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事啊?”王杏花从灶房探出头来,“你刚才炖的菜已经好了,可以开饭了。再说天也要黑了。”
沈云萱道:“是对生意好的事,我刚刚梦到个好法子,一刻也不想等了,娘,你和姑奶先吃,我们回来热热吃就行。”
说到生意,沈云萱是最有本事的,全家人都没异议了。沈福陪沈云萱去县里的路上也没问什么,结果没想到沈云萱去了镖局!
沈福傻眼了,急忙拉住沈云萱小声说:“萱萱,你干啥呀?”
沈云萱道:“我需要别的地方的小吃配方,还有一些食材和调料,没有的话我没法做。”
她简单说了一下,就去和镖头谈。县里的镖局很小,没几个人,沈云萱表示愿意出钱,希望他们能多找些人,兵分几路去几个地方帮她寻摸小吃和食材。
镖头还是头一回遇到这种活儿,很是不理解,尤其是瞧着沈云萱和沈福穿的素净,都是乡下人,就更不明白他们花三十两银子这笔巨款干这个是啥意思了。
沈云萱直接列了四张单子,“你们就朝这四个方向去,到这四个城池,打听有没有我说的几样吃食。有些食材我已经画出来了,也标记了名字,你们过去直接买就成。”
镖头有些为难,“姑娘,我们都是些大老粗,只会拳脚功夫,去打探人家的配方实在是有点为难我们了。人家做生意的哪会告诉我们配方呢?”
沈云萱状似思考了一阵,忽然想出主意,“不如这样,你们沿路多帮帮别人,别人受了恩惠总愿意多告诉你们些事吧?这些小吃又不特别,说不定就问出来了。要是实在问不到也没关系,只把我要的那些食材买回来就行。”
“这……银子恐怕就剩不下什么了。”镖头越听越玄乎,这人银子多了烧的吧?这叫啥事啊?
沈云萱深吸口气,认真道:“没事,我相信善有善报。这也是我突然梦到此次会非常顺利,想大胆一试。这世上机缘千千万,总要胆子大一点才能遇上。我相信一定会有收获的。”
镖头见她都这么说了,也就答应了。感觉路上没什么危险,还答应多找些兄弟。
沈云萱同镖头又闲聊一会儿,话里话外透露出她对梦境的信任,感觉一定会有大好事发生,还强调会善有善报。确认镖头都听进去了,沈云萱才和沈福回家。
沈福脑袋都懵了,那三十两银子不是从沈老头那要来的吗?足够他们花好些年了,竟然就这么给镖局了?
一路上,沈福看了沈云萱无数次。到了没人的地方,沈云萱无奈道:“爹,你想说啥就说。”
沈福却想起吴老太那番话,觉得不应该干涉女儿的决定,只是想着女儿到底才十四岁,还是个孩子啊,犹豫半天还是说道:“那么多银子,就为了去外地问小吃?可能还会空手而归,这……”
沈云萱道:“爹,那天我从山坡滚下来伤了头,真的差点没了。醒来我就有种很强烈的直觉,我要离开沈家,不然就麻烦了。后来我那么闹腾,主要也是因为待在沈家我浑身难受,时常惊醒,甚至梦到过你在山里打猎出事,娘洗衣服的时候掉下河。直到咱们过继搬出来,我才安心。”
“梦都是反的,别怕。”沈福安慰了一句,心里却在想,他那两天确实一直想去山里打猎,难道是亲人之间血脉相连,闺女预感到了他们有危险?
