,皇上被俘,大半个朝廷的重臣全部被杀,明军主力几乎全军覆没,国库空虚、粮食短缺……所有人都活在朝不保夕的恐惧之中,甚至不少人提出要南迁,放弃这座城。
然而仅仅在这一个月中,这一切都变了。 天兵下凡、各路藩王奉旨携兵入京;从通州运来粮食,足够全京城的百姓吃上一整年;日夜不停地修筑城墙、护城河、铸造兵器……
城中的百姓和士兵们重新有了信心。
在一个月前没有人相信大明能够战胜瓦剌了,但是在一个月以后,士兵的眼神中满是坚毅和兴奋,他们已经不惧、甚至可以说是期待和瓦剌的对决了。
参加这次会议的有石亨、陶瑾、刘安、朱瑛……这些人全部都是大明朝的高级将领,也是此次应对瓦剌的核心力量。
在讨论作战策略时,经验丰富的石亨首先提出应该“坚壁清野”。
“坚壁”指的是加固防御工事。
“清野”指的是转移郊外的粮食和财务,使得敌人缺乏物资。
这个办法换句通俗的话讲就是“耗”。
反正京城里的粮食足够多,外面的防御工事也修得足够坚固,也先想要攻城就攻城好了,反正他们也进不来。
而瓦剌兵就算再强悍,那到底也是人,也得吃饭啊,等到他们粮食吃完了,还不是得乖乖回去了?
而且他们还可以在这个过程中等待机会,如果瓦剌稍有懈怠,他们便可以绝地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