这话虽然玄乎,但村里人真的很信这些。沈老太就总背地里念叨沈家祖坟有问题,家里才生不出儿子。主要是那祖坟确实曾经被大雨冲垮过。还有些传下来的事,都是神神叨叨的,大伙对这些一向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沈云萱就是知道这点,才这样说,“我刚才又做了个梦,梦见有人找我们麻烦,让我们生意做不下去。直到我们弄出各种外地小吃,是县里独一份,才重新过上好日子。所以我就很想很想做出外地的小吃。
也许梦是假的,但那三十两反正是要来的,没了就没了,说不定还能花钱消灾呢。”
沈福虽然心疼银子,但也没那么看重银子,不然刚才在镖局就拦着了。他如今只心疼闺女,“都是爹没用,让你担惊受怕才会总做噩梦。从明儿个起,爹就努力挣钱,好好做买卖,让你安心过日子。”
“好,我相信爹!”沈云萱笑了起来。
对于吴老太孙子的事,她已经尽力了。她重生而来,这么短的时间改变不了什么,无权无势,就算她跑去衙门说出真相也没人会相信她,事后证实了还会把她当成细作抓起来。宁可错杀也不会放过,她连同她的家人都完了,她不能冒这种暴露的危险。
好在老百姓很迷信,对于玄乎一点的东西都带有敬畏之心,她又确实撞破头昏迷了两天,如今拿做梦和直觉来说,反而容易让人信她。毕竟在民间传说中,比这更玄乎的都有。
她给镖头的四个路线中,就包括吴老太孙子出现的地方,她还说从书上看到那边有不少好东西,特意让镖头去挖一些野菜野果看看有没有药材,接下来就交给天意,她做
不了更多了。
回到家,吴老太和王杏花也知道了她做噩梦的事,晚上特意给她烧水让她好好泡个澡,让她能放松睡一觉。三人还商量着让她少干点活,多歇一阵子养养身子,才这么小就操心一大家子的事,慧极必伤,他们得把小姑娘娇养着些才行。
吴老太看着沈福和王杏花一直担心女儿,对于沈云萱把银子花了没抱怨一句话,终于明白沈云萱为什么对他们那么好,花费那么多心思希望他们过得好。这一家人真的都很重感情。
吴老太也因此真正将他们视作了自家人,念着他们从前没人教,就耐心地教他们人情世故和一些做事的方法。聪明老人的智慧在这方面体现得淋漓尽致,沈福和王杏花也都愿意学,听得比什么时候都认真。
他们上有老下有小,想把这个家好好撑起来,让吴老太和沈云萱以后都舒心度日,那么他们就必须努力了。
晚上睡觉之前,两人还躺在炕上练习,你扮卖货的我扮客官,互相对话设想许多场景,练习利落地与人交流,练习如何应对麻烦。还互相考对方算账,一直练习到深夜困得睁不开眼睛才睡觉。
夫妻俩只想着,再也不能让闺女怕得做噩梦了。
第146章 农家小厨娘VS大户书童10
沈云萱第二天除了蒸二百个花卷之外,还做了五十个比花卷小点的糖三角和五十个豆包。糖三角是用白面捏成的三角形,以少量白糖为馅,口感比馒头略劲道些,每一口都甜滋滋的。豆包也是用白面做的,和糖三角差不多大小,半圆形,馅料是把蒸熟的豆子捣成泥加了一点点糖。
都是卖两文钱,因为糖三角和豆包加了糖,所以个头小一点,这样每个的成本就和花卷差不多了,好算账。
吴老太还熬夜给白杏花缝了个口袋,斜挎在身上,用料结实,方便白杏花收钱找钱。
这天早饭,沈云萱做的是疙瘩汤,里头加了打碎的鸡蛋和一点青菜丝,又加了一点点辣椒碎和芝麻油,味道就香得能吞掉舌头!再配上几张葱油饼,一顿早餐吃得几个人肚子溜圆!
王杏花和吴老太喜欢疙瘩汤,沈福更喜欢葱油饼,摸着肚子赞道:“这葱油真是个好东西,蒸花卷、烙饼,咋配都香。萱萱,咱们应该把葱油饼也拿去卖啊。”
沈云萱笑说:“一步一步来。刚开始没那么多人买,花卷比较日常又带点新鲜,糖三角和豆包呢,小孩子和女子大多喜欢。葱油饼要放多油,巴掌大的一张就要三文钱,买的人会很少,等以后客人接受了我们喜欢弄新花样,愿意来尝试,也相信我们做得好吃的时候,葱油饼就能卖出去了。”
沈云萱一指盘子里的饼,“正好剩五张饼,是给爹娘你们带去当午饭的,你们可以试着卖,三文一个,三个人一起买就一人一文,看看卖得好不好,我也没做过买卖,都是靠自己想的,还是要你们去试试才知道会如何。”
沈福和白杏花点点头,他俩听沈云萱说这些,感觉像听了一耳朵生意经。他们是从来没想过这些的,但听了一回之后,就明白了这个道理。要是他们在街上看见个新摊贩,也只会买日常的不容易出错的花卷尝尝,觉着好吃再尝尝豆包。不可能一上来就买更贵的葱油饼,只有兜里富裕的才会买饼。
如此说来,怪不得沈云萱做的阳春面那么好吃,却没拿去卖呢,一是没地方现场做,二也是一碗面会贵一些,像他们这样背着箩筐去卖花卷才是最容易的。没有额外成本,来去也方便,交易也快速,各方面都简单,正好适合他们俩练手和积累经验。
两人从前干活就干得很好,人都不傻,只是思维不开阔而已。如今沈云萱提点他们几句,他们就茅塞顿开,想到了更多。沈云萱见他们能举一反三也就放心了。
她其实很想和爹娘一块儿去,担心爹娘在县里会遇到麻烦,会无法处理,会受到伤害。
可她知道,想让爹娘快速独当一面,就必须让他们自己去面对外面的风雨。遇到麻烦、解决麻烦,才能让他们成长起来,树立自信,拥有更多独立思考的能力。那样才不会再受沈老头一家人的影响。
沈忠过得不好,沈云萱可不觉得沈忠会一直跟着李耀升。将来沈忠必定会落魄让沈家人失望,到时沈福这边发达了,沈家人就会变脸攀上来。所以沈云萱决定不过度保护爹娘,让他们增长阅历学到更多东西,他们去看沈家人才会觉得不过如此。
沈福和白杏花收拾好就走了,乡亲们又把孩子送过来,沈云萱就耐心地教他们认字、背书、学习礼义廉耻信等等基础又实用的东西。
孩子们没长性,第一天是因为新鲜,好奇,才一直坚持下来,这到了第二天就有点坐不住了。沈云萱带着他们学了半个时辰,笑道:“你们长这么大,最羡慕最想成为的人是谁?为什么?”
这问题好玩,孩子们瞬间被吸引了注意力。
张礼山举手道:“师父,我最羡慕沈家耀,因为他从小就可以读书,一直在读书,全家都供他读书,他将来还会考秀才、考举人、当大官。我也想像他那样!”
沈云萱纠正道:“你是喜欢读书人,想象读书人那样科举当官?”
张礼山连忙点头,“对,是读书人!”
另一个孩子道:“师父,我最羡慕我爹,因为他是咱们村最强壮力气最大的人!他下地干活可快了,出去做工也比别人赚得多,遇到找麻烦的坏蛋一拳一个,把他们都打跑。我就想成为我爹那样的人!”
沈云萱笑道:“是因为你爹身体健康,又喜欢锻炼身体,非常强壮,能够保护你,所以你想成为他,谁也不怕,还能保护别人,并且能多做工多赚钱对吗?”
“对!就是这样!”
其他孩子也纷纷举手,“我羡慕杀猪的,总能吃肉……”
“我羡慕县里开店的老板,能挣好多钱,还打算盘好厉害……”
“我想当捕快,带刀抓贼,为民除害……”
“我偷偷说,我羡慕里正,管着这么大一个村子,是这里最厉害最有权力的人……”
“我羡慕师父您,做饭好香,又勤快又聪明,还会读书认字……”
“我羡慕我表姐,她绣花可好看了,绣的荷包还能卖钱……”
沈云萱问道:“你们有没有发现,你们羡慕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很健康?没有一个是病弱的。”
孩子们互相看看,满脸惊奇,“对,师父你真聪明!”
沈云萱道:“既然如此,我们除了读书识字,是不是还要锻炼身体?刚刚已经学了很多,接下来我们就上实践课。我姑奶编了好些小背篓,你们一人背一个,跟我上山。”
“哇!上山喽!”
“师父,山上能学什么啊?我们去玩吗?”
“师父师父,我爬树给你看好不好?我给你摘野果吃!”
孩子们高兴坏了,撒欢地背上背篓,围着沈云萱叽叽喳喳地闹。沈云萱给他们讲了规则,不允许离开她身边,不许随意吃外面的东西等等。孩子
们出乎意料地愿意听话,他们是真的把沈云萱当成教书育人的夫子了,那是要一辈子尊敬的,只是沈云萱不是夫子,他们只能叫“师父”。
沈云萱自己也背了个箩筐,带孩子们上山的路上,就挑了一首符合四周景色的诗教给了他们。诗比较短,又朗朗上口,孩子们一起念个几遍就记住了。
接着沈云萱一般走一边给他们讲诗句是什么意思,描写的是周围那些景色。孩子们满脸的崇拜,只觉得沈云萱和作诗的人都好厉害,竟然能用那么动听的句子描述那么多景色,一时间,平日里看惯了的景色都变得美丽起来。
孩子们来读书是穿了家里补丁最少、最干净的衣服来的,沈云萱却带着他们挖野菜,摘野果。
张礼山问道:“师父,我看沈家耀从来都是干干净净,有点嫌弃我们的样子,我以为读书人都是那样,为什么我们要来挖野菜呢,是因为我们还不算读书人吗?”
“不是啊,是因为有些读书人假清高,喜欢装样子,殊不知当今圣上还有皇庄,偶尔会亲自去里面下田种地呢。”沈云萱笑看张礼山一眼,看见张礼山只是单纯的好奇,没有沈家耀那种假清高之后才回答他。
孩子们一听这话都惊呆了,“真的吗?皇上也下田种地?”
“当然不是像我们这样种,皇上政务繁忙,要管全天下的事,下田只是为了弄懂庄稼是如何种的,了解一下我们农户的生活。如果他不知道这些,他如何理解天下农户的难处,如何理解收成如何要看天呢?”
张礼山第一个反应过来,“所以沈家耀根本就是假清高,他对这些全不了解,将来就算当了官也什么都不懂。这是不是就叫‘纸上谈兵’?”
沈云萱比了个“嘘”的手势,“我们自己知道就好,悄悄的,别说出去,不然他们家又要找我麻烦了。”
孩子们个个捂住嘴,笑了起来。
同时他们也明白了一件事,读书没什么好清高的,也没什么怕脏的。自己的家人都是农民,嫌弃谁啊?连皇上都有一颗爱民如子的心,会屈尊降贵了解农田事宜,区区一个什么都不是的读书人,高贵个什么?
本来孩子们也都是听长辈说,有一些固有印象,如今得了沈云萱的教导,忽然觉得村里从前那个老秀才就是个反面例子。穷酸的老秀才,一辈子不干活,只在屋里读书,说是怀才不遇,实际上也是没有担当,让一家子累死累活地伺候他,拖累了家人一辈子,家人还得看他脸色,只因为他是读书人。
小孩子接受能力最强,听沈云萱聊了一会儿,他们心里对读书人的那种敬畏就没了,还会尊敬,但只尊敬该尊敬的人。人首先要是个品行高洁的人,之后才分读书人、商人、农民等等。像沈家耀那样品性都不行,当了官也不会爱护百姓啊。
而且如今在他们心中最厉害的读书人是沈云萱,沈云萱是一个才十四岁的姑娘,就懂了这么多,感觉比那个沈家耀厉害多了!而且沈云萱还会做好吃的饭菜、干活勤快利落、认识山里所有的东西,连药材都认识,他们太佩服了!
这一刻,他们所有人想成为的人都变成了沈云萱,这是他们小小的世界中能接触到的最厉害的人了!
沈云萱上山一个是锻炼孩子,另一个是要采摘山楂、沙果、三丁子这些野果,还有挖些野菜和药材。
除了药材比较稀奇,其他东西都是孩子们见惯了的,也都跟着采了往背篓里装。不过沈云萱还教了他们新的知识,就是每种野菜和野果的功用,哪个吃多了胃疼、哪个太寒凉有些人不能吃、哪两种配在一块儿有可能中毒等等。
孩子们从来没想过日常接触的东西竟然有这么多学问,一个个听得聚精会神。沈云萱的箩筐快装满的时候,突然发现两只兔子,还是一雄一雌。
她示意孩子们噤声,孩子们意识到她想抓兔子,虽然觉得她肯定抓不到,但全都非常听话地安静下来,瞪大眼睛盯着那两只兔子。就见沈云萱随意倒腾了个东西,没多久就把两只兔子抓了!
“师父!这是什么?你怎么做到的?!”
孩子们兴奋地围着沈云萱跳,不敢相信沈云萱居然就这么把兔子抓到了。村里好几个会打猎的人,到了山里都经常空手而归。结果他们就这么碰上了,还就这么随意地抓住了,他们的师父真的太厉害了!
沈云萱笑道:“这叫陷阱。我从书上学的,想着多琢磨琢磨,要是我爹再进山打猎,就告诉他。如今他去县里卖吃食了,没想到我自己用上了陷阱。我教你们,这两只兔子带回去让我姑奶养着,等它们生了小兔子,到时候送你们一人一只,看你们能不能养大。”
“好!”孩子们齐声大喊。
还有人拍胸口,“师父你放心,养个小兔子,肯定能养大。”
沈云萱摇摇手指,“那可不一定哦。养鸡鸭鹅养猪养牛,养孩子,都会遇到很多问题。冷了热了、饿了撑了、病了、跑了,到处都是问题。到时候就需要你们细心照顾小兔子,互相学习分享经验,把小兔子养好。这样你们可以从中学到责任心、细心妥帖、有担当、总结经验的方法、向别人请教的态度等等,你们一定要认真完成。”
孩子们都变得认真起来,“师父放心,我们一定好好完成!”